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印象中,老师的形象总是伟大的,因为我们从小心里就有一个信念——老师是专门教育我们的人,是不会出错的。但是,如果你真的那么想,你就错了,其实老师也会出错。而教我们语文的任老师,总是能知错就改,这一点堪称其他老师的楷模。
记得我们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作者时把“臧克家”的“臧”字写成了“藏”,我们很快就发现了他的错误,有一个学生举手,老师说:“什么事?”这个同学说:“老师你把‘臧克家’的‘臧’字写错了。”我们本来以为老师会很尴尬,课堂气氛可能会改变。可是老师并没有生气,他仔细地看了一下那个字,用手拍了一下脑后勺,恍然大悟似地说:“哦,这是我的笔误。”他把草字头檫掉后,又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臧”字,并让我们也注意不要写错了。
咦,老师怎么会这样坦然呢?莫非他是故意写错让我们注意的?唉,老师真是用心良苦啊!但是我们也记住了这个字。
老师的知识十分渊博,上课时总会用一些生动的语句来调节课堂气氛,语言很幽默。有时还会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所讲的内容不再那么枯燥、乏味,比如老师讲“骊歌”这个词时说:“这个词为什么是‘离别的歌’呢?因为古人要远行,要离别,这个时候都骑着马,所以‘骊’字用马字旁呢。”我们一听,都笑了,“骊歌”这个词就这样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中。
老师再渊博也有真出错的时候。在这学期学习《丑小鸭》时,老师把课文中“嫉妒”的“嫉”读作第一声,我听了以后感觉别扭,就马上请出“词典大伯”,果然和我想的一样:老师错了,这个字应该读第四声。我马上举手告诉老师,他笑了一下,用愧疚的语气说:“哦,我真读错了呢,还是董智同学认真,在这一点上同学们要多向他学习,老师也会注意的。”怎么样,老师改错的态度够诚恳的吧?
在课堂上,老师像一位严父,对我们很严格。而在课下,老师就变成了我们的一位大朋友了。他经常和我们聊天,有时还会和我们一起讨论课文中的问题,有时争到“面红耳赤”的程度,还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我们就只好请知识渊博的“词典大伯”帮忙,或者上网查询。最后他要是错了,他会虚心接受批评。有时他在网上查到了结果,就赶紧来告诉我们,并且告诉全班同学事情的来龙去脉。
我们的语文老师一直都是最受人欢迎的,不仅是因为他在教学上有自己灵活多样的方法,在思考问题时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最重要的是他那种知错就改的谦虚诚实的态度,值得我们做学生的去学习。我们上学期学习的《(论语)十则》里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任老师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还教给我们对待知识的态度。他这样的知错就改的态度,拉近了我们和他之间的距离。正是这些缺一不可的条件,使他成为一位真正大写的“人”。
记得我们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作者时把“臧克家”的“臧”字写成了“藏”,我们很快就发现了他的错误,有一个学生举手,老师说:“什么事?”这个同学说:“老师你把‘臧克家’的‘臧’字写错了。”我们本来以为老师会很尴尬,课堂气氛可能会改变。可是老师并没有生气,他仔细地看了一下那个字,用手拍了一下脑后勺,恍然大悟似地说:“哦,这是我的笔误。”他把草字头檫掉后,又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臧”字,并让我们也注意不要写错了。
咦,老师怎么会这样坦然呢?莫非他是故意写错让我们注意的?唉,老师真是用心良苦啊!但是我们也记住了这个字。
老师的知识十分渊博,上课时总会用一些生动的语句来调节课堂气氛,语言很幽默。有时还会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所讲的内容不再那么枯燥、乏味,比如老师讲“骊歌”这个词时说:“这个词为什么是‘离别的歌’呢?因为古人要远行,要离别,这个时候都骑着马,所以‘骊’字用马字旁呢。”我们一听,都笑了,“骊歌”这个词就这样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中。
老师再渊博也有真出错的时候。在这学期学习《丑小鸭》时,老师把课文中“嫉妒”的“嫉”读作第一声,我听了以后感觉别扭,就马上请出“词典大伯”,果然和我想的一样:老师错了,这个字应该读第四声。我马上举手告诉老师,他笑了一下,用愧疚的语气说:“哦,我真读错了呢,还是董智同学认真,在这一点上同学们要多向他学习,老师也会注意的。”怎么样,老师改错的态度够诚恳的吧?
在课堂上,老师像一位严父,对我们很严格。而在课下,老师就变成了我们的一位大朋友了。他经常和我们聊天,有时还会和我们一起讨论课文中的问题,有时争到“面红耳赤”的程度,还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我们就只好请知识渊博的“词典大伯”帮忙,或者上网查询。最后他要是错了,他会虚心接受批评。有时他在网上查到了结果,就赶紧来告诉我们,并且告诉全班同学事情的来龙去脉。
我们的语文老师一直都是最受人欢迎的,不仅是因为他在教学上有自己灵活多样的方法,在思考问题时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最重要的是他那种知错就改的谦虚诚实的态度,值得我们做学生的去学习。我们上学期学习的《(论语)十则》里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任老师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还教给我们对待知识的态度。他这样的知错就改的态度,拉近了我们和他之间的距离。正是这些缺一不可的条件,使他成为一位真正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