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径是运动之母,队员在不同的年龄段接受不同程度要求的田径训练,让队员在运动中体验自己的身体状态,专注于自己的身体动作,对于队员的成长是有直接帮助的。
一、身体感知与观察力在田径运动中的重要性
田径运动训练主要依赖运动员通过日常基本身体动作以及专项技能训练,以促使身心变化,通过各种动作给予身体的感知,了解自己在动作过程中的肌肉用力部位、程度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状态,感知动作是否顺畅,能否集中注意力于技术环节中的关键动作中,以取得最佳动作的完成效果。而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的观察力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运动员所承受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观察、运动员心理变化的观察、运动员精神状态的观察都是必不可少的。
田径运动训练中每一个个体的本体感觉和承受能力不同,感知觉差异较大。如何通过身体动作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机能能力,了解自己对运动成绩的目标期待,如何集中注意力于当前技术动作中,这是判断运动负荷对于每一个个体适宜度的前提。如,进行100m跑专项训练时,学生注意力是否高度集中,过程中有无杂念,有无因其他感觉器官所接受的感知而引起的异常反应,能否专注于动作本身,而忽略其他感觉器官的作用,都是队员在专项成绩上差异的具体表现。再如,完成专项训练后肌肉充血肿胀到什么程度,还可以继续运动吗?还是仅仅有一点儿发热的感觉,甚至没有什么感觉?有哪些干扰让队员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自己肌肉运动上?运动员感觉的差异会影响其对自我能力的判断,所以可能会导致队员无法百分之百全身心投入训练。从竞赛成绩方面单一地分析学生的身体机能状态和运动表现,安排训练计划,是有局限的。
教练员作为训练计划的制订者和监督者,对于学生的运动潜力挖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运动成绩还应多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在学生运动员中,在3年或6年有限的时间中,帮助学生选定适合自己的专项,并挖掘其运动潜力,以便在最后升学中有一个好的成绩。因此可以通过达等级升学动机的趋使,借助师生间爱的力量、教练语言的力量、出成绩的意志和信念等协同开发队员大脑潜能的主要动力,变接受训练为“我要出成绩”的自主行为,并通过有效的重复动作和循序渐进的努力改变个性状态,养成田径冠军的心理习惯。这就需要从训练准备阶段开始,在训练开始前,关注、了解学生的身体、心理状态;提前到场检查场地器材准备情况,准备活动充分,关注到每一小关节每一小肌群的活动情况;训练结束后有较好的拉伸和放松。同时,多与运动员交流,了解运动表现背后的心理活动、思维选择与自己观察的出入,并有针对性地分析引导。
二、什么是运动员感知觉和教练员观察力
感觉是人通过感觉器官获得对外界的认识,如,声、光、色、味、力、冷、热、痛等感觉;知觉则是指在大脑中进行的对感觉所提供的零散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充分考虑了人们自身的元认知、先前的经历和文化的基础上,对感觉信息的综合分析,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一过程的变化伴随着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
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对于疲劳程度无法准确认知,对于什么是累,什么累可以承受,什么是肌肉的酸痛,什么是肌肉受伤的痛,则无法准确判断。就是因为个体感知觉差异较大,所以往往通过多次重复练习进行体验,慢慢寻找自己身体的感觉,在感觉中提升自己的承受能力和判断能力,集中注意力于身体的肌肉感觉上。如,练习高抬腿跑时,抬腿是积极而放松的,落地瞬间是加速用力的,这是田径运动员初期要寻找的自我感觉,如果平时教练不关心、不交流、不分析运动员的本体感受,比赛中就容易出现较大的闪失,表现出与训练完全不一样的成绩。
注意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在运动场上常常见到运动员处于注意状态时,总是伴随着外部表现,如,全神贯注、举目凝视、侧耳倾听;多余动作停止,身体许多部位似乎处于静止状态。近观呼吸的变化,呼与吸的时间比例也发生了细微的改变,呼气短促吸气变长。高度紧张集中注意力时,甚至出现“屏息”现象。另外,牙齿紧闭、心跳加速,紧握拳头也是紧张的表现。当然,如果对学生有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成熟一点儿的队员内部注意状态有时也可能与外部表现不一致,如“似注意、非不注意”,如果能诱导出强烈、短暂、迅速爆发的激情状态,则是平时心理训练的较高水平状态了。有时学生的自我感觉没有比较,甚至是一种错觉,教练就需要通过对练习过程的观察进行帮助、引导学生在承受中逐渐有清晰的感觉,知晓什么痛是可以通过拉伸调整放松恢复的。
观察是教练员的一个最重要的品质。它在了解的基础上,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直觉是一种能力,像榮格曾经说过的那样,这是一种能在事情即将发生时就预先见到的能力。如果教练员熟知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原因,了解个体受到任何一个紧张刺激,都会引起机体内部的激素和生化变化、体内环境的平衡变化以及内脏变化,如,心率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教练员便可通过观察了解队员训练过程中、比赛前的身体细微动作变化,结合生活常态、运动成绩表现分析学生的身体状态。
三、如何培养队员身体感知觉和教练员的观察力
培养队员的自我感知能力,逐步提高队员的思维能力、判断力,使队员专注于身体本身,并通过分析逐步剔除一些其他感官的信息干扰。集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变化于肌肉反应的程度上,使心理活动的方向逐步集中于所选择的运动中。教练员还可以通过批改训练日记,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从学生的心率、呼吸次数、睡眠时间、饮食起居等情况,更详细地分析学生的生理现象及学生心理感受和生理承受程度,学生在一般情况下参与训练,尤其是做好赛前准备,是相对比较兴奋的。如出现疲劳倦意、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就可能是身体机能出现了问题。所以在运动训练的同时,要对队员进行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的知识教育,让运动员正确了解自己的身体感知状况。教练员同样要学习和运用专业的知识,善于观察运动员的身体状况。通过观察,从身体行为的外延表现,逐步集中于身体动作的完成质量和强度,如,表情、情绪状态,保护性部位动作的意识反应等,判断学生的身体状况。同一个训练计划,在执行过程中落到队员身上千差万别。 教练员还可以通过回避队员心理默认的一些强度动作,选择一些其他相关部位的动作练习,观察队员的肌肉用力状况,不经意间观察收集“痛”的部位的信息,分析判断队员“伤”的情况,并告知相关的生理知识,形成生理反应的原因及如何自己感知调节。如,在跑300m跑增加无氧强度时,有些队员因为害怕就说这里痛那里不舒服,其实这多半是心理上的问题。若想改变这种现象,可用其他距离的跑或行进间跳等训练内容组合达到无氧训练的目的,甚至安排一些较大的强度刺激不舒服部位的相关练习,再观察其运动表现。
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及时与学生沟通,使其知道自己的动作、运动中的体位等是否处于合理的运动范围内,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合理的运动技术,同时引导学生较为准确地做好自我评价,形成客观准确的自我意识,对自己的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认识和解决自己专项技术中的问题,并有着向好的作用。青少年运动员往往容易冲动,一味地乱发力造成动作变形而影响自我身体能力的发挥,导致竞技水平失常,运动成绩的不理想。
另外,团队是有共同规范规则、价值观和利益联系的群体,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和情感,在心理和行为上都是相互作用的。所以,尽管田径是个人项目,但队伍建设要关注团队成员的共同发展,让队员心理上彼此知晓,既有信息、思想、情感的交流,又有实现共同任務和目标行为上的协调。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教练员也是最好的激励者。如,训练400m跑接力时,可通过观察、引导学生提问,分别将教练员看到的和队员表现得比较突出的特点体会共同分享交流,教练员有目的地提问强调,让队员总结表述寻找积累的身体感觉,同时语言分享给其他参与的队员,共同选择特点不同的4名队员,发挥整个接力队的优势,共同实现夺冠的目标。教练员在观察时,既能注意到队员动作表现比较明显的特征,又能察觉出动作比较隐蔽的特征;既能观察动作的全过程,又能掌握学生在运动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既能综合把握学生整体,又能分别考察个体的各种行为;既能发现动作的一般表现,又能辨别动作之间的细微差别。“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一名教练员要持续学习研究,避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观察的主观性错误,造成对队员的错误判断,造成事倍功半的训练效果。
四、小结
一个人只有尝试认识自我,才能控制自我、开发自我和超越自我,增强自我意识,学会自我激励,坚定成功的信念。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希望,若把坚持不下去的理由归咎到田径运动这么单调、无聊、没有意义或不想跟别人进行比较等其他客观原因上,不能专注于自己身体的真实感受,无法进行不断的寻找和提升,就较难找到自己身体的极限。所以建议小学、初中阶段尽量让队员参与田径运动训练,训练队员了解自我、发现自我的潜能,让自己专注于做自己事情的能力。
教练员通过专业的学习、细致的观察、有目的的分析引导,逐步培养队员的感知能力,帮助队员形成较准确的自我意识,共同探索运动的极限,逐渐引导学生专注于自己的身体、动作、行为态度,以及对教练员训练计划的理解力、执行力,彼此获得超越极限的快乐,用踏实训练的成绩创造积淀自己的信心,走向更高、更快、更强。这些田径训练磨砺出来的成绩背后的品格,无论什么年龄、什么工作环境,都是适用的。这便是田径运动使人越强大越自律,越自律越优秀,作为运动之母的原因。
作者简介:肖素华,中学正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体育硕士兼职导师,西南大学体育学院免费师范生硕士生导师、客座教授。
一、身体感知与观察力在田径运动中的重要性
田径运动训练主要依赖运动员通过日常基本身体动作以及专项技能训练,以促使身心变化,通过各种动作给予身体的感知,了解自己在动作过程中的肌肉用力部位、程度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状态,感知动作是否顺畅,能否集中注意力于技术环节中的关键动作中,以取得最佳动作的完成效果。而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的观察力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运动员所承受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观察、运动员心理变化的观察、运动员精神状态的观察都是必不可少的。
田径运动训练中每一个个体的本体感觉和承受能力不同,感知觉差异较大。如何通过身体动作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机能能力,了解自己对运动成绩的目标期待,如何集中注意力于当前技术动作中,这是判断运动负荷对于每一个个体适宜度的前提。如,进行100m跑专项训练时,学生注意力是否高度集中,过程中有无杂念,有无因其他感觉器官所接受的感知而引起的异常反应,能否专注于动作本身,而忽略其他感觉器官的作用,都是队员在专项成绩上差异的具体表现。再如,完成专项训练后肌肉充血肿胀到什么程度,还可以继续运动吗?还是仅仅有一点儿发热的感觉,甚至没有什么感觉?有哪些干扰让队员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自己肌肉运动上?运动员感觉的差异会影响其对自我能力的判断,所以可能会导致队员无法百分之百全身心投入训练。从竞赛成绩方面单一地分析学生的身体机能状态和运动表现,安排训练计划,是有局限的。
教练员作为训练计划的制订者和监督者,对于学生的运动潜力挖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运动成绩还应多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在学生运动员中,在3年或6年有限的时间中,帮助学生选定适合自己的专项,并挖掘其运动潜力,以便在最后升学中有一个好的成绩。因此可以通过达等级升学动机的趋使,借助师生间爱的力量、教练语言的力量、出成绩的意志和信念等协同开发队员大脑潜能的主要动力,变接受训练为“我要出成绩”的自主行为,并通过有效的重复动作和循序渐进的努力改变个性状态,养成田径冠军的心理习惯。这就需要从训练准备阶段开始,在训练开始前,关注、了解学生的身体、心理状态;提前到场检查场地器材准备情况,准备活动充分,关注到每一小关节每一小肌群的活动情况;训练结束后有较好的拉伸和放松。同时,多与运动员交流,了解运动表现背后的心理活动、思维选择与自己观察的出入,并有针对性地分析引导。
二、什么是运动员感知觉和教练员观察力
感觉是人通过感觉器官获得对外界的认识,如,声、光、色、味、力、冷、热、痛等感觉;知觉则是指在大脑中进行的对感觉所提供的零散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充分考虑了人们自身的元认知、先前的经历和文化的基础上,对感觉信息的综合分析,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一过程的变化伴随着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
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对于疲劳程度无法准确认知,对于什么是累,什么累可以承受,什么是肌肉的酸痛,什么是肌肉受伤的痛,则无法准确判断。就是因为个体感知觉差异较大,所以往往通过多次重复练习进行体验,慢慢寻找自己身体的感觉,在感觉中提升自己的承受能力和判断能力,集中注意力于身体的肌肉感觉上。如,练习高抬腿跑时,抬腿是积极而放松的,落地瞬间是加速用力的,这是田径运动员初期要寻找的自我感觉,如果平时教练不关心、不交流、不分析运动员的本体感受,比赛中就容易出现较大的闪失,表现出与训练完全不一样的成绩。
注意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在运动场上常常见到运动员处于注意状态时,总是伴随着外部表现,如,全神贯注、举目凝视、侧耳倾听;多余动作停止,身体许多部位似乎处于静止状态。近观呼吸的变化,呼与吸的时间比例也发生了细微的改变,呼气短促吸气变长。高度紧张集中注意力时,甚至出现“屏息”现象。另外,牙齿紧闭、心跳加速,紧握拳头也是紧张的表现。当然,如果对学生有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成熟一点儿的队员内部注意状态有时也可能与外部表现不一致,如“似注意、非不注意”,如果能诱导出强烈、短暂、迅速爆发的激情状态,则是平时心理训练的较高水平状态了。有时学生的自我感觉没有比较,甚至是一种错觉,教练就需要通过对练习过程的观察进行帮助、引导学生在承受中逐渐有清晰的感觉,知晓什么痛是可以通过拉伸调整放松恢复的。
观察是教练员的一个最重要的品质。它在了解的基础上,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直觉是一种能力,像榮格曾经说过的那样,这是一种能在事情即将发生时就预先见到的能力。如果教练员熟知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原因,了解个体受到任何一个紧张刺激,都会引起机体内部的激素和生化变化、体内环境的平衡变化以及内脏变化,如,心率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教练员便可通过观察了解队员训练过程中、比赛前的身体细微动作变化,结合生活常态、运动成绩表现分析学生的身体状态。
三、如何培养队员身体感知觉和教练员的观察力
培养队员的自我感知能力,逐步提高队员的思维能力、判断力,使队员专注于身体本身,并通过分析逐步剔除一些其他感官的信息干扰。集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变化于肌肉反应的程度上,使心理活动的方向逐步集中于所选择的运动中。教练员还可以通过批改训练日记,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从学生的心率、呼吸次数、睡眠时间、饮食起居等情况,更详细地分析学生的生理现象及学生心理感受和生理承受程度,学生在一般情况下参与训练,尤其是做好赛前准备,是相对比较兴奋的。如出现疲劳倦意、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就可能是身体机能出现了问题。所以在运动训练的同时,要对队员进行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的知识教育,让运动员正确了解自己的身体感知状况。教练员同样要学习和运用专业的知识,善于观察运动员的身体状况。通过观察,从身体行为的外延表现,逐步集中于身体动作的完成质量和强度,如,表情、情绪状态,保护性部位动作的意识反应等,判断学生的身体状况。同一个训练计划,在执行过程中落到队员身上千差万别。 教练员还可以通过回避队员心理默认的一些强度动作,选择一些其他相关部位的动作练习,观察队员的肌肉用力状况,不经意间观察收集“痛”的部位的信息,分析判断队员“伤”的情况,并告知相关的生理知识,形成生理反应的原因及如何自己感知调节。如,在跑300m跑增加无氧强度时,有些队员因为害怕就说这里痛那里不舒服,其实这多半是心理上的问题。若想改变这种现象,可用其他距离的跑或行进间跳等训练内容组合达到无氧训练的目的,甚至安排一些较大的强度刺激不舒服部位的相关练习,再观察其运动表现。
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及时与学生沟通,使其知道自己的动作、运动中的体位等是否处于合理的运动范围内,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合理的运动技术,同时引导学生较为准确地做好自我评价,形成客观准确的自我意识,对自己的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认识和解决自己专项技术中的问题,并有着向好的作用。青少年运动员往往容易冲动,一味地乱发力造成动作变形而影响自我身体能力的发挥,导致竞技水平失常,运动成绩的不理想。
另外,团队是有共同规范规则、价值观和利益联系的群体,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和情感,在心理和行为上都是相互作用的。所以,尽管田径是个人项目,但队伍建设要关注团队成员的共同发展,让队员心理上彼此知晓,既有信息、思想、情感的交流,又有实现共同任務和目标行为上的协调。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教练员也是最好的激励者。如,训练400m跑接力时,可通过观察、引导学生提问,分别将教练员看到的和队员表现得比较突出的特点体会共同分享交流,教练员有目的地提问强调,让队员总结表述寻找积累的身体感觉,同时语言分享给其他参与的队员,共同选择特点不同的4名队员,发挥整个接力队的优势,共同实现夺冠的目标。教练员在观察时,既能注意到队员动作表现比较明显的特征,又能察觉出动作比较隐蔽的特征;既能观察动作的全过程,又能掌握学生在运动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既能综合把握学生整体,又能分别考察个体的各种行为;既能发现动作的一般表现,又能辨别动作之间的细微差别。“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一名教练员要持续学习研究,避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观察的主观性错误,造成对队员的错误判断,造成事倍功半的训练效果。
四、小结
一个人只有尝试认识自我,才能控制自我、开发自我和超越自我,增强自我意识,学会自我激励,坚定成功的信念。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希望,若把坚持不下去的理由归咎到田径运动这么单调、无聊、没有意义或不想跟别人进行比较等其他客观原因上,不能专注于自己身体的真实感受,无法进行不断的寻找和提升,就较难找到自己身体的极限。所以建议小学、初中阶段尽量让队员参与田径运动训练,训练队员了解自我、发现自我的潜能,让自己专注于做自己事情的能力。
教练员通过专业的学习、细致的观察、有目的的分析引导,逐步培养队员的感知能力,帮助队员形成较准确的自我意识,共同探索运动的极限,逐渐引导学生专注于自己的身体、动作、行为态度,以及对教练员训练计划的理解力、执行力,彼此获得超越极限的快乐,用踏实训练的成绩创造积淀自己的信心,走向更高、更快、更强。这些田径训练磨砺出来的成绩背后的品格,无论什么年龄、什么工作环境,都是适用的。这便是田径运动使人越强大越自律,越自律越优秀,作为运动之母的原因。
作者简介:肖素华,中学正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体育硕士兼职导师,西南大学体育学院免费师范生硕士生导师、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