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鄂温克语是鄂温克族聚居区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用以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的主要语言。学校是鄂温克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场域。学校教育中,创设有利于幼儿母语发展的幼儿园环境、开发鄂温克语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进行鄂温克语教学、发挥教师在鄂温克语传承中的引导作用、建构鄂温克语传承的高等教育体系等,都成为鄂温克语更好地传承下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鄂温克语 传承 学校教育 途径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鄂温克语是众多民族语言的一员,鄂温克语的生存与发展是鄂温克族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傳承民族文化的需要,它蕴含了一定的民族性格,是鄂温克族人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表达方式。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鄂温克族人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流动人口的增加等因素,鄂温克语处于衰落阶段,尽管现实严酷,鄂温克语交际功能仍顽强地存在着,支撑着这一民族语言直到现在。为使鄂温克语在传承中保持持续的动力,其传承的途径值得我们去探究。
教育在语言传承中起到的作用十分突出,韩礼德教授说“所有的教育活动都以某种方式隐含着语言的存在”[1]。同时,语言又是学习的对象,语言通过教育活动传承下去。鄂温克语在家庭教育场域、社会教育场域、学校教育场域得到传递,也使得鄂温克语不断传承下去。青少年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儿童作为鄂温克语的承接者,是鄂温克语传承的未来力量。学校作为儿童传递和语言学习的主要场域,在民族语言传承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如何在学校场域内采取更有利于鄂温克语传承的有效措施意义深远。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母语发展的幼儿园环境
鄂温克族幼儿母语的学习,很大程度要依赖儿童在幼儿园的接触与学习。幼儿园环境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2]既包括人也包括物,既包括园内环境,也包括园外环境。民族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时,体现民族特色,有利于民族语言的习得和发展,充分利用幼儿园环境培养孩子的多元文化视野,热爱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感情。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应该体现民族文化,如在幼儿园的建筑、园内墙壁的设计、室内装饰等可以充分体现民族特色、体现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幼儿园的游戏环境中可以鄂温克族民间传统游戏作为蓝本,编制具有民族特色的儿童游戏,如可利用抢枢、摔跤、足球以及瑟宾节、祭敖包等传统节日的礼节编制成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游戏,在玩中体会民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学习环境创设中,可以利用民族文化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如根据饮食开展小小美食家活动,引导孩子一起制作和品尝民族食物;根据民族服饰开展小小T台服装秀活动,让孩子穿上民族服装体会鄂温克族服饰的魅力;根据鄂温克族民间童话故事组织我是小小故事家活动;根据鄂温克族民间歌曲、民间舞蹈等组织我是小小音乐家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鲜明的主题教学活动以其形象性、直观性、活动性等一定会给幼儿以深刻印象。
二.开发鄂温克语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鄂温克族学生通常可以自由选择进入两种教育系统,一是民校,即采用民族语言授课的学校,在鄂温克族聚居区,通常是采用蒙古语授课的学校,然后通过蒙古语授课的考核体制,升入上一级民校;二是汉校,即采用汉语言授课的学校,通过汉语授课的考核体制,升入上一级汉校。因为鄂温克语有语言无文字,进入学校系统后无法用此语言授课,所以通常都会依赖于其他语言,这就使得学校内学生自由选择语言的空间较少,逐渐消解了鄂温克语传承在家庭场域和社区场域打下的良好基础。如何变不利为有利,使学校场域成为鄂温克语学习的辅助场所,可以从课程与教材方面下功夫。
1.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
学校的课程通常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成,国家课程为学校必修课程,地方课程是地方根据实际情况所开设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组织教师或专家所编制的课程。鄂温克族聚居区根据当地的实际,在当地的民校开设了鄂温克语,但一周一两次的授课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鄂温克语学习问题,囿于学时及考核制度的限制,鄂温克语课很难保证连续和高效地开出。学校可开发与鄂温克语相关的课程,进一步促进鄂温克语的学习,如鄂温克族故事、鄂温克族舞蹈、摔跤、手工艺等,都可以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不同年级开设,也可以开设丰富多彩的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第二课堂,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熟悉本民族、热爱本民族文化及语言,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本民族的文化和语言。在学时和考核制度上给予相应保证,如在考核制度上升学成绩加进鄂温克语成绩,会很有效地促进学生鄂温克语的学习。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空间,会给学生学习鄂温克语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
2.编制更多更好的地方课程教材和校本教材
地方课程教材和校本教材的编制是上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前提和保障。对于原有的《鄂温克语》课程教材,因有教师和学生反映,对于会鄂温克语的孩子来说,教材内容偏易,而且适用于幼儿园阶段和小学低年级,进一步改进该教材,以及编制较高年级学生使用的鄂温克语教材也应该提到日程上来,可以动员全体教师和家长共同搜集校本课程资源,派出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等,都有利于保证校本课程高质有效地开出。
三.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进行鄂温克语教学
鄂温克族儿童从学校所开设的鄂温克语课中能够学到一些鄂温克语,但因为学时有限,往往达不到教学目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鄂温克语有语言无文字,传统的语言课的教法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其口耳相传的特点,借鉴汉语、蒙语授课时采用的多媒体手段,应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手段,制作些鄂温克语的动画片、纪录片、电影、歌曲、舞蹈、电视片、教学软件等,促进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进入鄂温克语教学中。
四.发挥教师在鄂温克语传承中的引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教师不仅具有传授知识的使命,还具有文化传承的使命。当代中国教师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继承者、主要传扬者、理性反思者和当代诠释者”。[3]民族学校教师又多一层任务,即充分利用教师的民族文化自觉来传递民族文化。笔者理解的民族文化自觉是对民族文化的认知、理解、感悟、反思、批判、选择、传递、创新。教师作为人民群体中的知识分子,对文化应该具有能够体察、享受及判断的能力,能够把传递民族优秀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教师的民族文化自觉性直接体现在教学和思想教育工作中,它会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和文化观,把民族优秀文化传递给学生。学生对自己本民族的了解与热爱除来自于家庭、社会,很多还来自于学校,教师对民族文化的态度、感情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态度,同样,教师对民族语言的态度将会影响学生的语言态度。教师的文化素养的提高、教师思想素质的提升在塑造教师文化自觉性上很重要。民族学校根据地方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多给教师参与学习和培训的机会,鼓励教师把优秀的民族文化融入教学之中,鼓励教师进行科研,不仅做一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递者,还要做民族文化的研究者。 五.有效建构鄂温克语传承的高等教育体系
语言需要一个在场域之间的连贯性,需要一个学习上与传承中的连续性,高等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阶段,也需要在鄂温克语传承方面做些改善。因为鄂温克人进入高等教育后,人口在学校中所占比例很少,就会影响和制约鄂温克语言的使用。我们可以尝试在高等院校尤其是本地的各类院校中建构有利于鄂温克语使用和发展的专业、课程等,如开设专门的鄂温克语专业,在播音主持专业中也可以设置鄂温克语播音主持系等。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中开设与当地经济和文化密切联系的课程,如鄂温克族文化课、鄂温克族服饰课等,聘请专业教师任教。还可以围绕鄂温克族文化开展各种活动课程,组织开展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如组织学生探寻鄂温克族历史、寻访鄂温克族老猎人、搜集鄂温克民歌和故事等,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如成立鄂温克语协会、鄂温克音乐协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加民族认知,促进民族文化学习,增加民族情感交流,从而更有利于鄂温克语的维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学校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不断地传递着文化与语言。鄂温克族儿童通过语言学习了解本民族文化,运用本民族语言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通过语言学习扮演“社会”成员的角色,进入到社会领域中,参与家庭、本族团体、街坊邻居等,并接受了他们的思维、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甚至信仰和价值观。学校作为民族语言传承的主要场域,也成为鄂温克语延续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去探讨鄂温克语的教学成为必要,从环境、师资、教学、课程、评价等方面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解决鄂温克语在学校中的传承,但如何使学校教育成为传承鄂温克语的有效途径,仍需要进一步深入地探讨。
参考文献
[1][英]韩礼德著,刘承宇等译.语言与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6.
[2]杨文.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7).
[3]周元宽.试论当代教师的民族文化使命及其踐履[J].教育与职业,2007,(18):80.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人文面上项目(齐齐哈尔大学科研项目资助)“教育人类学视阈下人口较少民族语言传承研究——基于齐齐哈尔市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的田野调查”(项目编号:135109518)成果之一;2018年度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8203)成果之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项目“内蒙古双语教育70年实践与经验研究”(项目批准号:18AMZ013)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鄂温克语 传承 学校教育 途径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鄂温克语是众多民族语言的一员,鄂温克语的生存与发展是鄂温克族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傳承民族文化的需要,它蕴含了一定的民族性格,是鄂温克族人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表达方式。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鄂温克族人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流动人口的增加等因素,鄂温克语处于衰落阶段,尽管现实严酷,鄂温克语交际功能仍顽强地存在着,支撑着这一民族语言直到现在。为使鄂温克语在传承中保持持续的动力,其传承的途径值得我们去探究。
教育在语言传承中起到的作用十分突出,韩礼德教授说“所有的教育活动都以某种方式隐含着语言的存在”[1]。同时,语言又是学习的对象,语言通过教育活动传承下去。鄂温克语在家庭教育场域、社会教育场域、学校教育场域得到传递,也使得鄂温克语不断传承下去。青少年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儿童作为鄂温克语的承接者,是鄂温克语传承的未来力量。学校作为儿童传递和语言学习的主要场域,在民族语言传承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如何在学校场域内采取更有利于鄂温克语传承的有效措施意义深远。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母语发展的幼儿园环境
鄂温克族幼儿母语的学习,很大程度要依赖儿童在幼儿园的接触与学习。幼儿园环境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2]既包括人也包括物,既包括园内环境,也包括园外环境。民族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时,体现民族特色,有利于民族语言的习得和发展,充分利用幼儿园环境培养孩子的多元文化视野,热爱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感情。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应该体现民族文化,如在幼儿园的建筑、园内墙壁的设计、室内装饰等可以充分体现民族特色、体现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幼儿园的游戏环境中可以鄂温克族民间传统游戏作为蓝本,编制具有民族特色的儿童游戏,如可利用抢枢、摔跤、足球以及瑟宾节、祭敖包等传统节日的礼节编制成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游戏,在玩中体会民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学习环境创设中,可以利用民族文化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如根据饮食开展小小美食家活动,引导孩子一起制作和品尝民族食物;根据民族服饰开展小小T台服装秀活动,让孩子穿上民族服装体会鄂温克族服饰的魅力;根据鄂温克族民间童话故事组织我是小小故事家活动;根据鄂温克族民间歌曲、民间舞蹈等组织我是小小音乐家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鲜明的主题教学活动以其形象性、直观性、活动性等一定会给幼儿以深刻印象。
二.开发鄂温克语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鄂温克族学生通常可以自由选择进入两种教育系统,一是民校,即采用民族语言授课的学校,在鄂温克族聚居区,通常是采用蒙古语授课的学校,然后通过蒙古语授课的考核体制,升入上一级民校;二是汉校,即采用汉语言授课的学校,通过汉语授课的考核体制,升入上一级汉校。因为鄂温克语有语言无文字,进入学校系统后无法用此语言授课,所以通常都会依赖于其他语言,这就使得学校内学生自由选择语言的空间较少,逐渐消解了鄂温克语传承在家庭场域和社区场域打下的良好基础。如何变不利为有利,使学校场域成为鄂温克语学习的辅助场所,可以从课程与教材方面下功夫。
1.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
学校的课程通常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成,国家课程为学校必修课程,地方课程是地方根据实际情况所开设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组织教师或专家所编制的课程。鄂温克族聚居区根据当地的实际,在当地的民校开设了鄂温克语,但一周一两次的授课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鄂温克语学习问题,囿于学时及考核制度的限制,鄂温克语课很难保证连续和高效地开出。学校可开发与鄂温克语相关的课程,进一步促进鄂温克语的学习,如鄂温克族故事、鄂温克族舞蹈、摔跤、手工艺等,都可以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不同年级开设,也可以开设丰富多彩的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第二课堂,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熟悉本民族、热爱本民族文化及语言,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本民族的文化和语言。在学时和考核制度上给予相应保证,如在考核制度上升学成绩加进鄂温克语成绩,会很有效地促进学生鄂温克语的学习。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空间,会给学生学习鄂温克语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
2.编制更多更好的地方课程教材和校本教材
地方课程教材和校本教材的编制是上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前提和保障。对于原有的《鄂温克语》课程教材,因有教师和学生反映,对于会鄂温克语的孩子来说,教材内容偏易,而且适用于幼儿园阶段和小学低年级,进一步改进该教材,以及编制较高年级学生使用的鄂温克语教材也应该提到日程上来,可以动员全体教师和家长共同搜集校本课程资源,派出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等,都有利于保证校本课程高质有效地开出。
三.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进行鄂温克语教学
鄂温克族儿童从学校所开设的鄂温克语课中能够学到一些鄂温克语,但因为学时有限,往往达不到教学目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鄂温克语有语言无文字,传统的语言课的教法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其口耳相传的特点,借鉴汉语、蒙语授课时采用的多媒体手段,应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手段,制作些鄂温克语的动画片、纪录片、电影、歌曲、舞蹈、电视片、教学软件等,促进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进入鄂温克语教学中。
四.发挥教师在鄂温克语传承中的引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教师不仅具有传授知识的使命,还具有文化传承的使命。当代中国教师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继承者、主要传扬者、理性反思者和当代诠释者”。[3]民族学校教师又多一层任务,即充分利用教师的民族文化自觉来传递民族文化。笔者理解的民族文化自觉是对民族文化的认知、理解、感悟、反思、批判、选择、传递、创新。教师作为人民群体中的知识分子,对文化应该具有能够体察、享受及判断的能力,能够把传递民族优秀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教师的民族文化自觉性直接体现在教学和思想教育工作中,它会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和文化观,把民族优秀文化传递给学生。学生对自己本民族的了解与热爱除来自于家庭、社会,很多还来自于学校,教师对民族文化的态度、感情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态度,同样,教师对民族语言的态度将会影响学生的语言态度。教师的文化素养的提高、教师思想素质的提升在塑造教师文化自觉性上很重要。民族学校根据地方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多给教师参与学习和培训的机会,鼓励教师把优秀的民族文化融入教学之中,鼓励教师进行科研,不仅做一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递者,还要做民族文化的研究者。 五.有效建构鄂温克语传承的高等教育体系
语言需要一个在场域之间的连贯性,需要一个学习上与传承中的连续性,高等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阶段,也需要在鄂温克语传承方面做些改善。因为鄂温克人进入高等教育后,人口在学校中所占比例很少,就会影响和制约鄂温克语言的使用。我们可以尝试在高等院校尤其是本地的各类院校中建构有利于鄂温克语使用和发展的专业、课程等,如开设专门的鄂温克语专业,在播音主持专业中也可以设置鄂温克语播音主持系等。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中开设与当地经济和文化密切联系的课程,如鄂温克族文化课、鄂温克族服饰课等,聘请专业教师任教。还可以围绕鄂温克族文化开展各种活动课程,组织开展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如组织学生探寻鄂温克族历史、寻访鄂温克族老猎人、搜集鄂温克民歌和故事等,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如成立鄂温克语协会、鄂温克音乐协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加民族认知,促进民族文化学习,增加民族情感交流,从而更有利于鄂温克语的维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学校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不断地传递着文化与语言。鄂温克族儿童通过语言学习了解本民族文化,运用本民族语言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通过语言学习扮演“社会”成员的角色,进入到社会领域中,参与家庭、本族团体、街坊邻居等,并接受了他们的思维、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甚至信仰和价值观。学校作为民族语言传承的主要场域,也成为鄂温克语延续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去探讨鄂温克语的教学成为必要,从环境、师资、教学、课程、评价等方面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解决鄂温克语在学校中的传承,但如何使学校教育成为传承鄂温克语的有效途径,仍需要进一步深入地探讨。
参考文献
[1][英]韩礼德著,刘承宇等译.语言与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6.
[2]杨文.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7).
[3]周元宽.试论当代教师的民族文化使命及其踐履[J].教育与职业,2007,(18):80.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人文面上项目(齐齐哈尔大学科研项目资助)“教育人类学视阈下人口较少民族语言传承研究——基于齐齐哈尔市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的田野调查”(项目编号:135109518)成果之一;2018年度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8203)成果之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项目“内蒙古双语教育70年实践与经验研究”(项目批准号:18AMZ013)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