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一项重要构成成分。本文对国内举办的视频公开课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相应对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视频公开课;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精品视频公开课”成为一项重点内容,“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指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视频方式向社会公众免费提供高校的优质课程。这种教学方式符合世界教学发展潮流,其主要受众为大学生,有利于高校的教育资源共享。“精品视频公开课”主要通过高校自主建设、经教育专家与社会公众共同评选、再借助社会力量进行推广促其发展。
一、目前视频公开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有待更新
“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概念是2003年由教育部提出,教育部计划采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互联网将高校中的精品课程免费提供给社会公众。但是,大量的所謂“精品课程”却没有受到公众的认同,原因在于其教育性及实用性的缺乏,甚至其中部分课程难以被公众视为“精品”,而且,视频课程还经常出现访问困难,互动性差,更新迟缓,制作粗糙等现象,揭示出“精品视频课程”建设缺乏有效的管理,同时宣传也没有到位。
2教学视频缺乏感染力
(1)制作过程不规范
许多高校在制作视频课程时,将拍摄地点设在了多媒体教室,而在演播室进行拍摄的相对较少。通过对视频课程的分析发现,一些在多媒体教室拍摄的高校,在拍摄时没有对拍摄环境按拍摄要求设置照明条件,造成视频画面过曝和色彩还原不准等系列问题。在多媒体教室做同期声录制,存在主讲教师的声音干涩而不饱满、而且音频电平不一致、周围还出现噪音等问题。
(2)缺乏应有的教育性与艺术表现力
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辅助工具是教学课件,但大量教学视频却存在PPT画面与教师画面不能构成有效的配合,视频的受众在观看时的效果受到影响。为使视频画面更具生动效果,拍摄人员有时会做时出多角度镜头切换,而一些不适当的镜头切换却可能对受众心理起到干涉作用。
3视频课程缺乏强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推广视频公开课,还应建立强有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使学习者不仅可以方便访问教学视频,还能够为提高学习效果而接触到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同时,还应建立起学习者中开展交互、交流与协作系统。
4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估机制
视频公开课的质量是其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和保障,而保证视频公开课的质量,就需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目前国内高校的视频课在质量评估方面,主要实行的是“课程申报-专家评审-课程发布-问题反馈-授予‘精品视频公开课’荣誉称号”的流程。
二、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有效对策
1淡化高校功利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
高等院校所具有的三大基本职能为: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为社会提供服务。现代高校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应该打破封闭象牙塔意识,要走向社会,将高校的教育资源与社会共享,向社会传播现代科技知识和人文成果,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素质。
2努力提高视频公开课程的制作水平
视频公开课的摄制与包装质量对学习者的心理感受将产生很大影响,制作精良的教学视频为学习者创设一个适宜的学习情境,为学习者带来愉快的视觉感受,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而制作粗糙的视频课程则会为学习者带来不好的心理感受。本文将对视频课程拍摄及后期制作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给出如下建议。
(1)对拍摄现场做精心布置,确保视频的教学性与艺术性
进行现场拍摄之前,制作人员应对拍摄场地设置的灯光和音响,以及机位等进行全面评估。视频画面的基本色调取决于现场的光源,进行摄影棚录制,由于有充分光源做保证,可以拍摄出良好的画面效果。
(2)做好后期处理,注重视频包装效果
视频公开课的后期制作质量对视频作品最终状态起决定性作用。虽然拍摄课堂教学视频是对真实情境的记录,但这并不意味着将课堂教学内容全部原封不动的进行复制,还需要运用影视艺术创作方法,对拍摄到的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使视频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镜头剪辑突出教学内容,突出学习情境,还要保证镜头画面衔接自然,满足学习者的心理感觉。
3提高视频公开课的教学性,提升学习支持系统
高校视频公开课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提供优质教学内容,为使学习者能更好地消化教学内容,拓展知识面,还应提供与视频内容相配合的学习支持系统,使视频公开课更具教学性,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视频讲座。
三、结束语
作为知识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产物,精品视频公开课应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教育的开展和知识的普及。推广精品视频公开课需要相关教育部门、高校教师及技术工作者密切协作,通过优良的制作和有效的推广,达到传播新知识、宣传新理念的目的,使得精品视频公开课更具有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卞亚红,罗虹,张力.便携式录播系统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05)
[2] 柯家海.关于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05)
[3] 左璜.网络化学习哲学研究论纲[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
关键词:视频公开课;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精品视频公开课”成为一项重点内容,“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指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视频方式向社会公众免费提供高校的优质课程。这种教学方式符合世界教学发展潮流,其主要受众为大学生,有利于高校的教育资源共享。“精品视频公开课”主要通过高校自主建设、经教育专家与社会公众共同评选、再借助社会力量进行推广促其发展。
一、目前视频公开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有待更新
“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概念是2003年由教育部提出,教育部计划采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互联网将高校中的精品课程免费提供给社会公众。但是,大量的所謂“精品课程”却没有受到公众的认同,原因在于其教育性及实用性的缺乏,甚至其中部分课程难以被公众视为“精品”,而且,视频课程还经常出现访问困难,互动性差,更新迟缓,制作粗糙等现象,揭示出“精品视频课程”建设缺乏有效的管理,同时宣传也没有到位。
2教学视频缺乏感染力
(1)制作过程不规范
许多高校在制作视频课程时,将拍摄地点设在了多媒体教室,而在演播室进行拍摄的相对较少。通过对视频课程的分析发现,一些在多媒体教室拍摄的高校,在拍摄时没有对拍摄环境按拍摄要求设置照明条件,造成视频画面过曝和色彩还原不准等系列问题。在多媒体教室做同期声录制,存在主讲教师的声音干涩而不饱满、而且音频电平不一致、周围还出现噪音等问题。
(2)缺乏应有的教育性与艺术表现力
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辅助工具是教学课件,但大量教学视频却存在PPT画面与教师画面不能构成有效的配合,视频的受众在观看时的效果受到影响。为使视频画面更具生动效果,拍摄人员有时会做时出多角度镜头切换,而一些不适当的镜头切换却可能对受众心理起到干涉作用。
3视频课程缺乏强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推广视频公开课,还应建立强有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使学习者不仅可以方便访问教学视频,还能够为提高学习效果而接触到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同时,还应建立起学习者中开展交互、交流与协作系统。
4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估机制
视频公开课的质量是其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和保障,而保证视频公开课的质量,就需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目前国内高校的视频课在质量评估方面,主要实行的是“课程申报-专家评审-课程发布-问题反馈-授予‘精品视频公开课’荣誉称号”的流程。
二、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有效对策
1淡化高校功利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
高等院校所具有的三大基本职能为: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为社会提供服务。现代高校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应该打破封闭象牙塔意识,要走向社会,将高校的教育资源与社会共享,向社会传播现代科技知识和人文成果,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素质。
2努力提高视频公开课程的制作水平
视频公开课的摄制与包装质量对学习者的心理感受将产生很大影响,制作精良的教学视频为学习者创设一个适宜的学习情境,为学习者带来愉快的视觉感受,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而制作粗糙的视频课程则会为学习者带来不好的心理感受。本文将对视频课程拍摄及后期制作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给出如下建议。
(1)对拍摄现场做精心布置,确保视频的教学性与艺术性
进行现场拍摄之前,制作人员应对拍摄场地设置的灯光和音响,以及机位等进行全面评估。视频画面的基本色调取决于现场的光源,进行摄影棚录制,由于有充分光源做保证,可以拍摄出良好的画面效果。
(2)做好后期处理,注重视频包装效果
视频公开课的后期制作质量对视频作品最终状态起决定性作用。虽然拍摄课堂教学视频是对真实情境的记录,但这并不意味着将课堂教学内容全部原封不动的进行复制,还需要运用影视艺术创作方法,对拍摄到的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使视频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镜头剪辑突出教学内容,突出学习情境,还要保证镜头画面衔接自然,满足学习者的心理感觉。
3提高视频公开课的教学性,提升学习支持系统
高校视频公开课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提供优质教学内容,为使学习者能更好地消化教学内容,拓展知识面,还应提供与视频内容相配合的学习支持系统,使视频公开课更具教学性,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视频讲座。
三、结束语
作为知识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产物,精品视频公开课应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教育的开展和知识的普及。推广精品视频公开课需要相关教育部门、高校教师及技术工作者密切协作,通过优良的制作和有效的推广,达到传播新知识、宣传新理念的目的,使得精品视频公开课更具有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卞亚红,罗虹,张力.便携式录播系统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05)
[2] 柯家海.关于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05)
[3] 左璜.网络化学习哲学研究论纲[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