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一体两翼。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课堂进行精心的预设,从而使课堂的生成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可是,在教学中总有许多的“意外”发生,面对这些“意外”,我们的预设就需要重新整合。究竟如何处理教学中的一些“意外生成”呢?在这里,笔者想以一节课为例,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亡人逸事》是一篇很典型的记叙文,孙犁的文笔又是那样的从容与平淡。经过充分备课之后,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初读文本思考:你能给每部分加一个小标题吗?请学生阅读文本,并展示自己的标题,师生共同评价。
再读文本思考:“亡妻”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阅读文本,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读文本孙犁散文之精髓,以“真”“美”二字即可概括;它以真的心地写真的景象,直抵“填”的极致。以美的文笔写美的情思,展现“美”的板致,写“亡妻”亦是如此。请学生选取自己喜爱的片段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并请三四名同学展现自己的朗读风采。
最后拓展本单元的练笔重点:细节描写。
在第一个班上课,学生按要求阅读,细心观察,认真写作。他们的笔下,也涌现出了许多精彩的细节描写片段。可以说,课上得如行云流水,我自己也觉得很满意。可课下与学生交流,有学生说:“老师,这篇文章没什么好,没读出什么来。”这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于是,在第十班,我把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感悟到平淡背后的深隋作为教学的重点。我压缩了前三个环节,直接展开学生对文本的体悟,对人物的评价。接下来,我先补充了以下两段资料:
1975年4月14日
“忆明日为亡妻忌日,泉壤永隔,已5年矣。余衰病如此,不堪回首之思矣。”
1975年12月
“呜呼!死别已五截,偶有梦中之会,无只字悼亡之言,情思两竭,亡者当谅我乎!”
——孙犁
接下来我提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孙犁作为一位69岁的老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写下这些文字的?请再次阅读课文,并选取一两个细节描写的文字,在其后加上几句抒情性句子。
教师里霎时安静下来,学生的表情也随之凝重,他们在沉思、在细读、在选择,两分钟后学生已经在书本的空白处写起来。我在教室里巡视,发现有的学生选了不止一处,就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张明哲也在奋笔疾书。5分钟到了,学生还在写,我把时间又延长了3分钟。然后找同学起来阅读他们的文字:
(纺线细节后加)可是,我心中对妻子的那份爱,掺杂着心疼与感动,好似那总也纺不完的线,缠绕在心问,一日一日,一年一年,情思不竭。
(“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一丝幸福的笑容”续文)不知怎么,我看着她,泪却突然止不住了。
(“我对你们……你们应该记着”续文)是啊,我也该好好谢谢她,谢谢她给了我爱与幸福,给了我生活里最灿烂的一缕阳光。
一个一个的学生竟相站起来读他们的续写文字,不知怎么,我的眼前也仿似映现出那一个个的镜头,当刘珊珊读到“那纺锤的声音不是敲在你的手上,而是敲在我的心上”时,我感觉自己的眼眶湿了……
下课的铃声响起来时,学生们还在激烈的发言,我本来还设计了第5个环节:
读文本:请有感情地阅读全文,真正体悟老人的哀思和悲痛。在学生的读书声中结束这一堂课。
这个环节也因为铃声的响起而没有进行。下课了,许多学生意犹未尽:“老师,孙犁的文章图书馆有吗?”
上完这节课,我不禁想:预设永远是弹性的,而课堂的生成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教学的设计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真正做到“胸中有书”,进行多角度的备课,更应该做到“目中有人”,尊重学生的权利。当心灵和心灵发生碰撞,当学生读出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我们的预设就是最美的预设,我们的生成也是最自然的生成。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一中)
(责任编辑:朱 蒙)
《亡人逸事》是一篇很典型的记叙文,孙犁的文笔又是那样的从容与平淡。经过充分备课之后,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初读文本思考:你能给每部分加一个小标题吗?请学生阅读文本,并展示自己的标题,师生共同评价。
再读文本思考:“亡妻”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阅读文本,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读文本孙犁散文之精髓,以“真”“美”二字即可概括;它以真的心地写真的景象,直抵“填”的极致。以美的文笔写美的情思,展现“美”的板致,写“亡妻”亦是如此。请学生选取自己喜爱的片段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并请三四名同学展现自己的朗读风采。
最后拓展本单元的练笔重点:细节描写。
在第一个班上课,学生按要求阅读,细心观察,认真写作。他们的笔下,也涌现出了许多精彩的细节描写片段。可以说,课上得如行云流水,我自己也觉得很满意。可课下与学生交流,有学生说:“老师,这篇文章没什么好,没读出什么来。”这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于是,在第十班,我把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感悟到平淡背后的深隋作为教学的重点。我压缩了前三个环节,直接展开学生对文本的体悟,对人物的评价。接下来,我先补充了以下两段资料:
1975年4月14日
“忆明日为亡妻忌日,泉壤永隔,已5年矣。余衰病如此,不堪回首之思矣。”
1975年12月
“呜呼!死别已五截,偶有梦中之会,无只字悼亡之言,情思两竭,亡者当谅我乎!”
——孙犁
接下来我提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孙犁作为一位69岁的老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写下这些文字的?请再次阅读课文,并选取一两个细节描写的文字,在其后加上几句抒情性句子。
教师里霎时安静下来,学生的表情也随之凝重,他们在沉思、在细读、在选择,两分钟后学生已经在书本的空白处写起来。我在教室里巡视,发现有的学生选了不止一处,就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张明哲也在奋笔疾书。5分钟到了,学生还在写,我把时间又延长了3分钟。然后找同学起来阅读他们的文字:
(纺线细节后加)可是,我心中对妻子的那份爱,掺杂着心疼与感动,好似那总也纺不完的线,缠绕在心问,一日一日,一年一年,情思不竭。
(“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一丝幸福的笑容”续文)不知怎么,我看着她,泪却突然止不住了。
(“我对你们……你们应该记着”续文)是啊,我也该好好谢谢她,谢谢她给了我爱与幸福,给了我生活里最灿烂的一缕阳光。
一个一个的学生竟相站起来读他们的续写文字,不知怎么,我的眼前也仿似映现出那一个个的镜头,当刘珊珊读到“那纺锤的声音不是敲在你的手上,而是敲在我的心上”时,我感觉自己的眼眶湿了……
下课的铃声响起来时,学生们还在激烈的发言,我本来还设计了第5个环节:
读文本:请有感情地阅读全文,真正体悟老人的哀思和悲痛。在学生的读书声中结束这一堂课。
这个环节也因为铃声的响起而没有进行。下课了,许多学生意犹未尽:“老师,孙犁的文章图书馆有吗?”
上完这节课,我不禁想:预设永远是弹性的,而课堂的生成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教学的设计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真正做到“胸中有书”,进行多角度的备课,更应该做到“目中有人”,尊重学生的权利。当心灵和心灵发生碰撞,当学生读出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我们的预设就是最美的预设,我们的生成也是最自然的生成。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一中)
(责任编辑:朱 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