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呼唤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river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数量巨大的极富表现力的典故、语汇、辞章。白话基本源自文言,文言与白话的关系是母与子、本与末的关系。因此,文言文教育应该是母语教育,特别应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让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光彩?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要求我们把“形成传统文化底蕴”确定为学习文言文的价值追求,把 “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养”作为出发点和根本归宿,树立正确的中学文言文教学基本理念:首先,改“字词”教学为“文”的阅读教学;其次,重视学习主体的参与和创造意识。
  为实践新课标精神,在文言文教学的具体模式上我也做了积极而有意义的几点探索,现总结如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导语设计可以从题目入手,可以从文章的主要人物入手,还可以从体裁入手……巧妙的导入往往能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学习情景与氛围,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因文而异地做好字、词、句的落实
  文言词汇重在积累,释词、译句这些基本能力仍应该是我们课堂的主要训练点。在释词、译句的过程指导中,老师应想方设法避免让学生机械地识记,避免学生的所学与现实脱节。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
  在指导学生读文言文之前,我们先要树立一个观念: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能割断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很多古代汉语常用词的词义、句子的结构方式,不仅古今没有多少变化,而且还常常出现在现代汉语里,如一些成语:明察秋毫、豁然开朗等。所以古文的释词我们应多设计一些“古今贯串”题目。比如教学《陈太丘与友期》中我就要求学生先巩固住古汉语“太丘舍去”、“入门不顾”、”“期日中”中“舍”、“顾”、“期”的字义,再用这种字义解释我们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词语“锲(雕刻)而不舍”、 “瞻(看)前顾后”、“不期而遇”;或是让学生自己搜集积累含有这种字义的词语,举一反三,既让学生在贯通运用中加深了对字义的认识又能切实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古文很有用,古文的学习是活的、必要的,而非死的、无用的。
  对于一些浅近的文言文,老师应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自求理解,老师只在关键处作些指导、点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终达到自学课外浅易文言文的目标。
  三、实施“诵读”策略,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道出了“读书”的真谛。课堂上应施行多种朗读训练,比如教师范读、组与组竞读,生与生比读、分角色朗读、范诵跟读……来有效激发学生读的兴趣,真正帮助学生培养文言语感。需注意的是,朗读时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朗读技巧的指导: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是读出语气、读出语势?是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还是在读中体味情感、感悟意境?……这些要求都要具体给学生以明确的导向。
  四、文言文的品评与鉴赏
  入选我们教材的文言文都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我们的教学如果仅仅从字、词、句上作些肢解式的诠释,把文质兼美的课文整体割裂成支离破碎的古汉语知识,那还叫语文课吗?因此,指导学生对文言作品从语言、人物形象、情感等方面作适当的鉴赏、评析,让学生认识文言作品的整体美感,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理应成为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培养学生鉴赏文言文能力,台湾学者陈龙安提出了创造性发问技巧“十字口诀”:假、列、比、替、除、可、想、组、六、类。即“假如的问题”、“列举的问题”、“比较的问题”、“替代的问题”、“革除的问题”、“可能的问题”、“想象的问题”、“组合的问题”、“类推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
  五、 个性化写作
  个性化写作是用现代的语言,把文言文的意境嫁接到我们所熟知的现实中,把文言文与现代文有机地连接,实现其生命的转化,让学生发觉自己的缺失,从而有目的地探究和学习文言文。比如教学《孙权劝学》中孙权的“善劝”,我就要求学生针对部分学生厌学的现状写一篇“劝学文”, 将个性化写作与文言文教学有机结合了起来 。
  六、重视迁移拓展
  于漪老师说:“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这种“粘力”就是牢牢吸引学生的魅力。在学生被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粘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思维扩展开来,适当的增加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相似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让学生扩大阅读量,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复习了已学知识。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坚持“两手抓”的策略,在落实文言字、词能力的基础上,切实地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蕴藏的美,让学生去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文言文之所以能流传千古的独特魅力,切实落实新课标的理念。相信通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努力、改革、创新、升华,文言文教学的春天必将到来!
  (山东省胶州市第29中学)
其他文献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尤其是在学生都认为比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能不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下面就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巧
期刊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课堂教学已经由以教师的教为主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这样的新型课堂中,作为课堂指导者、帮助者的教师该如何把握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使得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课前———精心设计  用心准备课堂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要上好课,教师必须首先备好课,也就是说,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笔者
期刊
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它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恰当的导入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唤起求知欲,为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基础。  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差异及课的类型、教学目标各不相同,导入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几种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策略,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知识经济的产物,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研究性学习要求赋予素质教育崭新的、更深刻的涵义和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笔者尝试着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运用到音乐
期刊
填报志愿关系到的不仅是考生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和能否被顺利录取的问题,还关系到将来就业分配等长远利益。所以,客观衡量自己,合理填报志愿,不仅对国家选拔人才很有价值,而且对最高层次地实现个人愿望也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填好志愿呢7下面谈几点以供参考的建议:  一、客观评价自己的竞争实力,填好第一志愿  普通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原则是:公平竞争,公正选拔,以文化考核为主,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龋考生
期刊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不利于学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校的扩张,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任务,本文根据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当今高职高专学生的基本状况和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因素,并就搞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浅显意见。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学生管理 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高等教育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近几年,高职教育迅猛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然而进入新
期刊
模糊是相对于精确而言的,模糊与精确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模糊是绝对的,客观存在的,而精确是相对的,是模糊范畴中的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又可以相互转化:当模糊达到一定精确度时,模糊就转化为精确,达不到一定精确度,精确也就成为模糊。  而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是随着人的认识由浅到深,由模糊到清晰而不断发展的,体现在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不精确到逐步精确。现在化学这门学科已包含了相当多
期刊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共同的任务,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协作的互助性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式学习既是“课改”新教学理念,也是实施新课程的新教学行为,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方式。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一
期刊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将数学问题与一定的情境融合在一起。它不仅包含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  因此新教材特别重视情景问题的创设,把它作为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已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