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十年成长预期,中国还有可能保持3?4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汽车产业还处于黄金增长期,能够保持稳定增长。当GDP的增长速度降到8%或者8%以下甚至7%时,汽车的增长速度能够保持在10%左右,仍然高于GDP的增速。
宏观经济前景乐观
当前,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趋势,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处在调整中的、仍然复杂的局面,把现在的形势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观察,可以看出,世界在二战以后,出现了一些可以称之为成功的追赶性经济体制,如日本、韩国等,在经历了20~30年甚至更久的较快增长以后,开始步入经济增长逐渐放缓的阶段。
按照国际经验,这样的经济状态的回落幅度大约在30%左右。根据目前的判断和中国经济限制增长的状态,去年的增长形势总体有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速度比较弱;
第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的增长速度;
第三,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房地产等基本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风险,判断认为此方面的投资潜力存在问题。
因此,目前中国经济很可能处于从高速增长到低速增长的增长阶段转换期。转换期也要经历一个过程。在今后的两三年里,中国经济仍有很大的可能性,或者说仍具备潜力保持8%~9%的增长速度。所以2012年需要再攻关,目前经济尚在协调的过程中。但根据对宏观经济的短期预测,可能在今年二季度以后经济出现复苏,全年有望保持8%左右的增长率。但在转换期的两三年后,中国经济增速很可能处在6%~7%中速阶段。对此有以下几点判断:
第一,增长速度回落或增长阶段的转换是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成功地突破了高速增长期、增强经济高速增长成果的表现。
第二,即使今后以6%~7%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10年,在国际上仍然是高速增长。如果我国能够保持这样的势头十年或者十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将能跨入高收入水平,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仍有充分的理由感到乐观。
汽车是扩大消费增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去年国内汽车的产销增速明显回落,销量同比增幅应该在2%~3%。但总体上与前几年30%甚至接近50%的增速相比,反差较大。中国汽车工业从2002年的下半年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到2004年、2005年时第一次高潮爆发,当时的中国汽车产业才刚刚起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汽车经济的确发挥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句话叫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整体经济形势出现问题的时候,汽车行业首当其冲。2005年汽车产销增幅保持50%的业绩,出现又一次爆发式增长。
我国的汽车产业目前还处在产业发展的中期,发展速度相对较快。通过近期对世界上30个国家汽车产业增速进行评估,在人均GDP处于4500~12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汽车需求加速增长。这一时期的汽车千人保有量从20辆快速增加到100辆,保持18%左右的年均增长率约能持续十年。从2004年到2010年,中国的汽车用量以年均18.3%的增速从20辆增长到58辆。
按照十年成长预期,中国还有可能保持3~4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汽车产业还处于黄金增长期,能够保持稳定增长。当GDP的增长速度降到8%或者8%以下甚至7%时,汽车的增长速度能够保持在10%左右,仍然高于GDP的增速。
中国拥有超大型的汽车消费群体,目前产销规模已经接近2000万辆,每年保持增长10%或者略高一点的增长。每年的新增汽车总量应该不会超过200万辆。这一数字与法国、英国、意大利等汽车强国的汽车销量相当,超过了俄罗斯、阿根廷、印度、土耳其等大国。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是要加强汽车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作用。最近几年宏观经济中的消费增量,新增消费大约30% 左右和汽车相关,或为汽车本身的消费量,或为各种汽车用品或装饰品,还包括旅游。即汽车相关消费占消费增量的30%左右,有些年甚至超过50%。
现在中国的汽车消费非常多,而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基本结构不变,汽车工业对中国经济发展,汽车消费对整个中国消费扩大的作用很大。汽车人要承担的任务很重,责任很重。
理顺汽车社会的各种关系
当国内的汽车产销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以后,有些重要关系需要关注:
第一,要解决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掩盖的矛盾问题。目前有很多深层次问题的蔓延比汽车的高速增长还快,其中一些问题已经日益严峻,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对汽车市场的发展不利。如汽车产品质量总体上虽有提升,但由于数量扩张,有些质量的提高并不快甚至有些下降。
在竞争秩序方面,汽车行业的竞争比较激烈。近几年在流通模式上以创新为主流,但是和生产的发展包括消费运输的快速增长相比,还要继续完善产业政策创新等。当市场协调系统水落石出,需求问题就显示出来,在给予我们挑战的同时也施加了不少压力。此时生产厂家、经销商、消费者都要进行及时反思,实施战略调整。
第二,要重点维护好汽车增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汽车增长带动了经济发展和消费增长,但与此同时所导致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供给问题不仅在大城市,在中等城市也日益突出。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还是要继续倡导形成科学消费、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观念,同时借助一些经济手段比如税收等,引导小排量汽车和节能环保汽车的推广。
另一方面是要协调好“人与车”、“车与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汽车的成长应与城市发展相互适应、相互推动,逐渐形成适应城市发展新要求的现代汽车社会。
第三,要优化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近几年国内汽车产业规模增长较快,但是也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这也是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市场回调进入稳定的增长阶段以后,需要进行组织调整、整顿,产业要进行整合。
在产业组织调整的活跃期,要打破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兼并,通过竞争与淘汰,提高产业的组织性和稳定能力,同时要鼓励企业介入兼并收购,在更大的平台和市场上整合资源,加快形成世界级的汽车企业。
中国汽车企业需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形成合力、形成真正科学的、有前瞻性的国家化战略。明确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和面临的种种问题,还要避免文化冲突的差异。
第四,要加快创新的步伐,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和影响力。随着市场逐步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性价比、品牌影响力和服务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尤其要发挥我国的产业市场和资源优势,加快技术领域的创新。
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以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出现一些变化,但挑战最后也可以转化为机遇。
(本文根据刘世锦在2012中国汽车消费论坛上的演讲内容整理而成,略有调整)
宏观经济前景乐观
当前,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趋势,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处在调整中的、仍然复杂的局面,把现在的形势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观察,可以看出,世界在二战以后,出现了一些可以称之为成功的追赶性经济体制,如日本、韩国等,在经历了20~30年甚至更久的较快增长以后,开始步入经济增长逐渐放缓的阶段。
按照国际经验,这样的经济状态的回落幅度大约在30%左右。根据目前的判断和中国经济限制增长的状态,去年的增长形势总体有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速度比较弱;
第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的增长速度;
第三,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房地产等基本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风险,判断认为此方面的投资潜力存在问题。
因此,目前中国经济很可能处于从高速增长到低速增长的增长阶段转换期。转换期也要经历一个过程。在今后的两三年里,中国经济仍有很大的可能性,或者说仍具备潜力保持8%~9%的增长速度。所以2012年需要再攻关,目前经济尚在协调的过程中。但根据对宏观经济的短期预测,可能在今年二季度以后经济出现复苏,全年有望保持8%左右的增长率。但在转换期的两三年后,中国经济增速很可能处在6%~7%中速阶段。对此有以下几点判断:
第一,增长速度回落或增长阶段的转换是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成功地突破了高速增长期、增强经济高速增长成果的表现。
第二,即使今后以6%~7%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10年,在国际上仍然是高速增长。如果我国能够保持这样的势头十年或者十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将能跨入高收入水平,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仍有充分的理由感到乐观。
汽车是扩大消费增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去年国内汽车的产销增速明显回落,销量同比增幅应该在2%~3%。但总体上与前几年30%甚至接近50%的增速相比,反差较大。中国汽车工业从2002年的下半年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到2004年、2005年时第一次高潮爆发,当时的中国汽车产业才刚刚起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汽车经济的确发挥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句话叫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整体经济形势出现问题的时候,汽车行业首当其冲。2005年汽车产销增幅保持50%的业绩,出现又一次爆发式增长。
我国的汽车产业目前还处在产业发展的中期,发展速度相对较快。通过近期对世界上30个国家汽车产业增速进行评估,在人均GDP处于4500~12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汽车需求加速增长。这一时期的汽车千人保有量从20辆快速增加到100辆,保持18%左右的年均增长率约能持续十年。从2004年到2010年,中国的汽车用量以年均18.3%的增速从20辆增长到58辆。
按照十年成长预期,中国还有可能保持3~4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汽车产业还处于黄金增长期,能够保持稳定增长。当GDP的增长速度降到8%或者8%以下甚至7%时,汽车的增长速度能够保持在10%左右,仍然高于GDP的增速。
中国拥有超大型的汽车消费群体,目前产销规模已经接近2000万辆,每年保持增长10%或者略高一点的增长。每年的新增汽车总量应该不会超过200万辆。这一数字与法国、英国、意大利等汽车强国的汽车销量相当,超过了俄罗斯、阿根廷、印度、土耳其等大国。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是要加强汽车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作用。最近几年宏观经济中的消费增量,新增消费大约30% 左右和汽车相关,或为汽车本身的消费量,或为各种汽车用品或装饰品,还包括旅游。即汽车相关消费占消费增量的30%左右,有些年甚至超过50%。
现在中国的汽车消费非常多,而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基本结构不变,汽车工业对中国经济发展,汽车消费对整个中国消费扩大的作用很大。汽车人要承担的任务很重,责任很重。
理顺汽车社会的各种关系
当国内的汽车产销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以后,有些重要关系需要关注:
第一,要解决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掩盖的矛盾问题。目前有很多深层次问题的蔓延比汽车的高速增长还快,其中一些问题已经日益严峻,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对汽车市场的发展不利。如汽车产品质量总体上虽有提升,但由于数量扩张,有些质量的提高并不快甚至有些下降。
在竞争秩序方面,汽车行业的竞争比较激烈。近几年在流通模式上以创新为主流,但是和生产的发展包括消费运输的快速增长相比,还要继续完善产业政策创新等。当市场协调系统水落石出,需求问题就显示出来,在给予我们挑战的同时也施加了不少压力。此时生产厂家、经销商、消费者都要进行及时反思,实施战略调整。
第二,要重点维护好汽车增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汽车增长带动了经济发展和消费增长,但与此同时所导致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供给问题不仅在大城市,在中等城市也日益突出。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还是要继续倡导形成科学消费、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观念,同时借助一些经济手段比如税收等,引导小排量汽车和节能环保汽车的推广。
另一方面是要协调好“人与车”、“车与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汽车的成长应与城市发展相互适应、相互推动,逐渐形成适应城市发展新要求的现代汽车社会。
第三,要优化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近几年国内汽车产业规模增长较快,但是也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这也是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市场回调进入稳定的增长阶段以后,需要进行组织调整、整顿,产业要进行整合。
在产业组织调整的活跃期,要打破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兼并,通过竞争与淘汰,提高产业的组织性和稳定能力,同时要鼓励企业介入兼并收购,在更大的平台和市场上整合资源,加快形成世界级的汽车企业。
中国汽车企业需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形成合力、形成真正科学的、有前瞻性的国家化战略。明确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和面临的种种问题,还要避免文化冲突的差异。
第四,要加快创新的步伐,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和影响力。随着市场逐步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性价比、品牌影响力和服务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尤其要发挥我国的产业市场和资源优势,加快技术领域的创新。
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以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出现一些变化,但挑战最后也可以转化为机遇。
(本文根据刘世锦在2012中国汽车消费论坛上的演讲内容整理而成,略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