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瑞芳
计算机科学博士,Columbia签约跑步运动员
长跑八年,我见证了国内马拉松和各种距离跑步赛事的爆发式增长,也体验过多个国家的马拉松文化景观。放眼当下,国内的跑步运动有另一种发展趋势——成为娱乐和营销的时尚宠儿,业内外各类品牌和跑步群体都争相宣扬自己的跑步价值观,而我却想以旁观者的身份问自己一个关键的问题:“你还在快乐地奔跑吗?”这时我的脑海里会闪电般切换着一个普通跑者从5公里、10公里到半马、全马的进化……能清晰地回忆起备战自己第一个北马时,奔跑在北京奥森公园里的我享受着蝉鸣相伴的快乐,站在希腊马拉松镇的起点的我充分拥抱马拉松源头文化的快乐,跑过柏林马拉松终点的我惊叹于观众们火热的激情……每一位平凡或者说不那么具有天赋的跑者大抵都经历了类似的、收获点滴进步的快乐,从而将跑步发展成一项长期坚持的爱好。当我们还在快乐地奔跑,最自然的情况下我们其实是在直面最真实的自己,而我所信奉的跑步价值观恰恰如此。
众所周知,传统的马拉松精神的内涵被定义为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而现代马拉松从竞技运动的神坛走向大众健身、成为高参与度的跑步活动之后,我们不得不对传统马拉松所对应的体育精神做普世价值的外延——自我完善的一场修行,身体上的,亦是精神上的,最终的目标依然是快乐地直面最真实的自己。虽然从表象上看,喜欢奔波于各场马拉松的跑者们追逐着显著不同的目标,有的希望在有生之年成为百马俱乐部成员,有的以达标BQ(波士顿马拉松资格)为荣,有的愿意跑着看世界。但我想,跑者们都离不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追求。
那么从身体上,我们要如何快乐地直面最真实的自己呢?普通跑者或训练自律度不高的跑者在一场马拉松赛事里的表现通常是前半程飞奔而后半程不得不克服身体的各种痛苦和懈怠感。因此在参加马拉松比赛之前,我们必定要先认识自己的身体,它喜欢什么样的补给以及营养消耗速率,它能承受多高的心率和多快的步频,它合适什么样的跑步姿势,它能掌控什么样的节奏……在没能好好了解自己的身体之前,此类跑者并没有资格在一场比赛中对赛事服务吹毛求疵。而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正需要建立在高度自律的日常奔跑中,通过反复练习,找到以上关于认识身体的诸多问题的答案。
在精神领域,我们又该如何快乐地直面最真实的自己呢?要回答这一点,很困难。千人千面,意味着拥有不同身体状态的人们的出发点本就不同。身体条件优秀的跑者可能不自觉地对成绩有了要求,并谓之如同马拉松精神的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希望保持健康的跑者可能只是期待能在规律化的日常跑步中調节身心并达到放松的状态;还有在跑步之外遇到困境的跑者或许希望跑步中的点滴进展所带来的激情与自信能激励自己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难题;再有一种就是享受跑步中的“沉浸感”的跑者,让人羡慕他们自然而然的快乐,就连作家村上春树也希望把“他跑到了最后”刻在自己的墓碑上,对跑步时之所想,他诗意地写道:“我跑步,只是跑着。在空白中跑步,也许是为了获得空白而跑步。跑步时浮上脑际的思绪,很像天际的云朵,形状各异,大小不同。它们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然而天空犹自是天空,一成不变。云朵不过是匆匆过客,它穿过天空,来了去了。对于天空这种广漠容器般的存在状态,我们唯有照单收下,全盘接受。”以上诸多种类,并无高下与优劣之分。我认为只需问清楚了自己最期待的状态是怎样的,就循着那份期待去奔跑吧。我相信那样奔跑的便是快乐的,因为直面最真实的自己,会有最安全的幸福感。
再多一个角度,我们来探讨常跑步的人是否有逃避生活的倾向。前面诸种身体和精神上的追求,只要稍加自律,都是要向着积极的生活飞奔而去的。然而,我曾在某大公司的面试中被问到:“参加这么多场比赛是否会浪费时间?是否在逃避生活里真正的难题?”不可否认,有些跑者通过奔跑治疗抑郁症或对抗情绪低谷,甚至需要奔跑带来的自信。这种情况是将人往正能量的方向带动的,这便是前文提到的马拉松精神的外延——自我完善的修行。不过分炫耀完成马拉松带来的荣光,也不盲目相信完成马拉松就让自己从不敢直面的那个胆怯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有希望的只是在长期的平静坚持中稳定情绪、改善心智,变得更加自信、对生活有更多掌控力,从而看待自然、人和社会更有意义,这便是一趟美好的修行。当然我也真的见到过有些人在马拉松中伪装自己,遇到解决不了的家庭矛盾就奔到马拉松里来,遇到不可公开的一面便奔到马拉松里来,遇到工作中的矛盾也奔到马拉松里来。于是围绕马拉松运动的跑步群体中混入一群戴着面具的跑者,他们本质上并没有直面最真实的自己,那么很遗憾他们将无法拥有最安全的幸福感。因为奔跑的幸福,在炫耀中得不来,在恐惧中也得不来。
让我们快乐奔跑,直面最真实的自己。
计算机科学博士,Columbia签约跑步运动员
长跑八年,我见证了国内马拉松和各种距离跑步赛事的爆发式增长,也体验过多个国家的马拉松文化景观。放眼当下,国内的跑步运动有另一种发展趋势——成为娱乐和营销的时尚宠儿,业内外各类品牌和跑步群体都争相宣扬自己的跑步价值观,而我却想以旁观者的身份问自己一个关键的问题:“你还在快乐地奔跑吗?”这时我的脑海里会闪电般切换着一个普通跑者从5公里、10公里到半马、全马的进化……能清晰地回忆起备战自己第一个北马时,奔跑在北京奥森公园里的我享受着蝉鸣相伴的快乐,站在希腊马拉松镇的起点的我充分拥抱马拉松源头文化的快乐,跑过柏林马拉松终点的我惊叹于观众们火热的激情……每一位平凡或者说不那么具有天赋的跑者大抵都经历了类似的、收获点滴进步的快乐,从而将跑步发展成一项长期坚持的爱好。当我们还在快乐地奔跑,最自然的情况下我们其实是在直面最真实的自己,而我所信奉的跑步价值观恰恰如此。
众所周知,传统的马拉松精神的内涵被定义为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而现代马拉松从竞技运动的神坛走向大众健身、成为高参与度的跑步活动之后,我们不得不对传统马拉松所对应的体育精神做普世价值的外延——自我完善的一场修行,身体上的,亦是精神上的,最终的目标依然是快乐地直面最真实的自己。虽然从表象上看,喜欢奔波于各场马拉松的跑者们追逐着显著不同的目标,有的希望在有生之年成为百马俱乐部成员,有的以达标BQ(波士顿马拉松资格)为荣,有的愿意跑着看世界。但我想,跑者们都离不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追求。
那么从身体上,我们要如何快乐地直面最真实的自己呢?普通跑者或训练自律度不高的跑者在一场马拉松赛事里的表现通常是前半程飞奔而后半程不得不克服身体的各种痛苦和懈怠感。因此在参加马拉松比赛之前,我们必定要先认识自己的身体,它喜欢什么样的补给以及营养消耗速率,它能承受多高的心率和多快的步频,它合适什么样的跑步姿势,它能掌控什么样的节奏……在没能好好了解自己的身体之前,此类跑者并没有资格在一场比赛中对赛事服务吹毛求疵。而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正需要建立在高度自律的日常奔跑中,通过反复练习,找到以上关于认识身体的诸多问题的答案。
在精神领域,我们又该如何快乐地直面最真实的自己呢?要回答这一点,很困难。千人千面,意味着拥有不同身体状态的人们的出发点本就不同。身体条件优秀的跑者可能不自觉地对成绩有了要求,并谓之如同马拉松精神的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希望保持健康的跑者可能只是期待能在规律化的日常跑步中調节身心并达到放松的状态;还有在跑步之外遇到困境的跑者或许希望跑步中的点滴进展所带来的激情与自信能激励自己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难题;再有一种就是享受跑步中的“沉浸感”的跑者,让人羡慕他们自然而然的快乐,就连作家村上春树也希望把“他跑到了最后”刻在自己的墓碑上,对跑步时之所想,他诗意地写道:“我跑步,只是跑着。在空白中跑步,也许是为了获得空白而跑步。跑步时浮上脑际的思绪,很像天际的云朵,形状各异,大小不同。它们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然而天空犹自是天空,一成不变。云朵不过是匆匆过客,它穿过天空,来了去了。对于天空这种广漠容器般的存在状态,我们唯有照单收下,全盘接受。”以上诸多种类,并无高下与优劣之分。我认为只需问清楚了自己最期待的状态是怎样的,就循着那份期待去奔跑吧。我相信那样奔跑的便是快乐的,因为直面最真实的自己,会有最安全的幸福感。
再多一个角度,我们来探讨常跑步的人是否有逃避生活的倾向。前面诸种身体和精神上的追求,只要稍加自律,都是要向着积极的生活飞奔而去的。然而,我曾在某大公司的面试中被问到:“参加这么多场比赛是否会浪费时间?是否在逃避生活里真正的难题?”不可否认,有些跑者通过奔跑治疗抑郁症或对抗情绪低谷,甚至需要奔跑带来的自信。这种情况是将人往正能量的方向带动的,这便是前文提到的马拉松精神的外延——自我完善的修行。不过分炫耀完成马拉松带来的荣光,也不盲目相信完成马拉松就让自己从不敢直面的那个胆怯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有希望的只是在长期的平静坚持中稳定情绪、改善心智,变得更加自信、对生活有更多掌控力,从而看待自然、人和社会更有意义,这便是一趟美好的修行。当然我也真的见到过有些人在马拉松中伪装自己,遇到解决不了的家庭矛盾就奔到马拉松里来,遇到不可公开的一面便奔到马拉松里来,遇到工作中的矛盾也奔到马拉松里来。于是围绕马拉松运动的跑步群体中混入一群戴着面具的跑者,他们本质上并没有直面最真实的自己,那么很遗憾他们将无法拥有最安全的幸福感。因为奔跑的幸福,在炫耀中得不来,在恐惧中也得不来。
让我们快乐奔跑,直面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