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048-01
【摘要】目的:探讨各种气胸及液气胸采用低负压吸引治疗临床护理。方法:本次共选择50例各种气胸及液气胸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在采用低负压吸引治疗的同时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9例低负压吸引治疗后萎陷肺组织全部复张,气胸及液气胸消失,1例转为胸腔镜手术后治愈。无继发感染,患者心理状况评估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加强各种气胸及液气胸采用低负压吸引治疗时,运用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低负压吸引;气胸;液气胸;护理
呼吸系统急症常见类型中,气胸及液气胸占较高发生比例,多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大泡、肺结核等疾病基础上发生,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1]。低负压吸引为有效治疗手段,同时整体、全面的护理方案实施,是改善预后,提高救治质量的关键。本次选择相关研究对象50例,就上述医护内容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研究对象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15~94)岁,平均(45.2±1.3)岁。其中气胸合并少量-中等量胸腔积液26例,自发性气胸11例,自发性食管破裂后脓气胸2例,外伤性气胸5例,肺叶切除后支气管残端瘘脓气胸并发1例,食管-胃吻合口瘘1例,外伤性血气胸4例。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并排除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
1.2 方法
胸腔闭式引流管在行液气胸或气胸定位后插入,与胸瓶(内盛500ml无菌盐水)连接实施闭式引流,待引流液体或气体减少,紧密连接排气管,行低负压吸引。完善治疗全程的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 心理干预
积极访视,就医院环境、责任医护人员、科室规章制度向患者及家属简单介绍,消除其陌生感。因患者疾病本身造成的身心痛苦,加之缺乏低负压吸引治疗知识及过分担心预后,多有焦虑、恐惧情绪。护理人员需针对性健康宣教,讲明此治疗手段优势、安全性,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成功救治案例等,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提高医护依从[2]。
1.2.2 引流管护理
通畅性护理:术后取半卧位,可适当抬高床头呈30°出,保持引流通畅,且使肺瘀血减少。引流管需妥善固定,防止管子滑脱,不宜过长,避免受压、扭曲,每(1-2)小时行1次挤压引流管操作,以防管腔被纤维血块堵塞。
位置:无菌水封瓶接胸腔引流管,长管在液面下(3-4)cm,并标记液面。于低于心脏水平(60-100)cm处放置胸腔引流装置,更换水封瓶液或搬运患者时,引流管上端用止血钳打折夹闭,防止逆流感染。引流液瓶中液体每日更换1次,严格无菌操作[3]。
协助排痰:脓胸、外伤性气胸者鼓励早期活动,指导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以利引流和呼吸,避免用力咳嗽,必要时可雾化,促使痰液排出。
密切观察:对水柱波动情况密切观察,记录气泡溢出、引流物性状、量等,若有大量气体不断排出,可能因引流管破损漏气或胸壁切口封闭不严所致。
1.2.3 闭式引流干预
接负压吸引器前,检查机器是否有正常工作性能,包括电路、电源有无故障,检查压力表灵敏度,可用手指堵负压吸引管口,观察压力表指示针,升至最大值,表明机器有正常性能。
吸引负压调节:胸膜腔负压正常人为(-10~-5)mmHg,故低负压吸引应在-0.501kPa水平设置,后依据引流情况微调,调节时对患者的感受进行询问,避免过大负压吸引诱发胸痛。
持续开动吸引器:有气体或液体在胸管溢出时,吸引不可随意中段,以免肺部组织压缩。同时保证足够的低负压吸引时间,通常负压吸引闭式引流为(1~2)日,若观察气胸症状未缓解,需行胸腔手术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Statistics 20.0版,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49例低负压吸引治疗后萎陷肺组织全部复张,气胸及液气胸消失,1例转为胸腔镜手术后治愈。无继发感染,患者心理状况(HAD情绪测定表评定,分值越低,效果越好)评估优于干预前(P<0.05)。见表1。
3 讨论
病发各种气胸及液气胸的患者心身状况均不佳,临床低负压吸引治疗时,对护理质量有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需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操作技巧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给予患者更多关爱,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提高医护依从性,并做好治疗过程中各项护理配合,包括引流管护理、闭式引流干预等,以确保各项操作的顺利实施,保障医疗安全。本次结果表明,预后良好,无继发感染,且患者心理状况得以良好调节,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
综上,加强各种气胸及液气胸采用低负压吸引治疗时,运用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华,刘文静.1例双侧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10,8(15)25.
[2]李芳,周营.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J].当代医学,2009,8(15):123.
[3]俞二娣.自发性气胸性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护理策略[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5):696.
【摘要】目的:探讨各种气胸及液气胸采用低负压吸引治疗临床护理。方法:本次共选择50例各种气胸及液气胸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在采用低负压吸引治疗的同时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9例低负压吸引治疗后萎陷肺组织全部复张,气胸及液气胸消失,1例转为胸腔镜手术后治愈。无继发感染,患者心理状况评估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加强各种气胸及液气胸采用低负压吸引治疗时,运用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低负压吸引;气胸;液气胸;护理
呼吸系统急症常见类型中,气胸及液气胸占较高发生比例,多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大泡、肺结核等疾病基础上发生,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1]。低负压吸引为有效治疗手段,同时整体、全面的护理方案实施,是改善预后,提高救治质量的关键。本次选择相关研究对象50例,就上述医护内容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研究对象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15~94)岁,平均(45.2±1.3)岁。其中气胸合并少量-中等量胸腔积液26例,自发性气胸11例,自发性食管破裂后脓气胸2例,外伤性气胸5例,肺叶切除后支气管残端瘘脓气胸并发1例,食管-胃吻合口瘘1例,外伤性血气胸4例。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并排除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
1.2 方法
胸腔闭式引流管在行液气胸或气胸定位后插入,与胸瓶(内盛500ml无菌盐水)连接实施闭式引流,待引流液体或气体减少,紧密连接排气管,行低负压吸引。完善治疗全程的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 心理干预
积极访视,就医院环境、责任医护人员、科室规章制度向患者及家属简单介绍,消除其陌生感。因患者疾病本身造成的身心痛苦,加之缺乏低负压吸引治疗知识及过分担心预后,多有焦虑、恐惧情绪。护理人员需针对性健康宣教,讲明此治疗手段优势、安全性,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成功救治案例等,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提高医护依从[2]。
1.2.2 引流管护理
通畅性护理:术后取半卧位,可适当抬高床头呈30°出,保持引流通畅,且使肺瘀血减少。引流管需妥善固定,防止管子滑脱,不宜过长,避免受压、扭曲,每(1-2)小时行1次挤压引流管操作,以防管腔被纤维血块堵塞。
位置:无菌水封瓶接胸腔引流管,长管在液面下(3-4)cm,并标记液面。于低于心脏水平(60-100)cm处放置胸腔引流装置,更换水封瓶液或搬运患者时,引流管上端用止血钳打折夹闭,防止逆流感染。引流液瓶中液体每日更换1次,严格无菌操作[3]。
协助排痰:脓胸、外伤性气胸者鼓励早期活动,指导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以利引流和呼吸,避免用力咳嗽,必要时可雾化,促使痰液排出。
密切观察:对水柱波动情况密切观察,记录气泡溢出、引流物性状、量等,若有大量气体不断排出,可能因引流管破损漏气或胸壁切口封闭不严所致。
1.2.3 闭式引流干预
接负压吸引器前,检查机器是否有正常工作性能,包括电路、电源有无故障,检查压力表灵敏度,可用手指堵负压吸引管口,观察压力表指示针,升至最大值,表明机器有正常性能。
吸引负压调节:胸膜腔负压正常人为(-10~-5)mmHg,故低负压吸引应在-0.501kPa水平设置,后依据引流情况微调,调节时对患者的感受进行询问,避免过大负压吸引诱发胸痛。
持续开动吸引器:有气体或液体在胸管溢出时,吸引不可随意中段,以免肺部组织压缩。同时保证足够的低负压吸引时间,通常负压吸引闭式引流为(1~2)日,若观察气胸症状未缓解,需行胸腔手术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Statistics 20.0版,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49例低负压吸引治疗后萎陷肺组织全部复张,气胸及液气胸消失,1例转为胸腔镜手术后治愈。无继发感染,患者心理状况(HAD情绪测定表评定,分值越低,效果越好)评估优于干预前(P<0.05)。见表1。
3 讨论
病发各种气胸及液气胸的患者心身状况均不佳,临床低负压吸引治疗时,对护理质量有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需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操作技巧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给予患者更多关爱,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提高医护依从性,并做好治疗过程中各项护理配合,包括引流管护理、闭式引流干预等,以确保各项操作的顺利实施,保障医疗安全。本次结果表明,预后良好,无继发感染,且患者心理状况得以良好调节,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
综上,加强各种气胸及液气胸采用低负压吸引治疗时,运用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华,刘文静.1例双侧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10,8(15)25.
[2]李芳,周营.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J].当代医学,2009,8(15):123.
[3]俞二娣.自发性气胸性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护理策略[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