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贞观四年初(公元629年),李靖、李世勣奇兵深入,大破东突厥,一扫唐廷大漠之患,三月颉利可汗被俘,四月消息传到长安,史书有云:
上皇闻擒颉利,叹曰:“汉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吾托付得人,复何忧哉。”上皇召上与贵臣十馀人及诸王、妃、主置酒凌烟阁,酒酣,上皇自弹琵琶,上起舞,公卿迭起为寿,逮夜而罢。(《资治通鉴·唐纪九》卷第一百九十三)
长安夏季的热和漾荡在风中的凉,堆叠为一块幽绿生温的糕,层次分明,糕中混着酒液的微醺、乐舞声泛起的金色泡沫。
所有对“盛世”难以言明的想象,最后都将不约而同地落实到某一种具体意象,某一位或一群风采卓然的人物。于我,便是“酒酣,上皇自弹琵琶,上起舞,公卿迭起为寿,逮夜而罢”这样不失恣意的描写,犹如一把小小的钥匙,打开了“贞观”这只八音盒。
与今人多数听音娱乐消遣不同,在古人儒家治国体系中,音乐已然不是单纯传递旋律之美和情感的载体,而被儒者拓深出另一层内涵——他们将礼乐与教化相连,与道德相系,恰如《礼记·乐记》云“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着其教焉”。圣人制乐,善民心,感人深,移风易俗,以小见大,由青萍之末见风起风落,见民心礼俗。音乐被赋予了正襟危坐的姿态,甚至与国家兴亡系连出一条不可忽视的明暗交错的线,“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于是,有了亡国郑声,有了靡靡之音,著名如陈后主唱软江南的《玉树后庭花》,一句脍炙人口的“隔江犹唱《后庭花》”,千百年来此曲已然成为君主无道,沉迷声色的代名词,恰似一朵血色的花,散发着危险的气息。
同样是《玉树后庭花》,贞观初,陈亡、隋亡的殷鉴未远,唐太宗与臣下一段关于音乐的对话便显得很有意思:
太宗曰:“礼乐之作,盖圣人缘物设教,以为樽节,治之隆替,岂此之由?”御史大夫杜淹对曰:“前代兴亡,实由于乐。陈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齐将亡也,而为伴侣曲,行路闻之,莫不悲泣,所谓亡国之音也。以是观之,盖乐之由也。”太宗曰:“不然,夫音声能感人?自然之道也,故欢者闻之则悦,忧者听之则悲。悲欢之情,在于人心,非由乐也。将亡之政其民必苦,然苦心所感,故闻之则悲耳。何有乐声哀怨,能使悦者悲乎?今玉树、伴侣之曲,其声具存,朕当为公奏之,知公必不悲矣。”(《旧唐书·音乐志一》)
杜淹认为前朝亡国在于音乐之失,类似论调乍看和“红颜祸国”有些相似,以表征取代了根源。持类似论调者并不罕见,直到盛唐玄宗时代,武平一犹有上书,请天子罢泼胡寒戏,云“昔齐衰,有《行伴作》,陈灭,有《玉树后庭花》,趋数声僻,皆亡国之音”。
太宗则曰音乐不过是人心悲喜感受的表征,一句“今玉树、伴侣之曲,其声具存,朕当为公奏之,知公必不悲矣”,多少可见这位年轻君主的自信和分寸。
太宗需要在自己的时代谱写属于他的乐章,将昔年征讨功绩系于礼乐既是“备于乐章,示不忘本世”的追忆,也是必不可少的政治宣传手段,彰显“受命于天”的权威,唯王者可作乐。在他的“八音盒”中,响彻贞观以彰显其文治武功的是《七德》与《九功》。
与《七德》相比,它原来的名字《秦王破阵乐》似乎更为出名。太宗破刘武周,军中作《秦王破阵乐》铭记功业。唐太宗即位后,原本在军中流传、叙述其赫赫战功的刚健音乐经乐师、臣下制词、谱曲、编舞,填充入更为华美瑰丽的内容和修饰,终于与盛世需要的宏大叙事合流,成为唐代宫廷大曲。“(贞观)七年正月七日,上制破陈乐舞图,左图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陈之形。起居郎吕才依图教乐工一百二十人,被甲执戟而习之。凡为三变,每变为四陈。有来往、疾徐、击刺之象,以应歌节,数日而就。其后令魏征、虞世南、褚亮、李百药改制歌词,更名《七德之舞》,十五日奏之于庭,观者覩其抑扬蹈厉,莫不扼腕踊跃,懔然震悚。武臣烈将咸上寿云‘此舞皆陛下百战百胜之形容’,于是皆称万岁”。(《唐会要·雅乐下》卷三十三)。从这些描述看,已不难想见《七德舞》之规模浩大与演练复杂,这样展现唐开国的大型乐舞,使观者“懔然震悚”,悄然臣服叩拜于太宗君威之下,乐舞本身的震撼和当中隐蕴的政治宣传力量带来的效果不言而喻。
与《七德》被甲持戟、扬威武功相对的,则是广袖屣履,以现文治昌盛的《九功》(原名《功成庆善乐》)。太宗生于陕西武功,出生的别馆唐初称武功宫,后改名庆善宫。贞观六年(公元631年)九月太宗幸庆善宫,在渭水之滨宴群臣、乡老,所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一如昔年刘邦返回家乡沛县,高唱“大風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明净的渭水秋风畔,太宗亦赋诗歌咏,后又命起居郎吕才以诗篇付之乐府,遂为《功成庆善乐》。演奏时六十四名童子,即八佾之数,皆戴进德冠,着紫袴褶,展袖屣履起舞,节奏舒缓,喻文教昌盛,和《七德》的热血激昂迥然不同。
贞观时以犯颜敢谏著称的臣子魏征希冀天子偃武修文,因此每见《七德舞》辄俯首不视,观《九功舞》则凝神谛听。
贞观时代的君臣或许有意以圣人姿态经营着他们期盼中的海晏河清,四夷宾服,一言一行将为后人垂范,一如上古尧舜。然而“贞观之治”在后世影响之深远,乃至“贞观”的一切衍生事物,这支长歌中的每串音符都被晕染出一层镀金光芒,仿佛一处完美的乌托邦世界。这也许是贞观君臣始料不及的。这未必是真实的贞观面貌,却在后人无尽想象和向往中蒙上了一层精致的面纱。他们拾取贞观君臣的语录,引用他们的典故,构筑出需要的“贞观”。
譬如八音盒中的这支《秦王破阵乐》,声名远播异域。印度戒日王、拘摩罗王都曾闻此曲之名。玄奘在天竺时,戒日王便向他询问:“师从支那来,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见《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拘摩罗王亦云:“今印度诸国多有歌颂摩诃至那国《秦王破阵》者,闻之矣,岂大德之乡国耳。”此曲后又由遣唐使带回日本,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
《秦王破阵乐》之流播不仅超越了空间,同时也超越了时间。贞观之声渐行渐远,在昭陵的秋风中,历史轨迹走过令唐王朝元气大伤的安史之乱,滑向后半截唐史。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7年),唐使者往吐蕃会盟。筵席中吐蕃赞普为之奏《秦王破阵》曲,又奏《凉州》、《胡渭》、《录要》等曲,演奏者皆为中国人。
提起“长庆二年”,总不免想起白居易的“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这首小诗令这年沾染了有若柳丝在风中黯然飘零的伤感,旧日繁华逝去,却又非人力得以挽回与再现。时隔千年,我们已难以想象唐使在他乡听到《秦王破阵乐》的心情,这也许早已不是当年太宗和诸臣苦心孤诣制出曲目的原始版本。在时空跨越中,音符会失落,器乐会改良,唯有盛世的符号意义不曾改变,也因此它具有了被模仿、被传颂的意义。恰如长庆年间的使者,恰如现在的我们,借由意象勾连,音乐不只是音乐,儒者由乐见国家兴衰,而音乐本身何尝不见人间沧桑,盛世不在?
编辑/徐 展
上皇闻擒颉利,叹曰:“汉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吾托付得人,复何忧哉。”上皇召上与贵臣十馀人及诸王、妃、主置酒凌烟阁,酒酣,上皇自弹琵琶,上起舞,公卿迭起为寿,逮夜而罢。(《资治通鉴·唐纪九》卷第一百九十三)
长安夏季的热和漾荡在风中的凉,堆叠为一块幽绿生温的糕,层次分明,糕中混着酒液的微醺、乐舞声泛起的金色泡沫。
所有对“盛世”难以言明的想象,最后都将不约而同地落实到某一种具体意象,某一位或一群风采卓然的人物。于我,便是“酒酣,上皇自弹琵琶,上起舞,公卿迭起为寿,逮夜而罢”这样不失恣意的描写,犹如一把小小的钥匙,打开了“贞观”这只八音盒。
与今人多数听音娱乐消遣不同,在古人儒家治国体系中,音乐已然不是单纯传递旋律之美和情感的载体,而被儒者拓深出另一层内涵——他们将礼乐与教化相连,与道德相系,恰如《礼记·乐记》云“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着其教焉”。圣人制乐,善民心,感人深,移风易俗,以小见大,由青萍之末见风起风落,见民心礼俗。音乐被赋予了正襟危坐的姿态,甚至与国家兴亡系连出一条不可忽视的明暗交错的线,“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于是,有了亡国郑声,有了靡靡之音,著名如陈后主唱软江南的《玉树后庭花》,一句脍炙人口的“隔江犹唱《后庭花》”,千百年来此曲已然成为君主无道,沉迷声色的代名词,恰似一朵血色的花,散发着危险的气息。
同样是《玉树后庭花》,贞观初,陈亡、隋亡的殷鉴未远,唐太宗与臣下一段关于音乐的对话便显得很有意思:
太宗曰:“礼乐之作,盖圣人缘物设教,以为樽节,治之隆替,岂此之由?”御史大夫杜淹对曰:“前代兴亡,实由于乐。陈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齐将亡也,而为伴侣曲,行路闻之,莫不悲泣,所谓亡国之音也。以是观之,盖乐之由也。”太宗曰:“不然,夫音声能感人?自然之道也,故欢者闻之则悦,忧者听之则悲。悲欢之情,在于人心,非由乐也。将亡之政其民必苦,然苦心所感,故闻之则悲耳。何有乐声哀怨,能使悦者悲乎?今玉树、伴侣之曲,其声具存,朕当为公奏之,知公必不悲矣。”(《旧唐书·音乐志一》)
杜淹认为前朝亡国在于音乐之失,类似论调乍看和“红颜祸国”有些相似,以表征取代了根源。持类似论调者并不罕见,直到盛唐玄宗时代,武平一犹有上书,请天子罢泼胡寒戏,云“昔齐衰,有《行伴作》,陈灭,有《玉树后庭花》,趋数声僻,皆亡国之音”。
太宗则曰音乐不过是人心悲喜感受的表征,一句“今玉树、伴侣之曲,其声具存,朕当为公奏之,知公必不悲矣”,多少可见这位年轻君主的自信和分寸。
太宗需要在自己的时代谱写属于他的乐章,将昔年征讨功绩系于礼乐既是“备于乐章,示不忘本世”的追忆,也是必不可少的政治宣传手段,彰显“受命于天”的权威,唯王者可作乐。在他的“八音盒”中,响彻贞观以彰显其文治武功的是《七德》与《九功》。
与《七德》相比,它原来的名字《秦王破阵乐》似乎更为出名。太宗破刘武周,军中作《秦王破阵乐》铭记功业。唐太宗即位后,原本在军中流传、叙述其赫赫战功的刚健音乐经乐师、臣下制词、谱曲、编舞,填充入更为华美瑰丽的内容和修饰,终于与盛世需要的宏大叙事合流,成为唐代宫廷大曲。“(贞观)七年正月七日,上制破陈乐舞图,左图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陈之形。起居郎吕才依图教乐工一百二十人,被甲执戟而习之。凡为三变,每变为四陈。有来往、疾徐、击刺之象,以应歌节,数日而就。其后令魏征、虞世南、褚亮、李百药改制歌词,更名《七德之舞》,十五日奏之于庭,观者覩其抑扬蹈厉,莫不扼腕踊跃,懔然震悚。武臣烈将咸上寿云‘此舞皆陛下百战百胜之形容’,于是皆称万岁”。(《唐会要·雅乐下》卷三十三)。从这些描述看,已不难想见《七德舞》之规模浩大与演练复杂,这样展现唐开国的大型乐舞,使观者“懔然震悚”,悄然臣服叩拜于太宗君威之下,乐舞本身的震撼和当中隐蕴的政治宣传力量带来的效果不言而喻。
与《七德》被甲持戟、扬威武功相对的,则是广袖屣履,以现文治昌盛的《九功》(原名《功成庆善乐》)。太宗生于陕西武功,出生的别馆唐初称武功宫,后改名庆善宫。贞观六年(公元631年)九月太宗幸庆善宫,在渭水之滨宴群臣、乡老,所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一如昔年刘邦返回家乡沛县,高唱“大風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明净的渭水秋风畔,太宗亦赋诗歌咏,后又命起居郎吕才以诗篇付之乐府,遂为《功成庆善乐》。演奏时六十四名童子,即八佾之数,皆戴进德冠,着紫袴褶,展袖屣履起舞,节奏舒缓,喻文教昌盛,和《七德》的热血激昂迥然不同。
贞观时以犯颜敢谏著称的臣子魏征希冀天子偃武修文,因此每见《七德舞》辄俯首不视,观《九功舞》则凝神谛听。
贞观时代的君臣或许有意以圣人姿态经营着他们期盼中的海晏河清,四夷宾服,一言一行将为后人垂范,一如上古尧舜。然而“贞观之治”在后世影响之深远,乃至“贞观”的一切衍生事物,这支长歌中的每串音符都被晕染出一层镀金光芒,仿佛一处完美的乌托邦世界。这也许是贞观君臣始料不及的。这未必是真实的贞观面貌,却在后人无尽想象和向往中蒙上了一层精致的面纱。他们拾取贞观君臣的语录,引用他们的典故,构筑出需要的“贞观”。
譬如八音盒中的这支《秦王破阵乐》,声名远播异域。印度戒日王、拘摩罗王都曾闻此曲之名。玄奘在天竺时,戒日王便向他询问:“师从支那来,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见《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拘摩罗王亦云:“今印度诸国多有歌颂摩诃至那国《秦王破阵》者,闻之矣,岂大德之乡国耳。”此曲后又由遣唐使带回日本,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
《秦王破阵乐》之流播不仅超越了空间,同时也超越了时间。贞观之声渐行渐远,在昭陵的秋风中,历史轨迹走过令唐王朝元气大伤的安史之乱,滑向后半截唐史。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7年),唐使者往吐蕃会盟。筵席中吐蕃赞普为之奏《秦王破阵》曲,又奏《凉州》、《胡渭》、《录要》等曲,演奏者皆为中国人。
提起“长庆二年”,总不免想起白居易的“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这首小诗令这年沾染了有若柳丝在风中黯然飘零的伤感,旧日繁华逝去,却又非人力得以挽回与再现。时隔千年,我们已难以想象唐使在他乡听到《秦王破阵乐》的心情,这也许早已不是当年太宗和诸臣苦心孤诣制出曲目的原始版本。在时空跨越中,音符会失落,器乐会改良,唯有盛世的符号意义不曾改变,也因此它具有了被模仿、被传颂的意义。恰如长庆年间的使者,恰如现在的我们,借由意象勾连,音乐不只是音乐,儒者由乐见国家兴衰,而音乐本身何尝不见人间沧桑,盛世不在?
编辑/徐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