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宋徽宗是古代帝王中被公认为书画艺术成就非凡的皇帝,他不只是一位书法爱好者,还是一位业内水平很高的书法家。创造了一种瘦硬挺拔的楷书字体——瘦金体。他广泛涉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善于书画,精于鉴别。他同时又积极促进皇家画院的发展,大力提倡花鸟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花鸟画的发展。宋徽宗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绘画作品的表现力,他极赋个人气息的风格是对传统融会贯通的学习和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关键词】:宋徽宗;花鸟画;瘦金体
前言:宋徽宗善于画工笔画,画面细致工整,创造出了一套极具个人艺术特色的风格,他的工笔花鸟画用笔精细认真,画面艳丽富贵。他的花鸟画继承了我国传统工笔画的表现方法,又从宫廷绘画里汲取涵养,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历史上能够称得上艺术家的皇帝,恐怕非宋徽宗莫属。宋徽宗的笔墨绘画精神和创新精神赋予了花鸟画新的生命力和感情,对我们现在的学习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一、社会背景及环境对宋徽宗书法绘画的影响
宋徽宗赵佶生于北宋元丰五年,因哲宗死后没有子嗣,太后就立赵佶为帝。宋徽宗的绘画风格具有十分显著的个人特色和时代感,宋徽宗之子赵构说“一族八宗,皆喜翰墨,特书大书”,可见丰厚的家学为宋徽宗学习书法打下良好基础,到宋徽宗时期有一百年历史的翰林院收藏字画的数目早已超过唐代。宋徽宗从小就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中,看尽历朝历代珍品佳作。同时他深知不能一味模仿,学书贵变,瘦金体的创造,不仅因为他的天资更是后天不断努力的结果。到了宋徽宗时皇家的“翰林图画院”经营了一百多年,收藏的珍贵字画已经有几万件之多。
宋徽宗的生长环境也是造成他独特艺术风格的原因。他从小就对诗词书画显现出了浓厚兴趣,整日沉浸于书法绘画之中。在最初学习诗词书画时,便与名家大师交往学习,受到了很多启发。继承皇位后,使得他学习艺术的环境条件更加便利优越。
二、宋徽宗的艺术成就花鸟画与瘦金体
宋徽宗首创“瘦金体”,并自成“院体”,画面充盈着富贵之气,使得花鸟画步入了全盛时期。早期他不断临摹前人的范本,从中吸收营养积累经验。宋徽宗的花鸟画可以说是丰富而生动,《宣和画谱》记载了他所收藏的花鸟画,占全部收藏绘画作品的40%之多。他的花鸟画,用他极富个人特色的笔调生动活泼地传达出所画对象的精神气质和内涵,具有画面传神、设色富贵典雅、造型形象端庄,从而达到了高度成熟的艺术境界。
在宋徽宗的花鸟画作品上,经常能够见到御制的题诗、款识、印章等,诗与画更相得益彰,实际上已经成了画面构图的一部分。而且画面上的题字一般都是用瘦金体,瘦劲秀丽的字体和精细艳丽的画面,相互衬托更加和谐饱满。
三、宋徽宗花鸟工笔画对瘦金体笔法的影响
瘦金体的形成应该与宋徽宗的绘画有很大的关系。宋徽宗喜欢鹤的美好品德的并以此作为创作对象,于是瘦金体就具有了鹤的一些韵味。宋徽宗的书法字体结合他的绘画技艺,再加上他绘画时对线条的掌控把握,使得线条挺拔而逐渐形成瘦金体风格,这个时候就是线条反过来对书法产生了影响。
画家敢于突破书法法度限制,大胆的进行创新,在书法创作中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宋徽宗大胆并赋有创新精神的把绘画中的经验实践融入书法中去,反之再通过书法来提升绘画的水平,使绘画书法这两种艺术形式相互渗透影响,最终相结合使之融会贯通,这就不仅使笔法中有了画的意韵,也让其绘画增添了别样的艺术色彩。
五、从现代审美的角度看宋徽宗的艺术成就
由于宋徽宗赵佶治国无能又极尽奢侈,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然而在巨大的内忧外患之中,宋徽宗非但没有励精图治,努力维持江山社稷,反倒不思改过,任意妄为以至于断送了大好河山。毫无疑问,赵佶是个不合格甚至失败的皇帝,所以世人对宋徽宗赵佶的艺术价值很难认可,以至于薄其人而薄其书。但随着现代人们欣赏艺术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对于艺术的追求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赵佶的书法、绘画作品体现出很强的传统文化功底,将诗词歌赋,绘画,金石,书法有机而又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作品夹杂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个人情感,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立足现代审美的角度看宋徽宗的艺术成果,我们当代的绘画爱好者都应学习并拿出宋徽宗对艺术的创新精神和对新灵感的运用,新事物的探索与研究。努力提升自身思想境界,沉淀文化的内涵。将我们国画的优良传统继承并发扬光大。使中国画这个在世界绘画艺术体系里独具一格,自成一派的绘画风格大放光彩。
总结:邓椿《画继》里记载了宋徽宗“孔雀升高,必先举左”的话语。这些言谈表现出宋代绘画艺术对认真观察、注重写实的要求。宋徽宗主张在艺术创作上要达到形神兼备,作品大多注重写实,题材众多。赵佶的书法用笔挺拔秀丽,行云流水,自有一股高贵大气的皇家气派。赵佶的工笔绘画线条精细,所画形象生动逼真且赋有想象力,虽然画的是自然界的物象,但是他用极具个人特色的巧妙构思,使得整幅画面十分新颖,独特,富有创新精神。他创作态度的细致严谨和对绘画技法的尝试与探索都对后世有着深深的启发。
参考文献:
[1]邓椿.画继[M].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2] 曹宝麟.中国书法史[ 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3]冯惠民.沈锡麟.铁围山丛谈[ M] .中华书局,1983.
[4]车吉心. 中国皇帝全传[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5]中国书法发展史[M].中国教育协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编印,2010.
【关键词】:宋徽宗;花鸟画;瘦金体
前言:宋徽宗善于画工笔画,画面细致工整,创造出了一套极具个人艺术特色的风格,他的工笔花鸟画用笔精细认真,画面艳丽富贵。他的花鸟画继承了我国传统工笔画的表现方法,又从宫廷绘画里汲取涵养,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历史上能够称得上艺术家的皇帝,恐怕非宋徽宗莫属。宋徽宗的笔墨绘画精神和创新精神赋予了花鸟画新的生命力和感情,对我们现在的学习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一、社会背景及环境对宋徽宗书法绘画的影响
宋徽宗赵佶生于北宋元丰五年,因哲宗死后没有子嗣,太后就立赵佶为帝。宋徽宗的绘画风格具有十分显著的个人特色和时代感,宋徽宗之子赵构说“一族八宗,皆喜翰墨,特书大书”,可见丰厚的家学为宋徽宗学习书法打下良好基础,到宋徽宗时期有一百年历史的翰林院收藏字画的数目早已超过唐代。宋徽宗从小就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中,看尽历朝历代珍品佳作。同时他深知不能一味模仿,学书贵变,瘦金体的创造,不仅因为他的天资更是后天不断努力的结果。到了宋徽宗时皇家的“翰林图画院”经营了一百多年,收藏的珍贵字画已经有几万件之多。
宋徽宗的生长环境也是造成他独特艺术风格的原因。他从小就对诗词书画显现出了浓厚兴趣,整日沉浸于书法绘画之中。在最初学习诗词书画时,便与名家大师交往学习,受到了很多启发。继承皇位后,使得他学习艺术的环境条件更加便利优越。
二、宋徽宗的艺术成就花鸟画与瘦金体
宋徽宗首创“瘦金体”,并自成“院体”,画面充盈着富贵之气,使得花鸟画步入了全盛时期。早期他不断临摹前人的范本,从中吸收营养积累经验。宋徽宗的花鸟画可以说是丰富而生动,《宣和画谱》记载了他所收藏的花鸟画,占全部收藏绘画作品的40%之多。他的花鸟画,用他极富个人特色的笔调生动活泼地传达出所画对象的精神气质和内涵,具有画面传神、设色富贵典雅、造型形象端庄,从而达到了高度成熟的艺术境界。
在宋徽宗的花鸟画作品上,经常能够见到御制的题诗、款识、印章等,诗与画更相得益彰,实际上已经成了画面构图的一部分。而且画面上的题字一般都是用瘦金体,瘦劲秀丽的字体和精细艳丽的画面,相互衬托更加和谐饱满。
三、宋徽宗花鸟工笔画对瘦金体笔法的影响
瘦金体的形成应该与宋徽宗的绘画有很大的关系。宋徽宗喜欢鹤的美好品德的并以此作为创作对象,于是瘦金体就具有了鹤的一些韵味。宋徽宗的书法字体结合他的绘画技艺,再加上他绘画时对线条的掌控把握,使得线条挺拔而逐渐形成瘦金体风格,这个时候就是线条反过来对书法产生了影响。
画家敢于突破书法法度限制,大胆的进行创新,在书法创作中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宋徽宗大胆并赋有创新精神的把绘画中的经验实践融入书法中去,反之再通过书法来提升绘画的水平,使绘画书法这两种艺术形式相互渗透影响,最终相结合使之融会贯通,这就不仅使笔法中有了画的意韵,也让其绘画增添了别样的艺术色彩。
五、从现代审美的角度看宋徽宗的艺术成就
由于宋徽宗赵佶治国无能又极尽奢侈,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然而在巨大的内忧外患之中,宋徽宗非但没有励精图治,努力维持江山社稷,反倒不思改过,任意妄为以至于断送了大好河山。毫无疑问,赵佶是个不合格甚至失败的皇帝,所以世人对宋徽宗赵佶的艺术价值很难认可,以至于薄其人而薄其书。但随着现代人们欣赏艺术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对于艺术的追求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赵佶的书法、绘画作品体现出很强的传统文化功底,将诗词歌赋,绘画,金石,书法有机而又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作品夹杂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个人情感,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立足现代审美的角度看宋徽宗的艺术成果,我们当代的绘画爱好者都应学习并拿出宋徽宗对艺术的创新精神和对新灵感的运用,新事物的探索与研究。努力提升自身思想境界,沉淀文化的内涵。将我们国画的优良传统继承并发扬光大。使中国画这个在世界绘画艺术体系里独具一格,自成一派的绘画风格大放光彩。
总结:邓椿《画继》里记载了宋徽宗“孔雀升高,必先举左”的话语。这些言谈表现出宋代绘画艺术对认真观察、注重写实的要求。宋徽宗主张在艺术创作上要达到形神兼备,作品大多注重写实,题材众多。赵佶的书法用笔挺拔秀丽,行云流水,自有一股高贵大气的皇家气派。赵佶的工笔绘画线条精细,所画形象生动逼真且赋有想象力,虽然画的是自然界的物象,但是他用极具个人特色的巧妙构思,使得整幅画面十分新颖,独特,富有创新精神。他创作态度的细致严谨和对绘画技法的尝试与探索都对后世有着深深的启发。
参考文献:
[1]邓椿.画继[M].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2] 曹宝麟.中国书法史[ 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3]冯惠民.沈锡麟.铁围山丛谈[ M] .中华书局,1983.
[4]车吉心. 中国皇帝全传[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5]中国书法发展史[M].中国教育协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编印,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