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问题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329066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问题情境,简单地说就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从而创设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问题情境的设置取决于教师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处于探索的情境中,激发他们进行一定的智力和动作技能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巧妙营造一种和谐激趣的问题化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欲望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我们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其产生好奇心,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对物理产生亲切感。如在《磁场》这一节教学中,“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但它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紧扣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取一个大试管,在试管下部套一块圆环形磁体,然后把另一块圆环形磁体从试管上部套入,使靠近的两极为同名磁极。此时学生会看到上面的一块环形磁体悬浮在空中,这和生活常识发生了矛盾,学生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上面的环形磁体会悬浮在半空中而不会掉下来?”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由这个情境感受到了学生的问题化学习,感受到了他们急着去解决问题的热情。
  由此可见,创设物理问题活动情境,激发学生问题化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融入到学习情境之后,我们还要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探索、交流的整个过程。并且我们也要经常地有意识地把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共同探讨新知识的群体活动中。又如在教学“凸透镜的应用”这一课时,首先要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我先让学生一起动手做一个小实验:用放大镜先观察自己的指纹,再看远处的同学和老师。学生观察指纹时,会看到一个正立的像,而看远处的同学和老师则会看见一个倒立的像,此时学生就会产生“这是怎么回事”的疑问。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观察近处物体会有放大效果,而观察远处物体则有缩小的效果,这样就会产生“为什么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会有不同的缩放效果”的疑问。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思维活跃,想得快,师生就容易进行情感交流,为整堂课的教学开了个好头。
  二、细心捕捉学生质疑求异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因此,探索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与学的方式,如何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成为我们教与学的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具有多重身份,且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我们在教学开始引导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为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指明方向并以问题的方式导入,抓住学生质疑的心理特征,引导他们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凸透镜的应用”一课中,通过上述小实验,我看到学生眼中的疑问,就及时抛出问题“根据观察思考一下,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各小组的学生立刻展开热烈的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学生的思维被这个问题充分发散开来。大部分同学的疑问都集中在“像的大小正倒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方面。此时我汇总并板书各小组提出的问题,提炼学生问题中的知识点。对于一些同学提出的与本课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我也鼓励他在课后自己设计出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又如上“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课时,先提问学生“200伏100瓦”的灯泡和“200伏40瓦”的灯泡,接在200伏电压的电路中,谁亮?回答:“100瓦的灯亮。”之后,将两灯泡并联接入电路,结果果然跟同学们的看法一致。然后再将两灯泡串联接入电路,100瓦的灯泡反而比40瓦灯暗多了。这一事实使他们为之一怔。接着启发他们去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征,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物理意义。正如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突出了学生如何探究知识,如何生成“结论”;突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调动学生展现自己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互动,加强合作交流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要求的是尊重个体的差异,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且学习状态的开放性是现代课堂教与学的主要特征之一。而课堂成为“动态的集合”,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注意给学生提供协作交流的素材和机会。从而调动学生展现自己的积极性,加强合作交流,提高学生问题化能力。例如在《物体的内能》一课教学中,在得出内能与温度有关后,我又给学生一根铁丝提问如何使铁丝的内能增加,让学生交流讨论,学生想到只要温度升高就行,有用火烧,有用热水烫,有放在太阳地里晒,有用锤敲打,有将铁丝弯折,有用砂皮摩擦……这样在群体的交往合作中就能听到了同学们不同的见解,体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在这个“动态的集合”中相互学习。可见,加强合作交流既提高了问题内质,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良好学习心态的形成。
  四、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冲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仔细留意实验的每一步,着力于一些容易忽视的实验细节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必定能够“以小见大”,于“不经意处”发现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冲动。
  如:“浮力”的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难点。而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常误认为浮力跟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跟物体空实心以及物体形状有关等等。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首先通过多媒体引入海底世界的精彩片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一艘船从海里驶向河里,浮力有什么变化?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接着演示如下实验:在盛有一定比重盐水的烧杯中,放进一个木块,木块便浮于水面;放进一块石子,石子便沉入水里。放进一个鸡蛋,鸡蛋则悬浮在盐水中。再将此蛋放进清水里,则见蛋下沉;放进浓度更大的盐水里,则见蛋浮在水面上。看到这么奇怪的现象,学生们一定会被吸引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他们心里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在同一种液体里放进不同的物体,木块会漂浮,石子会下沉,而鸡蛋却会悬浮?为什么同一个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里,浮沉的情况也会不一样的呢?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出“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一新课。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地循序渐进,学生在实验中得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在实验中提高了探究能力,从而使物理的实验教学得到了升华。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情境”对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以“情境”为中心,围绕科学的并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情境”展开学习,也是科学探究学习的重要特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情境”,通过“情境”启发学生积极地观察、思维。以“情境”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江苏溧阳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采用SOS/Umu显色试验研究了对甲基苯酚、4-乙基苯酚、4-辛基苯酚和4-壬基苯酚4个烷基酚类化合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在SOS/Umu试验中,4个受试物均可以诱发S0S阳性反应,且呈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以外,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沟通交流技巧、创新能力等全面的综合素质,以增强学生的择业就业能力。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只是一味的强调技能,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主要阐述语文教育在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语文教育 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竞争日益加剧,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综合
3G通信技术已成为当今通信业的主流技术,本文通过对3G技术的原理描述,分析比较了3G相比以往的通信技术的优越性,并展望了3G技术的发展前景。
综述了水产养殖动物补偿生长的初步研究进展,包括水产养殖动物补偿生长的理论假说、类型、影响因素、实验方法和生理机制。初步探讨了补偿生长的研究价值及应用情况,提出了当前
期刊
应用扫描电镜对中华绒螯蟹幼体附着的丝状细菌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丝状细菌只附生于幼体表面,没有明显伸入体内的结构;丝状细菌行裂殖生殖,生长繁殖所需营养直接摄取自水
中国推行十多年的金融分业经营已凸现诸多问题,无法适应金融业对外开放发展的新形势。因此,要在打破单一分业经营模式的同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逐渐实现从分业到综合的经营模式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何教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教新词的艺术谈谈具体教法。
通过6135G柴油机喷油泵进行单缸停油、多缸停油等多种故障进行设置,用自制的柴油机多通道扭振仪进行扭振频谱特征分析,用神经网络进行故障智能诊断,收到良好的效果。
近两年,由于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试题偏难,对高三历史复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高三历史老师在复习过程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如何上好一堂高三历史复习课?怎样让学生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收到更好的效果,结合本校教学实际略谈几点体会:  一、进行专题复习,做到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以宋朝为例,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全面分析宋朝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各方面内容又必须分析到位,切忌蜻蜓点水,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