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十多年来,凭着那份韧性和激情,在大部分人恨不得拔出泥腿子直奔城市时,他却整天往农村跑,投入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先后组织多次大型文化抢救行动,掀起了一股全国范围内的乡土文化热潮。现在,“冯骥才”不仅是一个人的名字,更成为一项文化行动的标识。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他全身心投入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发起并主持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现代社会进程中濒临灭绝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和保护,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他目前和将要积极奔走的工作包括,将中国56个民族的民间艺术进行“地毯式”的登记、拍照、录像;出版2000多个民俗县集本;出版120卷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出版中国民俗民间艺术分布地图册;向联合国推荐一批文化遗产名单;命名一批文化艺术之乡……冯骥才表示,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他将和全国的民间文化工作者一道,共同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进行到底。
他曾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说精英文化是父亲的文化,那么民间文化就是母亲的文化,它是母体,是民族的根。两部分同等重要,相互不能代替。”
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半。如果说我们民族的精神思想的传统在精英和典籍的文化里,那么我们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便由民间文化鲜明而直接地表现出来。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实际上都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精英文化,一方面是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是广大群众自己创造的文化,是源头,是根,它是一个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
由于种种原因,民间文化并没有处在与精英文化同等的位置上。它们大多凭借口传心授,以相当脆弱的方式代代相传。由于民间文化长期不被重视,也没有从文化上、从全球化的背景上来看待这个“中华文化的一半”。时至今日,我们对于民间文化的整体状况缺乏足够的了解,也没有完整的统计数字,国家也没有完整的档案库。
而形成目前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因当前我们正经历工业化的转变,原来的传统文化正在失散;还有就是目前的中西文化冲突中,一些国人缺少传统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尽管民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弱势文化的大氛围下,人们存在着对民间文化的一种轻视。再有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文化保护法》。
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下,坐在书斋里的冯骥才心急如焚,再也忍不住,走到了现实世界里,为文化保护而奔走呼喊。从城市的建筑到乡间的民俗,从中国到国外,他关注的视野越来越宽广。
身肩神圣的使命
冯骥才先生说过,“如果我们到中华大地上跑一跑,就会看到我们的文化多么缤纷与迷人,人民多么智慧,多么富于才華;同时也会看到它们面临着失传,眼看着曲终人散,人亡艺绝。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失去得无声无息。在历史上,我们对庞大、灿烂的民间文化缺乏整理,家底不清。所以我们有责任对迅速消失的民间文化进行抢救,把它整理出来,建立起民间的《四库全书》。”
“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一刻也不能等,这是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我们文化工作者应当明确一个问题,不要以为我们是文化的救世主,我们只是文化遗产的责任人。因为任何一代文化人,都有责任把先辈创造的文化精华保护好,交给下一代。”
冯骥才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抢救应当摆在研究的前面,因为这些文化一旦消失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法国在1964年马尔罗任文化部部长的时候搞过一次文化大普查,大到教堂,小到羹勺,悉数登记。在这个行动完成以后,法国人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设为文化遗产日。继法国之后,欧洲其它的国家也设立了文化遗产日。
冯骥才说,“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文化遗产顶礼膜拜,对自己的文化创造、文化积累有一种自豪感和光荣感。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文化封闭起来,但也不能因此丢掉自己的文化。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强化我们的文化主体,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我想,这才是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意义所在,我们把这一切都完成了,我们才能松一口气地说,我们把五千年先人创造的文化全部拥进怀中。如果我们没有做到,后人恐怕连其中的一半也不可能再见到。”
十多年来,凭着那份韧性和激情,在大部分人恨不得拔出泥腿子直奔城市时,他却整天往农村跑,投入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先后组织多次大型文化抢救行动,掀起了一股全国范围内的乡土文化热潮。现在,“冯骥才”不仅是一个人的名字,更成为一项文化行动的标识。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他全身心投入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发起并主持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现代社会进程中濒临灭绝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和保护,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他目前和将要积极奔走的工作包括,将中国56个民族的民间艺术进行“地毯式”的登记、拍照、录像;出版2000多个民俗县集本;出版120卷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出版中国民俗民间艺术分布地图册;向联合国推荐一批文化遗产名单;命名一批文化艺术之乡……冯骥才表示,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他将和全国的民间文化工作者一道,共同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进行到底。
他曾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说精英文化是父亲的文化,那么民间文化就是母亲的文化,它是母体,是民族的根。两部分同等重要,相互不能代替。”
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半。如果说我们民族的精神思想的传统在精英和典籍的文化里,那么我们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便由民间文化鲜明而直接地表现出来。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实际上都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精英文化,一方面是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是广大群众自己创造的文化,是源头,是根,它是一个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
由于种种原因,民间文化并没有处在与精英文化同等的位置上。它们大多凭借口传心授,以相当脆弱的方式代代相传。由于民间文化长期不被重视,也没有从文化上、从全球化的背景上来看待这个“中华文化的一半”。时至今日,我们对于民间文化的整体状况缺乏足够的了解,也没有完整的统计数字,国家也没有完整的档案库。
而形成目前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因当前我们正经历工业化的转变,原来的传统文化正在失散;还有就是目前的中西文化冲突中,一些国人缺少传统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尽管民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弱势文化的大氛围下,人们存在着对民间文化的一种轻视。再有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文化保护法》。
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下,坐在书斋里的冯骥才心急如焚,再也忍不住,走到了现实世界里,为文化保护而奔走呼喊。从城市的建筑到乡间的民俗,从中国到国外,他关注的视野越来越宽广。
身肩神圣的使命
冯骥才先生说过,“如果我们到中华大地上跑一跑,就会看到我们的文化多么缤纷与迷人,人民多么智慧,多么富于才華;同时也会看到它们面临着失传,眼看着曲终人散,人亡艺绝。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失去得无声无息。在历史上,我们对庞大、灿烂的民间文化缺乏整理,家底不清。所以我们有责任对迅速消失的民间文化进行抢救,把它整理出来,建立起民间的《四库全书》。”
“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一刻也不能等,这是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我们文化工作者应当明确一个问题,不要以为我们是文化的救世主,我们只是文化遗产的责任人。因为任何一代文化人,都有责任把先辈创造的文化精华保护好,交给下一代。”
冯骥才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抢救应当摆在研究的前面,因为这些文化一旦消失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法国在1964年马尔罗任文化部部长的时候搞过一次文化大普查,大到教堂,小到羹勺,悉数登记。在这个行动完成以后,法国人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设为文化遗产日。继法国之后,欧洲其它的国家也设立了文化遗产日。
冯骥才说,“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文化遗产顶礼膜拜,对自己的文化创造、文化积累有一种自豪感和光荣感。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文化封闭起来,但也不能因此丢掉自己的文化。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强化我们的文化主体,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我想,这才是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意义所在,我们把这一切都完成了,我们才能松一口气地说,我们把五千年先人创造的文化全部拥进怀中。如果我们没有做到,后人恐怕连其中的一半也不可能再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