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技术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e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这种美,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当教材中出现重点、难点,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而学生又“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的思维具体化、角色化、多元化,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例如,对“泥泞不堪”的解释,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位学生由于烂泥路不好走而摔了一跤的情景,学生看了之后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此时学生心理也就理解了这个词语的含义。
  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的手段比较有限,大多靠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主要是通过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文章的意境的体会,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些句子所包含的诗意,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学生只能“意会”。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就可以使语文教学进入一种美的意境。从内容上说,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富有理性意义的内容,无疑能给听者带来美的享受;从形式上说,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教与学连成一个整体,使课堂生动活泼,教学艺术化、多样化,这也是一种美的形式。多媒体教学不仅使语文课充满了意境之美,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多媒体虽然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图式”教学方式,但在语文课堂中,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指“由近及远,以所见知所不见”的想象能力。文字作品贵在以情感人,语文教学不容忽视情感的作用,绘声绘色、引人入胜的讲解和分析,对于语文课堂来说,是十分有益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对此,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借助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设置巧妙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教学内容上,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上《荷塘月色》一课,开头设计的是动画的图片,目的是先把学生导入荷塘月色的意境中。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很难让学生进入文学作品的意境,这点是由学生的欣赏水平。上课的专心程度,对课文类型的兴趣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教师开头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难以进入状态,也就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可以在《荷塘月色》的一开头,随着一些柔和的乐韵,让多媒体画面中的荷叶、荷花渐渐变暗:天黑了,一轮圆月冉冉升起,看着荷塘上如水的月光,仿佛思绪已在荷塘月色中漫步……学生进入了意境,接着教师再介绍作者在那腥风血雨中的内心感受,把学生的心由舒缓引向紧张。重点分析时,再次让学生进入作品那“月下荷塘”、“塘上月色”的优美意境里,听着播音员那抑扬顿挫的朗诵,感受着那大自然的恬静和幽美,从而感受到朱自清那想逃避现实而最终又无法逃避的无奈。情感上的或喜或悲,心理上的或舒缓或紧张,形成了课堂情绪的起伏,最后用与课件开头的意境相呼应的幻灯图来结尾,让节奏美自然显现。这样设置教学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能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材吸引着,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教学节奏紧凑,过渡自然,教学过程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借助多媒体讲授新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实现眼、耳、口、手、脑的“全频道”接受,“多功能”协调, “立体式”渗透。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更好地做到这一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芦花荡》时,教师先给学生展示白洋淀的美丽风光。面对那浩渺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田,学生们一下就被这种宏大的气魄和无比壮观的景象所感动了。整堂课,教师没有过多的话语,留给学生更多的是广阔而又开放的思维时空。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不出的问题可以自由讨论,还可以查阅电脑,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电脑提供给学生多彩生动的画面,学生乐意去思考、去研究、去征服,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也从这里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借助多媒体拓展教学,开阔学生社会生活的视野
  多媒体不受时空的限制,它能随着课程的需要和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随时以各种形态展示给学生,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教学。例如,在教学完《中国石拱桥》后,我提出让学生利用电脑查找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上还有什么桥,外国又有什么桥,世界上最有名的又是些什么桥。学生们对此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想尽办法查找资料,各抒己见,商讨着、争论着、操作着,整个教室一下子沸腾了。这一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借助多媒体拓展教学,应恰到好处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传统教学方式也不能完全摒弃,两者应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是不必进入课件的。比如,教学目标、生字词及相关解释等教学任务,完全可以在熟悉课文文本的同时完成;有些需要补充介绍与讲解的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则应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做笔记。切不可一味地将大容量的文字资料尽数搬上屏幕,导致教学内容密密麻麻,而当教师讲课时,由于课时安排的限制,往往一读而过时,学生不得不费劲地辨认并判断所需攫取的有效信息,以致耽误了做笔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声色俱佳的论述反而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教学中应防止兴趣的负迁移。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由于鲜明的视觉形象,悦耳的伴奏音乐,斑斓的色彩结构,会很好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然而,我们不能一味地为追求视觉形象而忽视了教学效果。我听过《小麻雀》一课,教师把整篇课文编制成了一部精美的动画片,学生一上课就立刻被画面吸引了,完全沉浸在动画当中,课堂气氛虽然比较活跃,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播放多媒体影片前可以先提出观看目的和要求,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同时引导学生将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利用各种手段,缩小观察范围,集中注意点。
  总之,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图式”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打开他们的思路,活跃他们的思维,能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们只有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无穷”的螺旋式上升的符合认识规律的道路,不断探索、扬利去弊,才能让多媒体这朵奇葩在语文园地里开花结果,让语文多媒体教学折射出多彩的光芒。
  (责任编辑 刘宇帆)
其他文献
以洛必达法则为例,设计教学过程,探索高等数学课程的启发式教学法。以求未定式的极限为主线,紧扣新知生长点,设计导入活动,将静态的洛必达法则课程转化为动态的探索思考系列
中国现当代文学艺苑20世纪90年代亮丽登场的女性作家,努力探寻业已被社会传统的群体经验所压抑、遮蔽、篡改的真实的"私密空间",试图解析麻痹持久的性别与话语的权力结构及性别
文章主要以论孟诗学的两个重要关键词"诗可以兴"与"以意逆志"为考察对象,着重分析其蕴含的深广的文化元素和思想底蕴。说明今人以纯文学化的"诗学"观念读"经学",往往淡忘或遮蔽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