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位教师借班上公开课时的情景。上课之前,教师和学生随意交流。当聊到班上有多少位学生时,教师发现这个班的学生并没有全部来到公开课现场。随即,教师和该班的班主任沟通,请他把教室里没有来的十几位学生也組织到公开课现场。班主任解释,现场太拥挤,坐不下,所以才有十几位学生没有来。于是,教师请现场的其他听课教师协助搬来一些小凳子,请班主任把没来的学生带来。就这样,现场学生济济一堂,尽管比较拥挤,但是弥散着温暖的气氛。
公开课,为什么不能组织全班所有学生到现场上课?或许,是因为场地太小,难以容纳所有学生;或许,是因为有些学生“见不得人”,不能在公开课上亮相。我们可以有各种理由为自己解释、开脱,可是我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是活动现场“装不下”所有学生,还是教师心中“未装下”所有学生?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教师在乎什么?来现场上课的学生怎么想?没来现场上课的学生又怎么想?学生是否在乎?
这让我想到了那则故事,即曾经人选几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这条鱼在乎》:海水退潮后,大量的鱼搁浅在海滩上。一个小男孩见状,开始一条一条地捡鱼往海里扔。一位路过的人不理解:“这么多鱼,你救得过来吗?而且谁在乎呢?”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条鱼扔回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我又想起了张艺谋拍摄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13岁的魏敏芝作为代课教师,为了让每位学生都不流失,其代课经历让我们唏嘘不已。对于魏敏芝来说,完成村长的要求,把娃看住,真的是相当不容易了。
教育面向全体,“一个都不能少”,尊重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不应该成为漂亮的口号,而应当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我们往往都有这样的认识,但是我们都做到这样的行为了吗?
我以为,公开课除非遇到无法抗拒的因素,其他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一个班级的学生未能全部到现场上课,都是与“面向全体”的理念相背而行的。
当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人在课堂,还要让学生心系学习。再说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问题。以数学课为例,教师是否注意观察并发现过这样的现象:在一个班级一个星期所有的数学课(通常有5节)中,有学生一次都未发言?试想一下:一位学生如果在一个星期所有的数学课中都未获得一次说话的机会,他的心里会是什么感受?又会有怎样的想法?伤害一个人,最厉害的方式,不是打他、骂他,而是冷落他。因为每个人都有团队归属的需求,都希望被他人接纳,这样心理上才有一种安全感。而一位学生如果总是被群体排斥在外,还能感受到尊重并安心地学习吗?
对此,我们是否可以在每个星期三或星期四的课上有意识地问一问,班上是否有学生在前几天的课上没有发过一次言,然后在后几天的课上“特别”安排一下?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个科目每周的课上至少发言一次,这样的要求对教师、对学生,是高还是不高?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在场”,就要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教师关切的目光、期待的眼神。
那么,让所有学生都发言过就真的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了吗?一次上完课后,一位学生对我说:“贲老师,在你的数学课上,周子棋(注: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的发言永远能得到掌声,可我永远不懂。”这句话让我想到,可能还有一些学生也是这样想的,但是他们把这样的想法埋藏在心底,不告诉同学、家长和老师,成为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痛”。一位学生能把这样的想法坦诚地告诉老师,真的需要巨大的勇气以及对老师极度的信任。我从内心里感激这位学生,他的话提醒了我,教室里还有这样一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学生。他的话让我对班级中的“弱势”学生保持觉察:课堂中,他们在听吗?他们能听得懂吗?他们在想吗?他们是怎么想的?
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都不能少”,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速率、路径是有差异的。在一节课上,不是强制地统一要求全班学生一起“走三步”,而是允许有的学生“走一步”,有的学生“走五步”。对于那些仅能“走一步”的学生,并不是强拉硬拽着他们“走三步”,而是鼓励他们在这节课上再往前“走一点”,在下节课上再继续往前“走一点”,每节课进步一点点,一个阶段以后达到课程标准的“三步”要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学习上的成就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例如,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师在拟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时,做了差异化的考量。全班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会用一一列举的方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部分学生在一一列举方法的基础上,发现利用“大数翻倍”的方法能更快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少数学生发现找一些特殊关系(互质关系、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规律,或者发现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的差异性与多样化,意味着教学出发点与归宿的多样化,意味着教学过程的“因生而异”,意味着教师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装入”了心中。
“一个都不能少”,尊重并保护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作为教师,责无旁贷。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这样的教育教学过程,让我们体会师生生命的尊严、活泼与灵动,感知并享受生命生长的气息。
公开课,为什么不能组织全班所有学生到现场上课?或许,是因为场地太小,难以容纳所有学生;或许,是因为有些学生“见不得人”,不能在公开课上亮相。我们可以有各种理由为自己解释、开脱,可是我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是活动现场“装不下”所有学生,还是教师心中“未装下”所有学生?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教师在乎什么?来现场上课的学生怎么想?没来现场上课的学生又怎么想?学生是否在乎?
这让我想到了那则故事,即曾经人选几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这条鱼在乎》:海水退潮后,大量的鱼搁浅在海滩上。一个小男孩见状,开始一条一条地捡鱼往海里扔。一位路过的人不理解:“这么多鱼,你救得过来吗?而且谁在乎呢?”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条鱼扔回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我又想起了张艺谋拍摄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13岁的魏敏芝作为代课教师,为了让每位学生都不流失,其代课经历让我们唏嘘不已。对于魏敏芝来说,完成村长的要求,把娃看住,真的是相当不容易了。
教育面向全体,“一个都不能少”,尊重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不应该成为漂亮的口号,而应当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我们往往都有这样的认识,但是我们都做到这样的行为了吗?
我以为,公开课除非遇到无法抗拒的因素,其他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一个班级的学生未能全部到现场上课,都是与“面向全体”的理念相背而行的。
当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人在课堂,还要让学生心系学习。再说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问题。以数学课为例,教师是否注意观察并发现过这样的现象:在一个班级一个星期所有的数学课(通常有5节)中,有学生一次都未发言?试想一下:一位学生如果在一个星期所有的数学课中都未获得一次说话的机会,他的心里会是什么感受?又会有怎样的想法?伤害一个人,最厉害的方式,不是打他、骂他,而是冷落他。因为每个人都有团队归属的需求,都希望被他人接纳,这样心理上才有一种安全感。而一位学生如果总是被群体排斥在外,还能感受到尊重并安心地学习吗?
对此,我们是否可以在每个星期三或星期四的课上有意识地问一问,班上是否有学生在前几天的课上没有发过一次言,然后在后几天的课上“特别”安排一下?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个科目每周的课上至少发言一次,这样的要求对教师、对学生,是高还是不高?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在场”,就要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教师关切的目光、期待的眼神。
那么,让所有学生都发言过就真的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了吗?一次上完课后,一位学生对我说:“贲老师,在你的数学课上,周子棋(注: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的发言永远能得到掌声,可我永远不懂。”这句话让我想到,可能还有一些学生也是这样想的,但是他们把这样的想法埋藏在心底,不告诉同学、家长和老师,成为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痛”。一位学生能把这样的想法坦诚地告诉老师,真的需要巨大的勇气以及对老师极度的信任。我从内心里感激这位学生,他的话提醒了我,教室里还有这样一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学生。他的话让我对班级中的“弱势”学生保持觉察:课堂中,他们在听吗?他们能听得懂吗?他们在想吗?他们是怎么想的?
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都不能少”,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速率、路径是有差异的。在一节课上,不是强制地统一要求全班学生一起“走三步”,而是允许有的学生“走一步”,有的学生“走五步”。对于那些仅能“走一步”的学生,并不是强拉硬拽着他们“走三步”,而是鼓励他们在这节课上再往前“走一点”,在下节课上再继续往前“走一点”,每节课进步一点点,一个阶段以后达到课程标准的“三步”要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学习上的成就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例如,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师在拟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时,做了差异化的考量。全班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会用一一列举的方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部分学生在一一列举方法的基础上,发现利用“大数翻倍”的方法能更快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少数学生发现找一些特殊关系(互质关系、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规律,或者发现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的差异性与多样化,意味着教学出发点与归宿的多样化,意味着教学过程的“因生而异”,意味着教师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装入”了心中。
“一个都不能少”,尊重并保护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作为教师,责无旁贷。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这样的教育教学过程,让我们体会师生生命的尊严、活泼与灵动,感知并享受生命生长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