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产业集聚持续发力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c19890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20日,河南省统计局发布河南省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其中产业集聚区成绩依然“惊艳”,工业的“半壁江山”势头不减: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的比重56.1%,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81.9%,同比提高14.2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7.0个百分点,为促进全省工业稳定增长发挥了中坚作用。


  10月23日,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传出捷报,经国务院批复,位于该示范区核心区的焦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至此,河南省国家高新区总数达到7家,数量居中西部省份首位。
  与此同时,河南省发改委发布的一则消息也令人振奋。今年上半年,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006.1亿元,同比增长34.9%,成为全省首个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聚区。
  而这一切,都是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的“一斑”。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过近7年的快速发展,河南的产业集聚区规模迅速壮大,载体效应日益显现,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支撑。
  科学发展载体
  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对刚刚实现从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跨越的河南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影响。2009年1月,全省工业增速仅为1%,在沿海打工的农民工汹涌返乡近900万人。
  每一次危机都是產业格局重新调整、区域格局重新洗牌的重要节点。彼时的河南,尽管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但是,省情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低、散、小”的工业发展方式、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人口大省的资源环境约束,都使河南在发展道路上举步维艰。
  河南决策层分析认为,新形势下,河南的未来发展路径面临两个“走不通”,即发达国家走过的高消耗、高消费的现代化路子走不通,自身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路子也走不通。要实现新跨越,必须走集约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时任河南省省长郭庚茂(现任河南省委书记)提出,在全球化时代,经济领域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个企业或产品的竞争,而是产业体系和配套能力的竞争。只有培育产业链条健全、专业协作机制完善、竞争力强劲的产业集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郭庚茂的倡导下,2008年12月,河南省委明确提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努力使之成为“全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和战略支撑”。2009年4月,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产业集聚区作为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为了使产业集聚区真正成为河南省科学发展的新载体,河南省规定,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即“三规合一”,2015年,又增加了与生态环境、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的衔接,即“五规合一”;同时要求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即“四集一转”,以确保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产城互动、融合发展”。


  针对2009年之前工业园区“散、乱、少、弱”问题,河南改变过去“村村点火、乡乡冒烟”的分散发展模式,在规范整合原有300多个园区的基础上,河南确定了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布局在县域内的有114个,每个县原则规划一个。”时任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现任河南省副省长张维宁介绍,2009年,他们用几乎一年时间,指导各地以产业发展为中心,建立了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河南各地一边加快完善产业集聚区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一边采用多种形式招商引资。以情招商、以诚招商、以商招商,河南创造出诸多模式;从省委书记、省长到县、乡、村普通干部,为了招商可谓使尽浑身解数。河南干部职工为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五加二”“白加黑”夜以继日地工作更是常见。为了富士康入豫,郭庚茂多次亲赴富士康总部、基地,与郭台铭会晤,还曾经直接到机场去接机,一时传为佳话。2010年,富士康入豫建厂。强大的集聚效应迅速产生,近百家配套企业随之落户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2013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
  当亚洲最大的可口可乐生产基地选址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后,同为世界500强的美国嘉吉公司闻声而至,厂子就建在可口可乐一墙之隔。一根管道穿墙而过,嘉吉公司的糖浆直接输送到可口可乐的生产线上,成功实现了运输的零成本和安全效益的最大化。1+1>2,这正是集聚的魅力。
  作为郑州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见证者,郑州市组团发展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王琳说:“2009年起步时,我们心里都没底儿,等于是一边谋划一边干。”开始几年,是埋头苦干的阶段,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2013年以后,郑州市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步伐迈得更快,也更稳健。
  很多产业集聚区都有类似的经历。长葛市产业集聚区从无到有,现在已形成超硬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3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正在打造不锈钢及制品、车辆制造及零部件等2个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培育新型材料和印刷包装2个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不能是“小土豆装一袋”,关键要有主导产业。河南省要求:一个产业集聚区不能超过3个主导产业。把握“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原则,集中力量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濮阳县忍痛割爱,将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塑编产业和再生纸产业停产或转产,集中精力打造全省医用新材料产业基地。2014年年底,全省产业集聚区已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184家,较2009年增长77.3%。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的比重由2009年的24.8%提高到40.2%,提升15.4个百分点。民权制冷、长垣起重机、许昌发制品、鹤壁金属镁加工、南阳防爆电器、虞城钢卷尺、柘城金刚石制品等30多个产业(产品)成为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冠军产业集群。   主导产业鲜明,产业链才能延伸做强。地处黄河故道的农业大县民权,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2006年县财政收入在全省100多个县排倒数第一。前不久,记者在民权县采访时看到,民权产业集聚区制冷工业园内,制冷整机生产企业已达37家,制冷配件企业达50多家。目前制冷产品所需的160多个零部件基本实现全配套,区内拥有万宝、澳柯玛、冰熊、香雪海、阿诗丹顿等20余个国内知名品牌,冰箱冰柜、冷藏车、热水器产能分别达1500万台、2万辆、600万台。


  产业集聚区建设初期,汤阴县依托农业资源和产业化基础,以打造“中国健康食品产业基地”为目标,培育形成小麦、肉鸡、生猪、中药材等9大产业链。2014年食品工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连续10年蝉联“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同时,汤阴县结合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抢抓东部产业转移及市区医药产业退城进郊机遇,拓展延伸以食品为原料的生物医药产业,成功实现了食品一生物医药一保健品的链式衔接。目前,汤阴县规划建设了占地10平方公里的医药产业园,入驻科伦、上海安丁等企业34家,拥有医药批号437个,品种规格612个,形成集材料、研发、生产、贸易、临床“五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格局。2014年,医药产业实现产值60亿元。
  功能集合构建,集聚促进集约。功能完备的产业集聚区正在成为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郑州航空港区,全省最大的产业集聚区,2010年吸引富士康项目进驻,目前全球70%的苹果智能手机、全球1/7的智能手机在这里生产,73家配套企业前来落户。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郑州航空港区已成为强大引擎,正全面推动郑州建设大枢纽、大产业、大都市,打造中部地区中心城市。
  近年来,获嘉县产业集聚区積极寻求产业转型之路,以延链、补链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涂料产业,积极打造新型装饰材料产业园区。园区占地6000亩,一期规划3000亩,建成后将成为年产50万吨新型装饰材料、37万吨树脂及1万吨助剂,产值超百亿元的全省最大新型装饰材料生产基地。目前入驻企业12家,累计完成投资56亿元,涂料产业集聚之势初步形成,基本形成了以中新化工等企业为原料生产、河南宝河树脂等企业为中间体加工、河南金凤化工等企业为涂料生产,以及郑州金泰制罐等企业为产品包装的完整产业链条,集群效应开始显现,使煤化工产业的“老树”焕发了涂料产业的“新芽”。
  “多年来河南工业结构调整想办而未办成的事情,在最近6年取得了突破。”河南省发改委主任孙廷喜介绍,河南传统产业得到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呈现勃勃生机。
  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825.39平方公里。在近7年的发展建设中,产业集聚区培育了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有色、生物医药、新材料、物流商贸、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轻工、电子信息、新能源、建材、钢铁十五大类。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100多个,其中郑州电子信息、洛阳装备制造、漯河食品3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
  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999.14亿元,超过2009年投资的7倍,达7.14倍;集聚区投资占全省投资的比重达53.3%,较2009年提高33.7个百分点。6年来,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54042.8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968.14亿元,较2009年增长3.46倍。
  柘城县邵园乡四所楼王村35岁的农民窦培良,如今多了“工人”“市民”两个身份。前些年,他放弃在江苏南通月薪5000多元的工作,和妻子一起回到家乡,到产业集聚区里的万克钻石工具公司工作,每月能挣六七千元,还在附近买了套110平方米的房子。
  在此设厂生产阿玛尼、优衣库等服装的上海投资商王桂英也准备买房。她很感慨,几年前县城相当破旧,有个湖也臭气熏天。如今,集聚区发展起来后,城市治理也跟上了,一个有2000亩水面的生态公园已全新开放。“在县城工作和生活都很舒适,我要介绍更多朋友来这里投资!”她说。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业集聚区建设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得到有机结合。河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伟介绍,河南180个产业集聚区主要布局在中心城市和县城周边,成为城市的工业功能区,也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加快向城市特别是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转移创造了条件。
  扫描全省各个产业集聚区,大多数都已开始注重产城融合。
  郑州国际物流园已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签约,与北师大基础教育实验学校达成了合作意向,学校、医院、超市和邮政、金融、消防……城里有的这里都会有。


  南阳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内,已吸纳了数万人就业,周边从事物流、餐饮等第三产业的人员就达2万多。乐凯华光、天冠职工生活区等企业职工社区相继崛起,将9个行政村(社区)建设成为6个新型城市社区,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位于信阳市羊山新区北部的信阳国际家居小镇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15.16平方公里,总概算投资350多亿元,在规划之初就设计了包括园区社会、市政设施在内的产城融合功能区。
  宜业与宜居并重,越来越多的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城市建设实现“无缝对接”“联动发展”。走进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天蓝水碧,草木青翠,梅林成片,栾树斑斓。荷塘边,6万平方米公租房迎来一批批产业集聚区工人,空调、网线、电视、独立卫生间……公租房内设施齐全。如今,他们又把县城周边最好的位置改造提升,建成小区,提供给工人,名字也起得雅致,叫“荷塘柳岸”。   在信阳市平桥区,公共实训基地成为企业顺利落户的“孵化器”。上市公司舜宇集团2010年刚签约投资,公共实训基地就无偿提供实训车间,企业只需安装设备就可培训员工。“孵化”期间,实训基地帮其招工、培训员工1300多人。一年半后成功“孵化”,企业迁到产业集聚区。有了熟练工人,企业如今越做越大。
  “产业集聚区也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试验田。”河南省省长谢伏瞻说。为建立健全产业集聚区要素保障机制,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12个文件,不断优化政务、商务、法制等环境,实现“一优带百通”。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外向型企业众多,政府与物流企业联手建设公共保税中心,创造性地把“关境线搬入企业门口”。
  企业想要的,千方百计做好服务;企业没想到的,同样为其服务周全。今年7月开始,临颍县政府为产业集聚区企业服务的内容主动加了一项:开设“周末大讲堂”,每周聘请国内名牌高校知名专家来园区为企业老板和管理人员讲课。“企业太欢迎了,300人的会场,每次连过道都挤得满满的。”该县产业集聚区负责人说。
  民权产业集聚区注重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不断为逐步实现由家用、商用制冷向工业、科研制冷拓展转变增加实力,为由民权制造向民权创造转变夯实基础。该集聚区设立的中科院制冷院士工作站获批“国家火炬民权制冷特色产业基地”,相继被确定为“国家级出口制冷机电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建成了全国第四家国家级冷冻冷藏设备检测中心、河南机电学院民权制冷学院,积极开展“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创建活动,为制冷产品质量、企业技术工人储备、入驻招商企业服务平台的完善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目前,区内企业获得国家专利121项,成功申报河南省著名商标企业12家、河南省名牌产品企业7家,被确定为河南省知名品牌示范区。
  进一步简政放权、建立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支持体系、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河南省对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不断提出新要求。
  7年探索路,中原“聚”变时。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集聚发展的热潮在中州大地涌动,正助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新常态呼唤新突破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沿海及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转移呈现新特点,区域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强化,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新的条件约束下,河南产业集聚区该怎样突破?
  5月中旬,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通报了2014年度产业集聚区动态调整情况,5个专业园区晋升为产业集聚区,7个产业集聚区因未达门槛标准被调整为专业园区。产业集聚区考核实现了“有进有出”。
  谢伏瞻宣布,对7个不达标的产业集聚区降级,取消一切优惠政策,并要求相关省辖市政府向省政府说明不达标原因。
  河南省会一媒体报道会议细节时称:“这是6年来我省第一次对不达标的产业集聚区降级,对相关省辖市震动非常大。”
  这一举措足见河南决策层的决心,同时也凸显了集聚区建设的问题。
  谢伏瞻曾一语中的地指出一些产业集聚区存在的产业集群规模小、龙头骨干企业少、产业层次低、配套能力弱等问题。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同质性较强,区域恶性竞争现象依然存在。总体上看,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涉及装备制造的超过79个,其中确定为机械制造的产业集聚区有25个,涉及农副产品加工的34个、食品加工的32个、纺织服装的27个、化工行业的22个。由于各集聚区在初期发展中,以规模扩张为首要目标,在项目引进、产业培育上没有充分依托本土资源优势或产业基础,导致各地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中争项目、争企业、争产业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于陷入恶性竞争。
  从各个集聚区内部看,产业链环节不完整、本地配套率低仍是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产业集聚区发展初期,主管部门往往容易重“项目”轻“产业”、重“大块头企业”轻“小体格配套企业”、重“生产制造环节”轻“服务增值环节”,导致产业链条环节缺失,产业发展缺乏配套,产业集群以“堆”代“链”,集群效应发挥不足。与此同时,产业链整合难度大也较为突出,当前多个产业集聚区中,能真正充分发挥培养行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中小企业进行配套供应生产、进行产业链式发展的领袖型龙头企业较少,甚至有些还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关系。
  河南省委党校博士宋伟长期关注产业集群建设,他谈道,随着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密集出台,中西部工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周边区域中心城市竞相发展、相互赶超的竞争格局趋于强化。逐步提高的劳动力成本、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以及来自节能减排的环境压力等因素相互叠加,导致有色金属、钢铁、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的发展需投入更多的人力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集聚区自主创新能力弱的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仍在延续。目前,集聚区内传统制造、加工企业占比仍然较大,高新技术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偏少,研发机构和高素质人才缺少,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较少、科技经费支出低、科技从业人员不足。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转入中低速阶段,工业增加值持续回落,虽然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常态化“微刺激政策”,但政策效应却出现递减现象,从工业企业运行情况来看,企业生产经营仍然面临较多困难,工业增长存在内在下行压力。在外围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下,集聚区的产业发展和业绩提升都面临较大挑战。
  对此,谢伏瞻开出了处方:紧紧围绕提质转型创新发展,在发展理念、建设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快调整,以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为方向,突出集群发展、创新发展、集约发展、改革开放等关键环节,持续推动产业集聚区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努力使产业集聚区在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动力转换上发挥更大作用。
  宋伟提出:当前,受资源、环境、土地等因素的制約,河南产业集聚区的面积很难再依靠规模扩张式的粗放发展方式。尤其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产业集聚发展的重点是产业形态的创新、产业组织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品牌价值的塑造。注重由主要靠规模扩张向主要靠创新驱动转变。要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高地和河南研发创新中心,不断提升载体对其周边地区及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力。持续推动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共性技术平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企业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创新载体建设。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集聚区内建设一批国家工程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支撑重点产业技术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推动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搭建创业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龚绍东表示,要积极培育龙型产业集群。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明显、中小企业配套齐全、产业链环节完整”的龙型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链式、配套、融合发展能力。持续强化承接转移,围绕培育“百千万”亿级产业集群,瞄准主导产业集群缺失和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招商,推动终端产业产品向上游延伸、基础工业向下游延伸,着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龙头项目,带动关联配套产业协同转移,力争省级层面重点发展2~3个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各省辖市打造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各县集中发展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认为:“未来,随着‘一带一路’‘互联网+’‘众创平台’等战略政策的逐步落地,河南产业集聚区将以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为方向,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主导产业结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新引擎。”注重由硬基础投入向软环境塑造转变。当下应该把重点从加快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转到软环境打造上来,注重运用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及大数据,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产业集聚区;注重节能减排、循环发展,建设集约化、绿色化的生态产业集聚区;注重塑造创业氛围、鼓励技术创新、疏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建设科技化、品牌化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着力强化集聚区综合服务功能。推动综合功能园区建设、提升集聚区服务质量,要进一步提升配套设施升级,一方面要加快研发创新、检验检测、仓储物流、实训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快生活配套、商业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要强化集聚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云”智慧。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一直在实践,一直在前行,河南省产业集聚必将大有作为!
其他文献
今年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央连续12年在“一号文件”中关注“三农”问题,其主要内容是: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12年来,中央连续下发的“一号文件”,都事关“三农”,足以说明农业、农村、农民的分量之重。纵观这些文件,每年
期刊
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原则、目标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10天后,9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国企改革“1+N”中的首个“N”亮相。这是继国企改革顶层方案出台后的首份配套文件,也是目前社会资本最
期刊
“北京是个高手扎堆的地方,也可以说到处都是机会。到北京演出,对于地方剧种的发展来说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2015年9月带经典剧目《珠珠塔》到北京演出的江苏锡剧团团长周东亮说。  他们进京演出有一个契机:“乡音·乡情·乡味·乡韵”北京地方戏曲演出季。最重要的是,这个演出季有一个固定剧场——大观园戏楼。  从2015年8月到2016年12月,地方剧团将在演出季中陆续亮相。  就像一根丝线,把散落各处的
期刊
入秋以后,天气逐渐变凉,“贴秋膘”又开始流行起来。“贴秋膘”轻则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重则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补阴”才是重点  《黄帝内经》中早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秋天最大的特点是“煤”,煤最伤肺阴,清补肺阴可减轻口唇干裂、喉鼻干痒和咳嗽等不适症状,避免季节更替肺气受损以致感受“时毒瘟疫”之苦;平补胃阴可减轻脾胃燥热太盛所致的口干烦渴、胃胀、没有食欲、大
期刊
编者按:  3月29日至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在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等的陪同下到河南调研,并主持召开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会。他强调:“要按照党中央部署精心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争做合格党员、争做合格党员领导干部,在决胜全面小康中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建功立业。”  4月1日,
期刊
编者按:  金秋的漯河,是一座在桂花里沉醉的城市,被秋色渲染的沙澧河,诗情画意,盛妆迎客。11月1日~3日,第三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此召开。这座因许慎和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而久负盛名的城市,将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  目前,“中国文化热”在世界各地不断升温,新一轮“汉语热”也在全球掀起,从2004年首个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至今,已有465所孔子学院及7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遍布世界五大洲,势不可
期刊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负责人称:“数据,已经滲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大数据在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以及军事、金融、通讯等行业存在虽已有时日,但却因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才引起人们关注。教育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如何在信息技术时代使大数据成为教育教学的工具成了重要的课题。 
期刊
随着医疗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和医改的不断深入,医院要发展,不但要拼硬件、拼技术,更要拼服务。医院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只有良好的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患者,医院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事实胜于雄辩。6年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持续开展“两围绕”服务活动是正确的,该院稳健快速的发展结果就足以得到证明。该院领导班子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敢想敢干,找准大发展的定位,谋划好大发展的目标,努力形成了凝
期刊
公路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是长期困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大问题,不仅直接对公路路面、桥梁造成严重破坏,大幅增加了路面维护费用,而且大大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巨大隐患。  目前,我国的公路治超工作在国务院相关部门的严格管理及各地省市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理,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仍存在着诸如经费不足、设备陈旧、负面舆论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当下的困境中进一步找到治
期刊
编者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千年前“河南老乡”杜甫心系苍生的锥心之间,千年后也是共和国总理李克强多年来念兹在兹、情之所牵的民生大事。  这件民生大事就是棚户区改造。  棚户区是历史欠账,也是城市伤疤。  “我们不能让城市这边高楼大厦,那边是棚户连片;这边霓虹闪烁,那边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不具备。”他说,要切实让老百姓从“忧居”变为“宜居”。  早在履任辽宁省委书记期间,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