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地方戏曲在传统艺术继承与发展的道路上,只有立足于固守剧种艺术的个性,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求创新发展,才能真正促使地方戏曲在多元化文化市场竞争中永葆青春。
【关键词】 掌中木偶;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南派布袋戏,主要指泉州地区的掌中木偶戏,它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南派布袋戏是福建木偶戏种中主要的传统戏剧之一,它是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保护剧种。近几年来,晋江市掌中木偶传承中心为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着力对南派布袋戏传统剧目进行了整理与排练演出。2014年9月,传承中心又复排了南派布袋戏折子《迫父归家》,笔者在其中饰演咬脐一角,并参加了全国木偶皮影戏中青年演员大赛。
《迫父归家》描述的是刘知远别妻投军后,十六年音讯断绝,其子咬脐打猎归来,将井边妇人书信呈交知远。刘告知咬脐井边妇人乃其生母,咬脐顿足擂胸,苦苦逼父归家。《迫父归家》是梨园戏《刘知远》中的第五岀。据民间老艺师口耳相传,布袋戏师傅曾把四个传统本子与梨园戏交换四个梨园戏折子戏,即《小闷》、《裁衣》、《士久弄》和《迫父归家》。难怪南派布袋戏的《迫父归家》其戏文及表演,与小梨园(梨园戏三大流派之一)的《迫父归家》如出一辙。
布袋戏传统节目中没有《刘知远》全剧,仅有《迫父归家》折子戏。在排练演出过程中,为了加深对剧情与人物的理解,笔者刻意找来小梨园老艺师蔡尤本口述记录整理本《刘知远》,将其与布袋戏民间艺师手抄本《迫父归家》对照细读。同时,笔者还下载观赏了全国各剧种同一故事题材的许多演出录像资料,惊奇地发现包括京剧、昆曲、越剧、潮剧、豫剧、评剧、花鼓戏等剧种几乎都有这剧目,福建省的五大地方戏剧种也都有此剧,内容情节基本相同,只是剧名有异,闽剧名曰《刘知远与李三娘》,莆仙戏、高甲戏名曰《白兔记》,芗剧(歌仔戏)名曰《李三娘》,唯独梨园戏名曰《刘知远》。以上剧目均是宋元四大南戏“荆、刘、拜、杀” 中的《刘知远白兔记》的改编移植,足见南戏对各地戏曲影响之深远,同时也印证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流派的地方戏曲剧种的兼容之宽广。
就剧目而论,各地方戏曲剧种自产生以来,其大部分传统剧目都是从兄弟剧种移植而来的,“人戏”如此,“偶戏”亦如此,而且“人戏”、“偶戏”之间也有互相兼容吸收的。以闽南泉州地区的南派布袋戏、提线木偶、梨园戏、高甲戏为例,其相当部分的传统剧目都是互通有无。除上面提到的剧目外,如南派布袋戏、高甲戏的《士久弄》、《番婆弄》、《裁衣》、《管甫送》、《小闷》(高甲戏名为《小七送书》)等折子都来自梨园戏;梨园戏、南派布袋戏的《拭雷》来自提线木偶;而高甲戏的《扫秦》、《施明旭》、《真假王岫》、《金魁旦》、《李东假巡案》、《孙翠娥替嫁》、《杨金显失金印》等大量传统保留剧目都源自南派布袋戏剧目。素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称、被认为最为古老和严谨规范的梨园戏三大流派的小梨园、上路、下南,它们各自的看家剧目除俗称为“棚头”的外,也有外棚头剧目,即来自外剧种的剧目。
就地方戏曲之表演艺术而言,不同地域的剧种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各有不同的行当类别、表演程式与声腔特点,因此形成了不同剧种的艺术个性。然而在其发展成熟过程中,不同剧种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借鉴与吸收。有专家提出“木偶是戏曲之祖”,我们可从被称为福建省最古老剧种的梨园戏与莆仙戏得到佐证。这两个剧种均存有古南戏遗风,它们的表演科步中同样都有个清规戒律,即举手到目眉、分手到肚脐,这正是来自提线木偶特有的表演特征,由此可见“偶戏”与“人戏”之间的渊源之一斑。再如南派布袋戏由于吸收了古老而典雅的梨园戏、提线木偶音乐和表演艺术的精华,因此形成了表演细腻、动作传神、声情并茂的艺术个性特征,从而有别于北派布袋戏。还有,由“宋江阵”衍化而来的属于草根艺术的新剧种——高甲戏,它更具有与生俱来的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性。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兼容着福建地区梨园戏、提线木偶、布袋戏及早期竹马戏之所长。同时,随着京剧、四平戏等剧种进入闽南一带演出,高甲戏艺人又吸收了它们的表演程式及部分音乐,拿来“化”为我所用,大大丰富了高甲戏的表现手段,使高甲戏逐渐占领闽南广大的乡村舞台,致使不少戏仔老戏科班纷纷改学演高甲戏。
戏剧的历史告诉我们地方戏曲所具有的兼容性的重要意义,这种艺术上的包容、消化、吸收,正是地方戏曲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任何古老的地方戏曲 如果不顺应时代、遵循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谋发展的艺术发展规律,它将会被历史所淘汰。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如果不立足于继承本剧种的传统基础,一味追求兼容、吸收,那更是无根之草、无源之水。放弃了剧种的个性,所有创新发展都是徒劳无益的,甚至最终会加快剧种的消亡,此类状况,历史上也不乏教训。
如何处理好剧种间的兼容、吸收,保护、弘扬本剧种的艺术个性,我们从上述各剧种对古典南戏《刘知远白兔记》移植中可寻找到答案。尽管不同剧种有不同的演出版本,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从本剧种的个性出发。个性特征越显明,它越显其风采,越受到观众的喜爱。仙游鲤声剧团带着莆仙戏《白兔记》惊艳法国,成为作为“巴黎中国戏曲节”受邀的唯一县级剧团,获“最佳传统剧目奖”。该剧中的李三娘由第十七届戏剧“梅花奖”得主、莆仙戏杰出演员王少媛饰演,法国友人被她那莆仙戏旦角独特的表演艺术所倾倒。
无论在剧目还是在表演上都与梨园戏有密切关联的南派布袋戏折子《迫父归家》,为什么近百余年来在许多布袋戏班中常演不衰?为什么以手掌操弄木雕泥塑的“偶戏”能与曲调缠绵、表演细腻的小梨园“人戏”同存共荣,而且各领风骚?这都是因为其固守了剧种的“个性”。南派布袋戏《迫父归家》虽然剧目来自梨园戏,但艺师根据南派布袋戏重道白和指掌枝巧的演出特点,对剧本有所取舍变动。例如:
梨园戏本知远自报家门只有:(生白)知远,官拜九州安抚使,文武兼管。我子承佑,一去游山打猎,因何未见返来,好见动我心闷。
布袋戏本知远自报家门是:(远白)下官刘嵩字知远,官拜邠州节度使,到位以来忠心报国,愿饮百姓一口水,不贪百姓一文钱。爱民如子,地方宁静,百姓乐业。前日我子承佑,前去游山田猎,一去已久,至今未回,为人父岂不挂虑在心。
梨园戏本知远入场白只有:(贴白)嗳,娘啊,我娘。[下] (生白)看我子一时归心去紧。是亦有孝。左右,令人收拾笼杠,密往沙淘村。嗳,三娘,我三娘。[下]
布袋戏本知远收尾入场白是:(生白)咳,我娘。(文白)子你不用悲伤,待你父连星夜搬请你娘一处团住,入内见你娘亲。(生白)晓得,娘亲。[下] (文白)来啊,令军人连星夜,打灯火球、火把到沙淘庄,搬请李三娘到邠州,(入白)搬请一处团聚,以免失了和气。[下]
布袋戏本这样改动,正是为体现其“重讲古”的特点。布袋戏是凭借偶头雕刻形象和几个指头操弄偶人讲述故事的,因为受到剧种自身客观条件的局限与制约,布袋戏先辈艺人们用“唱、念”的独特功力,形象又生动地表现历史人物和故事,体现出其抒发情感时人与偶“双位一体”的艺术境界。正如俄国偶戏大师所说:“偶戏表演是使无生命物转化为有生命物的一项奇迹。” 让木雕泥塑的偶人活在布袋戏舞台之上,需要演员对所操演人物角色的理解和贴近“体验”,同时通过掌上弄巧传神于偶的舞台“体现”,实现形神兼备、神韵盎然的舞台效果,这正是南派表演艺术的“人偶合一”艺术个性。尽管《迫父归家》剧情单纯、情感复杂,但先辈艺人们充分发挥南派布袋戏的独特功力,使其无论出场诗、道白曲词、锣鼓音乐都特具闽南地域色彩,生活气息浓厚又雅俗共赏,因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这次复排南派布袋戏折子《迫父归家》过程中,晋江市掌中木偶传承中心在虚心向梨园戏艺师们求教的同时,着力于挖掘本体艺术的潜力,在弘扬南派布袋戏传统艺术方面做了有益尝试,荣获了全国木偶皮影戏中青年大赛金奖。实践告诉我们,地方戏曲在传统艺术继承与发展的道路上,只有立足于固守剧种艺术的个性,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求创新发展,才能真正促使地方戏曲在多元化文化市场竞争中永葆青春。
【关键词】 掌中木偶;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南派布袋戏,主要指泉州地区的掌中木偶戏,它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南派布袋戏是福建木偶戏种中主要的传统戏剧之一,它是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保护剧种。近几年来,晋江市掌中木偶传承中心为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着力对南派布袋戏传统剧目进行了整理与排练演出。2014年9月,传承中心又复排了南派布袋戏折子《迫父归家》,笔者在其中饰演咬脐一角,并参加了全国木偶皮影戏中青年演员大赛。
《迫父归家》描述的是刘知远别妻投军后,十六年音讯断绝,其子咬脐打猎归来,将井边妇人书信呈交知远。刘告知咬脐井边妇人乃其生母,咬脐顿足擂胸,苦苦逼父归家。《迫父归家》是梨园戏《刘知远》中的第五岀。据民间老艺师口耳相传,布袋戏师傅曾把四个传统本子与梨园戏交换四个梨园戏折子戏,即《小闷》、《裁衣》、《士久弄》和《迫父归家》。难怪南派布袋戏的《迫父归家》其戏文及表演,与小梨园(梨园戏三大流派之一)的《迫父归家》如出一辙。
布袋戏传统节目中没有《刘知远》全剧,仅有《迫父归家》折子戏。在排练演出过程中,为了加深对剧情与人物的理解,笔者刻意找来小梨园老艺师蔡尤本口述记录整理本《刘知远》,将其与布袋戏民间艺师手抄本《迫父归家》对照细读。同时,笔者还下载观赏了全国各剧种同一故事题材的许多演出录像资料,惊奇地发现包括京剧、昆曲、越剧、潮剧、豫剧、评剧、花鼓戏等剧种几乎都有这剧目,福建省的五大地方戏剧种也都有此剧,内容情节基本相同,只是剧名有异,闽剧名曰《刘知远与李三娘》,莆仙戏、高甲戏名曰《白兔记》,芗剧(歌仔戏)名曰《李三娘》,唯独梨园戏名曰《刘知远》。以上剧目均是宋元四大南戏“荆、刘、拜、杀” 中的《刘知远白兔记》的改编移植,足见南戏对各地戏曲影响之深远,同时也印证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流派的地方戏曲剧种的兼容之宽广。
就剧目而论,各地方戏曲剧种自产生以来,其大部分传统剧目都是从兄弟剧种移植而来的,“人戏”如此,“偶戏”亦如此,而且“人戏”、“偶戏”之间也有互相兼容吸收的。以闽南泉州地区的南派布袋戏、提线木偶、梨园戏、高甲戏为例,其相当部分的传统剧目都是互通有无。除上面提到的剧目外,如南派布袋戏、高甲戏的《士久弄》、《番婆弄》、《裁衣》、《管甫送》、《小闷》(高甲戏名为《小七送书》)等折子都来自梨园戏;梨园戏、南派布袋戏的《拭雷》来自提线木偶;而高甲戏的《扫秦》、《施明旭》、《真假王岫》、《金魁旦》、《李东假巡案》、《孙翠娥替嫁》、《杨金显失金印》等大量传统保留剧目都源自南派布袋戏剧目。素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称、被认为最为古老和严谨规范的梨园戏三大流派的小梨园、上路、下南,它们各自的看家剧目除俗称为“棚头”的外,也有外棚头剧目,即来自外剧种的剧目。
就地方戏曲之表演艺术而言,不同地域的剧种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各有不同的行当类别、表演程式与声腔特点,因此形成了不同剧种的艺术个性。然而在其发展成熟过程中,不同剧种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借鉴与吸收。有专家提出“木偶是戏曲之祖”,我们可从被称为福建省最古老剧种的梨园戏与莆仙戏得到佐证。这两个剧种均存有古南戏遗风,它们的表演科步中同样都有个清规戒律,即举手到目眉、分手到肚脐,这正是来自提线木偶特有的表演特征,由此可见“偶戏”与“人戏”之间的渊源之一斑。再如南派布袋戏由于吸收了古老而典雅的梨园戏、提线木偶音乐和表演艺术的精华,因此形成了表演细腻、动作传神、声情并茂的艺术个性特征,从而有别于北派布袋戏。还有,由“宋江阵”衍化而来的属于草根艺术的新剧种——高甲戏,它更具有与生俱来的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性。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兼容着福建地区梨园戏、提线木偶、布袋戏及早期竹马戏之所长。同时,随着京剧、四平戏等剧种进入闽南一带演出,高甲戏艺人又吸收了它们的表演程式及部分音乐,拿来“化”为我所用,大大丰富了高甲戏的表现手段,使高甲戏逐渐占领闽南广大的乡村舞台,致使不少戏仔老戏科班纷纷改学演高甲戏。
戏剧的历史告诉我们地方戏曲所具有的兼容性的重要意义,这种艺术上的包容、消化、吸收,正是地方戏曲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任何古老的地方戏曲 如果不顺应时代、遵循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谋发展的艺术发展规律,它将会被历史所淘汰。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如果不立足于继承本剧种的传统基础,一味追求兼容、吸收,那更是无根之草、无源之水。放弃了剧种的个性,所有创新发展都是徒劳无益的,甚至最终会加快剧种的消亡,此类状况,历史上也不乏教训。
如何处理好剧种间的兼容、吸收,保护、弘扬本剧种的艺术个性,我们从上述各剧种对古典南戏《刘知远白兔记》移植中可寻找到答案。尽管不同剧种有不同的演出版本,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从本剧种的个性出发。个性特征越显明,它越显其风采,越受到观众的喜爱。仙游鲤声剧团带着莆仙戏《白兔记》惊艳法国,成为作为“巴黎中国戏曲节”受邀的唯一县级剧团,获“最佳传统剧目奖”。该剧中的李三娘由第十七届戏剧“梅花奖”得主、莆仙戏杰出演员王少媛饰演,法国友人被她那莆仙戏旦角独特的表演艺术所倾倒。
无论在剧目还是在表演上都与梨园戏有密切关联的南派布袋戏折子《迫父归家》,为什么近百余年来在许多布袋戏班中常演不衰?为什么以手掌操弄木雕泥塑的“偶戏”能与曲调缠绵、表演细腻的小梨园“人戏”同存共荣,而且各领风骚?这都是因为其固守了剧种的“个性”。南派布袋戏《迫父归家》虽然剧目来自梨园戏,但艺师根据南派布袋戏重道白和指掌枝巧的演出特点,对剧本有所取舍变动。例如:
梨园戏本知远自报家门只有:(生白)知远,官拜九州安抚使,文武兼管。我子承佑,一去游山打猎,因何未见返来,好见动我心闷。
布袋戏本知远自报家门是:(远白)下官刘嵩字知远,官拜邠州节度使,到位以来忠心报国,愿饮百姓一口水,不贪百姓一文钱。爱民如子,地方宁静,百姓乐业。前日我子承佑,前去游山田猎,一去已久,至今未回,为人父岂不挂虑在心。
梨园戏本知远入场白只有:(贴白)嗳,娘啊,我娘。[下] (生白)看我子一时归心去紧。是亦有孝。左右,令人收拾笼杠,密往沙淘村。嗳,三娘,我三娘。[下]
布袋戏本知远收尾入场白是:(生白)咳,我娘。(文白)子你不用悲伤,待你父连星夜搬请你娘一处团住,入内见你娘亲。(生白)晓得,娘亲。[下] (文白)来啊,令军人连星夜,打灯火球、火把到沙淘庄,搬请李三娘到邠州,(入白)搬请一处团聚,以免失了和气。[下]
布袋戏本这样改动,正是为体现其“重讲古”的特点。布袋戏是凭借偶头雕刻形象和几个指头操弄偶人讲述故事的,因为受到剧种自身客观条件的局限与制约,布袋戏先辈艺人们用“唱、念”的独特功力,形象又生动地表现历史人物和故事,体现出其抒发情感时人与偶“双位一体”的艺术境界。正如俄国偶戏大师所说:“偶戏表演是使无生命物转化为有生命物的一项奇迹。” 让木雕泥塑的偶人活在布袋戏舞台之上,需要演员对所操演人物角色的理解和贴近“体验”,同时通过掌上弄巧传神于偶的舞台“体现”,实现形神兼备、神韵盎然的舞台效果,这正是南派表演艺术的“人偶合一”艺术个性。尽管《迫父归家》剧情单纯、情感复杂,但先辈艺人们充分发挥南派布袋戏的独特功力,使其无论出场诗、道白曲词、锣鼓音乐都特具闽南地域色彩,生活气息浓厚又雅俗共赏,因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这次复排南派布袋戏折子《迫父归家》过程中,晋江市掌中木偶传承中心在虚心向梨园戏艺师们求教的同时,着力于挖掘本体艺术的潜力,在弘扬南派布袋戏传统艺术方面做了有益尝试,荣获了全国木偶皮影戏中青年大赛金奖。实践告诉我们,地方戏曲在传统艺术继承与发展的道路上,只有立足于固守剧种艺术的个性,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求创新发展,才能真正促使地方戏曲在多元化文化市场竞争中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