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面对计算题,往往无从下手,并逐渐失去了信心,从而影响了经济常识的学习效果。对每一个思想政治教师来说,解决学生计算方面的问题,是一个教学难点。笔者发现,在实际的计算中,学生对几个概念存在误读、误解,本文把几个典型的误区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一、把货币贬值率等同于通货膨胀率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说到这样的问题:当发生通货膨胀的时候,则意味着货币贬值。久而久之,学生会普遍认为,通货膨胀就是货币贬值,进一步理解为,通货膨胀率就是货币贬值率。
如题:
(单选题,全国文综卷)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学生在计算中,能算出2008年该商品的价格为10元,但在后面的计算中,学生会把货币价值下降20%理解为物价上涨20%。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每一单位M商品的价格即为10×(1+20%)=12元。正确的理解是:货币贬值,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的幅度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下降的幅度。比如2007年,100元的纸币,能买到价值100元的商品,但2008年,纸币贬值了20%,购买力下降20%,因此,不能买到价值为100元的商品,只能买到价值为80元的商品。按这样的比例,原来价值为100元的商品,需要用125元才能买到。依此理,题目中该商品的价格应该是12.5元。此比例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表示出来: 100元︰80元 = X元︰10元。在等式两边的比例关系中,前项表示纸币的币值,后项表示商品的价值量。这样理解的话,就一目了然了。
二、把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等同于劳动时间的相应变化
如题:
某生产部门2009年生产1件商品需要1小时,该商品的价格为6元。2010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则2010年该商品的价格为( )元。
A.5元 B.4元 C.4.8元 D.6元
学生往往会这样思考: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009年1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格为6元,意味着1小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于6元。因此要回答该商品2010年的价格是多少,就需要知道,2010年生产该商品需要多少时间,这种想法本来是对的。但此时,很多学生往往会把“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误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应缩短了20%,即2010年生产1件商品需要0.8小时,因此,该商品的价格为4.8元。
根据概念,劳动生产率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劳动时间的相应变化,而要先假定时间不变,即“单位时间”不变,变化的是商品的数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即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商品数量增加了20%,即在1小时内所生产的商品数量为1.2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1.2=5元。
三、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误以为是各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的简单平均
如题:
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8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9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9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有些学生根据“2009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算出甲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为5小时,但计算时,简单地以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于两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数,即(5+10)÷2=7.5小时。
正确的理解应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于生产该商品的所有企业的总生产时间之和,除以总商品数量之和。
甲企业的总时间为60万小时,乙企业的总时间为80万小时,则该商品生产部门的总时间为140万小时。同时,甲企业的总数量为12万件,乙企业的总数量为8万件,则该生产部门的商品总数量为20万件,进而算出该商品在2009年的社會必要劳动时间为7小时。
综观上述三大常见误区,不难看出,学生之所以误解,关键是对概念理解不透。学生对通货膨胀率、货币贬值率、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概念的含义和表现掌握得不深刻,因此造成诸如此类的误解。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首先要明确定义,使学生弄清楚这些术语的真正意思,并适当、及时让学生做题巩固,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这样在具体的计算中,就不会再出错了。回归教材、回归概念,既是高考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避免思维误区的根本之策。只有解决最基本的概念问题,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提高他们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蔡祝财(1980— ),男,汉族,研究生学历,广东珠海人,珠海市实验中学思想政治教师。
一、把货币贬值率等同于通货膨胀率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说到这样的问题:当发生通货膨胀的时候,则意味着货币贬值。久而久之,学生会普遍认为,通货膨胀就是货币贬值,进一步理解为,通货膨胀率就是货币贬值率。
如题:
(单选题,全国文综卷)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学生在计算中,能算出2008年该商品的价格为10元,但在后面的计算中,学生会把货币价值下降20%理解为物价上涨20%。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每一单位M商品的价格即为10×(1+20%)=12元。正确的理解是:货币贬值,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的幅度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下降的幅度。比如2007年,100元的纸币,能买到价值100元的商品,但2008年,纸币贬值了20%,购买力下降20%,因此,不能买到价值为100元的商品,只能买到价值为80元的商品。按这样的比例,原来价值为100元的商品,需要用125元才能买到。依此理,题目中该商品的价格应该是12.5元。此比例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表示出来: 100元︰80元 = X元︰10元。在等式两边的比例关系中,前项表示纸币的币值,后项表示商品的价值量。这样理解的话,就一目了然了。
二、把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等同于劳动时间的相应变化
如题:
某生产部门2009年生产1件商品需要1小时,该商品的价格为6元。2010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则2010年该商品的价格为( )元。
A.5元 B.4元 C.4.8元 D.6元
学生往往会这样思考: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009年1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格为6元,意味着1小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于6元。因此要回答该商品2010年的价格是多少,就需要知道,2010年生产该商品需要多少时间,这种想法本来是对的。但此时,很多学生往往会把“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误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应缩短了20%,即2010年生产1件商品需要0.8小时,因此,该商品的价格为4.8元。
根据概念,劳动生产率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劳动时间的相应变化,而要先假定时间不变,即“单位时间”不变,变化的是商品的数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即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商品数量增加了20%,即在1小时内所生产的商品数量为1.2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1.2=5元。
三、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误以为是各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的简单平均
如题:
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8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9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9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有些学生根据“2009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算出甲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为5小时,但计算时,简单地以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于两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数,即(5+10)÷2=7.5小时。
正确的理解应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于生产该商品的所有企业的总生产时间之和,除以总商品数量之和。
甲企业的总时间为60万小时,乙企业的总时间为80万小时,则该商品生产部门的总时间为140万小时。同时,甲企业的总数量为12万件,乙企业的总数量为8万件,则该生产部门的商品总数量为20万件,进而算出该商品在2009年的社會必要劳动时间为7小时。
综观上述三大常见误区,不难看出,学生之所以误解,关键是对概念理解不透。学生对通货膨胀率、货币贬值率、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概念的含义和表现掌握得不深刻,因此造成诸如此类的误解。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首先要明确定义,使学生弄清楚这些术语的真正意思,并适当、及时让学生做题巩固,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这样在具体的计算中,就不会再出错了。回归教材、回归概念,既是高考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避免思维误区的根本之策。只有解决最基本的概念问题,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提高他们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蔡祝财(1980— ),男,汉族,研究生学历,广东珠海人,珠海市实验中学思想政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