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标改革这一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方式,从實际出发,联系小学生性感特征、兴趣爱好,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对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提出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活动 策略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对培养学生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重要影响。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推广,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构建有效的课堂。
1. 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1.1 合作学习缺乏教师引导
目前小学大多数课堂中,都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在刚接触合作学习过程中往往不知所措,小组探讨分配也不够合理。并且低年级的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力,小组交流的过程过于自由,导致学生将学习交流的时间用于讨论其他话题。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有效的分工。目前小学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缺乏对学生的有效领导,导致学生合作效率低,课堂效果差,无法到达真正的学习目的。
1.2 滥用活动形式
目前不少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存在误区,对于活动的形式过度使用。如教师选择问题时,部分问题过于简单或无讨论价值,教师却安排小组讨论活动,导致课堂重点不够明确,课堂节奏无法得到有效把控,最终教学大纲无法完成,教师采取或拖堂或占用其他艺术课的方式,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不满的情绪,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
1.3 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由于目前小学的各种因素限制,导致学生动手实践机会不足。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自主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学生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学会知识的运用,并且巩固所学知识,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 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策略
2.1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指导学生如何有效进行合作讨论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效率。教师在开展合作讨论活动前,应明确学生讨论的具体要求、讨论目的,并且向学生传达清楚讨论的步骤,保证学生掌握合作探究的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平移》一课时,教师应合理安排分组,完成分组后发布任务。教师可以安排小组每一个人选择将要平移的图形的一个顶点,然后每一个小组成员移动其中的一个点,最后将点连接,完成图形。通过比较平移后的图形和原图形大小、形状是否异同,判断平移是否出错,小组成员通过寻找出错点,互相纠正,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2.2 组织学生在游戏化活动情境中学习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特点,合理设计符合学生性格的教学活动。游戏化活动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成趣味横生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玩抢板凳的游戏,将一堆板凳分成几个数量相同的小组,然后让一定数量的学生选择板凳。在学生选择板凳前先提问学生:“有多少同学抢不到板凳”,通过学生自主的思考计算,加强对除法和余数的认识,同时,游戏过程中人数的变化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除法、乘法和余数计算过程。游戏有趣又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对数学产生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
2.3 提供实践机会
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在实践动手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理论知识是如何总结归纳完成的,从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中计算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自主将其剪成平行四边形,然后提问学生“有什么方法可以将其转换成一个长方形吗?”让学生先开动脑筋,自主思考,然后提示可以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让学生尝试剪开后将两部分拼一拼,拼成长方形。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换成自己熟悉的图形,进行推理计算,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享受自主推理出数学公式的愉悦感,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3. 小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尚存在部分问题,如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滥用活动形式,学生缺乏实践机会。解决这些问题,使教学活动得到有效开展的策略有: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组织学生在游戏化活动情景中学习,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袁玉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2016(16):235.
[2] 沈军梅.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开展操作活动的策略——以“图形与几何”领域为例[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3):38.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活动 策略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对培养学生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重要影响。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推广,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构建有效的课堂。
1. 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1.1 合作学习缺乏教师引导
目前小学大多数课堂中,都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在刚接触合作学习过程中往往不知所措,小组探讨分配也不够合理。并且低年级的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力,小组交流的过程过于自由,导致学生将学习交流的时间用于讨论其他话题。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有效的分工。目前小学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缺乏对学生的有效领导,导致学生合作效率低,课堂效果差,无法到达真正的学习目的。
1.2 滥用活动形式
目前不少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存在误区,对于活动的形式过度使用。如教师选择问题时,部分问题过于简单或无讨论价值,教师却安排小组讨论活动,导致课堂重点不够明确,课堂节奏无法得到有效把控,最终教学大纲无法完成,教师采取或拖堂或占用其他艺术课的方式,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不满的情绪,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
1.3 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由于目前小学的各种因素限制,导致学生动手实践机会不足。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自主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学生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学会知识的运用,并且巩固所学知识,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 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策略
2.1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指导学生如何有效进行合作讨论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效率。教师在开展合作讨论活动前,应明确学生讨论的具体要求、讨论目的,并且向学生传达清楚讨论的步骤,保证学生掌握合作探究的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平移》一课时,教师应合理安排分组,完成分组后发布任务。教师可以安排小组每一个人选择将要平移的图形的一个顶点,然后每一个小组成员移动其中的一个点,最后将点连接,完成图形。通过比较平移后的图形和原图形大小、形状是否异同,判断平移是否出错,小组成员通过寻找出错点,互相纠正,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2.2 组织学生在游戏化活动情境中学习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特点,合理设计符合学生性格的教学活动。游戏化活动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成趣味横生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玩抢板凳的游戏,将一堆板凳分成几个数量相同的小组,然后让一定数量的学生选择板凳。在学生选择板凳前先提问学生:“有多少同学抢不到板凳”,通过学生自主的思考计算,加强对除法和余数的认识,同时,游戏过程中人数的变化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除法、乘法和余数计算过程。游戏有趣又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对数学产生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
2.3 提供实践机会
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在实践动手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理论知识是如何总结归纳完成的,从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中计算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自主将其剪成平行四边形,然后提问学生“有什么方法可以将其转换成一个长方形吗?”让学生先开动脑筋,自主思考,然后提示可以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让学生尝试剪开后将两部分拼一拼,拼成长方形。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换成自己熟悉的图形,进行推理计算,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享受自主推理出数学公式的愉悦感,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3. 小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尚存在部分问题,如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滥用活动形式,学生缺乏实践机会。解决这些问题,使教学活动得到有效开展的策略有: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组织学生在游戏化活动情景中学习,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袁玉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2016(16):235.
[2] 沈军梅.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开展操作活动的策略——以“图形与几何”领域为例[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