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现代信息技术下如何提升高中诗词教学质量

来源 :启迪·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kar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词,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几年对传统文化的大力推崇,使得诗词愈加备受重视。诗词言简义丰、意境深远,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本文试结合高中语文诗词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浅谈在信息技术下怎样提升高中诗词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效果  高中诗词教学
  一、高中诗词教学的现状
  习近平主席曾说过:“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但近几年来,笔者发现,诗词教学仍然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道的难题。对诗词教学现状也是看法不一,但是对于高中诗词教学目标大家都有着相似看法:第一,汲取民族文化精髓,熏陶教化学生。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诗词尤其是古典诗词,它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最集中的表现。 [1]学习诗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滋养丰盈学生的心田。第二,涵养学生性情,培养审美能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美,是诗词最重要的因素。学习诗词,能够带给学生心灵上的审美愉悦,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帮助学生提高欣赏美的能力。高中生处于与诗词共舞的年华,学习诗词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理想志趣。
  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诗词教学的利弊
  传统语文课堂,是一黑板一粉笔加一课本,教学方式简单,学生上课兴趣也不高。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运用, 诗词教学现状发生了巨大改变。语文诗词教学从过去教师分析滔滔不绝,发展到现代更多地采用多媒体辅助。在实践中我们既感受到其融入诗词教学产生的积极效应,也察觉到信息技术滥用给诗词教学带来的负面后果。
  首先,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诗词教学,给枯燥的语文诗词课堂带来了无限活力,教师在分析诗词时,利用动画和声音的搭配,更好地解释诗句,营造诗词的意境,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诗词的艺术美,从而提升了诗词教学的质量。
  其次,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诗词教学,丰富了诗词教学课堂的内容量,也加快了诗词知识的传播速度。语文诗词课堂由原来枯燥的“填鸭式”灌输知识转变成学生的积极参与的过程,学生由被动听课转为主动交流,从而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整节语文课是和谐融洽的。
  最后,我们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时,还要尽量避免它给诗词教学带来的消极影响。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多媒体课件演示过度,弱化教学目标。语文诗词教学过程,应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学习诗词的过程。多媒体课件只起辅助作用。但眼下很多语文教师却轻重倒置,在授课中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课堂上教师对诗句解析,对意象、情感的分析,无不用课件展示,频繁地展示幻灯片,学生只来得及欣赏图片,而没注意到该掌握的诗词重难点,弱化了教学目标。
  (二)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源繁多,忽略学生诵读能力。人们常说“好诗不厌百回读”。诗词讲究韵律美,读来郎朗上口,非诵读不能感受其美。因此诵读应当成为学习诗词的主要形式。但有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后,名人范读视频取代了教师范读和学生诵读。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不是在诵读声中咀嚼体会,而是在多媒体演示中变得肤浅。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高中诗词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诗词教学,不应该简单理解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诗词讲授。 教师要将两者的整合效用发挥至最大,关键在于把握以下几点: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诗词教学整合,要突破诗词重难点这一教学目标。特别是现在网络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可供我们挖掘借鉴的内容繁多,但现实教学课时有限,這要求我们抓重点组织诗词教学,做到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有效,教学语言有效,学生讨论有效,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让信息技术为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发展学生能力服务,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
  (二)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成就的代表,[2]二者的整合运用应当处理好本与末、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这要求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诗词教学时,必须明确一点:信息技术只是用于辅助诗词教学的技术手段,不能本末倒置,一味追求创新而滥用,而要考虑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选择,与诗词内容相匹配。教师不应从网上下载了课件就直接来用,而应根据具体诗词制作符合学生情况的课件。
  (三)海德格尔曾说“诗即语言”,作为语言艺术的诗词,在学习过程中更要让学生多读、多品味,任何多媒体技术教学工具的运用都不能代替学生诵读和思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让学生加强诵读,不能喧宾夺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领悟诗词的艺术境界,而非仅仅停留在字词义理解的表面上。
  四.结语
  泱泱华夏,诗书传承。作为一线教师,一方面我们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把语文诗词讲解得生动形象,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张俊杰.如何在窩职院校语文巧堂进行古典诗词吟诵教学[J].考试周刊,2016,(1):36-38.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的浪潮经久不衰,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也要及时转换方向,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初期阶段对学生日后的数学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学数学;发散性思维;培养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也逐渐成为学生全面发展要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发散性
期刊
【摘要】在全面普及素质教育的今天,因材施教是践行现代教育理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先对因材施教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应用的意义,之后根据学生的需求,对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划分了几个层次,以期待能为初中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因材施教;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同时他与当代教学理论也是高度吻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
期刊
【摘要】当前,人们对初中物理教学有着很高的重视程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构建高效课堂逐渐成为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新要求。作为初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物理教学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要积极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新课标改革下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这需要教师提高对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视程度,
期刊
【摘要】在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过程中,英语教师作为学校校长的作用具有教育和行政方面的意义,它使英语教师能够加深学生群体对学校管理概念的理解,这一概念更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放松和友好的学习环境,并共同促进发展。在管理初中英语班校长的过程中,课程管理人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的学习需要,在特征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和他们的学习需要。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
期刊
摘要: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成为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要求。小学数学拥有形象化、应用化以及生活化等特点,绝大部分小学数学知识都可以称得上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加强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可以使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增强,让他们更为敏锐地找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有效激发他们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让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知识学习中,使数学课堂教学效
期刊
【摘要】在当前教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学校不能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数学等科目的能力,还要多关注学生在音乐、体育等方面知识的提高,特别是加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知识,更是教师应该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针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  在小学阶段灌输一定的音乐知识,对学生乐感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而利用合唱这一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其团队意识,更可以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使信息技术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高中语文教师要有敏锐的信息技术素养触角,及时捕捉新变化、新用途。并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需要,将二者自然巧妙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高中生在信息技术时代获得更多的高科技学习体验。并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信息技术;语文教学  引言  
期刊
摘要:在我们国家全体人民都非常重视教育,小学是学习打基础期,初中是学习能力提升期,高中是学习丰富和发展时期,这次我们主要是对需要能力提升的时候也就是初中数学课上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跟着老师所讲的内容走,目光不发生转移,在课堂上老师把学生分成数个小组来进行数学知识的教给学生,但是以前数学课上对小组划分过,学生始终怎么不感冒,这就需要寻找学生喜欢把小组建设成什么样子,让学生们的学力尽头更足,学习能力
期刊
摘要:德育是学校工作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而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承担着极其重要的教学任务。为了避免浪费课时,小学数学教师应致力于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效率,育人为本。纵观数学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理解为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探索数学课堂德育有效渗透的方法。  关键词:道德教育;教法研究;渗透;小学数学  一、德育渗透的现
期刊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指出:学校应根据教育部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课程方案的有关规定,从实际出发,认真实施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地方课程,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以及由学校安排的选修课资源,办出学校特色。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明确指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这为少数民族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