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出名的的黑色幽默。
公元383年,前秦世祖苻坚志得意满,举全国之力,率90万大军南下直取东晋,却惨败于淝水,前秦从此江河日下。
公元385年,慕容冲围攻长安,苻坚出奔五将山,被姚苌大将吴忠所获,最终魂断新平。
公元394年,苻崇身死,前秦覆灭。
淝水之战,向来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它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因为它几乎直接导致了前秦的灭亡,更因为它留下了巨大的疑点,可作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研究课题:前秦90万大军何以被东晋区区8万北府兵所败?
这一切,要从北府兵的创建说起。
东晋都城在建康,属扬州,位于长江下游,而长江上游的荆州向来被桓氏所掌握,公元373年,大司马桓温去世后,执政的谢安开始着手解除桓氏对中枢权力的威胁,最终桓冲拜荆州刺史,谢安自领扬州,初步实现了“荆扬相衡”的局面,但没有军队。所谓相衡仍然脆弱,谁也不能保证桓冲不会像当年的桓温一样,领大军顺江而下,逼迫皇帝退位。所以谢安举贤不避亲,于377年任命谢玄为兖州刺史,并征拜他为建武将军,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谢玄到了广陵,便开始着手组建北府兵,为什么叫北府兵,是因为广陵对岸的京口又称北府,因此而得名。北府兵的创建,不仅让东晋内部真正实现了“荆扬相衡”,更让东晋对前秦的江淮防线不再有缺漏。
谢玄不愧是谢家芝兰玉树中最为杰出的一位,北府兵从开始组建到第一次出战,仅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然后又仅过了8个月,即公元379年,前秦和东晋之间就爆发了淮南之战,谢玄率领5万新组建的北府兵大败秦军,消灭14万人,一战而锋芒毕露。到底是什么原因,成就了北府兵的强大?
军队之强,首重兵源,这一点,千年后的戚继光自然深有体会,得义乌兵而成战无不胜的戚家军。东晋的北府兵同样如此,南北朝时期,北方有五胡十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不少失去家园的汉人便开始向更为安定的南方迁移,而长江北岸的广陵则是南渡的必经之路,于是,老百姓便逐渐聚集到江淮一带,由于东晋接收流民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流民聚集的速度,越来越多的流民滞留在广陵,为了生存,他们开始自发地组建武装集团,抵御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乱,这些人,个个身负国仇家恨,又因为长期经历战乱,练就了一副好身手,谢玄正是以这些流民为兵源组建的北府兵,这些人的身份从土匪一跃而成为正规军,还有军饷供养不愁生存,自然愿意为东晋卖命。至于这些流民的将领—流民帅,更希望能有出头之日,东晋门阀政治盛行,出身寒门若想跻身士族,只能依靠军功,所以这些流民帅无不指望在北府兵中建功立业。要知道,郗超的爷爷郗鉴—就是选“坦腹东床”的王羲之为女婿的那一位—也是流民帅出身,后来跻身士族,一时显赫。
反观前秦,苻坚为毕其功于一役,可算是举全国之力,所谓90万大军,实际上是在男丁中十抽其一,不仅无法保证战斗力,还弄得后方民怨沸腾。更重要的是,前秦大軍凝聚力极差,各怀异心,因为他们民族成分混杂,据史料推算,淝水之战前,前秦全国人口约1800万,这其中胡人数量约490万,而作为统治者的氐人,仅有区区100万人。所以所谓90万大军,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真正派的上用场的,恐怕只有《资治通鉴》中记载的30万前锋军。
从给养方面来说,由于北府兵是谢氏一手组建,而谢安掌握了中枢权力,可以说东晋是在举全国之力供养这支军队。谢安执政第一年,就调整了税制,增加税收;第四年,开始实行战时政策,从皇上到百官,薪俸减半,一切以军国大事为先;第六年,裁减了繁冗官员700人。所有这一切增加的财政收入,大部分都投入了北府兵建设当中。
所以,北府兵除了在数量上不如前秦军,兵源、士气和后勤显然都更胜一筹。
其次是士气,实际上,在淝水之战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东晋上至王侯,下至普通士卒,都有强烈的畏秦情绪,这一点,从淮南之战前半段就能看出来。
377年,桓冲入住荆州之后,采取了“全重江南,轻戍江北”的战略,将主力部队全部迁回江南,保存实力,以期依靠长江天险抵御前秦随时可能发动的进攻。相比于下游谢玄率领北府兵在江北的积极布防,桓冲的做法显然是示人以弱,首先在气势上输了一筹。
桓冲主力部队刚刚撤回江南,苻坚就于公元378年4月,派苻丕、苟苌和慕容暐等带领10多万大军合围襄阳,而“襄阳之围”就是次年淮南之战的导火索。身在江南的桓冲听说襄阳被围,一开始是左右为难,襄阳守将朱序,是前兖州刺史,与桓家关系匪浅,不救,说不过去,但若是救,赢了还好,输了很可能连整个荆州都丢了。思前想后,桓冲一咬牙,决定放任不管,这又进一步加剧了东晋的畏秦情绪。
下游的谢安一看,襄阳不能放弃,但北府兵要面对下游的前秦军,根本无法千里跋涉去解救襄阳,只能派谢玄出兵做出要救襄阳的样子以为疑兵和策应,同时命令镇守江陵的刘波去救襄阳,可刘波一想,桓冲兵多将广都按兵不动,他去不是以卵击石吗,于是也拖拖拉拉,迟迟不敢进军。
可怜朱序被困在襄阳城内,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但他并没有放弃,在这样的情况下,坚守襄阳城近一年,期间还多次主动出战杀退前秦军。襄阳城陷落后,朱序被活捉,后来找到了机会逃跑,却因为不愿意连累收留过他的人,又主动跑了回去,此义举受到苻坚赏识,让他当了尚书。这位朱序将军,在之后淝水之战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一是战前向谢石透露了前秦的兵力部署,使得东晋决定速战;二是据《晋书·朱序传》记载,淝水之战时,在前秦后方大呼“坚败”,加速了前秦大军的溃散。
攻破襄阳后,苻坚听取兖州刺史彭超的建议,将目光投向长江下游。围困彭城、三阿,攻克淮阴、盱眙,东晋右卫将军毛安之率4万人驻守堂邑,与前秦军交战却是一触而溃,无他,畏秦尔。此时东晋面对的局面万分严峻,如果江北重镇陷落,建康的屏障将只剩下长江天堑,谢安甚至开始在长江沿线布防。
在畏秦情绪达到顶峰,战况十万火急的时候,谢玄率北府兵从广陵北上,开始了与前秦的第一轮较量,战斗过程不再赘述,最终战果是北府兵五战五胜,大败前秦军,斩杀秦将都颜、邵保,致使彭超自杀,俱难被免职。 淮南之战无疑对淝水之战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打破了东晋内部长期存在的畏秦情绪,为淝水之战的胜利打下了士气基础;另一方面,前秦和东晋在此战后都进入休养生息阶段,东晋迎来一段难得的太平岁月,谢安可以更为从容地壮大东晋国力。
再者,淝水之战涉及到所谓天下正朔问题。什么是正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政权的合法性。千万不要小瞧正朔在古人心中的重要性,它直接决定了人心向背。前秦宰相王猛临终前曾叮嘱苻坚:“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规劝苻坚一辈子都不要覬觎东晋,他的理由是,东晋虽然偏居江南一隅,仍是天下正朔。
上面说到,前秦作为氐族人建立的国家,内部民族成分复杂,1800万人中,大概有1000多万是汉人,剩下的除氐族以外的胡人也各怀异心,随时准备取苻坚而代之,团结程度根本无法与上下一心的东晋相提并论。
前秦虽然统一了北方,文治武功鼎盛一时,但在天下人看来,东晋才是正朔,前秦再强大,也是蛮夷之国,苻坚堂堂一代枭雄,显然并不满足于此,他不仅要统一北方,更要拿下东晋,占其国土,取其正朔之位。那么,既然前秦大部分人口都是汉人,他就必须得到汉人的认可,才可成为天下正朔。但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循序渐进,靠时间来促进民族融合,以得汉人之心,这远非一代人之功;另一种简单粗暴,就是消灭南方的东晋政权,取其正朔之位而代之,到时候,汉人将不得不奉前秦为尊。苻坚不愿意等,他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实现得天下正朔的愿望,所以他不顾王猛、苻诜、太子苻宏、释道安和一众朝臣的劝阻,执意举全国之力南下。
正朔便是天时,前秦以无名伐有名,急于取正朔之位,在道义上已是落于下风。
淝水之败后,苻坚出走长安,最终落在姚苌手里,姚苌逼迫他交出传国玉玺并禅位,苻坚大怒,答道:“小羌乃敢干逼天子,岂以传国玺授汝羌也。五胡次序,无汝羌名。玺已送晋,不可得也!”所谓五胡,自然是匈奴、鲜卑、羯、氐、羌,南北朝时期北方本就是五胡十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哪有什么五胡次序,所谓次序,不过是多年来苻坚一直想实现的愿望而已,次序,决定了统治合法性,说到底,也是正朔问题。再来看“玺已送晋,不可得也!”传国玉玺已经被我送到了东晋,看来苻坚对王猛说的东晋“正朔相承,国之宝也”也是非常认同的。
最后来说说前秦大军的人数问题。以90万大军数量之巨,投鞭断流绝非虚言,要说8万北府兵战斗力再强,也无法抹杀前秦军在人数上的绝对优势。真实的情况是,所谓90大军,并非全部都是主力部队,也根本没有被完全投入淝水前线。
前面已经说过,前秦靠十抽其一组建起来的军队中,真正有战斗力的嫡系至多不过30万人。淝水之战前夕,一向保守的桓冲在长江上游派出10万大军北上伐秦,以为下游策应,苻坚自然不能放任不管,派出苻睿、慕容垂、姚苌等人分兵5万在上游与桓冲对峙。下游主战场上,则由苻融作为主帅,带领20多万精锐前锋驻守寿阳,苻坚自领60万中军坐镇后方项城。后来苻坚亲自跑到寿阳前线,目睹了前秦军前锋的大溃败,带着1000余骑去陨城找慕容垂,只言未提项城60万中军之事。那么问题来了,项城的60万中军去哪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分析这60万中军的成分,按人口比例来看,这60万中军中,自然是以汉人居多。之所以不让他们上前线,是因为这些人只是临时充数,并没有足够的战斗力和军备,那苻坚为何还要耗时费力辛苦组建这60万中军?无非有两个目的:其一,震慑东晋,冷兵器时代,人数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自古大战人数多虚报,想想赤壁之战时,曹操也曾自称坐拥80万大军,而实际兵力也不过20万而已,前秦这60万中军,不论是否在数字上与实际情况有出入,也都不过是做压阵之用,真打起来作用不大;其二,保障后勤,行军打仗,粮草为先,所谓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可见粮草对战争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官渡之战中,曹操正是靠奇袭乌巢粮仓,击溃袁军主力,一般来说,后勤的人数都会远远超过主力部队,所以这60万中军,可能确有其事,苻坚在寿春时,前线主力已兵败如山倒,他自然也无心去管项城这60万后勤部队的去向。这群人,如果原地作鸟兽散,史书当然会难觅其踪。
所以,不管怎么看,东晋在淝水之战中的获胜,都算不上偶然和侥幸。当然,决定一场战争胜败的因素不可胜数。这场大胜,自然离不开谢氏一门人杰的勉力经营,谢安当政,令东晋荆扬相衡,上下一心,谢玄临危受命,不负众望,率领北府兵所向披靡。此外,刘牢之等北府兵将领个个能力卓绝,独当一面,才有了奠定淝水之战胜利基石的洛涧大捷。王猛的死,也算得上是前秦淝水之败乃至呈长河落日之势的一大原因。古今诸事,万千来由,尘埃落定之后,最大的魅力,大概正是可留与后人评说吧!
(摘自微信公众号“我们爱历史”)
公元383年,前秦世祖苻坚志得意满,举全国之力,率90万大军南下直取东晋,却惨败于淝水,前秦从此江河日下。
公元385年,慕容冲围攻长安,苻坚出奔五将山,被姚苌大将吴忠所获,最终魂断新平。
公元394年,苻崇身死,前秦覆灭。
淝水之战,向来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它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因为它几乎直接导致了前秦的灭亡,更因为它留下了巨大的疑点,可作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研究课题:前秦90万大军何以被东晋区区8万北府兵所败?
这一切,要从北府兵的创建说起。
东晋都城在建康,属扬州,位于长江下游,而长江上游的荆州向来被桓氏所掌握,公元373年,大司马桓温去世后,执政的谢安开始着手解除桓氏对中枢权力的威胁,最终桓冲拜荆州刺史,谢安自领扬州,初步实现了“荆扬相衡”的局面,但没有军队。所谓相衡仍然脆弱,谁也不能保证桓冲不会像当年的桓温一样,领大军顺江而下,逼迫皇帝退位。所以谢安举贤不避亲,于377年任命谢玄为兖州刺史,并征拜他为建武将军,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谢玄到了广陵,便开始着手组建北府兵,为什么叫北府兵,是因为广陵对岸的京口又称北府,因此而得名。北府兵的创建,不仅让东晋内部真正实现了“荆扬相衡”,更让东晋对前秦的江淮防线不再有缺漏。
谢玄不愧是谢家芝兰玉树中最为杰出的一位,北府兵从开始组建到第一次出战,仅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然后又仅过了8个月,即公元379年,前秦和东晋之间就爆发了淮南之战,谢玄率领5万新组建的北府兵大败秦军,消灭14万人,一战而锋芒毕露。到底是什么原因,成就了北府兵的强大?
军队之强,首重兵源,这一点,千年后的戚继光自然深有体会,得义乌兵而成战无不胜的戚家军。东晋的北府兵同样如此,南北朝时期,北方有五胡十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不少失去家园的汉人便开始向更为安定的南方迁移,而长江北岸的广陵则是南渡的必经之路,于是,老百姓便逐渐聚集到江淮一带,由于东晋接收流民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流民聚集的速度,越来越多的流民滞留在广陵,为了生存,他们开始自发地组建武装集团,抵御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乱,这些人,个个身负国仇家恨,又因为长期经历战乱,练就了一副好身手,谢玄正是以这些流民为兵源组建的北府兵,这些人的身份从土匪一跃而成为正规军,还有军饷供养不愁生存,自然愿意为东晋卖命。至于这些流民的将领—流民帅,更希望能有出头之日,东晋门阀政治盛行,出身寒门若想跻身士族,只能依靠军功,所以这些流民帅无不指望在北府兵中建功立业。要知道,郗超的爷爷郗鉴—就是选“坦腹东床”的王羲之为女婿的那一位—也是流民帅出身,后来跻身士族,一时显赫。
反观前秦,苻坚为毕其功于一役,可算是举全国之力,所谓90万大军,实际上是在男丁中十抽其一,不仅无法保证战斗力,还弄得后方民怨沸腾。更重要的是,前秦大軍凝聚力极差,各怀异心,因为他们民族成分混杂,据史料推算,淝水之战前,前秦全国人口约1800万,这其中胡人数量约490万,而作为统治者的氐人,仅有区区100万人。所以所谓90万大军,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真正派的上用场的,恐怕只有《资治通鉴》中记载的30万前锋军。
从给养方面来说,由于北府兵是谢氏一手组建,而谢安掌握了中枢权力,可以说东晋是在举全国之力供养这支军队。谢安执政第一年,就调整了税制,增加税收;第四年,开始实行战时政策,从皇上到百官,薪俸减半,一切以军国大事为先;第六年,裁减了繁冗官员700人。所有这一切增加的财政收入,大部分都投入了北府兵建设当中。
所以,北府兵除了在数量上不如前秦军,兵源、士气和后勤显然都更胜一筹。
其次是士气,实际上,在淝水之战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东晋上至王侯,下至普通士卒,都有强烈的畏秦情绪,这一点,从淮南之战前半段就能看出来。
377年,桓冲入住荆州之后,采取了“全重江南,轻戍江北”的战略,将主力部队全部迁回江南,保存实力,以期依靠长江天险抵御前秦随时可能发动的进攻。相比于下游谢玄率领北府兵在江北的积极布防,桓冲的做法显然是示人以弱,首先在气势上输了一筹。
桓冲主力部队刚刚撤回江南,苻坚就于公元378年4月,派苻丕、苟苌和慕容暐等带领10多万大军合围襄阳,而“襄阳之围”就是次年淮南之战的导火索。身在江南的桓冲听说襄阳被围,一开始是左右为难,襄阳守将朱序,是前兖州刺史,与桓家关系匪浅,不救,说不过去,但若是救,赢了还好,输了很可能连整个荆州都丢了。思前想后,桓冲一咬牙,决定放任不管,这又进一步加剧了东晋的畏秦情绪。
下游的谢安一看,襄阳不能放弃,但北府兵要面对下游的前秦军,根本无法千里跋涉去解救襄阳,只能派谢玄出兵做出要救襄阳的样子以为疑兵和策应,同时命令镇守江陵的刘波去救襄阳,可刘波一想,桓冲兵多将广都按兵不动,他去不是以卵击石吗,于是也拖拖拉拉,迟迟不敢进军。
可怜朱序被困在襄阳城内,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但他并没有放弃,在这样的情况下,坚守襄阳城近一年,期间还多次主动出战杀退前秦军。襄阳城陷落后,朱序被活捉,后来找到了机会逃跑,却因为不愿意连累收留过他的人,又主动跑了回去,此义举受到苻坚赏识,让他当了尚书。这位朱序将军,在之后淝水之战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一是战前向谢石透露了前秦的兵力部署,使得东晋决定速战;二是据《晋书·朱序传》记载,淝水之战时,在前秦后方大呼“坚败”,加速了前秦大军的溃散。
攻破襄阳后,苻坚听取兖州刺史彭超的建议,将目光投向长江下游。围困彭城、三阿,攻克淮阴、盱眙,东晋右卫将军毛安之率4万人驻守堂邑,与前秦军交战却是一触而溃,无他,畏秦尔。此时东晋面对的局面万分严峻,如果江北重镇陷落,建康的屏障将只剩下长江天堑,谢安甚至开始在长江沿线布防。
在畏秦情绪达到顶峰,战况十万火急的时候,谢玄率北府兵从广陵北上,开始了与前秦的第一轮较量,战斗过程不再赘述,最终战果是北府兵五战五胜,大败前秦军,斩杀秦将都颜、邵保,致使彭超自杀,俱难被免职。 淮南之战无疑对淝水之战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打破了东晋内部长期存在的畏秦情绪,为淝水之战的胜利打下了士气基础;另一方面,前秦和东晋在此战后都进入休养生息阶段,东晋迎来一段难得的太平岁月,谢安可以更为从容地壮大东晋国力。
再者,淝水之战涉及到所谓天下正朔问题。什么是正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政权的合法性。千万不要小瞧正朔在古人心中的重要性,它直接决定了人心向背。前秦宰相王猛临终前曾叮嘱苻坚:“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规劝苻坚一辈子都不要覬觎东晋,他的理由是,东晋虽然偏居江南一隅,仍是天下正朔。
上面说到,前秦作为氐族人建立的国家,内部民族成分复杂,1800万人中,大概有1000多万是汉人,剩下的除氐族以外的胡人也各怀异心,随时准备取苻坚而代之,团结程度根本无法与上下一心的东晋相提并论。
前秦虽然统一了北方,文治武功鼎盛一时,但在天下人看来,东晋才是正朔,前秦再强大,也是蛮夷之国,苻坚堂堂一代枭雄,显然并不满足于此,他不仅要统一北方,更要拿下东晋,占其国土,取其正朔之位。那么,既然前秦大部分人口都是汉人,他就必须得到汉人的认可,才可成为天下正朔。但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循序渐进,靠时间来促进民族融合,以得汉人之心,这远非一代人之功;另一种简单粗暴,就是消灭南方的东晋政权,取其正朔之位而代之,到时候,汉人将不得不奉前秦为尊。苻坚不愿意等,他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实现得天下正朔的愿望,所以他不顾王猛、苻诜、太子苻宏、释道安和一众朝臣的劝阻,执意举全国之力南下。
正朔便是天时,前秦以无名伐有名,急于取正朔之位,在道义上已是落于下风。
淝水之败后,苻坚出走长安,最终落在姚苌手里,姚苌逼迫他交出传国玉玺并禅位,苻坚大怒,答道:“小羌乃敢干逼天子,岂以传国玺授汝羌也。五胡次序,无汝羌名。玺已送晋,不可得也!”所谓五胡,自然是匈奴、鲜卑、羯、氐、羌,南北朝时期北方本就是五胡十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哪有什么五胡次序,所谓次序,不过是多年来苻坚一直想实现的愿望而已,次序,决定了统治合法性,说到底,也是正朔问题。再来看“玺已送晋,不可得也!”传国玉玺已经被我送到了东晋,看来苻坚对王猛说的东晋“正朔相承,国之宝也”也是非常认同的。
最后来说说前秦大军的人数问题。以90万大军数量之巨,投鞭断流绝非虚言,要说8万北府兵战斗力再强,也无法抹杀前秦军在人数上的绝对优势。真实的情况是,所谓90大军,并非全部都是主力部队,也根本没有被完全投入淝水前线。
前面已经说过,前秦靠十抽其一组建起来的军队中,真正有战斗力的嫡系至多不过30万人。淝水之战前夕,一向保守的桓冲在长江上游派出10万大军北上伐秦,以为下游策应,苻坚自然不能放任不管,派出苻睿、慕容垂、姚苌等人分兵5万在上游与桓冲对峙。下游主战场上,则由苻融作为主帅,带领20多万精锐前锋驻守寿阳,苻坚自领60万中军坐镇后方项城。后来苻坚亲自跑到寿阳前线,目睹了前秦军前锋的大溃败,带着1000余骑去陨城找慕容垂,只言未提项城60万中军之事。那么问题来了,项城的60万中军去哪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分析这60万中军的成分,按人口比例来看,这60万中军中,自然是以汉人居多。之所以不让他们上前线,是因为这些人只是临时充数,并没有足够的战斗力和军备,那苻坚为何还要耗时费力辛苦组建这60万中军?无非有两个目的:其一,震慑东晋,冷兵器时代,人数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自古大战人数多虚报,想想赤壁之战时,曹操也曾自称坐拥80万大军,而实际兵力也不过20万而已,前秦这60万中军,不论是否在数字上与实际情况有出入,也都不过是做压阵之用,真打起来作用不大;其二,保障后勤,行军打仗,粮草为先,所谓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可见粮草对战争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官渡之战中,曹操正是靠奇袭乌巢粮仓,击溃袁军主力,一般来说,后勤的人数都会远远超过主力部队,所以这60万中军,可能确有其事,苻坚在寿春时,前线主力已兵败如山倒,他自然也无心去管项城这60万后勤部队的去向。这群人,如果原地作鸟兽散,史书当然会难觅其踪。
所以,不管怎么看,东晋在淝水之战中的获胜,都算不上偶然和侥幸。当然,决定一场战争胜败的因素不可胜数。这场大胜,自然离不开谢氏一门人杰的勉力经营,谢安当政,令东晋荆扬相衡,上下一心,谢玄临危受命,不负众望,率领北府兵所向披靡。此外,刘牢之等北府兵将领个个能力卓绝,独当一面,才有了奠定淝水之战胜利基石的洛涧大捷。王猛的死,也算得上是前秦淝水之败乃至呈长河落日之势的一大原因。古今诸事,万千来由,尘埃落定之后,最大的魅力,大概正是可留与后人评说吧!
(摘自微信公众号“我们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