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素质;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C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6(B)-0047-01
新课程改革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是提高国民素质,强化基础教育功能,增强民族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语言类教材往往是时代价值与改革理念的直接载体.因为语言是社会交流与沟通的主要方式,也是公民素质高低的直接参照物。面对新教材,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普遍感到极大的压力与不适感。这种压力首先来自教师一贯形成的已有的教学理念与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的不配套和冲突,“越来越不会教了”是教师的“口头禅”;其次来自对教材编写体系与理念的欠了解,以至于有了“上课的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了”等诸如此类的感叹:还有来自对考试评价方面的担忧,“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了,可考试成绩却越来越低了”。
如何尽快适应新课改,从根本上扭转被动局面,是摆在广大英语教师面前的一大迫切难题。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与广大同仁一起探讨新时期英语教师应如何应对挑战。
端正心态,更新理念
全新的课程改革思路、新颖有趣的编写体系、灵活有效的课堂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课堂为舞台的教育模式使广大一线教师发现自己在备课、上课、辅导、评价方面存在一些欠缺与不足。教师普遍感到教法陈旧,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理念落后,跟不上教学的快节奏;知识面狭窄,难以胜任新课标高标准、大容量的语言储备。其实,英语教学不是单纯教几个单词、几句英语,不是能应付几次考试,而是能让学生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现状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教师的工作不再是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因此,面对新课改,教师应转变原有的观念,抛弃以往陈腐过时的教学理念,结合新课标给自己重新定位。教师应减少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而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关注其所思所想,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教师更需要灵活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其学习的积极影响。所以,教师要学习灵活有效的东西,与时代、学生融为一体,以适应新课程改革。
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目的
教师都深有体会,英语不仅是汲取他人精华、“洋为中用”的工具.更是促进文化交流、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必要技能。为了能达到以技能为目的的英语教学,教师应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的不妥之处,了解学生的特点,思考学生为何厌学,为何学不好英语。教师要多从自身寻找问题。这可以采取研讨、培训、报告会、师生恳谈会等多种途径与渠道,找出问题症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一视同仁,做到以学生为主、照顾到大多数学生。技能的需求不是某一人或某一部分人的需要,而是全体学生的需求。学生能否拥有这种技能,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择业、教育、生活等诸多方面。所以,教师要把学生摆放在第一位,以培养学生素质教育为己任。
全面为学生着想,一切英语教学都应该始终以学生为落脚点。他们需要什么,能接受到什么程度,教师要认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不放弃,不打击,做到“捧出一颗心,腾出一双手”,即不偏离学生的感知接受能力,积极帮助,多方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该积极引进和借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法,互动式、任务型、参与法等都是切实可行、富有成效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实践、参与、游戏、合作中愉快地学习。教师应以一个指导员、监督员、协调员、组织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
顺应信息化要求。积极投入新课改
面对新课程改革,许多教师表现出顾虑或担忧:大容量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如何有效解决:多样化的新教材如何适应单一的教学评价体系;教育相对落后地区如何贯彻新课标等等。我们应当认识到,教材改革是大势所趋,不学习、不废除陈旧的教学理念,小到教师,大到国家民族,都会落后挨打,被淘汰。
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教师应从头做起。在新教材面前,教师与学生是平等、互惠、互动的,双方都是信息的获得者,只不过双方获取信息的途径与目的不同而已。
编辑:董向东
[中图分类号]C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6(B)-0047-01
新课程改革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是提高国民素质,强化基础教育功能,增强民族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语言类教材往往是时代价值与改革理念的直接载体.因为语言是社会交流与沟通的主要方式,也是公民素质高低的直接参照物。面对新教材,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普遍感到极大的压力与不适感。这种压力首先来自教师一贯形成的已有的教学理念与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的不配套和冲突,“越来越不会教了”是教师的“口头禅”;其次来自对教材编写体系与理念的欠了解,以至于有了“上课的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了”等诸如此类的感叹:还有来自对考试评价方面的担忧,“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了,可考试成绩却越来越低了”。
如何尽快适应新课改,从根本上扭转被动局面,是摆在广大英语教师面前的一大迫切难题。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与广大同仁一起探讨新时期英语教师应如何应对挑战。
端正心态,更新理念
全新的课程改革思路、新颖有趣的编写体系、灵活有效的课堂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课堂为舞台的教育模式使广大一线教师发现自己在备课、上课、辅导、评价方面存在一些欠缺与不足。教师普遍感到教法陈旧,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理念落后,跟不上教学的快节奏;知识面狭窄,难以胜任新课标高标准、大容量的语言储备。其实,英语教学不是单纯教几个单词、几句英语,不是能应付几次考试,而是能让学生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现状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教师的工作不再是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因此,面对新课改,教师应转变原有的观念,抛弃以往陈腐过时的教学理念,结合新课标给自己重新定位。教师应减少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而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关注其所思所想,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教师更需要灵活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其学习的积极影响。所以,教师要学习灵活有效的东西,与时代、学生融为一体,以适应新课程改革。
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目的
教师都深有体会,英语不仅是汲取他人精华、“洋为中用”的工具.更是促进文化交流、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必要技能。为了能达到以技能为目的的英语教学,教师应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的不妥之处,了解学生的特点,思考学生为何厌学,为何学不好英语。教师要多从自身寻找问题。这可以采取研讨、培训、报告会、师生恳谈会等多种途径与渠道,找出问题症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一视同仁,做到以学生为主、照顾到大多数学生。技能的需求不是某一人或某一部分人的需要,而是全体学生的需求。学生能否拥有这种技能,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择业、教育、生活等诸多方面。所以,教师要把学生摆放在第一位,以培养学生素质教育为己任。
全面为学生着想,一切英语教学都应该始终以学生为落脚点。他们需要什么,能接受到什么程度,教师要认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不放弃,不打击,做到“捧出一颗心,腾出一双手”,即不偏离学生的感知接受能力,积极帮助,多方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该积极引进和借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法,互动式、任务型、参与法等都是切实可行、富有成效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实践、参与、游戏、合作中愉快地学习。教师应以一个指导员、监督员、协调员、组织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
顺应信息化要求。积极投入新课改
面对新课程改革,许多教师表现出顾虑或担忧:大容量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如何有效解决:多样化的新教材如何适应单一的教学评价体系;教育相对落后地区如何贯彻新课标等等。我们应当认识到,教材改革是大势所趋,不学习、不废除陈旧的教学理念,小到教师,大到国家民族,都会落后挨打,被淘汰。
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教师应从头做起。在新教材面前,教师与学生是平等、互惠、互动的,双方都是信息的获得者,只不过双方获取信息的途径与目的不同而已。
编辑:董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