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神经调节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大小便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估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kimi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骶神经调节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大小便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14年12月32例接受骶神经调节体验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体验治疗阶段患者临床症状改善>50%时,可将永久刺激器植入体内。体验治疗前、体验阶段以及永久刺激器植入后,采用排尿日记、残余尿量以及Wexner便秘指数评分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估。

结果

体验治疗阶段,骶神经调节对排尿困难的有效率为23%(6/26),明显低于尿频-尿急(59%,13/22)、尿失禁(69%,11/16)以及便秘(64%,16/25)(P<0.05)。17例(53%)患者经过体验治疗选择了永久刺激器植入,其中9例体验治疗阶段仅部分临床症状改善≥50%。永久刺激器植入后随访1~152个月,2例患者(12%)症状复发,1例患者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

结论

骶神经调节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大小便功能障碍安全有效。对于多种症状并存的患者,骶神经调节有时不能改善每种症状,但是结合其他治疗手段,依然是这些患者可以考虑的治疗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使用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组织工程材料补片行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14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男10例,女性4例。年龄14~65岁,平均29岁。脊髓发育不良8例,脊髓损伤6例。尿动力学检查:最大膀胱测压容量平均为(150.1±64.2) ml,膀胱顺应性平均为(5.2±3.9) m
期刊
目的探讨影响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82例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0例,女22例。年龄29~82岁,平均(56.1±11.3)岁。52例有血尿、腰痛、肿块等临床症状。肿瘤大小2.0~18.0 cm,平均(8.0±3.0)cm。肾肿瘤位于左侧41例,右侧37例,双侧4例。69例接受了肾切除术,13例未行肾切除术者行穿刺活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溶液膀胱扩张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男27例,女2例。年龄18~36岁,平均25岁。患者均有尿频、尿急、尿痛和耻骨上膀胱痛。每次尿量10~160 ml,间隔10~60 min,尿氯胺酮试验均为阳性。将患者分为外科治疗组(A组)11例,外科治疗后复吸组(B组)7例,戒毒治疗组(C组)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行B超引导下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中肾静脉损伤导致造瘘管置入腔静脉、导丝进入右心房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收治的1例左输尿管结石左肾积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0岁。因反复左侧腰部疼痛5年,检查发现左肾结石伴左肾积水入院。患者有大量饮酒史3年,高血压
目的探讨淋巴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能否作为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膀胱癌患者的预后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459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91例,女68例;病理分级G1 47例,G2 104例,G3 308例;病理分期T1或更低167例,T2 127例,T3 89例,T4 76例;有淋巴结转移92例;
期刊
期刊
目的改进精囊镜技术,提高精囊镜在精囊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9月到2013年8月,以头端弯曲的专利导管引导精囊镜经精阜隐窝进入前列腺小囊,于其底部5、7点处的侧壁上,以另一种专利导管穿刺、引导精囊镜进入到精囊腔内。对58例患者,包括42例顽固性血精和16例无精子症者,进行相应处理。结果本组应用改进方法自前列腺隐窝进到精囊腔的时间仅需2~3 min,顺利进镜到精囊腔内46例,占79%
目的探讨淋巴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在初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高级别T1期膀胱癌中出现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初次行TURBT、术后病理确诊为T1期高级别膀胱尿路上皮癌且LVI阳性的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性别、年龄、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