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EL2基因变异致新生儿Schaaf-Yang 综合征一例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了1例新生儿期发病的Schaaf-Yang综合征(Schaaf-Yang syndrome,SYS)病例。患儿,女,第2胎第2产,出生时缺氧窒息,生后持续严重呼吸困难,入院诊断为窒息、脑病、先天性心脏病、肺炎、败血症、黄疸、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全、声带麻痹。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予呼吸支持、营养支持及抗感染治疗1个月,患儿家长要求出院。经随访,患儿于2月龄时因呼吸衰竭死亡。本例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提示,患儿MAGEL2基因存在c.1912C>T(p.Q638X)杂合无义致病变异,变异来源于父亲,母亲未见此变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孕母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对新生儿代谢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1月至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孕母诊断GDM并活产分娩的580例单胎新生儿(GDM组),按照孕妇年龄1∶1匹配的非GDM单胎孕妇的新生儿580例作为非GDM组。新生儿生后3~7 d内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比较组间代谢物的差异,分析GDM与
期刊
期刊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目前已逐渐成为B型主动脉夹层的一线治疗手段,但腔内技术的发展同样导致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随之而来的再入院二次治疗。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展相关研究以探索二次干预时长、指征、再干预方式与危险因素等。本文就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治疗术后再入院二次治疗的研究现况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探讨宫内妊娠合并葡萄胎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9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0例宫内妊娠合并葡萄胎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同期本院产科分娩65 960例,宫内妊娠合并葡萄胎的发生率为1/6 596。10例中,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 and coexisting fetus,CH
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是高度恶性的胆道系统肿瘤,易复发转移,预后差。手术切除仍是目前可能治愈胆囊癌的唯一方法,但患者远期预后改善甚微,无法满足治疗的全部需要。随着胆囊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及癌症综合治疗理念的普及,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手术及辅助治疗方案可改善胆囊癌患者预后。本文现就胆囊癌的辅助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期刊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已普遍应用于外科多个领域,但其评估、应用、实施和推广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且对于肝移植围手术期的ERAS方案实施及应用仍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就加速康复外科的现状及其在肝移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基因变异致Simpson-Golabi- Behmel 综合征(Simpson-Golabi-Behmel syndrome,SGBS)Ⅰ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SGBSⅠ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Simpson-Golabi-Behmel 综合征Ⅰ型”“磷脂酰肌醇
本文报道了孕早中期产前超声发现并经全外显子组测序确诊的Joubert综合征2例。病例1为双胎之一,孕12周+1超声表现为颅内透明层增厚,脑干偏细,孕18周+2超声表现为颅内外多发畸形,颅脑横切面上中脑-后脑水平显示“臼齿征”,双侧脑室增宽;颅外异常表现为双肾体积增大、回声增强,羊水过少。病例2孕17周+5超声表现为颅内外多发畸形,颅内异常为中脑-后脑水平显示“臼齿征”,双侧脑室增宽,透明隔腔显示不
本文报告了1例瘢痕子宫孕中期联体双胎经阴道引产成功的病例。孕妇25岁,有2次剖宫产史,末次于2017年行剖宫产。本次孕19周+5常规产前超声显示胸腹部联体双胎、共同心脏、羊水过多,于孕20周+1入院。入院后多学科会诊充分评估胎儿及母体产道情况,排除阴道引产绝对禁忌证,行阴道引产,方案为米非司酮300 mg口服+依沙吖啶100 mg羊膜腔注射。该孕妇于羊膜腔注射28 h后临产。引产过程中协助臀位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