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汉字教学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是语文学习的起点,是基础中的基础,与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有很强的关联性。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公布的3500个现代常用汉字,被明确规定为中小学汉字教学目标的基本内容,因而在中小学阶段重视“汉字”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
  现在,许多新思路、新方法被引进到语文教学中,这的确使语文课堂变得精彩、热闹了。但让人困惑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学生的语文水平反而有所下降,翻开学生的作文本,暂且不论内容的好坏,出现的错别字足以让语文教师汗颜。有的学生误用汉字已到了让人不能容忍的地步。学生常写错别字这一普遍现象向语文教师敲响了警钟:强化汉字教学已刻不容缓。
  语文教学方向的偏失是导致忽视汉字教学的重要原因。纵观语文教学,除了小学低年级强调汉字教学外,在其他各阶段语文教师关注较多的只是句、段、篇的练习。殊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汉字都没有学好,又怎能学好更深层次的内容?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在语文课堂上到底要让学生学什么。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只有掌握了语文这一工具,才能准确地理解语文的人文性。不管语文课程怎么改革,都能不偏离语言文字教学这一生命之根。一味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独特,必将导致语文教学方向的偏离。
  语文学习的功利性也是导致忽视汉字教学的原因之一。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不管教师教还是学生学,其唯一宗旨就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在考试中写错字对学生成绩影响并不大,所以语文老师和学生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得分高的知识点上,汉字教学自然退居次要地位,甚至有的老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字也视而不见。
  学生常写错字的现象已引起社会的重视。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错一字扣一分且不封顶,重复不计”。这对教师和学生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关键要从源头抓起,汉字学习应贯穿于平时的语文学习活动中。
  汉字教学比较枯燥无味,教师要善于利用汉字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交际需要,在原始画画记事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从汉字的形体演变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魅力,引领学生探索汉字中丰富的人文情感和深厚的文化意蕴,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汉字本身很复杂,难认、难写、难记。诸多的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多义字等,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如果教学方法不恰当,学生很容易读错或写错。如读音方面,人们大多喜欢从声旁去辨音,这符合形声字的认知特征,但若认为此法“放之四海而皆准”,则往往留下笑柄,如把“联袂”(lián mèi)误读成“lián júe”、“妊娠”(rèn shēn)误读做“rèn chén”等;人们还常从已知的、熟悉的汉字去推断生字读音,如由“侥幸”的“侥”确定“骁勇”的“骁”的音。在字形方面学生常常望文生义而致错,如人才倍(辈)出、计日成(程)功等;同音替代致错,如幅(辐)射、迫不急(及)待等;形似字替换致错,如欲盖迩(弥)彰、为虎作怅(伥)等;形音相近致错,如虎视耽耽(眈眈)、心恢(灰)意冷等。
  语文教师承担着汉字教学的重任,应从汉字的本源出发,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汉字“以形表意”的特点,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字,要做好总结分类工作。如指导学生根据意义辨别“阴”字和“荫”字;根据语音辨别“绌”“拙”“咄”字;根据语境辨别“声明”和“申明”。
  总之,汉字教学要注意夯实基础,根据汉字特点,揭示汉字形、音、义的关系,重视字义的理解,重视形近字、多音多义字的区别,结合课文,运用灵活多样而又让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教学,让学生牢固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为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安徽省定远三中)
  (责任编辑:乐闻)
其他文献
莫如:  你好!  你写给那位同学的信我看到了。其实呢,在青春期的时候喜欢上一个人,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以前我15岁的时候,也喜欢过一个女孩,像你一样,给她写过信,也偷偷地仰慕她……但这没什么好害羞的,这只是青春期正常的现象而已,每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要害怕。  ——但你千万不要因为这个原因而拖累学习哦!学生时代,重要的事情还是学习,对吧?  一切都会顺其自然的,丢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