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简介
1958年生于江苏南京,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1984年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数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任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12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59岁的北京大学副校长田刚,也是一位数学家,至今没有离开讲台。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他手里拿着讲课提纲,刚从讲台上走下来。私下里,田刚与施一公、潘建伟、许晨阳很熟悉。而作为未来科学大奖的科学家委员会委员,他有机会从纯粹的学术角度重新认识这3位老熟人,也有机会思考有关科学家精神的问题。
《环球人物》 :相比于其他奖项,未来科学大奖有什么特殊的评选过程吗?
田刚:未来科学大奖的科学家委员会汇聚了全世界各个领域的一批科学家。评选时,我们主要考虑候选人科研成果的意义,尤其是对其所研究领域未来发展的影响。我们要了解候选人研究领域的世界级科学家对其成果的评价、认可,因此要求每位候选人至少有5封以上顶级科学家的推荐信。我看过很多推荐信,大部分对候选人的科学成果阐述得很详细,写了很多页。这个过程挺重要。
《环球人物》 :科学家委员会有过争论吗?
田刚:有啊。委员会的委员来自很多领域,未必对候选人的研究领域很了解。对于不了解的事,我们就要针对候选人提出很多问题,也包括对推荐信的质疑、筛选。如果不争论就把奖评出来,也不符合科学家精神啊!
《环球人物》: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
田刚:这个问题我提前有准备(笑)。
首先,科学家精神是求真的精神,探索真理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去挑战人类认知和行动的极限。比如,我做数学研究,如果发现了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就会很满足。或许我的发现很难跟大众讲清楚,甚至很多年后才会被认可,但好奇心得到满足的纯粹幸福感是外人难以体会的。
另外,科学家精神还有……(看了看纸上提前准备的回答要点)后面本来还想说得更光辉、高大一些,对人类的使命感之类的,但是我决定不说了(笑)。这两点就是科学家精神的本质。
《环球人物》 :能和我们分享一个您在科学研究中体会到那种纯粹幸福感的故事吗?
田刚:1987年,我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参加一个工作面试,碰到了一位数学家。我不认识他,但知道他的研究,就和他讨论我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我们聊了几个小时,问题没解决。4年后,我已经做了老师,一次偶然机会又跟他见面了。我们还是讨论那个问题,还是没有结果。又过了10年,我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又遇到了他。那次时间很充分,我们一起研究了很久,终于解决了那个问题。一个源自学生时代的问题,我追求探索十几年终于有了突破。后来好多天我都很兴奋,只有科学研究能给我这种纯粹的幸福的感觉。
《环球人物》:那么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科学家精神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倡这种精神?
田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了,很多年轻的科技人才转行了。比如北大数学学院的很多学生,毕业以后就转行做金融了,这也无可非议。不过,坚守在科研领域的人值得尊敬。像黄大年、南仁东等人,他们不计名利,是很执着的探索者。我们提倡、宣传科学家精神,是为了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科学。毕竟没有科技创新的支撑,国家的经济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环球人物》:今年,中国科技成果频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中国科技成果出现了井喷?
田刚:第一,要感谢新时代的大环境。国家对科技支持力度大,经费投入令很多国外科学家都羡慕。施一公、潘建伟做的是实验研究,仪器设备获得了大笔经费支持,这在1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许晨阳不一样,他是数学家,不需要太多的设备,但他是在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第一批回国的,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也给他创造了轻松、优越的研究氛围。国家已经意识到了,科技发展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驱动力。
第二,就是优秀人才的涌现。这些年,国内发展好,很多在海外的科学家,尤其是年轻科学家都回来了,而且国内也培养了很多一流科学家。
《环球人物》:年轻一代科学家有什么特点吗?
田刚:在对待科学的精神和追求上,他们和我们这代人是一样的。不过,他们的确又有些不同。
我们这代人求学时,国家还很落后。我20多岁去美国读书,感觉国外的物质条件和国内简直是天地之别,学术氛围也活跃,所以希望通过科学振兴国家的使命感很强烈。年轻一代的科学家同样有对国家的使命感,但他们走上科学道路,更多的是因为对科学本身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条件,自由、单纯地选择,这是年轻科学家的幸运。他们也更有个性,许晨阳的获奖感言没有面面俱到,但表达了这一代人独立的想法。
《环球人物》:现在有些孩子对科学感兴趣,但是家长担心搞科学研究不好找工作,或者没有其他行业赚钱多。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田刚: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做他感兴趣的事,应该让孩子明白,决定你一生是否幸福的,绝不仅是能赚多少钱。一个人只有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才有可能做出成绩;如果仅仅为了生计去选择了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专业,那就注定难以享受学习和工作的過程,更难以取得成绩感受幸福。
《环球人物》 :您小时候的理想就是做科学家吗?
田刚:我小时候经历了动荡年代,上中学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读大学,也不知道学到的东西将来有没有用。高中时下乡,我坐在山顶上看远处的火车,心想哪天能坐一次火车就很满足了。我对科学很有兴趣,但真的不敢多想,没有条件去想。今天的孩子们有广阔的空间可以自由选择,真是来之不易,所以更应该好好珍惜。
《环球人物》:您觉得应该如何引导更多的年轻人走上科学道路?
田刚:科学家精神需要传承。这方面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科学普及,让更多的孩子了解科学研究的意义、乐趣。这需要科学家更多地为孩子们提供机会,更多地到学校去,和孩子们做交流。如果有机会,我就很愿意做这些。我相信还有很多科学家也非常愿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智慧,去带动年轻人走上科学之路,体验科学之美。
1958年生于江苏南京,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1984年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数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任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12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59岁的北京大学副校长田刚,也是一位数学家,至今没有离开讲台。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他手里拿着讲课提纲,刚从讲台上走下来。私下里,田刚与施一公、潘建伟、许晨阳很熟悉。而作为未来科学大奖的科学家委员会委员,他有机会从纯粹的学术角度重新认识这3位老熟人,也有机会思考有关科学家精神的问题。
《环球人物》 :相比于其他奖项,未来科学大奖有什么特殊的评选过程吗?
田刚:未来科学大奖的科学家委员会汇聚了全世界各个领域的一批科学家。评选时,我们主要考虑候选人科研成果的意义,尤其是对其所研究领域未来发展的影响。我们要了解候选人研究领域的世界级科学家对其成果的评价、认可,因此要求每位候选人至少有5封以上顶级科学家的推荐信。我看过很多推荐信,大部分对候选人的科学成果阐述得很详细,写了很多页。这个过程挺重要。
《环球人物》 :科学家委员会有过争论吗?
田刚:有啊。委员会的委员来自很多领域,未必对候选人的研究领域很了解。对于不了解的事,我们就要针对候选人提出很多问题,也包括对推荐信的质疑、筛选。如果不争论就把奖评出来,也不符合科学家精神啊!
《环球人物》: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
田刚:这个问题我提前有准备(笑)。
首先,科学家精神是求真的精神,探索真理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去挑战人类认知和行动的极限。比如,我做数学研究,如果发现了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就会很满足。或许我的发现很难跟大众讲清楚,甚至很多年后才会被认可,但好奇心得到满足的纯粹幸福感是外人难以体会的。
另外,科学家精神还有……(看了看纸上提前准备的回答要点)后面本来还想说得更光辉、高大一些,对人类的使命感之类的,但是我决定不说了(笑)。这两点就是科学家精神的本质。
《环球人物》 :能和我们分享一个您在科学研究中体会到那种纯粹幸福感的故事吗?
田刚:1987年,我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参加一个工作面试,碰到了一位数学家。我不认识他,但知道他的研究,就和他讨论我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我们聊了几个小时,问题没解决。4年后,我已经做了老师,一次偶然机会又跟他见面了。我们还是讨论那个问题,还是没有结果。又过了10年,我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又遇到了他。那次时间很充分,我们一起研究了很久,终于解决了那个问题。一个源自学生时代的问题,我追求探索十几年终于有了突破。后来好多天我都很兴奋,只有科学研究能给我这种纯粹的幸福的感觉。
《环球人物》:那么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科学家精神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倡这种精神?
田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了,很多年轻的科技人才转行了。比如北大数学学院的很多学生,毕业以后就转行做金融了,这也无可非议。不过,坚守在科研领域的人值得尊敬。像黄大年、南仁东等人,他们不计名利,是很执着的探索者。我们提倡、宣传科学家精神,是为了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科学。毕竟没有科技创新的支撑,国家的经济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环球人物》:今年,中国科技成果频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中国科技成果出现了井喷?
田刚:第一,要感谢新时代的大环境。国家对科技支持力度大,经费投入令很多国外科学家都羡慕。施一公、潘建伟做的是实验研究,仪器设备获得了大笔经费支持,这在1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许晨阳不一样,他是数学家,不需要太多的设备,但他是在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第一批回国的,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也给他创造了轻松、优越的研究氛围。国家已经意识到了,科技发展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驱动力。
第二,就是优秀人才的涌现。这些年,国内发展好,很多在海外的科学家,尤其是年轻科学家都回来了,而且国内也培养了很多一流科学家。
《环球人物》:年轻一代科学家有什么特点吗?
田刚:在对待科学的精神和追求上,他们和我们这代人是一样的。不过,他们的确又有些不同。
我们这代人求学时,国家还很落后。我20多岁去美国读书,感觉国外的物质条件和国内简直是天地之别,学术氛围也活跃,所以希望通过科学振兴国家的使命感很强烈。年轻一代的科学家同样有对国家的使命感,但他们走上科学道路,更多的是因为对科学本身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条件,自由、单纯地选择,这是年轻科学家的幸运。他们也更有个性,许晨阳的获奖感言没有面面俱到,但表达了这一代人独立的想法。
《环球人物》:现在有些孩子对科学感兴趣,但是家长担心搞科学研究不好找工作,或者没有其他行业赚钱多。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田刚: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做他感兴趣的事,应该让孩子明白,决定你一生是否幸福的,绝不仅是能赚多少钱。一个人只有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才有可能做出成绩;如果仅仅为了生计去选择了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专业,那就注定难以享受学习和工作的過程,更难以取得成绩感受幸福。
《环球人物》 :您小时候的理想就是做科学家吗?
田刚:我小时候经历了动荡年代,上中学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读大学,也不知道学到的东西将来有没有用。高中时下乡,我坐在山顶上看远处的火车,心想哪天能坐一次火车就很满足了。我对科学很有兴趣,但真的不敢多想,没有条件去想。今天的孩子们有广阔的空间可以自由选择,真是来之不易,所以更应该好好珍惜。
《环球人物》:您觉得应该如何引导更多的年轻人走上科学道路?
田刚:科学家精神需要传承。这方面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科学普及,让更多的孩子了解科学研究的意义、乐趣。这需要科学家更多地为孩子们提供机会,更多地到学校去,和孩子们做交流。如果有机会,我就很愿意做这些。我相信还有很多科学家也非常愿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智慧,去带动年轻人走上科学之路,体验科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