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支持系统的缺失与构建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卫工人作为城市社会不可缺少的劳动群体,常被视为城市的底层人群。他们生活于城市社会的边缘,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这就造成部分环卫工人自我归属感的缺失。文中在分析环卫工生存状况的基础上,从心理、经济、社会、权益等方面具体分析了环卫工的社会支持的缺失,并探讨环卫工社会支持网络缺失的原因,为了改变环卫工弱势地位,必须构建环卫工社会支持网络。
  关键词:环卫工;社会支持;缺失;构建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2-0098-03
  当今社会,环卫工人是城市社会不可缺少的劳动群体之一。他们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随着构建社会主义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环境卫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对于环卫工而言,他们的作用和责任也越来越重大。然而他们却不能享受到与贡献对等的尊重和权益,常被视为城市的底层人群,游离于城市生活的边缘,并造成一些环卫工人自我归属感低。探索环卫工的社会支持的缺失,通过社会支持的视角分析环卫工心理弱势、经济弱势、社会弱势、权益弱势等。并针对环卫工的需求构建相应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提高环卫工的弱势地位。本文将结合呼和浩特市环卫工生活和工作现状调查的相关情况予以考察。
  一、体制性边缘人:环卫工的生存状况
  此次实地调查,主要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共发放了105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调查问卷102份;调查对象中,男占35.34%,女占61.66%;年龄结构40-50岁占9.8%,50-60岁占58.8%,60-70岁占31.4%;户籍所在地方面,其他盟市城市占33.3%,其他盟市农村占48.2%,呼和浩特市郊区占10.7%,呼和浩特市城区占7.8%;来呼和浩特市居住年限,5年以下占10.8%,6-8年占20.6%,9-12年占47%,12年以上占21.6%;文化程度方面,小学以下占61.76%,初中占35%,高中、高职、中专占3.24%;环卫工居住情况,和老伴一起住占66%,和儿女一起住占31%,独自居住占3%;环卫工居住地方面,自己租房子占67%,廉租房占19%,自己买房占14%;收入来源方面,工资占89%,儿女占10%,收废品占1%。
  二、环卫工弱势地位:社会支持的视角
  社会支持应该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支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互动关系。社会支持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关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持与帮助。
  环卫工的社会生存状况,可以表现为心理、经济、社会和权益方面都缺少社会支持,它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其社会弱势地位。要想改变他们的弱势地位,可以从社会支持的视角去解读。
  (一)心理弱势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中就提到人的一生是有需求的,而且是从低到高的金字塔型,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尊重需求→自我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边缘弱势群体的他们在工作中承受比别人重的体力劳动,更要承受不被尊重。但他们也对美好生活有需要。
  (二)经济弱势
  收入来源方面,呼和浩特市环卫工一个月工资大概在1 600—1 700元之间,各个城区之间略有不等。从环卫工现状可知,36%的环卫工是靠自己和老伴儿相依为命,他们的收入来源单一、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资低,这导致环卫工没有得到与劳动相等的报酬。据访谈得知,环卫工没有时间去做其他的工作,环卫工们因为年龄的限制,其他工作单位不接受他们;环卫工因生理条件的影响再加上工作时间长,环卫工工作量大而过度劳累导致身体扛不住。生活支出方面,其生活支出有衣、食、住、行、教育、娱乐、医疗等方面,而一个月的生活支出大概在1 200—2 000元。从环卫工户籍所在地的情况明显地看出80%都来自其他盟市地区;同时他们都是老年人随时可能突发脑梗塞、心绞痛、哮喘病、急性腹痛之类的病痛,因部分地区的环卫工只有意外保险,其他医疗保险、五险一金、养老保险等没有,导致环卫工医疗费用也成了生活支出的一大部分,所以他们的生活支出大部分花在居住方面。从居住情况可以看出经济困难对他们来讲是生活的关键。其中有70%的环卫工还在租房子住。租赁好一点的房子一个月的费用在600—1 200元,其他的则花在饮食、穿着、交通、儿女的教育、医疗等上。
  (三)社会弱势
  他們的生活圈、朋友圈很小,他们生活的生态系统很简单。通过调查也了解到环卫工的社会交往情况。第一,环卫工与家人(配偶、儿女)之间。据调查显示97%的环卫工是与老伴儿和儿女生活在一起的,互相之间的关系很紧密,他们是血缘关系。第二,环卫工与朋友、老乡之间。从外地来呼市当环卫工的人员大部分是因为老乡和朋友的介绍,他们之间有着地缘关系。第三,环卫工与环卫工之间。他们是通过业缘认识的,所以大部分交流都是工作的事情。第四,环卫工与市民之间。环卫工与市民之间缺乏交流。
  (四)权益弱势
  1.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低。首先,他们的工作种类分为驾驶垃圾车运输工、外勤扫街工、推手推车收垃圾等等。他们的工作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都属于体力活儿。据了解环卫工是倒班制度,具体时间安排如下:上午班5:30-12:30,下午班13:30-18:30,晚班(夏天)18:30-22:30。工资在1 600-
  1 700元,呼和浩特市各区环卫工的工资及福利待遇也略有不同。
  2.社会保障不完善。部分地区环卫工在从事这门职业时很少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属于临时工,随时面临被辞退并失业的可能性;有的环卫工没有意外保险、养老保险等。
  三、环卫工社会支持缺失的原因探析
  社会支持的缺失直接导致环卫工“边缘化”的生存环境,而社会支持的缺失有以下几点深层的原因。   (一)城乡二元结构
  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加上当时的工业化战略,慢慢形成了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二元的社会保障体制。首先,城市居民享有社会保障,而部分地区进城从事环卫工作的农民却无权享有社会保障。其次,二元结构导致大量的农牧民自由流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度的惯性存在,环卫工不能完全地融入城市,不能享有与城市人同等的社会待遇。这导致环卫工无法融入城市生活,产生社会归属感低的现象。
  (二)政府职能缺失
  政府是执行行政权力的机关,因此借助对资源分配的掌握,往往重管理、轻服务、没有具体的监督方,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提出了要求。
  (三)社会交往排斥
  环卫工们在努力融入社会的同时他们还面临社会歧视和社会排斥的事实。调查显示外来务工人员是呼和浩特市环卫工团队的主要组成群体。在本论文第二部分“环卫工弱势地位:社会支持的视角”讲述过环卫工社会交往的弱势情况。环卫工要想真正地融入该社会必须先了解社会的文化,进而再融入工作的环境和生活节奏。
  (四)文化观念区隔
  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建立在家庭这个细胞基础上的。特别是在传统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农牧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同时生活的范围基本上局限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人际关系呈现出差序格局,人们的关系图就像水波纹一样,也是我们所说的强关系处于支配性的地位。环卫工从事这个职业之前生活在自己独有的文化习俗中,而来到城市后与市民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语言的区隔。文化区隔主要基于身份、空间和制度三个维度产生的,并通过对媒介的选择和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得以实现。环卫工与市民在消费观念上有区隔;环卫工与市民在帮助有困难的亲朋好友时的态度上有区隔。
  四、环卫工社会支持的构建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社会网络能使个人获得各种资源的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会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人幸福;社会支持网络的缺乏则导致个人的身心疾病、正常生活的维持出现困难。因此环卫工社会支持的构建要从环卫工个体和相互援助网络、社区授权网络、政策支持网络三部分构建。
  (一)环卫工个体及相互援助网络构建
  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行动。而本文社会融入的主体是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環卫工。文中环卫工相互援助网络构建是指环卫工与环卫工之间物质上的、情感上的相互支持网络和家庭支持网络、老乡和亲朋好友网络的支持的构建。
  环卫工与环卫工之间的相互援助。环卫工之间是最了解的,不管是工作方面的苦衷还是政策福利,生活的情况也都互相了解。环卫工在工作时候有工作小组,可以在业缘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互助小组,进行互相帮扶的活动,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并解决困难。
  增权理论是指个人、组织或社区从内部挖掘潜能,或从外界获得力量的过程。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改变其无权感。个人层面,大部分因环卫工文化程度不高导致他们维护基本权益意识淡薄和缺乏相关法律知识。而小部分环卫工知道相关法律及政策,想维权但没有专门渠道。
  家庭支持网络、老乡和亲朋好友网络的支持可以促进环卫工个人网络构建。中国社会是由家庭为基本单位的。一是情感上的支持,因环卫工属于弱势群体在工作中常常不被市民尊重,作为家人应对下班的环卫工给予更多的尊重和支持。二是社会交往的支持,社会交往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卫工在工作时间很少与市民聊天或沟通,所以久而久之他们的交流能力下降,作为家人及亲朋好友应多和他们交流和支持。
  (二)环卫工社区授权网络构建
  社会支持网络的形成还有赖于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社会支持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不能建立在自发编织的基础上,必须通过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努力,调动社区各方面的资源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整合社区的力量,积极推动社会支持网络体系的构建。
  通过调查访谈及深入社区实习后发现社区与环卫工有着紧密的联系。环卫工是居住在社区里的居民,社区需对他们进行管理和服务。
  1.社区为环卫工提供学习的平台。社区可以为环卫工(居民)提供学习法律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方面的知识,通过开展类似的活动帮助环卫工形成维权意识和学到维权的方法。
  2.社区可起到资源连接的作用。经济弱势使环卫工生活有困难,社区可调动资源或对政府相关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申请经济援助。
  3.社区可以起到“家”的作用温暖环卫工,使环卫工精神与心理健康。例如,12月22日是全国“冬至”,由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清泉街社区举办“和谐邻里节之亲情饺子宴”,有玉泉区相关领导和社区志愿者、居民聚在一起包饺子,邀请辖区环卫工人尝饺子,让他们感受到别样的温暖。
  (三)环卫工政策支持网络构建
  在本文的第三部分写到环卫工社会地位低、处于弱势地位、市民不理解和不尊重并称为双重弱势群体的原因分析中讲到政府职能缺失导致环卫工弱势。所以我们要给予环卫工政策支持来提高他们的地位,消除弱势。2016年,自治区总工会安排700万元专项资金,带动各地积极筹措资金,累计为全区2.3万名一线环卫工人提供了免费健康体检;全区共建成环卫工人爱心驿站(点)2 736家,为全区近5万名一线环卫工人解决了作业期间的饮水、就餐、休息等难题;各级工会把环卫工人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为356名困难环卫工人子女筹集、提供助学资金182.5万元;各地大力开展宣传、表彰“最美环卫工人、优秀环卫工人”活动,营造了关爱环卫工人的良好社会氛围。2017年,各级工会积极配合住建等部门,继续在全区深入开展环卫工人关爱行动,努力为更多环卫工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2017年1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市总工会两级工会慰问环卫工人暨2017年全区环卫工人关爱行动启动,现场为50名环卫工人发放了慰问金和米、面、油等慰问品。个人认为呼市环卫工的政策支持网络构建如有下几方面。   1.领导高度重视,关爱环卫工人。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联合表彰全区最美环卫工人和全区优秀环卫工人,自治区总工会将同时授予“全区最美环卫工人”称号获得者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并且要一直实施鼓励制度,要兼顾实施奖励制度和激励法。不能以管理为主,服务方面需增加,服务和管理应秉正。例如:内蒙古关于2017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2017年9月8日,包头市总工会、包头市妇联、包头市建筑工会、包头市财贸工会、包头市工商联合会、稀土高新区管委会、稀土高新区工会、包头东北商会共同组织开展了“喜迎党的十九大、向全市环卫工人致敬”公益慰问活动。活动中,主办方向全市的近400名环卫工人赠送了茶叶、洗发水、沐浴露、护肤品、毛巾等日用品,表达了对付出辛勤劳动的环卫一线职工的感谢和关怀。社会有爱心人士或者社会组织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关爱。例如:“内蒙古一小面馆老板让环卫工半价吃面3年”等等。
  2.完善劳动保障机制。呼和浩特市环卫局、环卫所等相关部门应出台《关于进一步改善環卫工人待遇的实施细则》。招聘后应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在8—10小时之间、工资制度要多劳多得制、不能无根据的乱罚款。社会保障要完善,在有意外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基础上给环卫工交医疗保险。2017年颁发了“内蒙古关于2017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参考文献:
  [1]向德平.城市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陆士桢.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10.
  [3]陈良瑾.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4]陈煜婷.阶层化与文化区隔[J].审美观点,2014(32).
  [5]周沛.社区工作中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研究,2003(6)
  [6]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陈少杰.浅谈农民环卫工生存现状及如何稳定环卫工队伍[J].现代经济信息,2009(7).
  [8]杨艳明.须用法律捍卫环卫工尊严[J].information.资讯,2011(9).
  [9]左习习,江晓军.社会支持网络研究的文献综述[J].中国信息界学子园地,2010,144(16).
  [10]向德平.社会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对全球正义的讨论主要分为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两大阵营,民族主义者反对无上限的全球援助,世界主义者出于不同的立场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斯戴纳(Hillel Steiner)作为世界主义者,从资源的角度出发,认为富人有义务援助穷人。在他看来,民族主义者声称对领土内的自然资源有所有权是不成立的。自然资源作为一种运气并且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每个人对此都应有平等的份额。因而,资源占有超过平等份额的人应当
期刊
摘 要:民族心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语境。因此,进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基于民族心理的客观事实,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要基于民族心理关怀,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育德和育心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1]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心理关怀;亲和力;四个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斯宾诺莎把他的哲学的目的规定为人类的自由与解放,他以人为出发点系统地考察了国家起源和政体等概念,建立起“新”的伦理学和政治学。实现人的自由只能通过理性认识必然而不是禁欲的方式,民主政体则是自由和理性最契合的政体,是实现自由的最佳手段。  关键词:自然权利;国家;政体;自由  中图分类号:B5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2-0094-02  处于封建神
期刊
摘 要:单位型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发展与社区治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华大社区紧紧围绕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这一目标,从服务功能、服务载体、服务方式、服务机制等方面着手,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也面临自身队伍建设及办公资源短缺等问题。为了保障社区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要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完善社区工作机制,创新社区服务方式,形成多元联动治理,并争取上级部门和高校的大力支持。  关键词:高校单位型;
期刊
摘 要: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不仅需要职业法律人,也需要普通民众信仰法律,而中小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是全民法治观念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小学生法治宣讲团”的运行将有助于落实中小学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完成普法教育目标。依托高校的教育资源,组织专业教学团队,广泛吸收职业法律人参与其中,形成稳定的“法治宣讲团”讲师资源库。明确法治宣讲内容,使法律知识具有体系性,保证法律知识的丰厚性,贴合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期刊
摘 要:七三一部队档案主要是指由七三一部队在战时及战后开展罪恶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涉及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真实记录,是揭露七三一部队进行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罪行的真实凭证,是日本侵华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因七三一部队战时绝密性,撤退时焚毁资料及日美交易等一系列外部因素,特别是战后日本国内对此事的态度,致使文献档案征集工作举步维艰。本文重点从七三一档案征集、整理、利用及出版的实际工作角度切入,评估其
期刊
摘 要:文章结合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归纳出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目标是要从增强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技能、提升大学生的信息利用能力和增强大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四个方面来落实。提出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图书馆是;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2-0181-0
期刊
摘 要: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在西方政治制度的构建上起着巨大的弥补作用。二战以后,政府对国家政治经济干预逐步增强,使得西方的自由主义传统遭受了强烈的冲击,人们在继续坚持诸完备学说的观念还是遵守政府的正义中难以抉择。罗尔斯正是通过政治自由主义的构建来指引处在茫然无措中的人们认识到诸完备学说与政治之间的关系,通过罗尔斯的指引,确保人们在政治立场和学术立场上做出最合乎理性的选择。  关键词:政治自由主
期刊
摘 要: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当前城市社区管理的创新,有效地推动了城市社区治理的现代化。衡水市杨树社区作为较早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城市社区之一,在管理中积累了重要的经验,但也出现了社区成员参与意识不强、参与渠道不畅以及参与主体结构不均衡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政府定位不清、社区利益机制缺失以及社区居民归属感的缺失所导致。杨树社区所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在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政府、社区
期刊
摘 要:自2008年大学生村官政策出台以来,大学生村官群体成为备受关注的特殊群体。运用需求理论对陕西省X市村官政策调整前后村官需求现状的分析,发现政策性引导机制的缺失导致大学生村官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等需求不足。因此,要通过提高待遇、建立角色引导机制、制度保障身份、细化考核机制等途径不断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让他们真正扎根农村,为推动农村建设发挥效用。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