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教研,全面实践新课改(一)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el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区报告之学校篇
  
  广州市协和高级中学前身是有近百年优良办学传统的广州市师范学校。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行,使人们对基础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广州市从2001年拉开了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的序幕,并于同年决定将广州市师范学校转办普通高中,确定为广州市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学校。2003年,学校成为广州市首批新课程样本实验学校,参与新课程改革实验。2007年3月,学校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成为广东省首批国际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一、进行新课改存在特殊性
  
  1.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体制亟待建立
  从师范学校转为普通高中,原有的教育教学体系已不能适应新任务的需要,急需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教育教学体系。新课改在教育教学管理与实施、课程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课程设置、学生评价、校本教研与培训等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和要求。如何在学校制度中将之体现出来并融入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实践中,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学校转制伊始,没有普通高中办学经验,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尽快建立一套适合新课改的教育教学体制并能落实到位,确保学校的正常发展和新课改的实施。
  2.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有待深化
  转制初期,面对高中教育教学的紧张状况和应试教育的客观存在,大部分教师的观念还没有从师范教育的传统中转换过来。无论是教育教学理念还是具体的教学模式,基本上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方面,习惯于“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对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与要求不能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遭遇传统课程设置观念的阻碍;在如何处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上存在分歧。因此,在一段时间里,学校办学理念不清晰、发展目标不明确,对新课改的认识比较模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所适从感。
  3.师资培训的力度急需强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传统的课程执行者与旁观者的角色转变成课程的参与者、实践者与开发者,要求教师从课堂教学的领导者、控制者变为师生共同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及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习惯于“一言堂”的师范教师而言是个挑战;加之高中教学应试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从师范课堂中的“侃侃而谈”变成紧扣课程标准的“程序性”教学,本身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如何通过课程开发和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课程与教师的有效评价促进教师的反思、提高和发展,提高广大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培训的紧迫问题。
  4.新课程样本实验学校的课改任务繁重
  作为全市首批新课程样本实验学校,如何构建适合新课改精神的学校课程方案,开展科学的学分认定工作,建立全面反映学生成长的个人档案,实施有效的班级管理,建立并实施必修课与选修课制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
  等,既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学校面临的严峻考验。
  
  二、对新课改的认识与做法
  
  在新课程实践的推行过程中,学校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引,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立足学校实际,积极践行新课程,大力构建协和教育生态文化,促进学校与人的可持续发展。
  1.树立协和教育生态思想,以文化引领课改方向
  新课改倡导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这对学校文化的内涵提出了新要求。“学习型校园”成为校园文化的基本追求。伴随着学校示范性高中建设的步伐,在广泛学习、深入研讨的基础上,我们坚持教育生态学理论与学校优良办学传统相结合、与学校实际和发展目标相结合,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协和教育生态文化,并将之作为学校的办学思想,指导新课改的实施和学校发展。
  协和人在充分考虑教育、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相互渗透、相互制衡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人类学习的共性,尊重个体学习的特殊性,积极协调学校、社会、家庭及个体学习资源,建立起协和教育生态文化。我们通过理论研讨、校园宣传、主题学习等方式,在全校达成了“构建协和教育生态文化,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共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学生与教师发展的根本目标,并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构建协和教育生态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尊重人的需要,从而在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办学理念中实践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宗旨。
  2.建立教育教学制度,明确课改要求和规范
  新课改虽然注重教学的探究性、合作性与开放性,倡导“教无定法”,提倡教育教学的多样性与创新性,但科学合理的制度依然是促进新课改实施的必要保证。为此,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新课程样本实验学校课题组,建章立制,印发了学校管理手册、学生手册、班主任(年级长)工作手册、教学档案,确保学校教育教学顺利开展。学校认真贯彻市教育局“积极稳妥”的方针,根据课改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学校的新课程实施方案、选修课实施方案、学分认定实施办法、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教育科研与教师培训工作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文件,从制度上保证了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在制度制订过程中,我们注重把新课程理念融入其中,通过制度的宣传和实施,让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成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促使广大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为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在制订规章制度时,我们力求做到严格、适度、明确、具体,便于操作、评估。使各项制度既能控制、调节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又不过分地约束、限制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
  3.建立自主——合作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我们以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课题“新课程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研究为基础,深刻把握新课改课堂教学内涵,主动形成以师生交流、对话、合作为基础的教学氛围,旨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探索意识、敢于质疑、善于竞争等优良品质,构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自主——合作教学模式”中,我们基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理论,借鉴多种教学模式,探讨通过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在行动中能主动、独立,富有创见,激发竞争意识;同时,通过合作活动,使学生学会合作,从合作中获益,在合作中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我们制订了《广州市协和高级中学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指引》,明确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确立课堂教学改革的范式,以新课程理念引导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建。在“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指引”的带动下,各个学科根据自身特点广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做中学”、学案教学、活动教学等课堂教学模式,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探究性。
  4.以校本研究为依托,通过课题探究和反思促进课改
  新课程打破了教师作为课程执行者与旁观者的传统角色,要求他们成为课程的参与者、实践者和研究者。“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新课改的热切呼唤,也是教师参与新课改的重要范式。在培养“研究型”、“专家型”、“创新型”教师的期盼中,学校引导教师以课堂和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教育教学疑难问题为指向,把课改理念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研究与行动结合起来,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观察、探究、内省与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在不断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的同时,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比如,针对学校管理问题,建立了挂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建构协和教育生态文化,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学校总课题;针对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困惑,申报了广东省专项课题“新课程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研究”;针对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形成了“基于WEB(网络)资源的高中英语问题导向型教学研究”、“基于自我评价的高中生阅读策略训练的研究”及“中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活动教学模式研究”等市级青年专项研究课题;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申报了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新课程校本德育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形成了广州市青少年科技项目“协和校园水资源重复利用的研究”、“节约型校园建设探索”等课题。其中11项课题获得省、市的立项批准。广大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还开发了近40项学校立项的校本课题,在实践中探索,在行动中反思,以反思促进了自身专业发展,加深了对新课改的理解和把握。
  5.创新校本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制约课改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要抓住关键,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水平。”我们认为,不管是“研究型教师”还是“专家型教师”,都应具有以下特质: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应具有专业理念、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和谐统一;从教师和谐生活新境界来看,教师应生活在学无止境的知性人生上,生活在不断思考的理性人生上,生活在充满激情和愉快教学的诗性人生上。因此,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尚的人格魅力、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可贵的创新精神成为教师成长的基本要素。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我们以教师的“自我反思”为基础,以备课组的“同伴互助”为桥梁,以理念培训的“专业引领”为核心,有效整合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教师的“自我反思”中,鼓励并通过教后反思、教学案例、教育日记、教师个人博客等途径,以教育叙事的方式来观察学生、记录课堂、反思自我,并通过交流和分享促进提高。在备课组的“同伴互助”中,通过经验交流、榜样示范、师徒配对、同伴观摩等方式,发挥备课组、学科组及年级组的整体资源优势,在小组探讨、案例评价、专题讨论、对外交流中提升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在“专业引领”中,以理论学习、学历提升、专业进修、文化培训、能力训练、技能竞赛、成果评比、对外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6.大力构建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
  新课改的亮点之一就是打破了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既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教师参与新课改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善于挖掘学校自身资源和教师的优势,将之系统化、特色化,成为让学生了解学校、接触社会、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的课堂,是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广州市首批新课程样本实验学校,在构建校本课程这一环节,我们从精选学生终身学习的材料出发,构建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
  一是构建“自主——合作”的情境德育体系。学校针对目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创立了具有“协和”特色的“自主——合作”的情境德育体系,即通过建设具有专业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开发具有整体系列的德育校本课程和心育校本课程,营造关系融洽的师生、生生,教师、家长的“心灵绿洲”,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文化,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实现学生德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把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优良传统、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自主管理等综合起来,进行整体研究,把主流文化和个人情感有机结合,从思想到行为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建立起“自主——合作”的情境德育体系。
  二是构建生态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结合学校改扩建的需要,我们把学校建设与新课程开发相结合,设置了校园生态园林建设研究、校园水循环建设与探索、节约型校园建设探索、校园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校本课程,既让学生通过实践研究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更让学生通过接触学校实际、走进社区、探索自然、了解社会,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践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我们结合各学科特点,在生态教育的整体框架引导下,开发了数学“做中学”探究、历史学科“图说历史”、图书馆“信息检索与利用”、学科创新大赛辅导等校本课程,从各个层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构建。
其他文献
2007年1月6日上午,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简称“NOC活动”)教师(中学组)教学能力竞赛选拔赛在海南省海口市双岛学园举行。中央电教馆副馆长王珠珠,第五届“NOC活动”全国组委会执行主任、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会长宋成栋,第五届“NOC活动”组委会秘书长李维福,海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助理巡视员陈晓,海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李德杰,海南省电教馆馆长苏文,海口市政协副主席吴永坤,海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打破了基础教育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性的突破。以实践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联系生活,主动探究.学习方法,积累经验作为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自然成为新课改的重点和亮点。然而,几年来课程实施并不令人满意,课程发展既不平衡,活动开发低水平、浅层次又相当普遍,一些
期刊
《科学》教学中的许多探究主题,如“天气”、“动物”、“米饭和淀粉”、“食物”等,都能在课堂探究过程中引发大量课后拓展延伸的探究内容。教师完全可以针对其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生成课后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下面就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生成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案例,探讨科学探究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生成和展开。    一、选择学生需要研究的课题   
期刊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评价主体依据评价指标和标准,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对照评价对象的实际表现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高中阶段学生进行的全员、全方位和全程的评价,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评价目的:促进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多规格、多层次、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千差万别的学生
期刊
温家宝:走乡村平民教育之路是正确的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的来信作出的批示中指出:走乡村平民教育之路是正确的,通过“提升教师、关爱孩子和影响家长”三件事,让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富有创意,符合实际,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  李镇西在给温总理的信中写道:总理2006年3月14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谈到要使教育
期刊
教学内容    本课是人教版高一英语第一册(上)第八单元阅读部分“The Olym-pic Games(奥运会)”。文章是一篇叙述性的说明文,介绍了奥运会的发展历史,奥运在世界的影响,世界人民对举办奥运会的热忱,尤其是中国人民正为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的顺利举行而进行的不懈努力。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使学生继续学习归纳主题、段落大意等阅读技巧。  2.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层地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为让教师尽快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采用新的教学行为,教学观摩被当作促进教师转换角色、提高业务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广泛采用。广大教师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参与教学观摩,从中开了眼界,长了见识。然而,面对异彩纷呈的新课堂,教师应观察什么?怎样进行观察?这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当前人们似乎有意无意地形成这样一种看法:观察新课改课堂,主要看它是否与新课程理念相符,即是否体现人本主义、建构主
期刊
一、背景与导读    《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案例改变了过去简单和机械的模仿教学方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思考、发现、探究、创造,真正参与到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特色与新课程的理念。    二、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  设疑激趣,诱发思维  师:(
期刊
编者按:金秋9月,北京市335所高中全面进入课改,《网络科技时代》将全程关注此次课改的进程。在全国兄弟省份践行课改的历程中,他们的成果、经验和教训都会成为推进北京市高中课改的养分,我们期待这次报道引发更多的课改交流,汇聚更多的教育智慧。“聚焦北京市高中课改”系列报道将分为启动篇、实施篇、反思篇三个阶段进行。本期为启动篇,分为从行政举措、学校特色经验和实施规划、教学设计(暑期教师课改培训后集体智慧的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孩子与一般孩子相比,普遍存在自卑、委屈、沮丧、敏感、渴望关注、渴求交往等特点,这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引导这些孩子健康成长,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今年笔者新接手的学生小威(化名),正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  小威,男,11岁,5岁时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母亲因忙于生计,将小威交给姥姥看管。姥姥因年迈,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外,学习等方面的辅导基本没有。由于家庭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