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mz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目标中,语文能力目标是重点目标。语文能力,归根到底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由于高考只注重考查读、写能力,于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听、说能力往往不够重视,这种认识一定要纠正。
  【关键词】表达能力 训练 束缚
  一、听、说能力的培养
  听、说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个人应具备的一种语文能力。语言学家认为:一个人是在统一母语学习里接受智力训练的。母语训练在发展人的智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全国著名语文教师杨舜山在《语文素质教育浅论》中说:“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从本质上说都是接收信息,在听的训练中,思维发展了,理解和评价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在阅读鉴赏方面的能力也就相应提高了。说话和写作都是对信息的输出,一个人如果通过说的训练,能够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条理清楚地表达出来,那么他在写作时,选材、构思及表达能力也就相应比较强。可见,听、说能力在四种能力当中是最基本的。”
  听的能力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培养,山东特级教师吴心田认为,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现状的对策首先是让学生动起来,建立多向交流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机制。他说的“动起来”就是让学生动脑、动手、动耳、动嘴。专心听讲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许多学生因为不会“听讲”,直接导致了厌倦心理的产生。教师应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专心致志地听讲,边听边思考,像计算机整理和储存信息那样,把重要的知识当堂记住,储存在大脑当中,从而提高听课的效率。当然,记忆过程需要强迫性。这样久而久之,就使随堂记忆成为一种学习动机。而动机和听课之间的关系通常是互为因果的。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必要把学习活动推迟到学生养成兴趣和动机之后进行,而应让学生在学习的初步满足中形成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所以,强迫记忆也是形成动机的最好方法。有了动机,就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我认为,没有适当的外来压力,单靠兴趣等是不可能提高“听”的能力的。
  课堂教学决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才是主体,任何由教师一讲到底、剥夺学生“说话”权利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营造说的气氛,鼓励他们面对全班学生要敢说、多说。说的训练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复述课文内容和教师讲过的语文知识、朗读、回答教师的提问、讨论、辩论、演讲等。必须创设平等互动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但是,我们的学生习惯于“听”,对“说”却不大接受,课堂上一旦听到教师要提问,便心惊胆战,如坐针毡,不主动回答问题,即使被叫起来回答.也口齿不清、语无伦次,更不敢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试想,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吗?面对这样的学生,有时真让人无可奈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对语文教师来讲,必须予以重视。
  二、读、写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不只是高考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因为如此,许多语文教育专家非常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钟禧赣“五步三谋型反刍式单元教学法”,就是以读和写为核心的教学法。许序修设计的“读写创”教改实验,也把读和写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
  读,主要指学生对各种文体的文章的理解、分析、鉴赏能力。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仅着眼于理解字词及课文含义,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和理解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应该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更不应该以讲代练,否则只会培养学生的惰性和依赖思想。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介绍给学生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即“授之以渔”。教师可以通过设问、解疑、分析、归纳等方法,组织学生完成从阅读到理解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训练中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韩愈说过:“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绝。”他所提倡的就是多读多看、吟诵涵咏。高考阅读命题的指导思想是:“让读得多而且善于读书的学生发挥其优势。”可见,中学生不仅要“会读”,而且还要“多读”。
  写作是一种心理创造活动,又是综合性极强的言语操作过程,章熊干脆把写作教学看作是一种教育过程。但是,直至现在,中学语文始终没有一套理想的作文教材,教师只能依据课本上极为简约的几个写作单元来指寻学生写作,致使语文教学出现了重讲读,轻说写训练的现象。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说和写、读和写的结合,大作文,小作文的结合,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的结合,课内练笔与课外练笔的结合,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积累素材。一切习惯的养成都是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果,写作能力的培养;一要靠练,二要靠兴趣。魏书生重视培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将写作变为学生的需要。他说:“中小学作文规范不宣讲得太多,讲多了束缚学生手脚,反倒不会写文章”。作为老师,一面要改进作文的指导方法,另一方面也应改进传统的作文批阅和讲评方式,本着循序渐进,具体明确的原则,指导学生进行序列化训练,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总之,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语文教堂必须着眼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其核心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语文教学如果不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那么语文也就失去了它的存在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江月:浅析语文教学的实践性[J],新一代(下半月),2011
  2、韩妍:试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J],新课程(教研版),2011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获得几点心得体会,在此与大家交流。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迫
期刊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阶段;同时,小学校园也是一个人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所以,小学班主任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定义主要是育人。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八年,有一些感触与同仁们分享:  一、班主任应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人们在同一年龄时,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
期刊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经过不断探索,认为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新区,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满乐趣地学习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似乎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殊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做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
期刊
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百名教师千家访”活动,我利用工作之余走访了九年级九班学生的家庭,有了很大的收获。以下是我本次家访的感受:  一、家访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我们班有个叫买都的学生,这个学生平时自我约束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说话,小动作又多,而且爱接老师的话……总之毛病很多。为了改变他,我约好他的家长,放学后和他一起去他家家访。没想到一进家门,他就像变了一个人,给我让坐、倒茶,然后就坐在
期刊
作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最感苦恼的是“无米下炊”。究其原因,并非生活中真无“米”,而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还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作文材料。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所谓“观察作文”,就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中心的
期刊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使学生克服写作文的心理障碍,激发学习动机,就要重视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一旦学生对习作产生了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由“怕”作文转为“爱”作文。《新课标》认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写内心世界的感受,他才会高兴地说,高兴地写;反之,只能是为作文而作文,言不由
期刊
赞可夫的研究理论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让学生都充满自信地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正是赞可夫的研究理论正确的有力证明。下面谈谈此教学法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做法  1、通过不同层次的要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新课程的基本理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英语词汇学习分
期刊
【摘要】挫折其实是一种壮丽的美,也是一种缺陷之美。在我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这类体现人在挫折的磨砺下不断成长成熟的作品比比皆是,它们都是表面缺失与内容丰满的有机统一,不管是从情节还是文章的内容实质来看,都体现了人在天灾人祸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人性之美、抗争之美。  【关键词】挫折 执着之美 抗争之美 人性之美  挫折的内涵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和人们所处的具体环境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对待态度,也表现出了
期刊
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建构主义的观点进行情境的设置,是突破传统作文教学法的的有效手段之一。情境设置得好,这种教学法的优越性就越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  我们认为,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应该体现出情境设置的层次性、情感性、美感性、可沟通性。  一、情境设置的层次性  传统教学法最大的要害在于强调“从高从难从严”,使作文训练成人化、技巧化、创作化,没有建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文训练序列。新的教学法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