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支出管理是财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所进行的一系列财政改革,基本上也是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为出发点和核心,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建立起“规范、安全、高效”的财政支出管理机制。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出以规模而不是以效益为基本目标取向。人们普遍认为,财政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各部门的资金需要,为经济建设筹集和投入更大规模的资金,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对财政支出的效益不够重视。因此,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探索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2000年以来,我国逐渐引入国外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制度,经过7年的深入研究和积极试点,取得了显著成绩。2000年财政部专门成立课题组开始探索我国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工作。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及北京等省市也积极参与探索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工作。2001,湖北省财政厅根据财政部的统一部署,率先在该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选择了5个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绩效评价试点工作。2002年,湖北省又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扩大试点,湖南、河北等地也进行了小规模试点,通过试点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2003年财政部发布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并从中央教科文部门财政专项资金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7个项目进行绩效考评试点。部分省市也积极出台了地方财政资金绩效考评管理办法,逐步开展试点工作。2005年5月,财政部出台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为全国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指导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法律保障不够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得到必要的立法支持,才能形成强制化、制度化、经常化。而我国这项工作是由财政部门推动,尚在起步阶段,目前规范这项工作的只是财政部制定的部门规范性文件,对指导全国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由于绩效评价需要各部门、各项目建设单位统一组织、分级实施、密切配合,部门文件尚缺乏有效的约束力,法律层次较低,而且缺少配套文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力度。
(二)缺乏科学的指标体系
扎实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前提是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既要有通用指标,还有特性指标,既要有定量指标,又要有定性指标,否则,难以得出科学的评价结论。目前,由于历史资料的积累不足和“家底”不清等原因,评价指标体系更多的是侧重财务评价,缺少全方位的评价,没有根据行业和业务特点建立起较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乏力
由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体系不健全,缺乏法律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大多是作为各有关部门项目建设档案保存,或作为有关部门加强管理的借鉴或参考,对于财政资金支出中的成绩、问题与相关责任,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责任人并没有任何直接约束,不仅可能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而且可能会影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制约着财政指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构建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一)确定绩效评价的领导、组织实施主体
从我国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实践来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像西方政治体制下由立法机关组织实施和保障实施有一定难度,建议目前应主要由财政部门组织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财政部门建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对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同时基层单位、主管部门也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工作。
(二)确定各部门在绩效评价工作中的职责
各部门只有明确职责,分工合作,才能顺利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财政部门、预算部门、项目单位要有不同的职责分工、责任明确,保证评价工作不流于形式以及评价的效果和质量。
(三)建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建立一个完整、可靠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关键是如何确定评价指标。从我国的工作实践来看,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时,不可能像企业绩效评价那样,建立一个统一的放之四海皆可用的指标体系。我国在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考虑建立不同层次的指标体系,可以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主体和客体不同将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即财政支出项目评价指标、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和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指标会因部门而异,因单位而异,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庞大的指标库。评价指标的确定是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重点和难点。
(四)建立评价结果应用机制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结果的运用是判断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主要依据,也是保证该项工作持续、深入发展的基本前提。在西方国家,基本上都建立一个可以把绩效评价渗入宏观管理环境的制度。如美国,绩效评价的结果与各部门和单位的管理责任、年度预算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责任的落实,提高政府支出效益和工作效率。在《政府绩效及结果法案》中明确,年度绩效报告是对管理者、决策者和公众的一种反馈,是对原先绩效计划目标的验证,并要求对未完成目标进行解释等。而在我国的实践中,评价结果缺乏明确、具体的应用,反过来影响了绩效评价工作的较好开展。目前,从结果的应用看,可以考虑从与预算资源的分配的结合以及部门管理责任制的落实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评价结果的应用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规范,对项目具体执行行为和各有关责任人实施有效监督和制约。
(五)分阶段、分步骤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考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复杂性,我国财政支出评价工作应参照试点的经验,本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方针来进行。一是要研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方向,及时掌握各地的先进经验和工作方法。二是先试点,后推开。可以先从重点部门和重点项目中选择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评价,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进而全面推开。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MPA研究生、承德市财政局)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2000年以来,我国逐渐引入国外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制度,经过7年的深入研究和积极试点,取得了显著成绩。2000年财政部专门成立课题组开始探索我国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工作。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及北京等省市也积极参与探索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工作。2001,湖北省财政厅根据财政部的统一部署,率先在该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选择了5个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绩效评价试点工作。2002年,湖北省又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扩大试点,湖南、河北等地也进行了小规模试点,通过试点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2003年财政部发布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并从中央教科文部门财政专项资金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7个项目进行绩效考评试点。部分省市也积极出台了地方财政资金绩效考评管理办法,逐步开展试点工作。2005年5月,财政部出台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为全国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指导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法律保障不够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得到必要的立法支持,才能形成强制化、制度化、经常化。而我国这项工作是由财政部门推动,尚在起步阶段,目前规范这项工作的只是财政部制定的部门规范性文件,对指导全国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由于绩效评价需要各部门、各项目建设单位统一组织、分级实施、密切配合,部门文件尚缺乏有效的约束力,法律层次较低,而且缺少配套文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力度。
(二)缺乏科学的指标体系
扎实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前提是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既要有通用指标,还有特性指标,既要有定量指标,又要有定性指标,否则,难以得出科学的评价结论。目前,由于历史资料的积累不足和“家底”不清等原因,评价指标体系更多的是侧重财务评价,缺少全方位的评价,没有根据行业和业务特点建立起较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乏力
由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体系不健全,缺乏法律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大多是作为各有关部门项目建设档案保存,或作为有关部门加强管理的借鉴或参考,对于财政资金支出中的成绩、问题与相关责任,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责任人并没有任何直接约束,不仅可能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而且可能会影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制约着财政指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构建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一)确定绩效评价的领导、组织实施主体
从我国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实践来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像西方政治体制下由立法机关组织实施和保障实施有一定难度,建议目前应主要由财政部门组织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财政部门建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对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同时基层单位、主管部门也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工作。
(二)确定各部门在绩效评价工作中的职责
各部门只有明确职责,分工合作,才能顺利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财政部门、预算部门、项目单位要有不同的职责分工、责任明确,保证评价工作不流于形式以及评价的效果和质量。
(三)建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建立一个完整、可靠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关键是如何确定评价指标。从我国的工作实践来看,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时,不可能像企业绩效评价那样,建立一个统一的放之四海皆可用的指标体系。我国在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考虑建立不同层次的指标体系,可以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主体和客体不同将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即财政支出项目评价指标、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和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指标会因部门而异,因单位而异,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庞大的指标库。评价指标的确定是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重点和难点。
(四)建立评价结果应用机制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结果的运用是判断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主要依据,也是保证该项工作持续、深入发展的基本前提。在西方国家,基本上都建立一个可以把绩效评价渗入宏观管理环境的制度。如美国,绩效评价的结果与各部门和单位的管理责任、年度预算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责任的落实,提高政府支出效益和工作效率。在《政府绩效及结果法案》中明确,年度绩效报告是对管理者、决策者和公众的一种反馈,是对原先绩效计划目标的验证,并要求对未完成目标进行解释等。而在我国的实践中,评价结果缺乏明确、具体的应用,反过来影响了绩效评价工作的较好开展。目前,从结果的应用看,可以考虑从与预算资源的分配的结合以及部门管理责任制的落实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评价结果的应用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规范,对项目具体执行行为和各有关责任人实施有效监督和制约。
(五)分阶段、分步骤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考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复杂性,我国财政支出评价工作应参照试点的经验,本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方针来进行。一是要研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方向,及时掌握各地的先进经验和工作方法。二是先试点,后推开。可以先从重点部门和重点项目中选择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评价,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进而全面推开。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MPA研究生、承德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