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孩子未曾经历便没有兴趣
“花生成熟了”这个主题活动应是在孩子亲自种植了花生、对其进行了持续的观察和照料、经历了长久的等待、猜想了成熟的花生是什么样子的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孩子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会感兴趣,才会产生问题。但是在案例中,孩子们缺失了这一系列的经历。由于疫情,整个种植过程是由幼儿园保安代劳的,花生的成长对孩子们来说仅仅是教师拍了发在微信群上的一些照片而已。案例中的教师一直期待并试图引导孩子们产生关于花生的问题,孩子们却偏偏说“没有问题”。孩子们未曾经历对花生的种植、照料,对花生的成长缺乏直观的感受,也没有太多情感的投入,对花生的成熟、收获缺少了猜想与期待,开学后回到幼儿园,有的孩子甚至可能都不甚清楚这一块地里到底种的是什么,也可能仅仅知道种了花生,但在他们的脑海中并没有关于花生茎、叶的具体形象,他们当然不会有太多兴趣,也不会产生什么问题。
如果说,前期孩子种植经历的缺失是由于突发的疫情,那么,9月开学之后,在花生收获之前,教师应尽可能帮孩子补上这一“课”,比如,和孩子一起去地里观察花生的生长情况及其茎、叶的特点,让孩子来浇水、锄草;和孩子一起回顾之前发在微信群的照片,回忆花生的成长变化过程;引导孩子发现花生已经开过花了,猜想花生的果实会结在哪里……
在幼儿园开展“花生成熟了”这一主题活动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我想,应该是让孩子体验辛苦劳动后的丰收带来的各种惊喜发现。没有前期的种植经历,没有思想和情感的投入,后续的探究活动便没有根基、难以深入。
二、教师的预设应该是一种准备
案例中的教师对花生成熟后孩子可能产生的探究活动进行了设想和教育价值分析,形成了一张内容丰富的课程网络图。但这仅仅是教师层面的思考,教师可以为之做积极的准备,而不应该将其视为给孩子设计好的活动路线。当孩子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教师的准备与孩子的兴趣相遇了,那便是课程推进的好时机。如果只是教师一厢情愿,那样的课程是没有生命力的。关于花生的种植活动,在小班阶段由于遭遇疫情,孩子没能亲自参与,到了中班或大班就没有机会再种植花生了吗?显然不是。况且,在我看来,小班阶段让孩子种植花生其实并不合适,因为花生的果实是生长在土里的,不便于孩子观察。相对来说,小班孩子还是更适合种植那些果实直观可见的植物,比如黄瓜、番茄等,这样,孩子可以通过直接观察,了解植物逐渐长高、开花、结果乃至成熟的过程。等孩子对于植物的生长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再来种植花生等果實藏在土里的植物,那时,孩子们有了对比,就会产生认知冲突,他们对植物结果的猜想、验证的兴趣更浓,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探究也会更深入。
案例中的教师还设想了品尝多种花生做的食品、探究各种花生制品以及洗花生、剥花生、关注花生荚内花生果的数量等活动内容,可以说非常全面了。但是,即便没有疫情的影响,在孩子充分参与种植、观察的基础上,孩子的兴趣点也不会与教师的预设完全重合。因此,教师大可不必纠结于“为什么我做了大量的预设,孩子却没有兴趣”。
三、在孩子感兴趣的内容上多下功夫
从案例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对挖花生这一活动很感兴趣,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在尝试过程中会自我调整和改进。案例中的教师把孩子分成三组,依次去挖花生,后来教师自己也发现了由于在收获过程中没有及时引导三组孩子交流、分享经验,导致后面的小组完全不知道前面的小组所获得的经验,第三组的孩子一直在没长“草”的地方挖,不仅没挖到花生,还将其归结于土太硬、太干。如果教师前面就能组织三个组的孩子互相观摩和交流,帮助孩子把他人所获的经验运用起来,那么孩子关于长长的、椭圆形叶子的“草”的下面就是花生的经验就会在不断验证中得到巩固。
“花生成熟了”这个主题活动应是在孩子亲自种植了花生、对其进行了持续的观察和照料、经历了长久的等待、猜想了成熟的花生是什么样子的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孩子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会感兴趣,才会产生问题。但是在案例中,孩子们缺失了这一系列的经历。由于疫情,整个种植过程是由幼儿园保安代劳的,花生的成长对孩子们来说仅仅是教师拍了发在微信群上的一些照片而已。案例中的教师一直期待并试图引导孩子们产生关于花生的问题,孩子们却偏偏说“没有问题”。孩子们未曾经历对花生的种植、照料,对花生的成长缺乏直观的感受,也没有太多情感的投入,对花生的成熟、收获缺少了猜想与期待,开学后回到幼儿园,有的孩子甚至可能都不甚清楚这一块地里到底种的是什么,也可能仅仅知道种了花生,但在他们的脑海中并没有关于花生茎、叶的具体形象,他们当然不会有太多兴趣,也不会产生什么问题。
如果说,前期孩子种植经历的缺失是由于突发的疫情,那么,9月开学之后,在花生收获之前,教师应尽可能帮孩子补上这一“课”,比如,和孩子一起去地里观察花生的生长情况及其茎、叶的特点,让孩子来浇水、锄草;和孩子一起回顾之前发在微信群的照片,回忆花生的成长变化过程;引导孩子发现花生已经开过花了,猜想花生的果实会结在哪里……
在幼儿园开展“花生成熟了”这一主题活动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我想,应该是让孩子体验辛苦劳动后的丰收带来的各种惊喜发现。没有前期的种植经历,没有思想和情感的投入,后续的探究活动便没有根基、难以深入。
二、教师的预设应该是一种准备
案例中的教师对花生成熟后孩子可能产生的探究活动进行了设想和教育价值分析,形成了一张内容丰富的课程网络图。但这仅仅是教师层面的思考,教师可以为之做积极的准备,而不应该将其视为给孩子设计好的活动路线。当孩子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教师的准备与孩子的兴趣相遇了,那便是课程推进的好时机。如果只是教师一厢情愿,那样的课程是没有生命力的。关于花生的种植活动,在小班阶段由于遭遇疫情,孩子没能亲自参与,到了中班或大班就没有机会再种植花生了吗?显然不是。况且,在我看来,小班阶段让孩子种植花生其实并不合适,因为花生的果实是生长在土里的,不便于孩子观察。相对来说,小班孩子还是更适合种植那些果实直观可见的植物,比如黄瓜、番茄等,这样,孩子可以通过直接观察,了解植物逐渐长高、开花、结果乃至成熟的过程。等孩子对于植物的生长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再来种植花生等果實藏在土里的植物,那时,孩子们有了对比,就会产生认知冲突,他们对植物结果的猜想、验证的兴趣更浓,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探究也会更深入。
案例中的教师还设想了品尝多种花生做的食品、探究各种花生制品以及洗花生、剥花生、关注花生荚内花生果的数量等活动内容,可以说非常全面了。但是,即便没有疫情的影响,在孩子充分参与种植、观察的基础上,孩子的兴趣点也不会与教师的预设完全重合。因此,教师大可不必纠结于“为什么我做了大量的预设,孩子却没有兴趣”。
三、在孩子感兴趣的内容上多下功夫
从案例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对挖花生这一活动很感兴趣,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在尝试过程中会自我调整和改进。案例中的教师把孩子分成三组,依次去挖花生,后来教师自己也发现了由于在收获过程中没有及时引导三组孩子交流、分享经验,导致后面的小组完全不知道前面的小组所获得的经验,第三组的孩子一直在没长“草”的地方挖,不仅没挖到花生,还将其归结于土太硬、太干。如果教师前面就能组织三个组的孩子互相观摩和交流,帮助孩子把他人所获的经验运用起来,那么孩子关于长长的、椭圆形叶子的“草”的下面就是花生的经验就会在不断验证中得到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