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的每天,我晃悠着穿行在校园里,看着头顶的太阳一天比一天明媚,我开始怀念那些日子。
昨天,陶子打电话过来说:“来参加同学会吧。记得毕业时的那个夏天吗?毕业晚会那夜,所有的人大声地说笑,大家一起干杯一起合影,满屋子的可乐汽水味。”
我说:“怎么会不记得呢!那时我们还年少,如今我们正青春。”
我俩都笑了起来,而后沉默下来,我看到眼前缓缓流过的河。
那些流淌的记忆,仿佛触手可及。我们站在桥上,黑暗中听得到风掠过身边的声音。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只有桥下静谧的水。我们转身离去时忧伤地微笑:离别的时候不说再见。
初三的时候,教室搬到了东教学楼,那似乎是每届初三的必经之路。空气里沉闷的燥热四处乱窜。头顶的吊扇疲惫地转动。我们的心里依旧明亮。所有的窗子都敞开着,偶尔会有清凉的风扑进来,夹杂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窗外有一排整齐高大的水杉,偶尔会掠过一群麻雀,有几只会驻足窗外或跳跃枝丫间。一切似乎都不会改变,分别仿佛那么遥远。
当毕业考结束的时候,当他们陆续从我的视线离开的时候,我的世界突然安静下来。伊去了大洋彼岸,潘跑到了上海,蒋前往杭州,贝贝去了宁波……如同打翻的水杯,水花四溅,无法挽留。
那些日子里的生活,单调得如同倒带重放。每个人都朝着自己的梦想靠拢。我的心情变得反复无常。在很多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感到惶恐不安,想到明天还要考试,还没有复习好,手忙脚乱地背单词、背课文。经常梦到自己在清晨醒来时作业没写完,拼命地补,可就是写不完。看到周围同学的成绩比我高一大截,就有莫名其妙的危机感。妈妈说,你要有好成绩。我也想,可每次都让人失望。我是个自卑的孩子。也许不是,我是说不能称作孩子。我知道自己已不是孩子了,应该叫青年,可我喜欢这样叫自己。我像个孩子那样不害怕长大,只害怕成长的过程。谁说过,成长的过程是种蜕变,蜕变是会疼痛的。
我觉得自己在夹缝里生长,一边是快乐,一边是成绩,我两样都没得到。于是,我开始读很多童话,开始向往小王子的世界,开始妒忌彼得·潘,那个长不大的孩子。
事情或许总是那样发展的。学习好的人不用愁,学习差的人愁不了,学习不好不坏的人却老发愁。极端的地方肯定比较容易找到出路,不至于落在半途两边犯堵。很喜欢玩一种魔幻方块,把杂乱的图案拼在一起,刚开始总是兴致勃勃,但拼到一半就会想放弃。也想继续,但那样会让我发现先前许多错误,不得不一一改过来,再回过头已是面目全非了。于是,便不再继续。
大人会说我天真,过于天真。我理解。这不是一个好的评价。我似乎真的很天真,因为没有人能看到我心里那些灰暗的东西。在别人靠近我之前,我将它们统统藏匿于某个角落。我就是这么无奈地走向蜕变。
其实我是个很懂得保护自己的人。一次,好友把我的秘密告诉别人,我就不再告诉她任何秘密。信任是有限度的,就像对于每个人都有个银行,但资金减少到一定数目就会冻结账户一样。那些日子里,我经常难过,因为我经常随便相信,还常被“背叛”。从此我决定不再随便相信,一旦相信了便不允许“背叛”。
尽管难过,但那些日子里仍有许多充实的故事。疯狂生长的草木,破旧而美丽的园子,爬满了锈斑的栅栏,是我们最后上场的背景,也是离开的帷幕。夏日暮色苍茫,会有飞鸟划过的天空;秋日桂花烂漫,会有落满芳香的小径;冬日白雪飘飘,会有成列挺立的雪人……这一切只会让我有一个愿望,让时间有着“舒肤佳”香皂一样的收腰设计,可以让我握紧,不至于从手中滑落。
在季节无止境的交错轮回中糊涂地走过,懂了自己为什么爱看天空,因为渴望飞翔。一切过得像梦一样,美得不愿醒来。做梦的孩子一天天长大,学会告别那单薄惆怅的青春年少。将它埋在心底,有触痛但不呻吟,有眼泪但不悲伤。将那青春的底片刻在似水的时光中,一道道,那么认真,那么用功。只是那个年少的梦,依旧停在有着花样年华的那些日子里。
教师点评:作者的感悟或许说不上深刻,但很独特,也很真实:“学习好的人不用愁,学习差的人愁不了,学习不好不坏的人却老发愁。”“信任是有限度的,就像对于每个人都有个银行,但资金减少到一定数目就会冻结账户一样。”……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会思索的学生,可以肯定地说,她的生活是充实的。(洪方煜)
昨天,陶子打电话过来说:“来参加同学会吧。记得毕业时的那个夏天吗?毕业晚会那夜,所有的人大声地说笑,大家一起干杯一起合影,满屋子的可乐汽水味。”
我说:“怎么会不记得呢!那时我们还年少,如今我们正青春。”
我俩都笑了起来,而后沉默下来,我看到眼前缓缓流过的河。
那些流淌的记忆,仿佛触手可及。我们站在桥上,黑暗中听得到风掠过身边的声音。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只有桥下静谧的水。我们转身离去时忧伤地微笑:离别的时候不说再见。
初三的时候,教室搬到了东教学楼,那似乎是每届初三的必经之路。空气里沉闷的燥热四处乱窜。头顶的吊扇疲惫地转动。我们的心里依旧明亮。所有的窗子都敞开着,偶尔会有清凉的风扑进来,夹杂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窗外有一排整齐高大的水杉,偶尔会掠过一群麻雀,有几只会驻足窗外或跳跃枝丫间。一切似乎都不会改变,分别仿佛那么遥远。
当毕业考结束的时候,当他们陆续从我的视线离开的时候,我的世界突然安静下来。伊去了大洋彼岸,潘跑到了上海,蒋前往杭州,贝贝去了宁波……如同打翻的水杯,水花四溅,无法挽留。
那些日子里的生活,单调得如同倒带重放。每个人都朝着自己的梦想靠拢。我的心情变得反复无常。在很多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感到惶恐不安,想到明天还要考试,还没有复习好,手忙脚乱地背单词、背课文。经常梦到自己在清晨醒来时作业没写完,拼命地补,可就是写不完。看到周围同学的成绩比我高一大截,就有莫名其妙的危机感。妈妈说,你要有好成绩。我也想,可每次都让人失望。我是个自卑的孩子。也许不是,我是说不能称作孩子。我知道自己已不是孩子了,应该叫青年,可我喜欢这样叫自己。我像个孩子那样不害怕长大,只害怕成长的过程。谁说过,成长的过程是种蜕变,蜕变是会疼痛的。
我觉得自己在夹缝里生长,一边是快乐,一边是成绩,我两样都没得到。于是,我开始读很多童话,开始向往小王子的世界,开始妒忌彼得·潘,那个长不大的孩子。
事情或许总是那样发展的。学习好的人不用愁,学习差的人愁不了,学习不好不坏的人却老发愁。极端的地方肯定比较容易找到出路,不至于落在半途两边犯堵。很喜欢玩一种魔幻方块,把杂乱的图案拼在一起,刚开始总是兴致勃勃,但拼到一半就会想放弃。也想继续,但那样会让我发现先前许多错误,不得不一一改过来,再回过头已是面目全非了。于是,便不再继续。
大人会说我天真,过于天真。我理解。这不是一个好的评价。我似乎真的很天真,因为没有人能看到我心里那些灰暗的东西。在别人靠近我之前,我将它们统统藏匿于某个角落。我就是这么无奈地走向蜕变。
其实我是个很懂得保护自己的人。一次,好友把我的秘密告诉别人,我就不再告诉她任何秘密。信任是有限度的,就像对于每个人都有个银行,但资金减少到一定数目就会冻结账户一样。那些日子里,我经常难过,因为我经常随便相信,还常被“背叛”。从此我决定不再随便相信,一旦相信了便不允许“背叛”。
尽管难过,但那些日子里仍有许多充实的故事。疯狂生长的草木,破旧而美丽的园子,爬满了锈斑的栅栏,是我们最后上场的背景,也是离开的帷幕。夏日暮色苍茫,会有飞鸟划过的天空;秋日桂花烂漫,会有落满芳香的小径;冬日白雪飘飘,会有成列挺立的雪人……这一切只会让我有一个愿望,让时间有着“舒肤佳”香皂一样的收腰设计,可以让我握紧,不至于从手中滑落。
在季节无止境的交错轮回中糊涂地走过,懂了自己为什么爱看天空,因为渴望飞翔。一切过得像梦一样,美得不愿醒来。做梦的孩子一天天长大,学会告别那单薄惆怅的青春年少。将它埋在心底,有触痛但不呻吟,有眼泪但不悲伤。将那青春的底片刻在似水的时光中,一道道,那么认真,那么用功。只是那个年少的梦,依旧停在有着花样年华的那些日子里。
教师点评:作者的感悟或许说不上深刻,但很独特,也很真实:“学习好的人不用愁,学习差的人愁不了,学习不好不坏的人却老发愁。”“信任是有限度的,就像对于每个人都有个银行,但资金减少到一定数目就会冻结账户一样。”……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会思索的学生,可以肯定地说,她的生活是充实的。(洪方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