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巴奇本吐蕃医书所载汉方考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n25036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蚌巴奇塔本吐蕃医书《医疗精华成就全集》所载"汉地散剂",其方名和部分药名系由汉文音译。经考证,"汉地散剂"为中医中的麻仁类方剂。在存世的宋以前中医文献中未见与"汉地散剂"完全相同的方剂。经比较,"汉地散剂"的组成、剂型和功效与《外台秘要方》中的"加减麻仁丸"最为接近。

其他文献
护理学是现代西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护理学最初是由西方传教士引入中国的。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护理教育,推动了现代护理学在中国的建立,促进了护理职业化进程,为西方医学和西医医院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助力,同时也对中国近代的改良生活方式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期刊
老官山汉墓医简《刺数》,单独成书,专载针灸临床刺法原则和40首针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记载刺法和针刺处方的专书,其"针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规范针刺处方,属于直接来自于临床实践的真正意义上的针方,具有重要的针灸临床价值和意义;《刺数》针方是首批记载和应用腧穴的临床文献,对研究腧穴概念、源流、理论体系的形成、临床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妇女地位有所提高,女性对驻颜美容抗衰的需求被社会重视,为中医美容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隋唐时期涌现出一批重要的中医代表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等,其中都含有中医美容的专篇,其构架了中医美容理论体系。唐朝美容技法全面完备、美容妆面丰富讲究,化妆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容外科学也到达一定水平,出现了许多以美容为目的的手术
清末民初,学校教育逐渐成为医学教育的主流。天津有北洋医学堂、陆军军医学校、卢氏医学院等西医高等教育,但中医高等教育一直缺失。为此,天津中医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陈泽东和古今人分别创立了"中国医学传习所"和"天津国医学社"2所私立中医学校。同时,张锡纯、尉稼谦、马乐三等创办了中医函授学校。此外,中医界还拟创办一些中医学校,但最终因故未果。如陆宗仁、钱伯泉拟创立"天津私立中医专门学校";张荫齐筹设"华北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铁路卫生事业,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遭受严重劫难。面对暴日侵略,陇海、浙赣、湘桂等铁路管理局重新设立铁路医院和诊疗所,积极进行战时医疗救护工作。战后,铁路卫生事业开始恢复和重建,至1949年各线区铁路管理局普遍建立以铁路总医院为核心的卫生行政制度,在接收日伪铁路医院基础上,重建了战前的主要铁路医院,且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战前相比仍有差距。
自19世纪伊始到鸦片战争之前,在华洋行利用进出中国的便利,出于医疗自救的目的,把牛痘术引入中国,开西医在华传播之先河。1807年以后,伴随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东来,在华洋行又成为传教士隐藏身份进行秘密传教活动的据点,正是借助洋行雇员的合法身份,传教士开始了施医送药的医疗传教的尝试。之后,洋行通过对医疗传教的资助与渗透获取商业利益。西医入华虽然客观上改善了中国医疗状况,促进了中国医疗卫生的近代化,但同时
期刊
土贝母是中国先秦至秦汉最早应用的贝母品种;魏晋时期,贝母品种呈现多样性,浙贝母初现;唐代至明末,贝母品种不断扩充,始终以湖北贝母、浙贝母为道地品种;明末,湖北贝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川贝母初现,与浙贝母并行,成为明末以后,乃至今日药用贝母的重要品种;清代,对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认识逐渐清晰,贝母品种继续扩展,伪品、混淆品和地方习用品开始大量出现。
丁甘仁(1866—1926)是"孟河医派"的杰出代表,他开创了伤寒温病统一的新学派,采用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结合、经方与时方并用的新方法治疗外感热病,在医疗实践中颇有创新。他十分关注中医教育事业,1916年创办中国第1所正式中医教育机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亲任主任,主持校务。至新中国成立前,该校共培养了30届学生869人,大多数毕业生成了新中国中医医疗和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