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中的传统节日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IY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节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夕节在2006年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使七夕节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首先,可加入新的节日元素,使其更具吸引力;其次,在七夕文化保护中,政府应更多支持、扶持民间力量,让民众更多地参与;此外,还应加强七夕节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与教育,适当开发七夕文化的娱乐性,增强节日吸引力与影响力,得到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七夕节;传统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是拥有灿烂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勤劳的中国人民创造了无数生活智慧,传统节日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传统节日充满了人伦色彩,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历史、民俗、信仰等各方面信息,它能帮助我们全面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风貌。为保护和发扬有价值的节日文化,在2006年,七夕节等若干个传统节日被纳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夕节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及华人所在的地区,人们通过各种节俗活动将这个节日的文化不断发展传承着。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及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七夕节的传统文化内涵已逐渐被人遗忘,或被认为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老旧社会文化,这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发展构成了极大挑战,这是很遗憾的。
  一.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双七、香日、星期、巧夕、女儿节、兰夜、小儿节、穿针节、“魁星节”、“晒书节”等,是表达古人对忠贞、纯洁爱情的理想追求的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起源于汉代,最早的含义主要是乞巧,表彰女子巧慧,是未婚女子的节日。东汉之后的南北朝时期,七月初七成为了民间广为人知的神仙相会和乞巧的日子,于是七夕与牛郎织女的故事紧密结合并逐步融为一体,明清时期则定型为了今天的七夕节。[1]
  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古时人们在这一天有许多的节日习俗活动,七夕的晚上在葡萄架或花架下偷听牛郎织女缠绵情话,这是人们熟知的一个习俗,除此之外,还有穿针乞巧、投针验巧、喜蛛应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吃巧果、拜魁星、拜织女、晒书晒衣等习俗。传统七夕节通过它的各项节俗活动,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爱情婚姻的追求,娱乐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七夕的节日文化值得我们传承下去。然而,目前这个起源于农耕时代的传统节日正面临着困境,尽管它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七夕的传统文化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三.七夕节的非遗保护现状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政府在各个层面为七夕节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便利,如举办活动、舆论导向等。但光靠这些是不够的,七夕节仍无法摆脱影响力逐渐下降、传统节日文化被忽视的状况。我国目前已将清明、端午、中秋等若干传统节日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放假虽然对于发扬一个节日的文化不是完全足够的,但放假至少能够加强民众对这些节日的文化记忆,从而有利于节日文化的传承。七夕节并未被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因此,七夕节的文化继承与保护工作将受到更大的考验。
  今天的七夕节更多的是被作为情人节而被人们关注,大量的商家以七夕情人节主题进行商品营销,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七夕的节日气氛,但对于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的继承却是不够的,现在很多年轻人甚至认为七夕节原本就只是情人节。有专家提出,我们还应该做到在感情上善待和接纳七夕节,在思想上正确理解传统节日——七夕。[2]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七夕节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更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三.七夕节非遗保护的建议
  传统节日在今天中国社会中的的总体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娱乐化和多元化[3]。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如何更好地保存、发扬七夕节日文化,这值得我们思索与探究。在参见多名学者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观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为七夕节添加新的节日元素与主题,以更适应社会需求。七夕节有牛郎织女的美好传说,在七夕传统节日主题基础上添加情人节的主题,是具有可行性的。情人节主题使七夕节更符合当代社会需求,带给七夕更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从而使七夕的其它节日习俗也能相应地受到更多关注。实际上,七夕的情人节主题早已被部分行业利用于商业营销,对于此类以七夕情人节作为营销噱头的商业活动应引起警惕,不能让对商业利益的追求破坏七夕的文化价值与氛围。此外,将七夕节作为中国的情人节,创新一些具中国特色、更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七夕情人节活动是有必要的。
  第二,政府应将七夕的非遗保护进行一定变通,扶持民间民众的力量。目前七夕节传统文化非遗保护做得不够,个人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作为节日主体的民众参与得不够。传统节日文化本身的属性,就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传承的保护主力应当来自民间,传统节日七夕是由民众们创造的,也是通过民众的思想和行为传承的。然而,目前对七夕的非遗保护主要还是由政府主导,这虽有利于人力物力的集中调配,但作为节日主体的民众及民间力量就显得较为被动,热情相对不高。因此,在七夕节的非遗保护中,应支持民间保护力量,活动的组织方式上,要采用能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的方式[4]。 如:支持有专门民俗活动经验的民间组织或团体,由其主要负责七夕传统文化活动的进行,政府作为监督者与政策保障者,让民间力量成为主导,使民众更多地参与其中。
  第三,加强对七夕节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社会的未来是青少年,因此七夕节传统节日的文化要得到传承与发展,进入青少年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将七夕等传统节日的节日文化纳入青少年的日常教育内容,以学校、社区的名义举行七夕节俗活动,加强青少年及社会群体对七夕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和记忆。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民间各地还可举办民俗体验活动,既作为休闲旅游活动,娱乐民众,又可弘扬七夕传统文化。此外,还应借助现代的大众传媒,加强对七夕文化的宣传与普及。
  第四,对七夕节日文化进行适度娱乐性开发。娱乐是节日活跃的灵魂,七夕的节日文化主题丰富:乞巧、情人节、女儿节等,其节俗文化在大众娱乐方面存在开发潜力。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较快,民众生活不免单调乏味,因此,对于娱乐的需求是巨大的。七夕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美好愉悦的节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若能好好的灵活运用这些节日主题,适当开发其中的娱乐性,这个节日更能被社会接受。
  七夕节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推进七夕节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有积极意义的。因此,七夕节若能得到更多关注、恢复节日生命力,从而使其背后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多的传承,这将是社会之幸。
  注释:
  [1]杜汉华,汪碧涛,余海鹏.“牛郎织女”“七夕节”源考[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5卷第5期,P111.
  [2]张志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谈[N].法制日报,2006年10月01日.
  [3]赵伟含.中国传统女儿节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4月5日.
  [4]李致伟.通过日本百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探讨日本经验[博士论文].中国艺术研究所,2014年5月.
  参考文献:
  [1] 杜汉华,汪碧涛,余海鹏.“牛郎织女”“七夕节”源考[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5卷第5期,P111.
  [2] 张志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谈[N].法制日报,2006年10月01日.
  [3] 赵伟含.中国传统女儿节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4月5日.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威宁县迤那镇的回民所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教义规定了许多习俗和禁忌,同时还规定了许多节日等,这些教义规定的是每位穆斯林所必须遵循的,它对本镇穆斯林的行为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更有利于控制当地的犯罪率,更利于本民族内部的团结,而且还有利于构建社会和谐。本文就从介绍本镇穆斯林风俗习惯入手,以期达到弘扬民族文化,
期刊
【摘要】:文化作为战略的底蕴和根基,对一个国家、民族战略行为的影响是深刻和无处不在的,因此也一直为我党我军所关注。《中央军委关于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发展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战略使命。加强我军军事文化建设研究,对于贯彻党和中央军委的有关精神,对大力发展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新军事文化;继承;创新  一、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
期刊
【摘要】: 网络语言以其约定成俗的符号系统和简洁、生动的表现形式,在为人们提供便捷交流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在国际语言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国际网络营销和网络舆情分析中极为关注的对象。本文从情感认知特征角度对国际网络语言的符号信息作了分类,以汉语、英语和西班牙语为例对国际网络语言的情感表达模式作了分析,提出了国际网络语言情感认知的神经机制模型,并研究了不同符号信息的情感认知过程特性。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吕叔湘的《吕叔湘选集》和刑福义的《刑福义选集》三本书中,关于现代汉语中的词和词类划分部分的阅读分析,浅显地指出了笔者较为认同的词的概念以及词类划分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词类划分  一、三位学者对现代汉语中的词和词类划分的观点  (一)内容提要  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中指出“就语词在语言组织上所表示的各种观念的性质,分为若干种类,
期刊
参考文献:  [1]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李建军.文化翻译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李珍洁.跨文化交际中的维汉词义理解[D].新疆师范大学,2008,(6)  [4]马德元.跨文化交际中的维汉词义理解[J].双语教育研究,2014,(6)  [5]史震天,马维汉,张玮,陈世明,艾合迈德·叶合雅.维汉翻译教程[M].
期刊
【摘要】:汉语中多数词缀是词根虚化的产物。“头”作为现代汉语中较典型后缀之一,经历了长期的语法化过程。后缀“头”语义多样、功能繁多,但也因此增加了确定“头”是否完全虚化为词缀的难度,而学界对“头”的性质问题的探讨也从未停止过。本文以后缀“头”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头”的语法化过程进行描述,继而对“头”的性质进行考查,最后从语义、语法和语用三方面对后缀“头”的功能做一个详尽的阐释。  【关键词】:头;
期刊
【摘要】:虎图腾文化起源于先民对自然图腾的崇拜,是中国起源较早的图腾文化之一。虎图腾文化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把虎看作是辟邪镇宅、保护孩子的瑞兽。笔者根据对淮阳、山东、陕西等地的布老虎做的相关资料的收集,对布老虎工艺中的虎图腾文化的象征意义及其传承发展做了简要分析。简述了虎文化的起源、在古今社会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民间布艺中的表现,并且根据文化背景、历史风俗等从布老虎的
期刊
Part One Introduction  Giving an introduction of current and future developing tendency, the foreign publicity functions as a bridge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hrough positively conveying info
期刊
【摘要】:枫香印染是一种古老的布依族印染技法是毛笔和由枫香树脂与牛油熬制的枫香油,其印染制品的颜色和花纹古朴、雅致,被有关专家誉为“画在布上的青花瓷”。2008年,惠水县的枫香染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布依族;惠水县;枫香染  一、枫香染的选材  “我们的枫香染和蜡染是有区别的,因为蜡染是用蜂蜡,而我们的枫香油使枫香树下滴下的枫香油脂,工具呢,蜡染用的是蜡刀而我们
期刊
【摘要】:军人自有军人的歌,军营无处不飞歌。军人,无论是队列行进,还是组织集会,唱歌总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军旅歌曲是是体现部队官兵生活的艺术体现。探索军旅歌曲的发展与创新,为更好的创作出紧跟时代的军歌做出一些贡献和力量。本文主要从编曲的方法对军旅歌曲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军旅歌曲;织体结构;音乐风格;器乐编配  一、如何进行编曲  1、阅读歌谱。在我们拿到一首歌曲准备为其进行编配时,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