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时代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的教育优势,是高校育人工作改革和创新中的关键之一。本文以红色资源在地方高校育人工作面临的挑战为切入点,对红色资源在微时代背景下融入高校育人工作具体应用对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红色资源高校育人创新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微时代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的教育优势,是高校育人工作改革和创新中的关键之一。广西作为红色革命老区,在红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类型丰富,形式多样,利用微手段,将此资源优势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式,能科学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养,使高校育人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抽象到具体、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真正将其内化为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
1当前地方高校育人工作面临的挑战
首先,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社交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如何让地方红色资源“活”起来、“动”起来,以符合微时代大学生的接受习惯,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方式开展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化。同时,如何将地方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运用微时代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
其次,在新时代,广西在着力营造“三大生态”、奋力实现“两个建成”过程中,如何让红色资源“新”起来、“联”起来,需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通过运用微手段,将红色资源集成、综合,发挥协同育人功能。
2将红色资源融入地方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自身诞生、发展及领导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它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结晶,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可以增进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培育其高尚情操,充分利用好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其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1进一步丰富和深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对红色资源的应用研究,既关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革新,又关乎对革命英雄和史实的缅怀和铭记,更关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将红色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教学资源,将红色资源所蕴藏的精神财富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扬光大,同时也进一步的丰富和深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真正发挥了它的价值。
2.2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挖掘广西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通过借助微手段开展红色资源的教育教学,可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2.3增强高校育人的生动性、情境性和针对性
通过借助微手段开展红色资源的教育教学功能发挥,可以丰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生动性、情境性和针对性。
3微时代广西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工作的开展途径
3.1建立校园红色文化管理制度
以制度化的长效机制来推动校园红色文化的持久开展,以强有力的制度建设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构造浓厚的革命传统、革命精神、革命故事的文化氛围,以此激励大学生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的斗争精神。
3.2构建微传播平台
3.2.1推进红色微网站建设
一方面,把红色故事、红色知识中的文字转换成图片、音视频、flash动漫等多种元素,增加红色网站的生动性。设置“红色论坛”、“网上知识问答”、“红色博客”“留言板”等栏目,利用红色网站的多方参与、互动沟通功能,保护大学生的“红色诉求”,强化大学生的爱国心。
另一方面,由于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纪念馆等承载红色资源革命精神的地方往往分布较分散,地处偏远,交通不方便,前往参观的人流、次数受限,影响红色资源育人功能的发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依托红色微网站可实现网上纪念馆的全方位展示,跨越地域时空,让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从有限的现实空间向无限的的网络空间去扩展,大大提高红色资源育人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3.2.2打造红色微博的网络社交平台
微博是一种大学生中较为流行的网络社交平台,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的即时、分享、交流和传播广、不受限,可在短时间被成百上千人阅读。可在微博平台发布广西革命历史照片、红色歌曲、革命英雄事迹等,展示历史真相,感悟革命情怀。也可以关注转发如人民网、央视新闻这类主流权威媒体、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以及各级政府、团委、高校官方所发布的权威、可信度高的微博信息,进而开展有效的育人工作。
3.2.3注册微信公众号
通过课堂授课、校园宣传栏,鼓励大家扫二维码,关注高校微信公众号,提高广西红色资源宣传的覆盖面,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2.4创作微视频
政府可从非物质类的广西红色遗产中选取典型内容,打造广西红色品牌,增强高校红色资源教育的支撑力。如,挖掘广西本土题材拍摄影视剧、舞台剧、话剧等,以此阐述广西红色历史,增强大学生对广西红色资源的认知度。
3.2.5发行微刊物
在校报及校内刊物开设红色专栏,既可以进行广西红色资源理论的探讨,如百色起义和湘江战役的革命事迹、广西抗战文化精神、著名作家巴金在敌方枪林弹雨下创作《桂林的微雨》的故事、共产党进广西的故事等或采用“历史上的今天”来介绍先烈在广西的感人事迹等等。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也让大学生明白每一个学子都有传承广西红色资源的义务。
3.2.6搭建微电台
充分挖掘和利用广西红色资源,借助校园广播电台,搭建空中交流平台,引导大学生爱国、爱党、爱校、爱学习、爱专业、爱生活。可通过早间转播《新闻与报纸摘要》外,还可开设午间快报,新闻专栏和人物专访,通过对身边熟悉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的访问报道、宣传,弘扬广西精神,树立榜样;在晨间音乐和午间音乐的欣赏栏目中可以播放一些紅色歌曲,并对歌曲进行背景介绍,使听众进一步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还可以在读书节目中定期选取1-2本马恩经典著作或者广西地方史进行解读。在旅游咨询栏目中可对广西红色遗址进行宣传介绍,便于师生加深对广西红色资源的了解。在迎新、军训、校运动会及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开设校史校情,广西色资源等专题节目。还可以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把吊唁先烈、重走革命路等活动过程制作成MV,通过思政课堂、校园电子宣传栏,传递广西红色资源文化,弘扬主旋律。
3.2.7创新微课堂
线上授课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微课堂教师发布的问题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价值观点以及自己的疑难困惑,针对自己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留言进行与专业老师的对话交流。同时,教师可以针对网络中的留言,选择同学们共同的问题或者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放入到课堂中为大家进行专题解答,用广西红色资源所彰显的价值观进行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知识的弱点,对症下药,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汲取不竭的精神力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3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红色资源实践活动
发挥红色资源可感知、可触摸的特点,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课堂,走出书本、理论,通过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环保活动、学雷锋活动、实地参观等形式去深入了解红色资源。如,重走抗日路、重返红色故地、到红色景点充当公益讲解员等活动,不仅以静态的形式将百色起义、湘江战役和昆仑关大捷这类红色资源所蕴含的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革命观等灌输到大学生头脑中,更强调大学生在这些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革命观的影响下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增强自身实践性、能动性和创新能力,进而引导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形态,充实高校思政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陈静.新媒体时代红色资源在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7(04):130-132+135.
[2]胡耀南.老区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课程化探究——以百色学院开发“红微课”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16,29(06):128-130.
作者简介:
钟洁(1980-)女,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监察室,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市场营销
基金项目: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2017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资助(项目编号:GLUTNNDJ2017010)
关键词:红色资源高校育人创新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微时代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的教育优势,是高校育人工作改革和创新中的关键之一。广西作为红色革命老区,在红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类型丰富,形式多样,利用微手段,将此资源优势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式,能科学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养,使高校育人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抽象到具体、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真正将其内化为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
1当前地方高校育人工作面临的挑战
首先,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社交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如何让地方红色资源“活”起来、“动”起来,以符合微时代大学生的接受习惯,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方式开展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化。同时,如何将地方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运用微时代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
其次,在新时代,广西在着力营造“三大生态”、奋力实现“两个建成”过程中,如何让红色资源“新”起来、“联”起来,需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通过运用微手段,将红色资源集成、综合,发挥协同育人功能。
2将红色资源融入地方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自身诞生、发展及领导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它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结晶,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可以增进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培育其高尚情操,充分利用好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其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1进一步丰富和深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对红色资源的应用研究,既关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革新,又关乎对革命英雄和史实的缅怀和铭记,更关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将红色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教学资源,将红色资源所蕴藏的精神财富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扬光大,同时也进一步的丰富和深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真正发挥了它的价值。
2.2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挖掘广西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通过借助微手段开展红色资源的教育教学,可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2.3增强高校育人的生动性、情境性和针对性
通过借助微手段开展红色资源的教育教学功能发挥,可以丰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生动性、情境性和针对性。
3微时代广西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工作的开展途径
3.1建立校园红色文化管理制度
以制度化的长效机制来推动校园红色文化的持久开展,以强有力的制度建设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构造浓厚的革命传统、革命精神、革命故事的文化氛围,以此激励大学生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的斗争精神。
3.2构建微传播平台
3.2.1推进红色微网站建设
一方面,把红色故事、红色知识中的文字转换成图片、音视频、flash动漫等多种元素,增加红色网站的生动性。设置“红色论坛”、“网上知识问答”、“红色博客”“留言板”等栏目,利用红色网站的多方参与、互动沟通功能,保护大学生的“红色诉求”,强化大学生的爱国心。
另一方面,由于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纪念馆等承载红色资源革命精神的地方往往分布较分散,地处偏远,交通不方便,前往参观的人流、次数受限,影响红色资源育人功能的发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依托红色微网站可实现网上纪念馆的全方位展示,跨越地域时空,让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从有限的现实空间向无限的的网络空间去扩展,大大提高红色资源育人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3.2.2打造红色微博的网络社交平台
微博是一种大学生中较为流行的网络社交平台,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的即时、分享、交流和传播广、不受限,可在短时间被成百上千人阅读。可在微博平台发布广西革命历史照片、红色歌曲、革命英雄事迹等,展示历史真相,感悟革命情怀。也可以关注转发如人民网、央视新闻这类主流权威媒体、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以及各级政府、团委、高校官方所发布的权威、可信度高的微博信息,进而开展有效的育人工作。
3.2.3注册微信公众号
通过课堂授课、校园宣传栏,鼓励大家扫二维码,关注高校微信公众号,提高广西红色资源宣传的覆盖面,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2.4创作微视频
政府可从非物质类的广西红色遗产中选取典型内容,打造广西红色品牌,增强高校红色资源教育的支撑力。如,挖掘广西本土题材拍摄影视剧、舞台剧、话剧等,以此阐述广西红色历史,增强大学生对广西红色资源的认知度。
3.2.5发行微刊物
在校报及校内刊物开设红色专栏,既可以进行广西红色资源理论的探讨,如百色起义和湘江战役的革命事迹、广西抗战文化精神、著名作家巴金在敌方枪林弹雨下创作《桂林的微雨》的故事、共产党进广西的故事等或采用“历史上的今天”来介绍先烈在广西的感人事迹等等。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也让大学生明白每一个学子都有传承广西红色资源的义务。
3.2.6搭建微电台
充分挖掘和利用广西红色资源,借助校园广播电台,搭建空中交流平台,引导大学生爱国、爱党、爱校、爱学习、爱专业、爱生活。可通过早间转播《新闻与报纸摘要》外,还可开设午间快报,新闻专栏和人物专访,通过对身边熟悉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的访问报道、宣传,弘扬广西精神,树立榜样;在晨间音乐和午间音乐的欣赏栏目中可以播放一些紅色歌曲,并对歌曲进行背景介绍,使听众进一步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还可以在读书节目中定期选取1-2本马恩经典著作或者广西地方史进行解读。在旅游咨询栏目中可对广西红色遗址进行宣传介绍,便于师生加深对广西红色资源的了解。在迎新、军训、校运动会及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开设校史校情,广西色资源等专题节目。还可以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把吊唁先烈、重走革命路等活动过程制作成MV,通过思政课堂、校园电子宣传栏,传递广西红色资源文化,弘扬主旋律。
3.2.7创新微课堂
线上授课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微课堂教师发布的问题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价值观点以及自己的疑难困惑,针对自己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留言进行与专业老师的对话交流。同时,教师可以针对网络中的留言,选择同学们共同的问题或者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放入到课堂中为大家进行专题解答,用广西红色资源所彰显的价值观进行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知识的弱点,对症下药,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汲取不竭的精神力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3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红色资源实践活动
发挥红色资源可感知、可触摸的特点,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课堂,走出书本、理论,通过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环保活动、学雷锋活动、实地参观等形式去深入了解红色资源。如,重走抗日路、重返红色故地、到红色景点充当公益讲解员等活动,不仅以静态的形式将百色起义、湘江战役和昆仑关大捷这类红色资源所蕴含的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革命观等灌输到大学生头脑中,更强调大学生在这些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革命观的影响下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增强自身实践性、能动性和创新能力,进而引导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形态,充实高校思政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陈静.新媒体时代红色资源在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7(04):130-132+135.
[2]胡耀南.老区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课程化探究——以百色学院开发“红微课”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16,29(06):128-130.
作者简介:
钟洁(1980-)女,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监察室,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市场营销
基金项目: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2017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资助(项目编号:GLUTNNDJ201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