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整合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依据
(一)整合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理论依据
农村社会交往是农民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为满足自己需要、促进人类发展而进行改造自然、社会,相互交换成果的社会性实践活动。农村社会历史是一部农民从事物质生产实践和相互交往实践的历史。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建立在一定的历史物质和生产力总和基础上,而生产本身以个人交往为前提,人与人之间交往表现在为维持生存而进行社会交往、人与自然交往,建构家庭关系、生产关系、分配关系等。
马克思认为,人在现实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随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变化。他在致安年柯夫的信中说:“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例如:各种特权、行会和公会的制度、中纪的全部规则,曾是唯一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和产生这些制度的先前存在的社会状况的社会关系。”同样,农村社会资本作为农村社会历史和经济发展的产物包含着特定的农村社会生产关系。我国农村社会资本实质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实践基础上农村社会各种交往关系的总和,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产物,并随之不断变换其具体内容。
(二)整合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现实依据
我国已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发展阶段,广大农民已经树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信念,但在广大农村,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决定了农村社会相对封闭的格局,各种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囿居在相对封闭狭小的场所中,进而形成了各种初级社会群体,如家庭、家族、邻里等。
农村初级社会关系群体满足了农民基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相对完整的传统社会资本功能,它内化为人文观念后就更具有稳定性和迟滞性。目前我国农村传统社会资本的消极性作用依然不可忽视:一是在农民个体和农村家庭关系层面上,农民自身的传统社会关系网络在社会转型变迁过程中出现消极异化;二是在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层面上,传统社会控制模式下所形成的公共威权意识,明哲自保、固步自封等落后社会人际观念,使农民缺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的民主法治、平等互惠、规范信任、参与共享、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念,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组织活动的价值观念相悖。
二、整合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路径选择
(一)增强农民自身社会资本内生力,整合村民社会资本
1.农民要增强农村社会规范实践能力,积累社会人际交流基本经验。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因此,农民增强农村社会人际交流规范的实践能力,积累人际交流基本经验,是农民社会资本积累的基本方式。
2.农民要主动发掘农村社会交往关系,盘活人际网络资本。社会经济体制转变意味着社会格局改变。社会从政治本位到经济本位、从政治支配原则到经济支配原则的转变,改变了社会联系、交往方式,即社会联系、社会交往的基础逐渐转移到更广泛的社会经济领域,社会的、经济的纽带日益成为一种基本社会资本力量。
(二)增强家庭社会资本聚合能力,整合农民家庭社会资本
1.提升农民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奠定家庭社会资本的坚实基础。农村社会资本本质是建立在农村社会分层结构上的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综合,它呈现金字塔形结构层次分布。农民的社会层级结构越高,农民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水平就越高。农民家庭社会资本与其家庭经济处于同一层级,即家庭经济地位的层级决定了农民所能够利用的家庭社会资本层级。农民要积极参加农业技术教育、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等,重点要积极推广农业高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加强对自身的教育培训,深入实施以农业实用技术、创业培训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培训工程,提高自身应用科技的水平和创业致富的本领,为持续增收提供科技保障。通过农村社会职业教育和农业技能培训,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增强自身参与农村社会生产活动的社会资本,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现代农业生产生活。
2.积极发展家庭对外交往关系,拓展农民家庭社会资本范围。农民在提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同时,注重发挥家庭社会资本的网络张力,积极发展家庭对外交往关系,努力拓展家庭社会交往空间,是农民整合社会资本的有效方式。
马克思指出,“人们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人们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即人的社会关系是在人们的交往中形成的。美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认为,社会资本植根于社会网络或社会关系之中,不能离开社会关系谈论社会资本,要不断拓展农民家庭社会资本。
(三)集聚农村基层组织社会资本,整合农村基层组织社会资本
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包括政治组织、经济组织、事业组织、群团组织等。这些组织以其独特的社会资本存量,对农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组织引导作用。集聚农村基层组织社会资本,有效发挥农村社会资本存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会基层的坚强堡垒作用,领导农村各项基层工作,协调和组织农村各种社会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农村全面发展;在党支部指导下,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有序发挥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功能,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协调、支持、组织和办理本村的经济事务、政治事务和社会事务,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管理好集体资产,协调好利益关系,组织好生产服务和集体资源开发,壮大经济实力;农村基层事业组织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的国家、集体或民间组织的各种经济资金,从事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技等农村公益事业,在形成农村社会教化网络,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身体、心理、文化、道德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信息咨询、农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组织保证功能,等等。
(四)增强国家对农村社会资本的主导力量,整合农村社会资本
1.充分发挥国家对农村人才资源队伍建设的主导作用,增加农村资本存量。一是着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和农村生产型人才培养。在实施涉农项目时,重视生产者的实用技术培训和科学素质提升。二是着力加强农村经营型人才培养,依托农超对接合作社产品推介等平台,开展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推动出台地方法规,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合作社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三是着力加强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培养,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重点围绕农业服务人员、农村管理服务人员及新型创业农民开展培训。四是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加大农业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力度。积极支持农村社会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
2.充分发挥国家对农村社会资本存量空间拓展的主导性。改进完善农业教育指导工作,丰富农民的人力资源存量,增强农民社会资本拓展意识;组织发挥农民村务职能,增强农民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将自身的社会资本转化为群众的社会资本,促进农村社会资本主体多元化;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对自觉运用社会资本扶助农民群众的个体农民进行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注重对农民的社交文明礼仪教育,丰富农民人力资产存量,增强农民获取社会资本的能力;组织开展农村内部活动,营造良好的农村社会交往环境,为拓展农民社会资本搭建平台;组织开展农村对外交流学习活动,促进农村社会资本存量的合理流动,为农民社会资本拓展扩大空间。
(作者单位:襄城县库庄镇人民政府)
(一)整合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理论依据
农村社会交往是农民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为满足自己需要、促进人类发展而进行改造自然、社会,相互交换成果的社会性实践活动。农村社会历史是一部农民从事物质生产实践和相互交往实践的历史。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建立在一定的历史物质和生产力总和基础上,而生产本身以个人交往为前提,人与人之间交往表现在为维持生存而进行社会交往、人与自然交往,建构家庭关系、生产关系、分配关系等。
马克思认为,人在现实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随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变化。他在致安年柯夫的信中说:“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例如:各种特权、行会和公会的制度、中纪的全部规则,曾是唯一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和产生这些制度的先前存在的社会状况的社会关系。”同样,农村社会资本作为农村社会历史和经济发展的产物包含着特定的农村社会生产关系。我国农村社会资本实质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实践基础上农村社会各种交往关系的总和,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产物,并随之不断变换其具体内容。
(二)整合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现实依据
我国已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发展阶段,广大农民已经树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信念,但在广大农村,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决定了农村社会相对封闭的格局,各种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囿居在相对封闭狭小的场所中,进而形成了各种初级社会群体,如家庭、家族、邻里等。
农村初级社会关系群体满足了农民基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相对完整的传统社会资本功能,它内化为人文观念后就更具有稳定性和迟滞性。目前我国农村传统社会资本的消极性作用依然不可忽视:一是在农民个体和农村家庭关系层面上,农民自身的传统社会关系网络在社会转型变迁过程中出现消极异化;二是在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层面上,传统社会控制模式下所形成的公共威权意识,明哲自保、固步自封等落后社会人际观念,使农民缺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的民主法治、平等互惠、规范信任、参与共享、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念,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组织活动的价值观念相悖。
二、整合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路径选择
(一)增强农民自身社会资本内生力,整合村民社会资本
1.农民要增强农村社会规范实践能力,积累社会人际交流基本经验。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因此,农民增强农村社会人际交流规范的实践能力,积累人际交流基本经验,是农民社会资本积累的基本方式。
2.农民要主动发掘农村社会交往关系,盘活人际网络资本。社会经济体制转变意味着社会格局改变。社会从政治本位到经济本位、从政治支配原则到经济支配原则的转变,改变了社会联系、交往方式,即社会联系、社会交往的基础逐渐转移到更广泛的社会经济领域,社会的、经济的纽带日益成为一种基本社会资本力量。
(二)增强家庭社会资本聚合能力,整合农民家庭社会资本
1.提升农民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奠定家庭社会资本的坚实基础。农村社会资本本质是建立在农村社会分层结构上的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综合,它呈现金字塔形结构层次分布。农民的社会层级结构越高,农民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水平就越高。农民家庭社会资本与其家庭经济处于同一层级,即家庭经济地位的层级决定了农民所能够利用的家庭社会资本层级。农民要积极参加农业技术教育、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等,重点要积极推广农业高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加强对自身的教育培训,深入实施以农业实用技术、创业培训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培训工程,提高自身应用科技的水平和创业致富的本领,为持续增收提供科技保障。通过农村社会职业教育和农业技能培训,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增强自身参与农村社会生产活动的社会资本,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现代农业生产生活。
2.积极发展家庭对外交往关系,拓展农民家庭社会资本范围。农民在提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同时,注重发挥家庭社会资本的网络张力,积极发展家庭对外交往关系,努力拓展家庭社会交往空间,是农民整合社会资本的有效方式。
马克思指出,“人们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人们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即人的社会关系是在人们的交往中形成的。美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认为,社会资本植根于社会网络或社会关系之中,不能离开社会关系谈论社会资本,要不断拓展农民家庭社会资本。
(三)集聚农村基层组织社会资本,整合农村基层组织社会资本
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包括政治组织、经济组织、事业组织、群团组织等。这些组织以其独特的社会资本存量,对农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组织引导作用。集聚农村基层组织社会资本,有效发挥农村社会资本存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会基层的坚强堡垒作用,领导农村各项基层工作,协调和组织农村各种社会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农村全面发展;在党支部指导下,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有序发挥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功能,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协调、支持、组织和办理本村的经济事务、政治事务和社会事务,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管理好集体资产,协调好利益关系,组织好生产服务和集体资源开发,壮大经济实力;农村基层事业组织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的国家、集体或民间组织的各种经济资金,从事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技等农村公益事业,在形成农村社会教化网络,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身体、心理、文化、道德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信息咨询、农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组织保证功能,等等。
(四)增强国家对农村社会资本的主导力量,整合农村社会资本
1.充分发挥国家对农村人才资源队伍建设的主导作用,增加农村资本存量。一是着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和农村生产型人才培养。在实施涉农项目时,重视生产者的实用技术培训和科学素质提升。二是着力加强农村经营型人才培养,依托农超对接合作社产品推介等平台,开展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推动出台地方法规,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合作社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三是着力加强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培养,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重点围绕农业服务人员、农村管理服务人员及新型创业农民开展培训。四是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加大农业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力度。积极支持农村社会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
2.充分发挥国家对农村社会资本存量空间拓展的主导性。改进完善农业教育指导工作,丰富农民的人力资源存量,增强农民社会资本拓展意识;组织发挥农民村务职能,增强农民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将自身的社会资本转化为群众的社会资本,促进农村社会资本主体多元化;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对自觉运用社会资本扶助农民群众的个体农民进行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注重对农民的社交文明礼仪教育,丰富农民人力资产存量,增强农民获取社会资本的能力;组织开展农村内部活动,营造良好的农村社会交往环境,为拓展农民社会资本搭建平台;组织开展农村对外交流学习活动,促进农村社会资本存量的合理流动,为农民社会资本拓展扩大空间。
(作者单位:襄城县库庄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