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撰写这篇文字时,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已经在一个不知名的法国小城的偏僻公墓静静安息20多年了,这个一生挚爱和眷恋着俄罗斯的艺术家,与祖国和故园的永久疏离,不知道他的灵魂会不会感到孤独?就如他的影片《怀乡》所传达的意蕴一样,越是离开祖国,精神与心灵反而越是贴近家园。塔尔科夫斯基是一位用生命抒写电影诗篇的导演,他一直踽踽而行,生前并不期待有过多的赞誉与认同,死后就更不会留恋追捧与哀荣;但正如赏识和推崇他的另一位大师伯格曼所言,塔尔科夫斯基是一道艺术之门,推开后,你会发现一个“一如倒影、一如梦境”的神奇世界,他会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品格。
1974年的《镜子》即使不是塔尔科夫斯基最难读解的一部影片,也是他寓意最丰沛、诗意最葱茏的作品。这是部很难描述出具体情节的影片,抛开夹杂着的大量纪录片镜头,大致有两个叙事时空:一个是现在时态,叙事主人公一直没有出场,但他与妻子、儿子和母亲有着复杂的情感纠葛;另一个时空发生在前苏联卫国战争前后,叙事主人公以两个年龄段的孩童形象出现,回忆他与父母、妹妹的早年生活情景。核心人物是母亲,影片中有两个母亲形象,一个由塔尔科夫斯基的母亲亲自出场,一个由青年演员玛格丽特·捷列霍娃扮演,她也同时扮演叙事主人公现在时空中的妻子形象。
单以多层的、交叉的叙事时空和人物关系看, 《镜子》已是电影史上结构最为复杂的影片之一了。影片的主题是什么?影片到底在说些什么?这个问题自始至终困扰着观众和评论家们。但叩开这部影片的艺术之门,却不能用常规的叙事逻辑,也不必过分沉溺于理性分析。人们在接受大师作品时,通常会带着一个约定俗成的偏见,似乎满篇全是微言大义,好像越深刻地分析或引申他们的作品就越能凸现大师的意义,这种读解观念对于戈达尔、伯格曼等理性型导演来说是极为有效的,但对于“电影诗人”塔尔科夫斯基来说则会有些“得筌忘鱼”,错失了大师的许多精彩内容。
《镜子》结尾,由塔尔科夫斯基的母亲扮演的“母亲”角色带着当年的一对儿女行走在田园中,小儿子满含深情地向着原野发出一声呼喊。从叙事角度看,这个段落存在时空错位,孩子们是记忆中的稚嫩样子,而母亲则是现实中衰老形象,按情理应该是玛格丽特·捷列霍娃扮演的母亲形象出场。这个错位恰恰深刻地传达了塔尔科夫斯基的叙事主题,全片其实一直在蓄积情感与抒发缅怀,直到最后进发出刻骨铭心的呼唤,这是奉献给母亲的心声。
有一个小插曲可以引证这个观点。塔尔科夫斯基曾提到《镜子》拍竣后引起很大争议,许多人包括评论家都说看不懂。在一次研讨会上再次争议不休,一个等待下班收拾场地的清洁女工很不满,说:“你们别再争了,已经很晚了,我还得打扫呢。再说,有什么好谈的?影片不是很清楚吗?没有什么不懂的。”这时,所有参会人员都非常感兴趣地听她继续讲下去,这个妇女说:“一个人在自己一生中,对于爱过他的人有所歉疚,很痛苦,却不知道怎么办,看不到出路。”塔尔科夫斯基说,他读过国内外很多关于这部影片的评论,但唯有这段话最简明、最准确地概括了影片的思想。
清洁女工从人性的情感层面直接感悟到了影片,而这恰恰是陷溺于理性思考的评论家们所忽略掉的艺术最本真的内涵。作为一个电影作者,塔尔科夫斯基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影片。他的母亲也曾有从事文学创作的理想,但为了他们的父亲,也因为怀育了他,自愿放弃了文学讲习所的学业。在塔尔科夫斯基三岁的时候,父亲离开了他们,母亲一生爱着父亲,没再结婚,依靠在印刷厂做校对的微薄收入,抚养他与妹妹。塔尔科夫斯基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学过音乐、美术,最后成为杰出的电影导演,他慨叹说,都不能想象母亲是付出了何种艰辛努力才使得他成为今天的样子。
《镜子》呈现了塔尔科夫斯基与母亲艰难又温馨的生命历程,也隐含表达了成年后的他试图挣脱母爱羽翼的束缚,因而导致的母子紧张关系。塔尔科夫斯基并不认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但他的确意识到了存在于母子、夫妻、婆媳之间的复杂关系,其实这一切都是源于来自母亲的爱和自己对母亲的眷恋。影片中,孩童时代对母亲的依恋,成人后选择了与母亲长相相仿的妻子,但却无法相守而分离,正是因为叙事主人公的生命中笼罩和浸透着母亲的无私挚爱,他将之扩展成对所有具有奉献精神的女性的敬意与爱戴,试问:一个人怎么可以平静而又平等地面对像母亲一样的妻子呢?母爱成为他幸福而又难以挣脱的家园。对于《镜子》来说,任何弗洛伊德式的解释都将是粗暴野蛮的,塔尔科夫斯基决不是要提供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他其实只是要呈现内心的无比眷爱。影片的结尾是一个想象的温馨时刻:母亲永远得到了依恋着自己的孩子,而叙事主人公摆脱掉世事纷扰,还原为一个赤子,永远跟随在母亲身旁。
以上的分析是叩开塔尔科夫斯基艺术世界的钥匙,通过这个门径,其艺术的缤纷之美使错彩纷呈了。 《镜子》绝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塔尔科夫斯基自己的影片,由叙事主人公对童年的回忆,串起前苏联政治恐怖时代、中国“文化大革命”、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爆炸、人类的热气球探险等历史性纪录场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和俄罗斯圣像画家安德烈-鲁伯廖夫的绘画、俄国作家普希金的作品、德国古典音乐家巴赫的旋律等都出现在影片中。塔尔科夫斯基自觉地将个体生命与人类历史联系起来,揭示个体对历史应承担的责任。所以,《镜子》既是一部生命个体的回忆录,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启示录”。这部影片将个人与世界、生命与哲理、感性与理性、写实与想象完美地融为一体,作为“电影诗人”的塔尔科夫斯基完全打破了叙事时空限制,在影片中将梦境、幻觉、想象、超现实意象,以及写实段落,以诗人的跳跃思维挥洒自如地组织起来。 塔尔柯夫斯基生于1932年,1960年在苏联国立电影学院的毕业短片为《压路机和小提琴》,1962年的处女作《伊凡的童年》既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之后,在前苏联政治高压和干预下曲折拍摄了《安德烈·鲁勃廖夫》(1966)、《太阳系》(1972)、《镜子》(1974)、《潜行者》(1980)。1983年,在意大利拍摄了《怀乡》,1986年,在瑞典拍摄了最后一部影片《牺牲》。1986年客死于法国巴黎。
其中,《怀乡》与《牺牲》表现了塔尔科夫斯基在异乡他国对祖国的眷恋,也传达出他对人类文明的忧患意识,影片有着近乎宗教殉道者的执著,期待人们付出行动,拯救世界。塔尔科夫斯基是一位有着崇高人格力量的艺术家,是值得所有人屈膝致敬的电影“圣者”。
1974年的《镜子》即使不是塔尔科夫斯基最难读解的一部影片,也是他寓意最丰沛、诗意最葱茏的作品。这是部很难描述出具体情节的影片,抛开夹杂着的大量纪录片镜头,大致有两个叙事时空:一个是现在时态,叙事主人公一直没有出场,但他与妻子、儿子和母亲有着复杂的情感纠葛;另一个时空发生在前苏联卫国战争前后,叙事主人公以两个年龄段的孩童形象出现,回忆他与父母、妹妹的早年生活情景。核心人物是母亲,影片中有两个母亲形象,一个由塔尔科夫斯基的母亲亲自出场,一个由青年演员玛格丽特·捷列霍娃扮演,她也同时扮演叙事主人公现在时空中的妻子形象。
单以多层的、交叉的叙事时空和人物关系看, 《镜子》已是电影史上结构最为复杂的影片之一了。影片的主题是什么?影片到底在说些什么?这个问题自始至终困扰着观众和评论家们。但叩开这部影片的艺术之门,却不能用常规的叙事逻辑,也不必过分沉溺于理性分析。人们在接受大师作品时,通常会带着一个约定俗成的偏见,似乎满篇全是微言大义,好像越深刻地分析或引申他们的作品就越能凸现大师的意义,这种读解观念对于戈达尔、伯格曼等理性型导演来说是极为有效的,但对于“电影诗人”塔尔科夫斯基来说则会有些“得筌忘鱼”,错失了大师的许多精彩内容。
《镜子》结尾,由塔尔科夫斯基的母亲扮演的“母亲”角色带着当年的一对儿女行走在田园中,小儿子满含深情地向着原野发出一声呼喊。从叙事角度看,这个段落存在时空错位,孩子们是记忆中的稚嫩样子,而母亲则是现实中衰老形象,按情理应该是玛格丽特·捷列霍娃扮演的母亲形象出场。这个错位恰恰深刻地传达了塔尔科夫斯基的叙事主题,全片其实一直在蓄积情感与抒发缅怀,直到最后进发出刻骨铭心的呼唤,这是奉献给母亲的心声。
有一个小插曲可以引证这个观点。塔尔科夫斯基曾提到《镜子》拍竣后引起很大争议,许多人包括评论家都说看不懂。在一次研讨会上再次争议不休,一个等待下班收拾场地的清洁女工很不满,说:“你们别再争了,已经很晚了,我还得打扫呢。再说,有什么好谈的?影片不是很清楚吗?没有什么不懂的。”这时,所有参会人员都非常感兴趣地听她继续讲下去,这个妇女说:“一个人在自己一生中,对于爱过他的人有所歉疚,很痛苦,却不知道怎么办,看不到出路。”塔尔科夫斯基说,他读过国内外很多关于这部影片的评论,但唯有这段话最简明、最准确地概括了影片的思想。
清洁女工从人性的情感层面直接感悟到了影片,而这恰恰是陷溺于理性思考的评论家们所忽略掉的艺术最本真的内涵。作为一个电影作者,塔尔科夫斯基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影片。他的母亲也曾有从事文学创作的理想,但为了他们的父亲,也因为怀育了他,自愿放弃了文学讲习所的学业。在塔尔科夫斯基三岁的时候,父亲离开了他们,母亲一生爱着父亲,没再结婚,依靠在印刷厂做校对的微薄收入,抚养他与妹妹。塔尔科夫斯基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学过音乐、美术,最后成为杰出的电影导演,他慨叹说,都不能想象母亲是付出了何种艰辛努力才使得他成为今天的样子。
《镜子》呈现了塔尔科夫斯基与母亲艰难又温馨的生命历程,也隐含表达了成年后的他试图挣脱母爱羽翼的束缚,因而导致的母子紧张关系。塔尔科夫斯基并不认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但他的确意识到了存在于母子、夫妻、婆媳之间的复杂关系,其实这一切都是源于来自母亲的爱和自己对母亲的眷恋。影片中,孩童时代对母亲的依恋,成人后选择了与母亲长相相仿的妻子,但却无法相守而分离,正是因为叙事主人公的生命中笼罩和浸透着母亲的无私挚爱,他将之扩展成对所有具有奉献精神的女性的敬意与爱戴,试问:一个人怎么可以平静而又平等地面对像母亲一样的妻子呢?母爱成为他幸福而又难以挣脱的家园。对于《镜子》来说,任何弗洛伊德式的解释都将是粗暴野蛮的,塔尔科夫斯基决不是要提供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他其实只是要呈现内心的无比眷爱。影片的结尾是一个想象的温馨时刻:母亲永远得到了依恋着自己的孩子,而叙事主人公摆脱掉世事纷扰,还原为一个赤子,永远跟随在母亲身旁。
以上的分析是叩开塔尔科夫斯基艺术世界的钥匙,通过这个门径,其艺术的缤纷之美使错彩纷呈了。 《镜子》绝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塔尔科夫斯基自己的影片,由叙事主人公对童年的回忆,串起前苏联政治恐怖时代、中国“文化大革命”、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爆炸、人类的热气球探险等历史性纪录场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和俄罗斯圣像画家安德烈-鲁伯廖夫的绘画、俄国作家普希金的作品、德国古典音乐家巴赫的旋律等都出现在影片中。塔尔科夫斯基自觉地将个体生命与人类历史联系起来,揭示个体对历史应承担的责任。所以,《镜子》既是一部生命个体的回忆录,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启示录”。这部影片将个人与世界、生命与哲理、感性与理性、写实与想象完美地融为一体,作为“电影诗人”的塔尔科夫斯基完全打破了叙事时空限制,在影片中将梦境、幻觉、想象、超现实意象,以及写实段落,以诗人的跳跃思维挥洒自如地组织起来。 塔尔柯夫斯基生于1932年,1960年在苏联国立电影学院的毕业短片为《压路机和小提琴》,1962年的处女作《伊凡的童年》既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之后,在前苏联政治高压和干预下曲折拍摄了《安德烈·鲁勃廖夫》(1966)、《太阳系》(1972)、《镜子》(1974)、《潜行者》(1980)。1983年,在意大利拍摄了《怀乡》,1986年,在瑞典拍摄了最后一部影片《牺牲》。1986年客死于法国巴黎。
其中,《怀乡》与《牺牲》表现了塔尔科夫斯基在异乡他国对祖国的眷恋,也传达出他对人类文明的忧患意识,影片有着近乎宗教殉道者的执著,期待人们付出行动,拯救世界。塔尔科夫斯基是一位有着崇高人格力量的艺术家,是值得所有人屈膝致敬的电影“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