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5日的北京,风疾日朗。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人大代表汇聚一堂,共谋发展。
上午9时整,大会开幕,全场起立齐唱国歌,雄壮的旋律回荡在万人大礼堂,让人热血沸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催人奋进,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政策,描绘了201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图景。
报告中指出,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财政收入6.85万亿元,增长11.7%;粮食产量5.3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里,一揽子计划力挽狂澜,中国经济划出一道亮丽的企稳回升路线。
这是一份令人欣慰的成绩单,医药卫生改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等各项社会事业大发展,民生不断改善。
这是一份催人奋进的成绩单,通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极端重要性。
催人奋进的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是新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我国经历了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严峻的考验,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以顽强的奋斗拼搏取得了极其不易的成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实现了经济总体回升向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显著成就,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满生机活力。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很多代表都表示出对政府过去一年工作的极大肯定。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代表指出,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凸显了三个特点:一是报告更加心系人民,关注民生。四项预计性目标中有三项和民生紧密联系,重点领域的工作部署无不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二是报告更加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无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还是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处处都体现出科学发展的理念。三是报告更加求真务实、更加注重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针对全球经济环境的不利变化,报告也对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江西省省长吴新雄代表说,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总揽全局、求真务实、亲民爱民、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听后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动、特别振奋,我们完全赞成拥护、坚决贯彻落实。2009年我们国家取得显著成就,更鲜明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更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更充分展示了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驾驭复杂局面的非凡胆识和卓越能力。中国是在世界上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的国家,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
“国际金融危机使粗放式增长的弊端凸显。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企业发展最大的利好。”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明珠代表深有体会。过去一年,格力凭借自主创新,利润增长了30%。
广西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陈秋华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改革中要注意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我完全赞成。建议今后国家建立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稳定增长机制。要根据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下游地区应对上游地区给予补偿,提高公益林保护的比较经济利益。”
作为全国农民工的代表胡小燕对记者说:“报告对保障农民工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提出了很多突破性措施。作为一名农民工代表,我非常激动。农民工不仅是宝贵劳动力、财富创造者,还是潜力最大的消费者。立足城市解决农民工的就业和创业问题,比返乡就业创业更加现实,也更高效。”
来自四川省的侍俊代表说,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国家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劳动者素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等方面,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力争取得更大的实效。建议国家尽快批复阿坝红原机场的项目建议书;尽快组织对《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进行修编;将四川纳入全国政策性森林保险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将四川列入国家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范围,率先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
马正其代表说,去年政府工作取得辉煌成绩,今年目标催人奋进。建议:一是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力度;二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三是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希望今年或明年在全国实现全覆盖;四是实施好保障性住房工程。
李小燕代表说,未来加快中职教育发展,鼓励校企合作,以解决中职学校设备和师资的不足,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参与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费减免。
海南省省长罗保铭代表说,总理的报告是一个使人头脑清醒的报告。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的一年。从“最为困难”,到“极为复杂”,就是让我们增强忧患意识,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总理的报告是一个温暖人心的报告。上学、看病、养老、就业和住房,都是老百姓最基本也是对政府期盼最多的几个方面。报告提出了“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等一系列重大民生事项,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民生情怀。
余维祥代表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新颖,如: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等用语,让人倍感温馨。
2010年,是新世纪一个新十年的起点,也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更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缩小收入差距……政府工作报告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民生发展的新图景。
修改选举法体现民主公平
3月8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就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作说明。
本次选举法修改的核心内容是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会议结束后,各代表团开始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
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1953年,我国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普选。1979年重新修订后,选举法先后经历了1982年、1986年、1995年和2004年的4次修改,这次修改是第5次。
审议中,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次选举法的修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要求,同时统筹考虑选举法其他内容的必要修改,对于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选举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必将在新的起点上极大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代表认为,这次修改的选举法高举旗帜,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时代性、把握了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重点突出,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更好地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山西省省长王君代表说,这部法律的修改符合我国宪法的规定,也顺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他强调,实行城乡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更好地体现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平等精神,这部法律的修改是对宪法原则的更好体现和落实,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实施的条件已经成熟。他说,修正案(草案)相关条款规定也非常完善严密,包括选举组织、选区的划分、流动人口的参选问题,可操作性强,完全能够保障选举的政策落实到位。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代表说,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提出的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要认真执行选举法规定,合理安排城乡候选人比例结构,适当增加基层代表比例,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意志通过人大制度得到有序表达。
刘新成代表说,选举法修正案草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原则,这为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制度保障,必将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建议今后换届选举前和选举中,使基层代表,特别是现在代表中比例偏小的农民代表能更多地被遴选出来,使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
赵凤山代表说,这次修改选举法是必要的、适时的,草案符合我国国情,是一部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举措。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充分考虑地方人大情况,对贯彻实施选举法过程中的问题,制定有关细则或工作文件进行具体指导,为地方人大开展选举工作提供实践保障。
陕西省省长袁纯清代表在发言中指出,本次修改选举法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广泛的平等性。修正案草案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可以更好地体现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决策的民主性。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周密细致的工作,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修正案草案,这一过程本身就体现了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三是现实的客观性。草案对于乡镇人大代表名额、选举机构等问题都作了明确规定,使法律界限更清晰,更便于操作。
来自河南的霍金花代表认为,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充分体现了十七大精神对于选举法修正的要求,突出了平等的原则,扩大了社会民主,促进了社会和谐。草案浓缩了多年来选举法实践的经验,并且深入调研,广纳民意,经过多方论证,合国情、顺民意,体现了现阶段人民群众追求公平公民待遇的意志,对实现人人平等的法律准则,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来自山东的人大代表温孚江说,这次修改选举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体现宪法精神、切实保障人权的重大进步,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意义非常重大。
来自海南省的吕薇代表认为,选举法的修改重点和核心是实行按城乡人口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最初是8比1,到4比1再到现在1比1,不仅仅是形式上简单的数字变化,按相同比例选举,符合人人平等、民族平等、区域平等的原则,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人民民主政治制度。
在采访中,记者感到广大代表们对选举法修正案草案的真心拥护。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二元化结构,首先要保证城乡居民平等享有政治权利。城乡人口只有先有了政治上的平等,才可能有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平等。这是一个重要的开始,也为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基石。在下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的时候,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农民代表,这将是选举法带给人大会议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民生仍是热议关键词
当“养老保险”高居人民网2010年两会网友关注的热词排行榜榜首时,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民生问题始终是百姓关注的焦点。那么近年来,两会上“房价”“就业”“医疗”等民生问题的热议,也表明了我们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确实是代表了广大民众的利益。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总理的话赢得2000多位人大代表雷鸣般的掌声,更赢得了亿万人民心灵的共鸣。
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代表说,今年,湖南首次明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要与人均GDP增幅基本保持同步,同时探索建立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与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联动机制。张春贤信心满怀地说:“我们希望,让老百姓的钱包跟着GDP一起鼓起来;我们坚信,一定能在发展中加快转变,也一定能在加快转变中转出更多百姓笑脸。”
潮州市市长汤锡坤代表说,分配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大问题,只有在政策层面上调节国民在分配上存在的差异,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才能让每个人都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中央政府强调这一问题,对于全国人民来说是非常受鼓舞的。作为潮州来说,今后将要不断加大民生事业的投入,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逐步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难、就医难、教育难、就业难等问题,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同样来自潮州的张利钿、林道藩两位代表也认为,让人民群众活得更有尊严,首先必须要确保公平,实现公平竞争、公平待遇。他们提出,在住房方面要加快廉租房、经适房的建设,解决低收入群众和外来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在医疗方面要加快新医改的实施步伐,提高医保的覆盖面,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在教育方面要加强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减少青少年犯罪行为。
回首极不平凡的2009年,回首四川灾后重建的奇迹,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代表说:“困难之时民生为重,解决了大批关系群众利益的民生难题,就形成了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牢固社会基础。”
湘潭大学校长罗和安代表忧心忡忡的说:“由于就业难、收入低,大学毕业生中‘蚁族’‘漂族’群体正在不断扩大,而这时催还助学贷款对他们而言是雪上加霜。”
平顶山市市长赵顷霖代表认为,全国大中城市住房价格普遍上涨过快,大大超出了普通城镇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平顶山市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与普通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相比,商品住房的价格应该说是偏高的。我们去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年收入是11714元,一套住房就是按25万元计算,一个家庭不吃不喝也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购买,这样的住房价格明显偏高。
洛阳市市长郭洪昌代表认为,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就要在全社会构筑全方位的保障网络,努力实现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实现这些目标,一是要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子女的就业问题。二是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三是高度重视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来自安徽的程恩富代表说,能否考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居民住房体系。国家应制定相关措施,抑制开发商的高额利润,使低收入家庭享受“保障型”住房,中收入家庭享受“改善型”住房,高收入家庭自购“享受型”住房。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海外部经理柳树林代表认为,改变现行住宅用地出让金的征缴方式,是降低房价有效措施之一。他说,由于在房价中一次性计入了土地出让金,房子的总价变得非常庞大。以此作计税基数,无论是购买新房,还是购买二手房,其相关税费都会相应增加,交易成本的增大,必然也影响到房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理事长钟南山代表认为,医改不能两头“热”中间“冷”!两头是政府和百姓,而中间是医务人员。现在政府和百姓的热情很高,但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大城市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更是如此。医务人员不是医改的对象,而是医改的主力军,不解决好他们的热情问题医改很难成功。
“降价药在价格调整之后出现‘降价死’,人民群众买不到降价药,而降价药改头换面不久后又‘死去活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秀玉代表说。
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代表说:“高价药没有真正‘管’住,名称却越起越‘花’,价格越来越贵。好的传统低价药却很容易被‘管’死,老百姓吃低价平价的好药变得困难。”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府与代表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民生的关注像早春的雨丝为千家万户送去了吉祥和福祉。“将全国130万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今年再提高10%”……一项项民生措施必将托起亿万人生活的天空。
上午9时整,大会开幕,全场起立齐唱国歌,雄壮的旋律回荡在万人大礼堂,让人热血沸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催人奋进,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政策,描绘了201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图景。
报告中指出,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财政收入6.85万亿元,增长11.7%;粮食产量5.3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里,一揽子计划力挽狂澜,中国经济划出一道亮丽的企稳回升路线。
这是一份令人欣慰的成绩单,医药卫生改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等各项社会事业大发展,民生不断改善。
这是一份催人奋进的成绩单,通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极端重要性。
催人奋进的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是新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我国经历了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严峻的考验,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以顽强的奋斗拼搏取得了极其不易的成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实现了经济总体回升向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显著成就,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满生机活力。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很多代表都表示出对政府过去一年工作的极大肯定。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代表指出,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凸显了三个特点:一是报告更加心系人民,关注民生。四项预计性目标中有三项和民生紧密联系,重点领域的工作部署无不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二是报告更加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无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还是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处处都体现出科学发展的理念。三是报告更加求真务实、更加注重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针对全球经济环境的不利变化,报告也对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江西省省长吴新雄代表说,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总揽全局、求真务实、亲民爱民、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听后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动、特别振奋,我们完全赞成拥护、坚决贯彻落实。2009年我们国家取得显著成就,更鲜明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更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更充分展示了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驾驭复杂局面的非凡胆识和卓越能力。中国是在世界上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的国家,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
“国际金融危机使粗放式增长的弊端凸显。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企业发展最大的利好。”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明珠代表深有体会。过去一年,格力凭借自主创新,利润增长了30%。
广西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陈秋华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改革中要注意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我完全赞成。建议今后国家建立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稳定增长机制。要根据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下游地区应对上游地区给予补偿,提高公益林保护的比较经济利益。”
作为全国农民工的代表胡小燕对记者说:“报告对保障农民工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提出了很多突破性措施。作为一名农民工代表,我非常激动。农民工不仅是宝贵劳动力、财富创造者,还是潜力最大的消费者。立足城市解决农民工的就业和创业问题,比返乡就业创业更加现实,也更高效。”
来自四川省的侍俊代表说,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国家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劳动者素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等方面,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力争取得更大的实效。建议国家尽快批复阿坝红原机场的项目建议书;尽快组织对《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进行修编;将四川纳入全国政策性森林保险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将四川列入国家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范围,率先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
马正其代表说,去年政府工作取得辉煌成绩,今年目标催人奋进。建议:一是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力度;二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三是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希望今年或明年在全国实现全覆盖;四是实施好保障性住房工程。
李小燕代表说,未来加快中职教育发展,鼓励校企合作,以解决中职学校设备和师资的不足,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参与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费减免。
海南省省长罗保铭代表说,总理的报告是一个使人头脑清醒的报告。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的一年。从“最为困难”,到“极为复杂”,就是让我们增强忧患意识,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总理的报告是一个温暖人心的报告。上学、看病、养老、就业和住房,都是老百姓最基本也是对政府期盼最多的几个方面。报告提出了“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等一系列重大民生事项,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民生情怀。
余维祥代表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新颖,如: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等用语,让人倍感温馨。
2010年,是新世纪一个新十年的起点,也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更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缩小收入差距……政府工作报告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民生发展的新图景。
修改选举法体现民主公平
3月8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就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作说明。
本次选举法修改的核心内容是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会议结束后,各代表团开始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
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1953年,我国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普选。1979年重新修订后,选举法先后经历了1982年、1986年、1995年和2004年的4次修改,这次修改是第5次。
审议中,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次选举法的修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要求,同时统筹考虑选举法其他内容的必要修改,对于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选举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必将在新的起点上极大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代表认为,这次修改的选举法高举旗帜,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时代性、把握了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重点突出,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更好地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山西省省长王君代表说,这部法律的修改符合我国宪法的规定,也顺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他强调,实行城乡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更好地体现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平等精神,这部法律的修改是对宪法原则的更好体现和落实,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实施的条件已经成熟。他说,修正案(草案)相关条款规定也非常完善严密,包括选举组织、选区的划分、流动人口的参选问题,可操作性强,完全能够保障选举的政策落实到位。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代表说,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提出的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要认真执行选举法规定,合理安排城乡候选人比例结构,适当增加基层代表比例,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意志通过人大制度得到有序表达。
刘新成代表说,选举法修正案草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原则,这为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制度保障,必将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建议今后换届选举前和选举中,使基层代表,特别是现在代表中比例偏小的农民代表能更多地被遴选出来,使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
赵凤山代表说,这次修改选举法是必要的、适时的,草案符合我国国情,是一部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举措。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充分考虑地方人大情况,对贯彻实施选举法过程中的问题,制定有关细则或工作文件进行具体指导,为地方人大开展选举工作提供实践保障。
陕西省省长袁纯清代表在发言中指出,本次修改选举法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广泛的平等性。修正案草案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可以更好地体现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决策的民主性。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周密细致的工作,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修正案草案,这一过程本身就体现了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三是现实的客观性。草案对于乡镇人大代表名额、选举机构等问题都作了明确规定,使法律界限更清晰,更便于操作。
来自河南的霍金花代表认为,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充分体现了十七大精神对于选举法修正的要求,突出了平等的原则,扩大了社会民主,促进了社会和谐。草案浓缩了多年来选举法实践的经验,并且深入调研,广纳民意,经过多方论证,合国情、顺民意,体现了现阶段人民群众追求公平公民待遇的意志,对实现人人平等的法律准则,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来自山东的人大代表温孚江说,这次修改选举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体现宪法精神、切实保障人权的重大进步,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意义非常重大。
来自海南省的吕薇代表认为,选举法的修改重点和核心是实行按城乡人口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最初是8比1,到4比1再到现在1比1,不仅仅是形式上简单的数字变化,按相同比例选举,符合人人平等、民族平等、区域平等的原则,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人民民主政治制度。
在采访中,记者感到广大代表们对选举法修正案草案的真心拥护。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二元化结构,首先要保证城乡居民平等享有政治权利。城乡人口只有先有了政治上的平等,才可能有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平等。这是一个重要的开始,也为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基石。在下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的时候,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农民代表,这将是选举法带给人大会议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民生仍是热议关键词
当“养老保险”高居人民网2010年两会网友关注的热词排行榜榜首时,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民生问题始终是百姓关注的焦点。那么近年来,两会上“房价”“就业”“医疗”等民生问题的热议,也表明了我们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确实是代表了广大民众的利益。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总理的话赢得2000多位人大代表雷鸣般的掌声,更赢得了亿万人民心灵的共鸣。
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代表说,今年,湖南首次明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要与人均GDP增幅基本保持同步,同时探索建立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与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联动机制。张春贤信心满怀地说:“我们希望,让老百姓的钱包跟着GDP一起鼓起来;我们坚信,一定能在发展中加快转变,也一定能在加快转变中转出更多百姓笑脸。”
潮州市市长汤锡坤代表说,分配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大问题,只有在政策层面上调节国民在分配上存在的差异,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才能让每个人都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中央政府强调这一问题,对于全国人民来说是非常受鼓舞的。作为潮州来说,今后将要不断加大民生事业的投入,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逐步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难、就医难、教育难、就业难等问题,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同样来自潮州的张利钿、林道藩两位代表也认为,让人民群众活得更有尊严,首先必须要确保公平,实现公平竞争、公平待遇。他们提出,在住房方面要加快廉租房、经适房的建设,解决低收入群众和外来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在医疗方面要加快新医改的实施步伐,提高医保的覆盖面,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在教育方面要加强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减少青少年犯罪行为。
回首极不平凡的2009年,回首四川灾后重建的奇迹,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代表说:“困难之时民生为重,解决了大批关系群众利益的民生难题,就形成了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牢固社会基础。”
湘潭大学校长罗和安代表忧心忡忡的说:“由于就业难、收入低,大学毕业生中‘蚁族’‘漂族’群体正在不断扩大,而这时催还助学贷款对他们而言是雪上加霜。”
平顶山市市长赵顷霖代表认为,全国大中城市住房价格普遍上涨过快,大大超出了普通城镇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平顶山市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与普通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相比,商品住房的价格应该说是偏高的。我们去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年收入是11714元,一套住房就是按25万元计算,一个家庭不吃不喝也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购买,这样的住房价格明显偏高。
洛阳市市长郭洪昌代表认为,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就要在全社会构筑全方位的保障网络,努力实现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实现这些目标,一是要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子女的就业问题。二是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三是高度重视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来自安徽的程恩富代表说,能否考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居民住房体系。国家应制定相关措施,抑制开发商的高额利润,使低收入家庭享受“保障型”住房,中收入家庭享受“改善型”住房,高收入家庭自购“享受型”住房。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海外部经理柳树林代表认为,改变现行住宅用地出让金的征缴方式,是降低房价有效措施之一。他说,由于在房价中一次性计入了土地出让金,房子的总价变得非常庞大。以此作计税基数,无论是购买新房,还是购买二手房,其相关税费都会相应增加,交易成本的增大,必然也影响到房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理事长钟南山代表认为,医改不能两头“热”中间“冷”!两头是政府和百姓,而中间是医务人员。现在政府和百姓的热情很高,但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大城市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更是如此。医务人员不是医改的对象,而是医改的主力军,不解决好他们的热情问题医改很难成功。
“降价药在价格调整之后出现‘降价死’,人民群众买不到降价药,而降价药改头换面不久后又‘死去活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秀玉代表说。
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代表说:“高价药没有真正‘管’住,名称却越起越‘花’,价格越来越贵。好的传统低价药却很容易被‘管’死,老百姓吃低价平价的好药变得困难。”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府与代表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民生的关注像早春的雨丝为千家万户送去了吉祥和福祉。“将全国130万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今年再提高10%”……一项项民生措施必将托起亿万人生活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