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大洋赶集归来,见自家门前站着一个戴眼镜的汉子,正对着他家大门口那块拴马石看得入神。他干咳一声,问道:“你是谁?有事吗?”
“眼镜”抬起头,文质彬彬地问:“你是这家主人?”见王大洋点头,又问道:“你这块石头是干什么用的?”
王大洋说:“这是拴马石,方圆几十里只我家有,放在门口快四十年了,老院子翻新几次,一直没动过它。”
“眼镜”点点头,问:“能不能请你说说这石头的来历?”
那年农村大包干,王大洋他爹买下了生产队里的一匹马,顺手把这块用来拴马的石头也驮回家。后来那匹马被人偷了,家里也不再养马,拴马石就一直放在大门左侧,风吹日晒,雨淋冰冻,几十年来无人理睬。
听完王大洋的话,“眼镜”提出买这块石头。王大洋心里一动,蹲下去摩挲着石头的表面,心里嘀咕起来,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啊,怎么会有人愿意出钱来买?
“你是文物家?还是文物贩子?这石头,是文物吧?”思量了半天,王大洋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眼镜”摇摇头说:“不是文物,只是这石头对我有点儿用处。我愿意出价两万块。”
这句话听在王大洋的耳朵里,就像是平地一声惊雷,惊得他立刻站起身来,不可置信地把“眼镜”打量了一遍又一遍。
在确信这个长相忠厚的城里人不是疯子时,他改口说这石头是祖上传下来的,卖不卖他说了不算,得和兄弟们商量一下。“眼镜”见买卖没能成交,遗憾地告辞,走时留话说过几天再来,希望能做成这笔生意。
“眼镜”走远了,王大洋急忙喊出老婆儿子,把拴马石小心地抬进院子里,放在狗窝旁边,又检查了一遍大门的锁。
过了两天,“眼镜”真的又来了。王大洋按捺住狂喜,故作沉稳地说,跟兄弟们商量好了,石头可以卖,一口价,十五万。
这是王大洋一家三口的共同决定,宁要跑了,别要少了,对方不答应,那就拉倒。宝贝不怕放,越老越值钱。
“眼镜”听了这个报价,惊得眼镜差点儿从鼻梁上掉下来。他默默地围着石头转了三圈,下了决心似的说:“八万。这是我能出的最高价。”
八万也够多了。王大洋按捺住欢跳的心,脸上依然不露声色。“眼镜”又说,八万块不是小数目,他回去找兄弟商量一下,明天再来。
“眼镜”一走,王大洋兴冲冲地对老婆说:“咱家的轿车梦就要实现了!快来洗车吧!”
“洗车?哪来的车?”
王大洋指着石头说:“就是它呀!让它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给咱换辆轿车!”
可到了第二天,“眼镜”并没有来,第三天也还是没来。王大洋的老婆沉不住气了,埋怨说:“一块破石头哪能值那么多钱?还不如拿到手两万呢!这下一毛都没了!”
半个月过去,“眼镜”始终没有出现。王大洋坐不住了,主动找了几个下乡收文物的小贩,谁知他们见了石头都一言不发,转身就走。王大洋追上去问价,人家头都不回,只有一个贩子转过身笑着说:“你这传家宝太贵重,我们买不起。留着传给子孙万代吧。”王大洋看那笑似乎不怀好意,更加忐忑。就在他心绪不宁时,儿子报告了一个好消息:央视《寻宝》摄制组到宿城了!王大洋当即决定,请专家鉴定这石头究竟值多少钱。
第二天,王大洋和儿子抬着装石头的箱子进入海选现场,可让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这石头在专家的眼里居然一钱不值。王大洋以为是鉴定结果有误,央求专家再仔细看看,并讲了有位行家出价两万块想买石头的事。专家闻言也很吃惊,掏出高倍放大镜,看过来看过去,几个人还聚在一起研究,最后共同得出结论,这就是块最普通的石头。甭说两万,二十块也不值。
回家的路上,王大洋垂头丧气,搬石头的力气都没有了。儿子劝他说:“石头还是那块石头,咱没亏啥。爸,你就当是做了一个梦,忘了这事儿吧!”
回家后,儿子怕王大洋看见石头生气,自作主张把那块石头处理了。
转眼三个月过去,王大洋已经淡忘了这事儿,不料那个“眼镜”骑着三轮车找上门来了,一见面就打开包,捧出了八万块。王大洋惊喜若狂,急忙打电话给儿子,让他赶紧把拴马石找回来。
儿子很纳闷,这专家都说不值钱的石头,贩子怎么一个劲儿地要买?他在电话里告诉父亲要当心,现在骗子骗人的手段与时俱进,千万别上当。
王大洋十分不耐烦,对着手机喊道:“你赶紧给我找回来,别废话!”
儿子到家后,从后院的草堆里扒出拴马石交给“眼镜”。“眼镜”让他帮着把拴马石丢进车厢,把钱给了王大洋,要他出个收据。王大洋转身去找纸笔,却被儿子一把拉住了。“买文物不立字据这可是规矩,难道你还能报销不成?”
“眼镜”轻松一笑,说:“这石头是我们兄弟五个共同买的,当然得有个收据,要不然怎么向我的弟弟妹妹们交代?”
王大洋写完收据,看着八万块钱,提出了一个憋得他难受的问题:这块石头到底有啥出奇?
“眼镜”摇摇头说:“别问了,我得走了,家里人还等着呢。”
“眼镜”骑着三轮车走了,王大洋感觉像是做了一场梦。儿子提醒他,这么多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吃过午饭,赶紧去镇里银行存上吧,改天再去买车。
摩托车上了公路,驶过了两个村子,看见前方停了一辆三轮车,“眼镜”正在把那块拴马石滚进路旁的大沟。
“眼镜”看见他们,也愣住了。在王大洋父子俩的逼视下,“眼镜”叹口气,只得道出其中的原因。
那还是三十三年前,“眼镜”的母亲在怀胎六个多月时生了一场重病,住进了医院。一个多月的治疗下来,病越来越重,医生建议去省城大医院治疗,可家里已经债台高筑,求借无门。眼看人就活不成了。一天夜里,“眼镜”的父亲从医院回来,经过王大洋家,看见了那匹拴在拴马石上的高头大马,起了贪念。他是摆弄牲口的好手,偷走那匹马也没费劲,顺利地卖了几百块钱。“眼镜”的母亲康复了,几个月后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女……前不久“眼镜”的父亲得了绝症,第一次和大儿子“眼镜”提起这件从没说过的旧事。
父亲流着泪说,他牢牢记住了王村那家人,那家门口有块拴马石。他偷马时心里发誓,以后要加倍还上这笔良心债。可由于儿女多,上学,盖房子,娶媳妇,办嫁妆……哪件事儿用钱都不是小数目,他哪儿有轻松“还债”的余钱。现在在世的日子不多了,他求长子想出一个巧妙的方法,让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还了这笔心债,也好去那边见老伴儿。
“眼镜”很快就找到了王大洋家,没想到王大洋狮子大开口。“眼镜”一个人拿不出那么多钱,只好去找兄弟姐妹们商量。哥几个商量了多次,最后决定每家拿一万六千元出来“还债”。他们兄弟姐妹如今都住在城里,石头拉回家也没地儿放,所以才……
王大洋恍然大悟,摇头说:“唉,那匹马丢的,让我们家着实过了几年紧日子。我爹活着时总唠叨这事儿,不过我们早忘了。他老人家要是知道当年丢的那匹马还救过母子三人的命,一定不會再耿耿于怀了……”
“眼镜”抬起头,文质彬彬地问:“你是这家主人?”见王大洋点头,又问道:“你这块石头是干什么用的?”
王大洋说:“这是拴马石,方圆几十里只我家有,放在门口快四十年了,老院子翻新几次,一直没动过它。”
“眼镜”点点头,问:“能不能请你说说这石头的来历?”
那年农村大包干,王大洋他爹买下了生产队里的一匹马,顺手把这块用来拴马的石头也驮回家。后来那匹马被人偷了,家里也不再养马,拴马石就一直放在大门左侧,风吹日晒,雨淋冰冻,几十年来无人理睬。
听完王大洋的话,“眼镜”提出买这块石头。王大洋心里一动,蹲下去摩挲着石头的表面,心里嘀咕起来,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啊,怎么会有人愿意出钱来买?
“你是文物家?还是文物贩子?这石头,是文物吧?”思量了半天,王大洋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眼镜”摇摇头说:“不是文物,只是这石头对我有点儿用处。我愿意出价两万块。”
这句话听在王大洋的耳朵里,就像是平地一声惊雷,惊得他立刻站起身来,不可置信地把“眼镜”打量了一遍又一遍。
在确信这个长相忠厚的城里人不是疯子时,他改口说这石头是祖上传下来的,卖不卖他说了不算,得和兄弟们商量一下。“眼镜”见买卖没能成交,遗憾地告辞,走时留话说过几天再来,希望能做成这笔生意。
“眼镜”走远了,王大洋急忙喊出老婆儿子,把拴马石小心地抬进院子里,放在狗窝旁边,又检查了一遍大门的锁。
过了两天,“眼镜”真的又来了。王大洋按捺住狂喜,故作沉稳地说,跟兄弟们商量好了,石头可以卖,一口价,十五万。
这是王大洋一家三口的共同决定,宁要跑了,别要少了,对方不答应,那就拉倒。宝贝不怕放,越老越值钱。
“眼镜”听了这个报价,惊得眼镜差点儿从鼻梁上掉下来。他默默地围着石头转了三圈,下了决心似的说:“八万。这是我能出的最高价。”
八万也够多了。王大洋按捺住欢跳的心,脸上依然不露声色。“眼镜”又说,八万块不是小数目,他回去找兄弟商量一下,明天再来。
“眼镜”一走,王大洋兴冲冲地对老婆说:“咱家的轿车梦就要实现了!快来洗车吧!”
“洗车?哪来的车?”
王大洋指着石头说:“就是它呀!让它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给咱换辆轿车!”
可到了第二天,“眼镜”并没有来,第三天也还是没来。王大洋的老婆沉不住气了,埋怨说:“一块破石头哪能值那么多钱?还不如拿到手两万呢!这下一毛都没了!”
半个月过去,“眼镜”始终没有出现。王大洋坐不住了,主动找了几个下乡收文物的小贩,谁知他们见了石头都一言不发,转身就走。王大洋追上去问价,人家头都不回,只有一个贩子转过身笑着说:“你这传家宝太贵重,我们买不起。留着传给子孙万代吧。”王大洋看那笑似乎不怀好意,更加忐忑。就在他心绪不宁时,儿子报告了一个好消息:央视《寻宝》摄制组到宿城了!王大洋当即决定,请专家鉴定这石头究竟值多少钱。
第二天,王大洋和儿子抬着装石头的箱子进入海选现场,可让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这石头在专家的眼里居然一钱不值。王大洋以为是鉴定结果有误,央求专家再仔细看看,并讲了有位行家出价两万块想买石头的事。专家闻言也很吃惊,掏出高倍放大镜,看过来看过去,几个人还聚在一起研究,最后共同得出结论,这就是块最普通的石头。甭说两万,二十块也不值。
回家的路上,王大洋垂头丧气,搬石头的力气都没有了。儿子劝他说:“石头还是那块石头,咱没亏啥。爸,你就当是做了一个梦,忘了这事儿吧!”
回家后,儿子怕王大洋看见石头生气,自作主张把那块石头处理了。
转眼三个月过去,王大洋已经淡忘了这事儿,不料那个“眼镜”骑着三轮车找上门来了,一见面就打开包,捧出了八万块。王大洋惊喜若狂,急忙打电话给儿子,让他赶紧把拴马石找回来。
儿子很纳闷,这专家都说不值钱的石头,贩子怎么一个劲儿地要买?他在电话里告诉父亲要当心,现在骗子骗人的手段与时俱进,千万别上当。
王大洋十分不耐烦,对着手机喊道:“你赶紧给我找回来,别废话!”
儿子到家后,从后院的草堆里扒出拴马石交给“眼镜”。“眼镜”让他帮着把拴马石丢进车厢,把钱给了王大洋,要他出个收据。王大洋转身去找纸笔,却被儿子一把拉住了。“买文物不立字据这可是规矩,难道你还能报销不成?”
“眼镜”轻松一笑,说:“这石头是我们兄弟五个共同买的,当然得有个收据,要不然怎么向我的弟弟妹妹们交代?”
王大洋写完收据,看着八万块钱,提出了一个憋得他难受的问题:这块石头到底有啥出奇?
“眼镜”摇摇头说:“别问了,我得走了,家里人还等着呢。”
“眼镜”骑着三轮车走了,王大洋感觉像是做了一场梦。儿子提醒他,这么多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吃过午饭,赶紧去镇里银行存上吧,改天再去买车。
摩托车上了公路,驶过了两个村子,看见前方停了一辆三轮车,“眼镜”正在把那块拴马石滚进路旁的大沟。
“眼镜”看见他们,也愣住了。在王大洋父子俩的逼视下,“眼镜”叹口气,只得道出其中的原因。
那还是三十三年前,“眼镜”的母亲在怀胎六个多月时生了一场重病,住进了医院。一个多月的治疗下来,病越来越重,医生建议去省城大医院治疗,可家里已经债台高筑,求借无门。眼看人就活不成了。一天夜里,“眼镜”的父亲从医院回来,经过王大洋家,看见了那匹拴在拴马石上的高头大马,起了贪念。他是摆弄牲口的好手,偷走那匹马也没费劲,顺利地卖了几百块钱。“眼镜”的母亲康复了,几个月后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女……前不久“眼镜”的父亲得了绝症,第一次和大儿子“眼镜”提起这件从没说过的旧事。
父亲流着泪说,他牢牢记住了王村那家人,那家门口有块拴马石。他偷马时心里发誓,以后要加倍还上这笔良心债。可由于儿女多,上学,盖房子,娶媳妇,办嫁妆……哪件事儿用钱都不是小数目,他哪儿有轻松“还债”的余钱。现在在世的日子不多了,他求长子想出一个巧妙的方法,让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还了这笔心债,也好去那边见老伴儿。
“眼镜”很快就找到了王大洋家,没想到王大洋狮子大开口。“眼镜”一个人拿不出那么多钱,只好去找兄弟姐妹们商量。哥几个商量了多次,最后决定每家拿一万六千元出来“还债”。他们兄弟姐妹如今都住在城里,石头拉回家也没地儿放,所以才……
王大洋恍然大悟,摇头说:“唉,那匹马丢的,让我们家着实过了几年紧日子。我爹活着时总唠叨这事儿,不过我们早忘了。他老人家要是知道当年丢的那匹马还救过母子三人的命,一定不會再耿耿于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