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g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文章根据水利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而提出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工程建设
  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促进了电力工程和水利工程等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实现了对水利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开始实施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水利工程的开发和利用,虽然提高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在一定的程度上,符合了人民群众的一些要求,但是,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不利于我国可持续战略发展的实施。
  一、水利水电工程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设计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在先进的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突破原有设计的局限,加强了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有效结合,建筑的质量获得了很大的突破。在建筑的发展和设计中,逐渐加强对外观装饰与环境关系的探讨,并且提高了建设的标准和质量的要求。其中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是一项关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用于水利水电设施以及相应配套设施的容纳和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除了要对水利水电设施进行保护以外,还需要加强对周围环境的维护,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虽然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投入较多,但是由于建筑学知识的缺乏,仅仅将着眼点放在了水利水电建设的功能上,缺乏对艺术性的考虑,致使大部分的水利水电工程给人以粗笨的钢筋水泥形象。因此需要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用现代建筑理论,进而实现其艺术性与技术性的有效结合,在保证其质量需求和功能需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升其艺术美感。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需要遵循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2.1结合生态环境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应该遵循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树立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处的原则,对人类、自然和工程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分析、研究和处理,把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保证经济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双赢的局面。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基本的思想,结合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遵循生态环境和工程建设结合的原则,实现单一的施工管理到生态环境、施工和安全生产的全面管理,才能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2实现施工中资源的综合利用
  施工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再生,主要是针对施工过程中应用的生产材料。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可再生循环的施工材料,根据循环再生的原则,对施工的垃圾进行及时的处理,实现变废为宝的效果,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例如,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利用弃渣进行沟地填充,减少了水利工程造价的生产成本,而且保护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生态效益。
  2.3形成施工和环境的互补
  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以进行互补,形成平等的相互关系。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在工程的基础施工过程中,会挖出大量的废渣,如果不进行利用,就会占用土地资源。工程在运行和生产的过程中,也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进行生活场所建设。如果对这两种现象,进行单独考虑,就会严重地浪费土地资源;如果进行两者之间的综合考虑,可以形成土地资源的共生利用系统,不仅能够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劳动力的使用率。
  2.4保证主体空间利用的合理性
  主体空间的利用,主要是指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总体布置的施工区域空间组织出现了问题。保证主体空间的合理利用,需要对施工区域中相关的土地进行统筹规划,有效地控制水流,把对生态环境的干扰降到最小化,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全面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才能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水利工水电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3.1水文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结合实际的水利需要,对原有的天然河流结构和水文特征作出改变,进行施工的过程。在天然河流的基础上,建设水利工程,会对水文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河流上建立堤坝,导致了上游水流速度的缓慢,减弱了水体的自动净化能力;增大水库的容量,会对水温结构造成影响,水体密度、微生物、溶解氧和水生生物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增加了下游河道的污染范围,致使鱼类的生存和繁殖条件发生变化;在水库中蓄入水之后,会导致水库周围地区的地下水位异常上升,改变土壤的环境等。
  3.2土地利用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施工,不仅会对水文环境造成影响,對土地资源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工程本身会占用一定的土地,而且在施工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废渣和临时的水利设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这些现象,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如果对土地的开挖和堆弃不能进行及时处理,就会较大程度地搅动山坡和表土,也会破坏周围的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发生河道堵塞的现象。
  3.3生活垃圾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例如,在施工期间,会产生一些废弃的砂石料等固体材料,容易对土壤造成污染;土石、石灰、粉粒、水泥和粉煤灰等一些建筑材料产生的悬浮物,会受到地表水的冲刷而流失,沉积在土地中或者流入河道,污染土地和河水。
  3.4生态平衡的破坏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另一种生态环境污染,就是破坏了生态平衡。主要是水利工程的建设,会破坏水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一些珍稀物种的灭绝现象,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破坏了生态中的食物链,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产生瘟疫等灾害。
  四、避免影响的措施   4.1强化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强化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对河流的结构和水文特征进行改变的时候,需要保证河流自身的需水量,这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提高。在进行水利建设施工的时候,需要进行移民和耕地补偿。但是近些年来,移民和耕地补偿的费用越来越高,所以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结合水库的环境承载力,选择合适的开发目标进行。例如,在较窄的河谷内,上游河道的坡度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可以修建高坝大库,降低中下游的淹没损失。
  4.2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做好生态环境保护
  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在不同的施工阶段进行。签订合同的时候,要明确施工现场污染物扩散和环境污染处理的责任,制定妥善的解决方案,限制污染的标准,严格执行。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应该建立环保监测组织,对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水质、噪声和土地进行测定,实现不同施工阶段的监测结果对比。在施工的后期工作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及时恢复被破坏的植被景观,避免用地范围内的耕地碾压,及时恢复耕田和植被等,全面地实现工程的绿化规划,才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4.3加大管理力度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按照我國相关的环保、水利、土地和林业等法律法规,进行相互的协调和发展,密切的联系,共同合作地完成生态环境保护。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毁林占地、噪音污染、水质污染、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的实时监督和检查,严厉的处罚超出环境保护标准或者影响环境保护的行为,及时地对可能会产生环境污染的制度或者行为进行调整和改进,制定有效的措施,合理地解决问题,才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五、结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在多方面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从水利工程对水质、土地的影响,造成的生活垃圾和生态平衡的破坏等现象,可以看出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必然存在的。在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的时候,还要重视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妥善解决人、工程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新月,单桂芳.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J].科技视界,2012,35(13):202-203.
  [2]李世亮,裴亮,张玲霞.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32(9):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河流水域的破坏日趋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这样不仅能够实现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还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
期刊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电力系统自动化变得更加得要,需要对其自动化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电力系统;重要性;发展方向  前言:  当今社会,人们对电能供应的各项指标要求越来越高,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电能是电力公司的服务标准,这就要求电力系统极其自动化技术都要不断提高。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其起步比较晚,以及我
期刊
【摘 要】 随着科技与时代的发展,我国机械制造水平也随之提高,为了保证风机设备能够有效的运作,电机设备在安装时一般都要经过单机调试、联动调试,来确保风机的安全性、有效性。虽然在机械调试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引起风机故障,风机调试中最常见的问题有轴承温度过高、轴承振动、喘振、动叶卡涩等,本文针对这四个问题,对其处理方式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风机设备调试;安装;处理  【Abs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变电站选址的基本理论、影响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变电站建设难点分析等部分行进探讨。  【关键词】 变电站;选址;环境  一、前言  由于我国城市覆盖率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数量也逐渐递增,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城市变电站的建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变电站选址的基本理论  1.多源选址问题  多源选址问题比单源选址问题要困难得多。首先,我们将一直的固定位置称为“终点”或“
期刊
【摘 要】 水利工程项目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功效,而渠道防渗作为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施工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整个水利工程项目能否正常运行。而且水利工程的渠道防渗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可以减少渠道渗漏,扩大灌溉面积、此外,还可以防止次生盐渍化的发生,改善生态环境,可以调控地下水位,对沼泽地与盐碱地进行改良。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及管
期刊
【摘 要】 水库作为我国的民生之本,水库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本文主要是结合中小型水库大坝出现病险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从水库土石坝的除险加固设计的方法入手,更好的来指导水库土石坝的建设。  【关键词】 中小型水库;土石坝;除险加固设计;方法  一、前言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水库均以土石坝的形式为主,随着使用年限的加长,水库土石坝的防洪能力有所下降,出现了各种险情和质量问题,进一步
期刊
【摘 要】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出现,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要求不断涌现,同时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本文以某住宅商品房为例介绍了生活给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排水系统、灭火器配置等方面设计要点。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消火栓;自动喷淋;气体灭火  该住宅商品房总建筑面积约10053m2,主楼高19层,地面以上高度66.7m,地下室
期刊
【摘 要】 近几年,随着铁路不断提速及扩能改造的需要,电气化区段改建是一种很常见的施工,如何快速、有序、安全地进行改建,把对营业线行车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是改建施工的关键。文中以太(原)焦(作)线改建施工为依托,介绍了一种高效实用的电气化改建施工综合技术,对类似工程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营业线;车站站改;综合技术  1 工程概述  1.1概况  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与既有太焦铁路在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从水电站调压井发展趋势、调压室的作用、设计优化原则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水电站;调压井;优化  一、前言  水电站调压井对工程整体的影响非常大,水电站规模的更大也对调压井的施工技术增加了难度和挑战。  二、水电站调压井工程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水电建设工程逐渐西移,越来越多的大型甚至超大型水利工程项目正处于规划、设计和建设之中。这些工程的特点是:
期刊
【摘 要】 堤坝作为堤防的一部分,既能起到防洪灌溉的作用,又能起到蓄水发电等作用。因此,修筑堤坝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许多益处,而且促进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修筑堤坝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分行,并研究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的原则及技术,避免堤坝失事。  【关键词】 水利工程;险情分析;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前言: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有的水工建筑大部分都已修建多年,加上旧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