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知道,一切智力活动都是受非智力因素制约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智力因素发展的前提,只有非智力因素的健全发展,才能有效地推动智力活动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 物理教学 非智力因素
一、初中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关键阶段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过度,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身体进入第二次生长高峰期,神经系统迅速发育导致神经活动机能进一步分化和完善。学生形象思维的品质已经高度发展,并逐步向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形式过渡。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看,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相互矛盾的阶段。在兴趣方面的表现是:兴趣的广阔性得到发展,求知欲增强,但缺乏专注;兴趣的选择性增强,表现出对活动的个性,但容易出现片面性;兴趣具有更多的自觉特点,但不稳定。在学习动机上,他们正在从外在动机(规范动机)向内在动机(成就动机)过渡;或者说从遵守学校的要求、获得好分数、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等动机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学习的动机过渡。在这种过程中,成就动机在学生头脑中往往不深刻、不稳定,甚至受家庭或社会不良因素影响。有时候,他们能建立不正确的成就动机。在情感上,他们从对教师、家长的依赖转向独立,自信、主动。他们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正义感、理智感、审美感等等都发展到新的高度。但是,他们情感的波动较大,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容易被不良影响形成低级的,庸俗的情感。在意志上,学生力求表现自己的“成人意识”。他们的果断、坚韧、顽强等意志品质得到发展,但若引导不当,容易出现固执、偏激、钻牛角尖等性格倾向。在性格上的稳定程度增大,同时,可塑性也很大;已经形成了许多比较稳定的行为习惯,但也有可能不理智地改变自己的习惯。
由此可见,初中阶段是学生非智力因素处于急剧矛盾发展阶段,具有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时机和条件,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关键阶段。
二、挖掘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中,要接触到力、热、声、光、电、原子等各部分内容的物理现象,初步认识这些现象的基本规律,并应用这些基本规律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因而,存在着发展非智力因素的有利条件。具体概括为如下:
1.涉及的现象或问题常是生动、直观、新奇、耐人寻味的,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如果教师能通过典型生动的实验或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充分展示物理问题或现象的奇异性,加强悬念设计,创造生动的现实情景,就能使学生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学习物理的浓厚的、持久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动员学生亲自实践,做好“纸片托起杯中水”和“马德堡半球”等实验,并提出“人受到的大气压力有多大”?“人为什么没有被大气压力压扁”?以及与此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则学生在这个课题的学习中,其兴趣水平就能得到提高。
2.涉及的知识与生产、生活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教师如果能利用这些联系,不断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现象,鼓励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所学知识很有用,从而克服消极的外在学习动机,就能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习的热爱之情。例如,在学生学习了电磁继电器后,引导学生研究生产、生活实际中用低压弱电流控制高压强电流的实例。这样,学生会感到“原来自动控制就是那么一回事”,使学生体会到自动控制的一些基本思想,产生自觉学习的愿望,有的学生甚至会想象他有一天也能设计出一种自动控制的电路。这就提高了动机水平,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科学的情感。
3.物理学发展的曲折经历和许多科学家为真理而钻研、奋斗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人与自然奋斗的凯歌。学生要学好物理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我们能用好的事例,生动地介绍科学家的奋斗精神,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知难而上的精神,对于锻炼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作用。如课文中谈到奥斯特实验。假如老师能补充阅读材料,用生动的语言介绍奥斯特是如何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最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史实,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学习科学家的顽强探索精神。
三、改变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是以实验为主要形式的实践。实验最基本的要求是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地分析所观察到的现象。实验要求人们严谨、细致、准确、专注。物理学所用到它的基本思想方法有:理想化方法、隔离整体法、分析综合法等等。实验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养成分析的习惯,敢想敢做、做事条理分明等行为习惯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环境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里我们特指学习环境。学生个体处于学习集体之中,如果班级里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有一致的志向,这将对少数学生形成强有力的潜移和同化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内外应该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少数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感到他人都在积极地探索问题,使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不安感。由于潜移同化的作用,使得他们也不得不加入到认真学习的行列之中。
3.展开竞争。竞争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强有力的措施,竞争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心理:“不能比别人差”,“要胜过别人”。因此,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把握时机,采取适度的方式方法,在学生中展开学习竞争。要鼓励学生通过竞争,努力打破别人的学习记录,在今后的学习中力争赶上和超过别人。也可以同自己进行竞争,努力打破自己的学习记录,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4.培养学生进取精神,多给予成功的机会。学生的身心发展正趋向成熟,他们喜闻乐见,勤于思索。无任课内课外,教师都应积极引导他们展开讨论,发表意见。学生所想的问题出乎老师的预想是常会遇到的,教师应满腔热情地对待,鼓励他们解放思想,消除顾虑,大胆质疑,积极参加讨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若稍有不悦之色,就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教学实践证明,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如果学生在学习上屡屡失败,就必然导致学生心理上的严重障碍。教师应注意从学生“成功的喜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成功的喜悦”是指个体达到预定目标时的一种愉快的感情体验。学生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力量,自然会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他们在欣赏自己成功的同时,也就是进行学习兴趣的自我培养,教师应该尽量多地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总之,以上所谈的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激发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有时需要同时运用几种方法,一成不变的激发与培养的方法会使学生感到压卷。另外,非智力因素毕竟不同于智力因素,培养和激发非智力因素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智力因素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初中 物理教学 非智力因素
一、初中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关键阶段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过度,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身体进入第二次生长高峰期,神经系统迅速发育导致神经活动机能进一步分化和完善。学生形象思维的品质已经高度发展,并逐步向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形式过渡。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看,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相互矛盾的阶段。在兴趣方面的表现是:兴趣的广阔性得到发展,求知欲增强,但缺乏专注;兴趣的选择性增强,表现出对活动的个性,但容易出现片面性;兴趣具有更多的自觉特点,但不稳定。在学习动机上,他们正在从外在动机(规范动机)向内在动机(成就动机)过渡;或者说从遵守学校的要求、获得好分数、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等动机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学习的动机过渡。在这种过程中,成就动机在学生头脑中往往不深刻、不稳定,甚至受家庭或社会不良因素影响。有时候,他们能建立不正确的成就动机。在情感上,他们从对教师、家长的依赖转向独立,自信、主动。他们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正义感、理智感、审美感等等都发展到新的高度。但是,他们情感的波动较大,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容易被不良影响形成低级的,庸俗的情感。在意志上,学生力求表现自己的“成人意识”。他们的果断、坚韧、顽强等意志品质得到发展,但若引导不当,容易出现固执、偏激、钻牛角尖等性格倾向。在性格上的稳定程度增大,同时,可塑性也很大;已经形成了许多比较稳定的行为习惯,但也有可能不理智地改变自己的习惯。
由此可见,初中阶段是学生非智力因素处于急剧矛盾发展阶段,具有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时机和条件,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关键阶段。
二、挖掘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中,要接触到力、热、声、光、电、原子等各部分内容的物理现象,初步认识这些现象的基本规律,并应用这些基本规律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因而,存在着发展非智力因素的有利条件。具体概括为如下:
1.涉及的现象或问题常是生动、直观、新奇、耐人寻味的,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如果教师能通过典型生动的实验或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充分展示物理问题或现象的奇异性,加强悬念设计,创造生动的现实情景,就能使学生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学习物理的浓厚的、持久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动员学生亲自实践,做好“纸片托起杯中水”和“马德堡半球”等实验,并提出“人受到的大气压力有多大”?“人为什么没有被大气压力压扁”?以及与此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则学生在这个课题的学习中,其兴趣水平就能得到提高。
2.涉及的知识与生产、生活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教师如果能利用这些联系,不断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现象,鼓励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所学知识很有用,从而克服消极的外在学习动机,就能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习的热爱之情。例如,在学生学习了电磁继电器后,引导学生研究生产、生活实际中用低压弱电流控制高压强电流的实例。这样,学生会感到“原来自动控制就是那么一回事”,使学生体会到自动控制的一些基本思想,产生自觉学习的愿望,有的学生甚至会想象他有一天也能设计出一种自动控制的电路。这就提高了动机水平,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科学的情感。
3.物理学发展的曲折经历和许多科学家为真理而钻研、奋斗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人与自然奋斗的凯歌。学生要学好物理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我们能用好的事例,生动地介绍科学家的奋斗精神,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知难而上的精神,对于锻炼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作用。如课文中谈到奥斯特实验。假如老师能补充阅读材料,用生动的语言介绍奥斯特是如何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最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史实,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学习科学家的顽强探索精神。
三、改变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是以实验为主要形式的实践。实验最基本的要求是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地分析所观察到的现象。实验要求人们严谨、细致、准确、专注。物理学所用到它的基本思想方法有:理想化方法、隔离整体法、分析综合法等等。实验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养成分析的习惯,敢想敢做、做事条理分明等行为习惯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环境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里我们特指学习环境。学生个体处于学习集体之中,如果班级里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有一致的志向,这将对少数学生形成强有力的潜移和同化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内外应该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少数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感到他人都在积极地探索问题,使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不安感。由于潜移同化的作用,使得他们也不得不加入到认真学习的行列之中。
3.展开竞争。竞争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强有力的措施,竞争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心理:“不能比别人差”,“要胜过别人”。因此,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把握时机,采取适度的方式方法,在学生中展开学习竞争。要鼓励学生通过竞争,努力打破别人的学习记录,在今后的学习中力争赶上和超过别人。也可以同自己进行竞争,努力打破自己的学习记录,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4.培养学生进取精神,多给予成功的机会。学生的身心发展正趋向成熟,他们喜闻乐见,勤于思索。无任课内课外,教师都应积极引导他们展开讨论,发表意见。学生所想的问题出乎老师的预想是常会遇到的,教师应满腔热情地对待,鼓励他们解放思想,消除顾虑,大胆质疑,积极参加讨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若稍有不悦之色,就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教学实践证明,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如果学生在学习上屡屡失败,就必然导致学生心理上的严重障碍。教师应注意从学生“成功的喜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成功的喜悦”是指个体达到预定目标时的一种愉快的感情体验。学生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力量,自然会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他们在欣赏自己成功的同时,也就是进行学习兴趣的自我培养,教师应该尽量多地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总之,以上所谈的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激发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有时需要同时运用几种方法,一成不变的激发与培养的方法会使学生感到压卷。另外,非智力因素毕竟不同于智力因素,培养和激发非智力因素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智力因素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