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总结了克氏螯虾的人工养殖技术,主要包括做好放养前的准备、放养虾苗、科学投喂饵料、水质管理、疾病预防、适时捕捞等,以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 克氏螯虾;放养前准备;放养虾苗;科学投喂;水质管理;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 S96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3-0275-01
克氏螯虾又名小龙虾,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扬。因此,发展龙虾人工养殖是当前增加养殖收入的重要途径。现将龙虾的人工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做好放养前的准备
池塘要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四周要用竹片、网纱等围起高50cm的防逃墙。在养殖水域设置虾栖息场所,如设置瓦砾、砖头、石块、网片、旧轮胎、草龙等作虾巢,供虾隐蔽栖息和防御敌害。在池内四周种植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茭白等水生植物,其覆盖面一般为池塘水面的1/3,以利龙虾蔽荫和滋生龙虾爱吃的浮游生物。一般新建龙虾池可用生石灰水带水清塘,用生石灰水1 500kg/hm2;若利用旧池塘或湖泊养龙虾,要清淤、修整、曝晒,放养虾苗前10~15d,用生石灰750kg/hm2干池消毒。同时彻底消除池塘中的鲶、鳅、黑鱼和蛇、鼠等掠食性野生敌害。最好在池塘进水前安装好水隔网,以60~80目为宜,防止水中敌害进入。池水深度保持在50~80cm,透明度在30~40cm。虾苗放养前10~15d,一般水面施猪粪等充分腐熟粪肥1 500~3 000kg/hm2,以培育浮游生物及提供适量的有机碎屑作虾饲料。
2放养虾苗
放养虾苗一般在5月份,水温在20~25℃时进行,放养2cm长的幼虾9~12万尾/hm2或3~5cm长的幼虾6~9万尾/hm2。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规格要求整齐一致。同时可放养50g左右的花鲢、白鲢4 500~6 000尾/hm2,鳊鱼3 000尾/hm2。
3科学投喂饵料
3.1按照龙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求,搞好饵料组合
稚虾和虾种阶段,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因而应通过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培养大量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供稚虾和虾种捕食。同时辅以人工投饵。8~9月是龙虾快速生长阶段,则应以投喂麦麸、豆饼以及嫩的青绿饲料、南瓜、山芋、瓜皮等为主,辅以动物性饵料。5~6月是龙虾亲虾性腺发育的关键阶段,而8~9月则是龙虾积累营养准备越冬的阶段,此时应多投喂动物性饵料,诸如鱼肉、螺蚌肉、蚯蚓以及屠宰场的动物下脚料等,从而充分满足龙虾生长发育对营养的要求。
3.2按照龙虾的摄食特点,科学投饵
龙虾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夜晚出来活动觅食,龙虾还具有贪食和相互争食的特点,因而在饵料投喂上,通常每天可投喂2次,以傍晚1次为主,投喂量要占全天投喂量的70%。龙虾的游泳能力较差,活动范围较小,且具有占地的习性,故饵料的投喂又要采取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方法,投喂均匀,使每只虾都能吃到,避免争食,促进均衡生长。
3.3按照天气、水质以及龙虾的活动吃食状况,合理投饵
在水温20~32℃、水质状况良好的条件下,龙虾的摄食量相当旺盛,通常鲜活饵料的日投饵量可按在池龙虾体重的8%~12%安排,干饵料或配合饲料则为3%~5%。龙虾的摄食强度又直接受水温、水质等环境因素所制约,因而每天的投饵量还要根据天气、水质以及龙虾的活动吃食情况,加以合理调整。总的原则是,天气晴朗、水质良好、龙虾活动吃食旺盛,应多投饵,而高温、阴雨天气或水质过浓,则应少投饵;大批龙虾蜕壳时,应少投,蜕壳后则应多投饵;龙虾生长旺季应多投饵,发病季节或龙虾活动不太正常时少投饵,从而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水质管理
4.1调控好水质
保持池塘溶氧在5mg/L以上,pH值为7.0~8.5,透明度在40cm左右,15~20d换1次水,每次换去1/2的水;20d泼洒1次生石灰水,每次用量150kg/hm2左右,用以调节水质。
4.2调整好水位
池塘养殖龙虾水位不要太深,通常水深保持在1m左右,高温季节和龙虾越冬期水位可深一些。在整个养殖期内,水位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要忽高忽低,以免影响龙虾生长。
5疾病预防
应勤检查,勤巡塘,注意龙虾的觅食、活动、生长和蜕壳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及时清除池中青苔;经常检查进、排水口的过滤网,防止由于过滤网破损而使龙虾外逃或野杂鱼等有害生物进入。时时注意池中是否有敌害生物,如水老鼠、水蛇、水鸟、青蛙及鱼害等,如有应及时将其除掉。虾苗下塘前要进行体表消毒,防止把病原体带进池内,定期用生石灰消毒虾池,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洁卫生,在虾的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增强虾的免疫力。
6适时捕捞
一般饲养2个月左右,当龙虾体重达50g以上时,可捕捞上市,捕捞龙虾采用虾笼、地笼、围网等方法,捕大留小。
7参考文献
[1] 王志举.克氏螯虾(龙虾)池塘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163.
关键词 克氏螯虾;放养前准备;放养虾苗;科学投喂;水质管理;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 S96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3-0275-01
克氏螯虾又名小龙虾,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扬。因此,发展龙虾人工养殖是当前增加养殖收入的重要途径。现将龙虾的人工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做好放养前的准备
池塘要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四周要用竹片、网纱等围起高50cm的防逃墙。在养殖水域设置虾栖息场所,如设置瓦砾、砖头、石块、网片、旧轮胎、草龙等作虾巢,供虾隐蔽栖息和防御敌害。在池内四周种植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茭白等水生植物,其覆盖面一般为池塘水面的1/3,以利龙虾蔽荫和滋生龙虾爱吃的浮游生物。一般新建龙虾池可用生石灰水带水清塘,用生石灰水1 500kg/hm2;若利用旧池塘或湖泊养龙虾,要清淤、修整、曝晒,放养虾苗前10~15d,用生石灰750kg/hm2干池消毒。同时彻底消除池塘中的鲶、鳅、黑鱼和蛇、鼠等掠食性野生敌害。最好在池塘进水前安装好水隔网,以60~80目为宜,防止水中敌害进入。池水深度保持在50~80cm,透明度在30~40cm。虾苗放养前10~15d,一般水面施猪粪等充分腐熟粪肥1 500~3 000kg/hm2,以培育浮游生物及提供适量的有机碎屑作虾饲料。
2放养虾苗
放养虾苗一般在5月份,水温在20~25℃时进行,放养2cm长的幼虾9~12万尾/hm2或3~5cm长的幼虾6~9万尾/hm2。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规格要求整齐一致。同时可放养50g左右的花鲢、白鲢4 500~6 000尾/hm2,鳊鱼3 000尾/hm2。
3科学投喂饵料
3.1按照龙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求,搞好饵料组合
稚虾和虾种阶段,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因而应通过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培养大量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供稚虾和虾种捕食。同时辅以人工投饵。8~9月是龙虾快速生长阶段,则应以投喂麦麸、豆饼以及嫩的青绿饲料、南瓜、山芋、瓜皮等为主,辅以动物性饵料。5~6月是龙虾亲虾性腺发育的关键阶段,而8~9月则是龙虾积累营养准备越冬的阶段,此时应多投喂动物性饵料,诸如鱼肉、螺蚌肉、蚯蚓以及屠宰场的动物下脚料等,从而充分满足龙虾生长发育对营养的要求。
3.2按照龙虾的摄食特点,科学投饵
龙虾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夜晚出来活动觅食,龙虾还具有贪食和相互争食的特点,因而在饵料投喂上,通常每天可投喂2次,以傍晚1次为主,投喂量要占全天投喂量的70%。龙虾的游泳能力较差,活动范围较小,且具有占地的习性,故饵料的投喂又要采取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方法,投喂均匀,使每只虾都能吃到,避免争食,促进均衡生长。
3.3按照天气、水质以及龙虾的活动吃食状况,合理投饵
在水温20~32℃、水质状况良好的条件下,龙虾的摄食量相当旺盛,通常鲜活饵料的日投饵量可按在池龙虾体重的8%~12%安排,干饵料或配合饲料则为3%~5%。龙虾的摄食强度又直接受水温、水质等环境因素所制约,因而每天的投饵量还要根据天气、水质以及龙虾的活动吃食情况,加以合理调整。总的原则是,天气晴朗、水质良好、龙虾活动吃食旺盛,应多投饵,而高温、阴雨天气或水质过浓,则应少投饵;大批龙虾蜕壳时,应少投,蜕壳后则应多投饵;龙虾生长旺季应多投饵,发病季节或龙虾活动不太正常时少投饵,从而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水质管理
4.1调控好水质
保持池塘溶氧在5mg/L以上,pH值为7.0~8.5,透明度在40cm左右,15~20d换1次水,每次换去1/2的水;20d泼洒1次生石灰水,每次用量150kg/hm2左右,用以调节水质。
4.2调整好水位
池塘养殖龙虾水位不要太深,通常水深保持在1m左右,高温季节和龙虾越冬期水位可深一些。在整个养殖期内,水位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要忽高忽低,以免影响龙虾生长。
5疾病预防
应勤检查,勤巡塘,注意龙虾的觅食、活动、生长和蜕壳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及时清除池中青苔;经常检查进、排水口的过滤网,防止由于过滤网破损而使龙虾外逃或野杂鱼等有害生物进入。时时注意池中是否有敌害生物,如水老鼠、水蛇、水鸟、青蛙及鱼害等,如有应及时将其除掉。虾苗下塘前要进行体表消毒,防止把病原体带进池内,定期用生石灰消毒虾池,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洁卫生,在虾的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增强虾的免疫力。
6适时捕捞
一般饲养2个月左右,当龙虾体重达50g以上时,可捕捞上市,捕捞龙虾采用虾笼、地笼、围网等方法,捕大留小。
7参考文献
[1] 王志举.克氏螯虾(龙虾)池塘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