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朗普上台以来,美俄关系并未如其所愿出现改善。特朗普在竞选期间高调对俄示好,还力排众议表示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赢得大选后即表示将改善与俄关系。然而美国对俄政策调整至今未见出台,特朗普还改口说俄罗斯应将克里米亚归还乌克兰。俄罗斯则两次在叙利亚问题上于安理会行使否决权,直接与美国对着干,美国最近轰炸叙利亚后更是提出严厉警告。回顾美俄关系的演变史,这种事与愿违的现象属于情理之中,表明两国关系纠结难解的复杂性。
曲折反复的美俄关系史
19世纪时,俄美关系友好。当时新生的美国奉行孤立主义,不屑于卷入欧洲事务,与俄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两国基本相安无事。同时两国与世界头号强国英国都存在领土矛盾或势力范围之争,由此在对英关系上存在一定协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正式登上世界舞台,大力推行“以民主促进和平”,视初生的苏维埃俄国为洪水猛兽,与欧洲十几个国家一起对其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武装干涉。30年代后期,美英等国出于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考虑,企图祸水东引,诱使纳粹德国首攻苏联,自己坐收渔翁之利,然而美梦落空。
二战期间,为打败共同的敌人,美苏携手共战。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将美苏两国推向反法西斯阵营。美苏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携手最终打败法西斯力量,并共同建立了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努力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建立私谊,甚至容忍苏军控制中东欧,以防止苏联与德国进行幕后交易。
二战后美国成为欧洲安全保护伞。美国力图阻止苏联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美苏冷战对抗和地缘竞争正式开始,两极体系逐渐成形,军备竞赛持续了数十年,双方角逐也超出欧洲,到达中东、拉美、东南亚和非洲等全球各地。
冷战期间美苏也有缓和之时,但未能持续。上世纪60年代肯尼迪政府后期就表现出与苏缓和的意愿,但由于肯尼迪遭刺杀而未能进行下去。70年代,受越南战争拖累和石油危机影响,美国国力进一步受损,美苏力量消长和攻守之势出现转变。在此背景下,尼克松政府实施对苏缓和政策,双方达成一系列削减核力量协定和经济合作协议。1971年中美关系解冻并开始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美苏关系。
冷战结束后美俄出现短暂蜜月期,但很快重新剑拔弩张。美国等西方国家允俄巨额经济转轨援助,推动俄民主化和市场化改革,俄罗斯则一度全面西倾。然而美欧并未援助到位,反而借俄国力衰弱之机加紧推进北约东扩,将俄边境“缓冲带”国家纳入囊中,俄罗斯屡遭地缘挤压,两国关系重回僵冷。
9.11事件后俄积极加入美全球反恐联盟,允许美国在中亚建军事基地,显示与美合作诚意,俄美关系再次解冻。小布什与普京建立友谊,然而领导人个人关系最终敌不过国家利益分歧,小布什对普京谋求长期担任俄领导人以及其他反“民主”“自由”举动深表失望。2008年俄出兵格鲁吉亚以牵制北约东扩,更令美失望不已。地缘冲突和意识形态分歧让美俄再次分道扬镳。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努力“重启”美俄关系,交好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搁置在中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计划,扩大双边经济合作,两国关系再度转暖。但普京复任总统后,美国心有不甘,支持俄国内“颜色革命”,这就动了普京的“奶酪”。美欧试图吸收乌克兰加入欧盟,却导致俄进军乌克兰并收复克里米亚,令美国在地缘争斗中再输一局。美则将俄踢出八国集团,对俄实施经济和金融制裁,两国关系跌入谷底。
共同利益与领导人个人因素
由美俄关系演变史可看出,美俄关系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出现改善甚至携手合作:一是双方共同面临巨大且迫切的安全威胁,共同利益超越了彼此间的分歧;二是两国领导人具有改善两国关系的强烈意愿。领导者的个人因素对两国关系虽没有决定性作用,但具有促进性作用。二战时罗斯福总统建立与斯大林的私谊,为美苏战时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冷战期间,美国的艾森豪威尔、约翰逊和尼克松等总统皆曾努力加强与苏联领导人的沟通,对缓和两国关系紧张也曾发挥过作用。进入本世纪以来,小布什和奥巴马在上台之初,皆与俄领导人建立一定程度的个人关系,促进两国关系一度出现积极势头。
以上两个因素将来仍可能继续发挥作用并推动美俄关系复苏。首先,尽管美俄关系尚未出现预期中的改善,但现在就判断特朗普对俄已心灰意冷还为时过早。特朗普年轻时曾去苏联寻找商机,自信很了解俄罗斯,认为美俄之间没有理由不能实现和解,这表明他调整对俄政策的想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会轻易放弃。未来特朗普政府可能会选择在某个国际问题上显示与俄协作姿态,然后部分放松对俄制裁,落实两国关系正常化。不过美俄关系改善之路能走多远则另当别论,并非主观愿望所能左右。
其次,两国在事关世界和平与稳定问题上的合作协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两国关系。全球恐怖主义仍然肆虐,两国以及其他大国需要加强深度合作。美俄作为两个核超级大国,也需要履行对核不扩散的国际责任,尤其要做好应对核武器可能落到恐怖组织或“流氓国家”手中的情况。然而另一方面,与两次世界大战时相比,美俄目前尚不致再次共同面临来自另一个国家、国家阵营或非国家行为体的紧迫性威胁,恐怖主义和核扩散问题也不至于造成如此强大的威胁。这意味着尽管美俄或可由于加強国际安全协调而改善关系,但尚不具备深度合作的动力。
长期性难以调和的矛盾
从美俄关系史还看到,一旦共同的外部威胁消失,美俄很快会走向竞争、对抗和冲突,这说明两国关系中存在一些长期性的、难以调和的矛盾,意味着美俄关系改善难以一帆风顺。
首先,地缘竞争长期持续,仍将是影响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二战后美国站到欧洲地缘竞争的前台,直接卷入俄与其他欧洲列强的地缘矛盾,也使地缘角逐成为美苏长期争霸的主要内容。苏联垮台后,意识形态趋同并未带来地缘矛盾下降,美欧反而变本加厉蚕食俄曾经的领土和势力范围。双方在长期的地缘争斗中彼此产生深深的敌意和不信任感。美欧认为俄罗斯民族天生具有领土扩张的冲动,陷入越扩张边境线越长、边境线越长不安全感越强、越感到不安全越需要扩张的恶性循环,需要时刻加以防范遏制;而俄罗斯基于历史上屡被其他欧洲强国侵犯的痛苦回忆,始终认为美欧亡俄之心不死,因而谋求建立西部边境缓冲带,并不断伺机寻求反扑。人们有理由问:俄罗斯在小布什政府时期肢解了格鲁吉亚,在奥巴马时期夺取了克里米亚,在特朗普手上会有什么行动呢?近期对叙利亚阿萨德政权“打”与“挺”的较量,也显现两国在中东的地缘分歧与对抗。
其次,美俄在国际体系内的军事安全竞争仍在,仍是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大国关系的态势往往还取决于两者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俄罗斯仍是全球第二军事强国,俄美基于地缘矛盾和战略互疑,仍主要视对方为假想敌。俄在近年夺取克里米亚、打击伊斯兰国组织中表现出惊人的作战能力,甚至抢了美国的风头。特朗普上台后承诺大幅扩大军事装备预算,将会刺激俄军事革新与升级,进一步引发美国内反俄派、疑俄派的担心与恐惧,而中东则会成为两国军事较量的重要舞台。
再次,俄强人政治模式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与西方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仍将持续。辽阔广袤的国土、强敌入侵的历史、分崩离析的际遇、残酷的地缘竞争造就俄国民强烈的忧患意识,心理上接受或是需要一位对美欧示强的硬汉。沙皇时期的历史也为当今俄式强人政治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美欧不会甘心俄延续强人政治模式,将继续不失时机地进行干涉破坏,以达到驾驭和控制俄的目的。双方演变与反演变、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仍会持续。
特朗普执政以来备受“通俄门”事件困扰,既反映出激烈的党派斗争,也表明美国内各种反俄派、疑俄派势力的强大,从而对政府调整对俄政策形成有力牵制。这表明在未来美俄关系中,领导者主观愿望可能会在特定时期内发挥一定作用,但难以发挥关键影响。两国在地缘政治、国际体系和意识形态等领域存在深刻的矛盾分歧,美俄关系改善之路绝非坦途。
(作者为外交部驻外人员)
曲折反复的美俄关系史
19世纪时,俄美关系友好。当时新生的美国奉行孤立主义,不屑于卷入欧洲事务,与俄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两国基本相安无事。同时两国与世界头号强国英国都存在领土矛盾或势力范围之争,由此在对英关系上存在一定协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正式登上世界舞台,大力推行“以民主促进和平”,视初生的苏维埃俄国为洪水猛兽,与欧洲十几个国家一起对其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武装干涉。30年代后期,美英等国出于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考虑,企图祸水东引,诱使纳粹德国首攻苏联,自己坐收渔翁之利,然而美梦落空。
二战期间,为打败共同的敌人,美苏携手共战。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将美苏两国推向反法西斯阵营。美苏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携手最终打败法西斯力量,并共同建立了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努力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建立私谊,甚至容忍苏军控制中东欧,以防止苏联与德国进行幕后交易。
二战后美国成为欧洲安全保护伞。美国力图阻止苏联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美苏冷战对抗和地缘竞争正式开始,两极体系逐渐成形,军备竞赛持续了数十年,双方角逐也超出欧洲,到达中东、拉美、东南亚和非洲等全球各地。
冷战期间美苏也有缓和之时,但未能持续。上世纪60年代肯尼迪政府后期就表现出与苏缓和的意愿,但由于肯尼迪遭刺杀而未能进行下去。70年代,受越南战争拖累和石油危机影响,美国国力进一步受损,美苏力量消长和攻守之势出现转变。在此背景下,尼克松政府实施对苏缓和政策,双方达成一系列削减核力量协定和经济合作协议。1971年中美关系解冻并开始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美苏关系。
冷战结束后美俄出现短暂蜜月期,但很快重新剑拔弩张。美国等西方国家允俄巨额经济转轨援助,推动俄民主化和市场化改革,俄罗斯则一度全面西倾。然而美欧并未援助到位,反而借俄国力衰弱之机加紧推进北约东扩,将俄边境“缓冲带”国家纳入囊中,俄罗斯屡遭地缘挤压,两国关系重回僵冷。
9.11事件后俄积极加入美全球反恐联盟,允许美国在中亚建军事基地,显示与美合作诚意,俄美关系再次解冻。小布什与普京建立友谊,然而领导人个人关系最终敌不过国家利益分歧,小布什对普京谋求长期担任俄领导人以及其他反“民主”“自由”举动深表失望。2008年俄出兵格鲁吉亚以牵制北约东扩,更令美失望不已。地缘冲突和意识形态分歧让美俄再次分道扬镳。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努力“重启”美俄关系,交好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搁置在中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计划,扩大双边经济合作,两国关系再度转暖。但普京复任总统后,美国心有不甘,支持俄国内“颜色革命”,这就动了普京的“奶酪”。美欧试图吸收乌克兰加入欧盟,却导致俄进军乌克兰并收复克里米亚,令美国在地缘争斗中再输一局。美则将俄踢出八国集团,对俄实施经济和金融制裁,两国关系跌入谷底。
共同利益与领导人个人因素
由美俄关系演变史可看出,美俄关系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出现改善甚至携手合作:一是双方共同面临巨大且迫切的安全威胁,共同利益超越了彼此间的分歧;二是两国领导人具有改善两国关系的强烈意愿。领导者的个人因素对两国关系虽没有决定性作用,但具有促进性作用。二战时罗斯福总统建立与斯大林的私谊,为美苏战时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冷战期间,美国的艾森豪威尔、约翰逊和尼克松等总统皆曾努力加强与苏联领导人的沟通,对缓和两国关系紧张也曾发挥过作用。进入本世纪以来,小布什和奥巴马在上台之初,皆与俄领导人建立一定程度的个人关系,促进两国关系一度出现积极势头。
以上两个因素将来仍可能继续发挥作用并推动美俄关系复苏。首先,尽管美俄关系尚未出现预期中的改善,但现在就判断特朗普对俄已心灰意冷还为时过早。特朗普年轻时曾去苏联寻找商机,自信很了解俄罗斯,认为美俄之间没有理由不能实现和解,这表明他调整对俄政策的想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会轻易放弃。未来特朗普政府可能会选择在某个国际问题上显示与俄协作姿态,然后部分放松对俄制裁,落实两国关系正常化。不过美俄关系改善之路能走多远则另当别论,并非主观愿望所能左右。
其次,两国在事关世界和平与稳定问题上的合作协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两国关系。全球恐怖主义仍然肆虐,两国以及其他大国需要加强深度合作。美俄作为两个核超级大国,也需要履行对核不扩散的国际责任,尤其要做好应对核武器可能落到恐怖组织或“流氓国家”手中的情况。然而另一方面,与两次世界大战时相比,美俄目前尚不致再次共同面临来自另一个国家、国家阵营或非国家行为体的紧迫性威胁,恐怖主义和核扩散问题也不至于造成如此强大的威胁。这意味着尽管美俄或可由于加強国际安全协调而改善关系,但尚不具备深度合作的动力。
长期性难以调和的矛盾
从美俄关系史还看到,一旦共同的外部威胁消失,美俄很快会走向竞争、对抗和冲突,这说明两国关系中存在一些长期性的、难以调和的矛盾,意味着美俄关系改善难以一帆风顺。
首先,地缘竞争长期持续,仍将是影响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二战后美国站到欧洲地缘竞争的前台,直接卷入俄与其他欧洲列强的地缘矛盾,也使地缘角逐成为美苏长期争霸的主要内容。苏联垮台后,意识形态趋同并未带来地缘矛盾下降,美欧反而变本加厉蚕食俄曾经的领土和势力范围。双方在长期的地缘争斗中彼此产生深深的敌意和不信任感。美欧认为俄罗斯民族天生具有领土扩张的冲动,陷入越扩张边境线越长、边境线越长不安全感越强、越感到不安全越需要扩张的恶性循环,需要时刻加以防范遏制;而俄罗斯基于历史上屡被其他欧洲强国侵犯的痛苦回忆,始终认为美欧亡俄之心不死,因而谋求建立西部边境缓冲带,并不断伺机寻求反扑。人们有理由问:俄罗斯在小布什政府时期肢解了格鲁吉亚,在奥巴马时期夺取了克里米亚,在特朗普手上会有什么行动呢?近期对叙利亚阿萨德政权“打”与“挺”的较量,也显现两国在中东的地缘分歧与对抗。
其次,美俄在国际体系内的军事安全竞争仍在,仍是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大国关系的态势往往还取决于两者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俄罗斯仍是全球第二军事强国,俄美基于地缘矛盾和战略互疑,仍主要视对方为假想敌。俄在近年夺取克里米亚、打击伊斯兰国组织中表现出惊人的作战能力,甚至抢了美国的风头。特朗普上台后承诺大幅扩大军事装备预算,将会刺激俄军事革新与升级,进一步引发美国内反俄派、疑俄派的担心与恐惧,而中东则会成为两国军事较量的重要舞台。
再次,俄强人政治模式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与西方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仍将持续。辽阔广袤的国土、强敌入侵的历史、分崩离析的际遇、残酷的地缘竞争造就俄国民强烈的忧患意识,心理上接受或是需要一位对美欧示强的硬汉。沙皇时期的历史也为当今俄式强人政治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美欧不会甘心俄延续强人政治模式,将继续不失时机地进行干涉破坏,以达到驾驭和控制俄的目的。双方演变与反演变、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仍会持续。
特朗普执政以来备受“通俄门”事件困扰,既反映出激烈的党派斗争,也表明美国内各种反俄派、疑俄派势力的强大,从而对政府调整对俄政策形成有力牵制。这表明在未来美俄关系中,领导者主观愿望可能会在特定时期内发挥一定作用,但难以发挥关键影响。两国在地缘政治、国际体系和意识形态等领域存在深刻的矛盾分歧,美俄关系改善之路绝非坦途。
(作者为外交部驻外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