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在当代人们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利用天人合一思想解决环境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天人合一思想对解决环境问题的局限和价值两面进行论述,从而对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问题及树立科学发展观问题提供借鉴。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的道家思想里面,“道”是思想的核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抱阴而负阳,冲气以为和”人作为万物中的一部分,人也和自然一样来自于“道”,“道”是主体,是根本。他衍生出来的“阴”和“阳”也是相互融合,相互平衡,在对立当中又体现着统一,这与环境伦理学中提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重合的。在儒家看来,人类社会遵循的道德原則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统一的,即“天道”和“人道”。孔子认为“天”是一切万物的根源,是世间万物变化的依据,是至高的,起到支配的作用,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不能背离自然界的发展和运行规律,即“天道”和“人道”的统一。人们应该在人伦天道化、天道人伦化的发展演进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整个自然界和宇宙。
(二)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
庄子指出“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说明顺应“道”可以成功,违背“道”的宗旨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儒家把整个自然界看作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子钓不纲,弋不射宿”它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价值观。孔字的“仁德”思想也推及到自然界, “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川渊枯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去之” 、 “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这些都说明人与自然之间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既要利用、改造自然界,也要尊重自然界,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
二、天人合一思想对环境伦理思想的的借鉴意义
(一)天人合一思想对环境伦理思想的发展有理论借鉴价值
继承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因素,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认识水平,“天”、“人”合一就要求“人”与“天”和谐相处,这里的“天”也就是自然界,两者相互平等、相互制约,这给现代环境伦理提供了平等观的理论基础。
(二)天人合一思想对环境伦理思想提供了伦理基础
1988年1月,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发表一份宣言,“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所以中国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尊重、继承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使它深入人心,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底线。
三、天人合一思想对解决环境问题的局限
(一)天人合一思想产生的历史局限
天人合一思想产生于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它萌芽和成长于科技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当时受到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当时对于自然的利用和开发与今天工业社会相比差距很大,由于人口和科技的限制,对于自然界的索取很有限,主要进行的是静太的农业模式,因此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很小。而进入到工业社会时期,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知识爆发,物质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是万物的主宰”、“人定胜天”、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的泛滥,人们抛弃了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机会,开始向自然界疯狂的索取,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自然界开始向人类报复,人与自然界的矛盾被激化。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践的局限
在中国古代,人们重视对自身精神上的修养,通过自身精神境界的提高来达到自我的提高,通过自身精神的修炼来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今天看来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不具备现代的科学因素,它只是作为一种精神境界和哲学思想,而现在的环境伦理学注重的是现实的问题,想通过实际的行动来解决环境问题。环境伦理学要求人们转变对自然的态度,通过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等实践手段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三)天人合一思想主动性的局限
人的形体、血气、德性、喜怒好恶皆源于天,与天相从,因此,人是天的副本,人的性情取决于天。天是人的性情的决定者,是人的行为规范的本原,因此人要敬事天,按照上天昭示的行为规范去行动。这样必然使得人们出现消极被动顺从自然的情况,这就与环境伦理学积极认识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解决人类遇到的环境问题产生了出入,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又要尊重自然,在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津的前提下改造自然。
总之。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态智慧,继承和发扬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充实和提升现代环境伦理学理念和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老子·庄子·列子[M].张震点,校.湖南:岳麓出版社,2006.
[2]南怀瑾.孟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苟况.荀子[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的道家思想里面,“道”是思想的核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抱阴而负阳,冲气以为和”人作为万物中的一部分,人也和自然一样来自于“道”,“道”是主体,是根本。他衍生出来的“阴”和“阳”也是相互融合,相互平衡,在对立当中又体现着统一,这与环境伦理学中提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重合的。在儒家看来,人类社会遵循的道德原則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统一的,即“天道”和“人道”。孔子认为“天”是一切万物的根源,是世间万物变化的依据,是至高的,起到支配的作用,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不能背离自然界的发展和运行规律,即“天道”和“人道”的统一。人们应该在人伦天道化、天道人伦化的发展演进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整个自然界和宇宙。
(二)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
庄子指出“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说明顺应“道”可以成功,违背“道”的宗旨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儒家把整个自然界看作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子钓不纲,弋不射宿”它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价值观。孔字的“仁德”思想也推及到自然界, “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川渊枯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去之” 、 “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这些都说明人与自然之间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既要利用、改造自然界,也要尊重自然界,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
二、天人合一思想对环境伦理思想的的借鉴意义
(一)天人合一思想对环境伦理思想的发展有理论借鉴价值
继承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因素,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认识水平,“天”、“人”合一就要求“人”与“天”和谐相处,这里的“天”也就是自然界,两者相互平等、相互制约,这给现代环境伦理提供了平等观的理论基础。
(二)天人合一思想对环境伦理思想提供了伦理基础
1988年1月,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发表一份宣言,“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所以中国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尊重、继承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使它深入人心,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底线。
三、天人合一思想对解决环境问题的局限
(一)天人合一思想产生的历史局限
天人合一思想产生于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它萌芽和成长于科技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当时受到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当时对于自然的利用和开发与今天工业社会相比差距很大,由于人口和科技的限制,对于自然界的索取很有限,主要进行的是静太的农业模式,因此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很小。而进入到工业社会时期,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知识爆发,物质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是万物的主宰”、“人定胜天”、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的泛滥,人们抛弃了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机会,开始向自然界疯狂的索取,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自然界开始向人类报复,人与自然界的矛盾被激化。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践的局限
在中国古代,人们重视对自身精神上的修养,通过自身精神境界的提高来达到自我的提高,通过自身精神的修炼来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今天看来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不具备现代的科学因素,它只是作为一种精神境界和哲学思想,而现在的环境伦理学注重的是现实的问题,想通过实际的行动来解决环境问题。环境伦理学要求人们转变对自然的态度,通过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等实践手段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三)天人合一思想主动性的局限
人的形体、血气、德性、喜怒好恶皆源于天,与天相从,因此,人是天的副本,人的性情取决于天。天是人的性情的决定者,是人的行为规范的本原,因此人要敬事天,按照上天昭示的行为规范去行动。这样必然使得人们出现消极被动顺从自然的情况,这就与环境伦理学积极认识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解决人类遇到的环境问题产生了出入,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又要尊重自然,在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津的前提下改造自然。
总之。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态智慧,继承和发扬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充实和提升现代环境伦理学理念和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老子·庄子·列子[M].张震点,校.湖南:岳麓出版社,2006.
[2]南怀瑾.孟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苟况.荀子[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