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A)—0045—01
一、对话法
起始阶段的阅读主要以对话形式出现,目的是鼓励学生踊跃参加教学活动,比较自然地使用语言,因此应主要采用对话的教学方法。教学时,教师放录音或高声朗读,然后问一两个问题要求快速回答,借此教授或复习其中的词语。接着要求学生用“看看说说”(Look and say)的方法进行练习,即看一下书,抬头说出句子。也可以在学生读熟之后让他们在班级前面表演。最后让学生按组通读对话,教师可巡视倾听,适时予以帮助和指导。
二、自读法
起始阶段除对话形式的阅读材料外,还有以阅读训练为主的短文。对于这些短文的教学,可以采用自读的方法进行。教师可先就短文内容提出一两个问题,并将要出现的单词介绍给学生,然后让学生默读短文,尽快找到答案,再口头检查纠正。最后,教师可以放录音或朗读短文,接着让几个学生读。当学生完全理解短文意思之后,再进行朗读,以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并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由于课文短而且简单,多数是对话中出现过的常用句式,描述的是日常生活内容,因此,可以让学生课外进行仿写练习。这样一来,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短文的进一步理解,又可以及早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问答法
从初二开始,多数阅读文章设有“课前问题”(Pre-read questions),目的是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并就有关话题展开讨论。然后通过阅读验证自己的推测,吸取信息,掌握新知识,丰富经验。
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和学生共同讨论“课前问题”,再就课文内容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边读边寻找答案。要求学生阅读时尽可能地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并鼓励他们在阅读时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学会使用字典或教科书附录中的词汇表及注释,适时表扬善动脑筋和使用词典的学生。
学生读完课文并找到答案后,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回答,同时帮助他们解决阅读中遇到的语法困难。再让学生细读课文,就课文内容提出更多的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会学生生字的读音,正确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含义,最后让学生听读、跟读、朗读,课后进行问答练习。
四、复述法
对语法现象少、句法简单的课文,可采用复述式教学法。即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简要地复述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练习口语。在一个同学复述时,其他同学既可以接受听的训练,又可以和自己的复述内容進行比较,进一步改进。使用此方法时,可配合图片给学生以提示,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根据学生复述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并据此作一些必要的讲解,使学生们完全理解全文的意思,最后听,读,巩固所教内容和所学知识。
五、填空法
与课文相配套的练习册中的填空题,是根据课文内容而设置的,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或用原文中词,或根据原文的意思填入适当的词。
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练习。首先,让学生阅读练习,了解需要填入什么样的词或短语,然后再读课文,读完一遍之后,试着完成填空练习,留下不会做的,再读课文,完成剩余的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每个空的答案,并随之解释课文中比较难理解的地方。这样,学生不但会基本掌握课文内容,而且也知道该从哪儿入手来复述课文,因为填空练习实际上也就是对原文的改写或缩写。例如,初中英语第三册第18课练习题2就是将课文第三部分改写成为一篇短文的。
六、语法分析法
有时,课文里会出现一些新的句式或语法项目,句子结构复杂,生词多,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这时教师可以采用语法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
可先将生词呈现给学生,并将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学生能够听懂的句式和语言作介绍。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等学生大体了解课文之后,再对出现的新的语法项目进行讲解和操练。同时,也可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结构进行必要的分析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意思。最后,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课后的问答练习,使他们进一步掌握全文。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英语知识的增长,学生会在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上获取一定经验。鼓励学生预习课文时适当地使用工具书、找主题句、猜测词义以及进行掠读和略读,也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轻松。
此外,也应该鼓励、要求并指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应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内容丰富、难度适宜的报刊和书籍,也可以让学生去书店、图书馆或在网上寻找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强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以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和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A)—0045—01
一、对话法
起始阶段的阅读主要以对话形式出现,目的是鼓励学生踊跃参加教学活动,比较自然地使用语言,因此应主要采用对话的教学方法。教学时,教师放录音或高声朗读,然后问一两个问题要求快速回答,借此教授或复习其中的词语。接着要求学生用“看看说说”(Look and say)的方法进行练习,即看一下书,抬头说出句子。也可以在学生读熟之后让他们在班级前面表演。最后让学生按组通读对话,教师可巡视倾听,适时予以帮助和指导。
二、自读法
起始阶段除对话形式的阅读材料外,还有以阅读训练为主的短文。对于这些短文的教学,可以采用自读的方法进行。教师可先就短文内容提出一两个问题,并将要出现的单词介绍给学生,然后让学生默读短文,尽快找到答案,再口头检查纠正。最后,教师可以放录音或朗读短文,接着让几个学生读。当学生完全理解短文意思之后,再进行朗读,以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并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由于课文短而且简单,多数是对话中出现过的常用句式,描述的是日常生活内容,因此,可以让学生课外进行仿写练习。这样一来,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短文的进一步理解,又可以及早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问答法
从初二开始,多数阅读文章设有“课前问题”(Pre-read questions),目的是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并就有关话题展开讨论。然后通过阅读验证自己的推测,吸取信息,掌握新知识,丰富经验。
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和学生共同讨论“课前问题”,再就课文内容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边读边寻找答案。要求学生阅读时尽可能地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并鼓励他们在阅读时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学会使用字典或教科书附录中的词汇表及注释,适时表扬善动脑筋和使用词典的学生。
学生读完课文并找到答案后,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回答,同时帮助他们解决阅读中遇到的语法困难。再让学生细读课文,就课文内容提出更多的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会学生生字的读音,正确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含义,最后让学生听读、跟读、朗读,课后进行问答练习。
四、复述法
对语法现象少、句法简单的课文,可采用复述式教学法。即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简要地复述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练习口语。在一个同学复述时,其他同学既可以接受听的训练,又可以和自己的复述内容進行比较,进一步改进。使用此方法时,可配合图片给学生以提示,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根据学生复述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并据此作一些必要的讲解,使学生们完全理解全文的意思,最后听,读,巩固所教内容和所学知识。
五、填空法
与课文相配套的练习册中的填空题,是根据课文内容而设置的,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或用原文中词,或根据原文的意思填入适当的词。
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练习。首先,让学生阅读练习,了解需要填入什么样的词或短语,然后再读课文,读完一遍之后,试着完成填空练习,留下不会做的,再读课文,完成剩余的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每个空的答案,并随之解释课文中比较难理解的地方。这样,学生不但会基本掌握课文内容,而且也知道该从哪儿入手来复述课文,因为填空练习实际上也就是对原文的改写或缩写。例如,初中英语第三册第18课练习题2就是将课文第三部分改写成为一篇短文的。
六、语法分析法
有时,课文里会出现一些新的句式或语法项目,句子结构复杂,生词多,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这时教师可以采用语法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
可先将生词呈现给学生,并将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学生能够听懂的句式和语言作介绍。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等学生大体了解课文之后,再对出现的新的语法项目进行讲解和操练。同时,也可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结构进行必要的分析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意思。最后,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课后的问答练习,使他们进一步掌握全文。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英语知识的增长,学生会在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上获取一定经验。鼓励学生预习课文时适当地使用工具书、找主题句、猜测词义以及进行掠读和略读,也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轻松。
此外,也应该鼓励、要求并指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应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内容丰富、难度适宜的报刊和书籍,也可以让学生去书店、图书馆或在网上寻找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强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以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