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要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摆在突出的位置,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可以从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搭建实践平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来提供学生这种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122-02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及学校发展定位,更加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是学校的不二选择。但从实践来看,部分高职院校受制于教师自身实践经验少、实践教学所需投入大等因素制约,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严重不足。因此,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与目标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就是要以应用为目标,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出能够单独或者辅助性的开展专业性工作的学生。从实际来看,一方面,这类人才不以从事理论研究为目标,而是更为重视实际操作;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容量较大,从而使得这种人才培养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从实践来看,为达到上述培养目标,一方面,学校大量开设各种专业课程,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学生实践;另一方面,学校还积极安排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组织各种模拟实验、建立实训基地等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部分学校还创新性的通过与企业进行联合共同培养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学生。
2 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现状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情况,既需要了解在校生,也需要了解已经毕业学生的基本情况,同时,还可以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为达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问卷调查获取研究数据。
2.1 用人单位满意度偏低
为了解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实践能力的满意度,本文通过跟踪所教学的毕业生的去向,共向18个用人单位共52名学生(共调查60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52份)实施了问卷调查。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用人单位对这些学生感觉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的比重分别为5.77%、11.54%、59.62%、15.38%、7.69%,其中认为一般的占据了最大的份额。并且,从毕业生从事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毕业生都只是从事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单独进行一项技术性工作的比重不大。(如表1)
2.2 学生对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满意度分析
为了解学生对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满意度,本文对3所学校共100名在校生(三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4份。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学校实践能力培养感觉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的比重分别为8.51%、17.02%、40.43%、29.79%、4.25%,其中认为一般的占据了最大的份额。并且,从调查结果来看,分别有29.79%、36.17%、37.23%、43.62%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师素质、教学模式、实践渠道、实践时间不足以支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表2、表3)
3 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成因分析
从实践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相对薄弱,一些毕业生毕业后不仅无法处理专业问题,甚至一些基本的业务知识都不熟悉,并进而导致学生就业难,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3.1 理论学习不系统难于有效指导学生实践
首先,从课程体系设计来看,当前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相对过多,实践课程相对较少。以国贸专业为例,该专业大量的开设了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纯理论课程,而贸易实务、商贸英语等方面的课时相对较少,并且这种实践类课程多集中于高年级学生,从而使学生对实践的了解难以深入。此外,课程体系内部存在重复教学等问题,如经济类的各项课程中可能反复提到国际经济学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导致学生有效的学习时间难以被充分的利用起来,间接的影响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从授课的方式来看,由于自身专业知识有限,实践经验缺乏,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多为对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难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从而使得学生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3.2 实践环节薄弱渠道不畅难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首先,高职院校缺乏学生实践基础,这种基础包括各类基础设施,实践基地以及实践平台。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一些实践设施,但与现实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且由于单个教师指导学生数量众多,单个学生难以获得足够的实践机会。其次,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渠道不畅通,部分学校虽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但由于高职院校所掌握的资源不多,难以获得与企业合作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学生的机会。特别是一些内陆型的高职院校,由于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这种机会的获取难度更大。
3.3 外部环境难以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提供强大的支撑
首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尽可能的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市场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这就使得其在人才招聘与使用过程中更为愿意用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员工,在市场人才流动渠道畅通的现实环境中,用人单位这种趋势更为明显,这就使得一些高职专业的学生要获得更多就业和实习机会难度更大,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难以获得足够的实践能力提升机会。其次,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看,学生面临就业难、继续深造难等方面的挑战,这使得其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疏忽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则更为疏忽。2011年,我国研究生、本专科生、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43.0、608.2、662.7万人,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这种竞争可能使得学生为争夺就业机会而过早参与销售等各类实践,放松了专业技能培训。 4 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可以从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创新模式积极搭建实践平台,严格考核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着手。
4.1 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首先,要以实践为导向设计课程体系,高职院校一方面要根据各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理论、职业技能,科学的设计各种课程体系,并推动各课程之间的对接,避免重复教学或者形成重要专业知识“盲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选择一些富有案例分析,包含操作流程等内容的教材,让学生通过案例来了解实践,以此来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其次,要以实践为导向进行课堂教学,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努力组织教师、学生到企业学习,从感性的角度了解工作中应掌握的专业知识、操作流程;另一方面,要通过模拟教学、视频教学等方式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4.2 创新模式积极搭建实践平台
首先,要积极创建实践教学基地,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政府合作等方式建立学生实践基地,或者通过筹建完善的实验室等方式来模拟专业操作,帮助学生熟悉实际操作流程。如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要通过购买各种模拟软件来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专业知识处理能力。其次,要积极建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高职院校可以积极争取企业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支持,或者与企业签订合作合同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获取实践机会,优化实践环境。
4.3 严格考核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学生实践能力考核体系。高职院校要根据各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建立完善的实践能力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学生实践知识熟悉程度、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此外,高职院校还要注重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对实践能力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要重新进行培养。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制度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高职院校要从学生的就业、学生的学习成本出发,设计出调动学生实践积极性的配套制度,如设立实践奖学金制度,跟企业合作设立实习基金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侯婧懿.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2):363.
[2] 李晓美.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2):37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122-02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及学校发展定位,更加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是学校的不二选择。但从实践来看,部分高职院校受制于教师自身实践经验少、实践教学所需投入大等因素制约,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严重不足。因此,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与目标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就是要以应用为目标,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出能够单独或者辅助性的开展专业性工作的学生。从实际来看,一方面,这类人才不以从事理论研究为目标,而是更为重视实际操作;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容量较大,从而使得这种人才培养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从实践来看,为达到上述培养目标,一方面,学校大量开设各种专业课程,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学生实践;另一方面,学校还积极安排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组织各种模拟实验、建立实训基地等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部分学校还创新性的通过与企业进行联合共同培养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学生。
2 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现状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情况,既需要了解在校生,也需要了解已经毕业学生的基本情况,同时,还可以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为达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问卷调查获取研究数据。
2.1 用人单位满意度偏低
为了解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实践能力的满意度,本文通过跟踪所教学的毕业生的去向,共向18个用人单位共52名学生(共调查60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52份)实施了问卷调查。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用人单位对这些学生感觉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的比重分别为5.77%、11.54%、59.62%、15.38%、7.69%,其中认为一般的占据了最大的份额。并且,从毕业生从事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毕业生都只是从事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单独进行一项技术性工作的比重不大。(如表1)
2.2 学生对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满意度分析
为了解学生对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满意度,本文对3所学校共100名在校生(三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4份。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学校实践能力培养感觉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的比重分别为8.51%、17.02%、40.43%、29.79%、4.25%,其中认为一般的占据了最大的份额。并且,从调查结果来看,分别有29.79%、36.17%、37.23%、43.62%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师素质、教学模式、实践渠道、实践时间不足以支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表2、表3)
3 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成因分析
从实践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相对薄弱,一些毕业生毕业后不仅无法处理专业问题,甚至一些基本的业务知识都不熟悉,并进而导致学生就业难,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3.1 理论学习不系统难于有效指导学生实践
首先,从课程体系设计来看,当前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相对过多,实践课程相对较少。以国贸专业为例,该专业大量的开设了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纯理论课程,而贸易实务、商贸英语等方面的课时相对较少,并且这种实践类课程多集中于高年级学生,从而使学生对实践的了解难以深入。此外,课程体系内部存在重复教学等问题,如经济类的各项课程中可能反复提到国际经济学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导致学生有效的学习时间难以被充分的利用起来,间接的影响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从授课的方式来看,由于自身专业知识有限,实践经验缺乏,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多为对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难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从而使得学生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3.2 实践环节薄弱渠道不畅难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首先,高职院校缺乏学生实践基础,这种基础包括各类基础设施,实践基地以及实践平台。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一些实践设施,但与现实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且由于单个教师指导学生数量众多,单个学生难以获得足够的实践机会。其次,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渠道不畅通,部分学校虽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但由于高职院校所掌握的资源不多,难以获得与企业合作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学生的机会。特别是一些内陆型的高职院校,由于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这种机会的获取难度更大。
3.3 外部环境难以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提供强大的支撑
首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尽可能的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市场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这就使得其在人才招聘与使用过程中更为愿意用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员工,在市场人才流动渠道畅通的现实环境中,用人单位这种趋势更为明显,这就使得一些高职专业的学生要获得更多就业和实习机会难度更大,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难以获得足够的实践能力提升机会。其次,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看,学生面临就业难、继续深造难等方面的挑战,这使得其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疏忽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则更为疏忽。2011年,我国研究生、本专科生、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43.0、608.2、662.7万人,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这种竞争可能使得学生为争夺就业机会而过早参与销售等各类实践,放松了专业技能培训。 4 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可以从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创新模式积极搭建实践平台,严格考核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着手。
4.1 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首先,要以实践为导向设计课程体系,高职院校一方面要根据各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理论、职业技能,科学的设计各种课程体系,并推动各课程之间的对接,避免重复教学或者形成重要专业知识“盲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选择一些富有案例分析,包含操作流程等内容的教材,让学生通过案例来了解实践,以此来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其次,要以实践为导向进行课堂教学,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努力组织教师、学生到企业学习,从感性的角度了解工作中应掌握的专业知识、操作流程;另一方面,要通过模拟教学、视频教学等方式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4.2 创新模式积极搭建实践平台
首先,要积极创建实践教学基地,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政府合作等方式建立学生实践基地,或者通过筹建完善的实验室等方式来模拟专业操作,帮助学生熟悉实际操作流程。如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要通过购买各种模拟软件来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专业知识处理能力。其次,要积极建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高职院校可以积极争取企业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支持,或者与企业签订合作合同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获取实践机会,优化实践环境。
4.3 严格考核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学生实践能力考核体系。高职院校要根据各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建立完善的实践能力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学生实践知识熟悉程度、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此外,高职院校还要注重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对实践能力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要重新进行培养。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制度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高职院校要从学生的就业、学生的学习成本出发,设计出调动学生实践积极性的配套制度,如设立实践奖学金制度,跟企业合作设立实习基金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侯婧懿.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2):363.
[2] 李晓美.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