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皮影戏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im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游戏背景
  五一假期回来,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谈论着他们的假期生活,突然豆豆得意地问大家: “有谁见过皮影戏甲我回老家看到了皮影戏哦!”他的话引起了其他孩子的讨论。
  “皮影戏是什么?” “是用影子演吗甲我都没见过耶!” “老师,你知道皮影戏是什么吗?”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我跟他们一起欣赏了皮影戏《龟与鹤》。没想到看过之后,孩子们居然提出了在班级表演皮影戏的想法。于是,我把美工区的一块白布蒙在了木偶剧台上,一个简易的皮影戏台就出现在班级里,有趣的皮影戏探索之旅就这样开始啦。
  二、游戏的发展
  (一)为什么会有人影
  第二天,区域活动时,彤彤、豆豆、嘉嘉等几个孩子自发选择了美工区,画出了龟与鹤。画完后,他们兴致勃勃地拿着龟与鹤,在幕布后面随意地摆弄着。当白鹤和乌龟出现在幕布上时,孩子们很激动,一个劲地叫着“真好玩”“真好玩”……
  东东: “乌龟和白鹤怎么不清楚呀甲”
  嘉嘉: “大白天的太亮了,要不我们把窗帘拉上和灯关上试试。”嘉嘉说完,几个孩子主动去拉窗帘、关灯。这下,感觉白鹤和乌龟清楚多了。
  豆豆: “我记得皮影戏台上是有灯的,可我们没有灯怎么办呢?”
  嘉嘉: “手电筒也可以发光呀?我们班就有,我来拿。”说完她就到科学区拿了两个手电筒。两个小男生立即自发地去戏台后面打起了手电筒。
  彤彤(操纵白鹤): “我也想去看看。”
  嘉嘉: “那好吧,我来试试。”
  彤彤如愿跑到台前看皮影戏,可是彤彤惊奇地发现幕布上有人影,于是大声叫道: “有人影,人影好清楚,还有你们交换位置的影子。”
  嘉嘉: “他们把光照在我们人身上,所以有我们的人影。”
  东东: “那我们往前去去呗!”说完和豆豆一起靠近戏台,将灯光只照在龟和鹤身上。
  彤彤说: “可以啦!可以啦!”
  【行为分析】
  在第一次玩皮影中,嘉嘉、彤彤等几位小朋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能自主分配角色。谁当表演者,谁当小观众,自发进行了皮影戏的表演。在探索的过程中,东东和彤彤善于观察,并发现了影像模糊和透人影的问题,而嘉嘉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并能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策略,即拉窗帘、关灯、开手电筒。而片段中的两个小男孩在不断地尝试调整手电筒照射的方位,找到最佳照射位置,解决了这些问题。
  【经验提升】
  了解光与影的形成关系,即光照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屏幕上就有了影子。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策略】
  组织幼儿进行有关“光影成像”的科学探索活动,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在游戏中,幼儿虽然解决了人影问题,但显然他们对于光影成像的原理还不是真正的理解。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影子的秘密》引导幼儿探索光与影之间的关系,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知道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位置有关,鼓励幼儿尝试将手电筒变换不同的位置来调节皮影表演的效果,以达到最佳的呈现状态。
  (二)幕布上有手影怎么办
  过了两天,几个孩子又聚到了一块。
  湘湘: “昨天我们在玩皮影的时候,总是有手的影子在动。”
  东东: “那怎么办呀?”
  豆豆: “我以前跟爸爸玩過,是用棍子插在小动物身上动的。
  嘉嘉: “那我们也可以用棍子呀!”
  彤彤: “我们去找找棍子吧!”
  说干就干,他们来到美工区拿起了小棍子,试了几次,发现棍子粘不住,总是倒。于是,他们又去寻找其他的材料。就在这时,彤彤发现了吸管,连忙招呼同伴过来,试着将吸管粘在龟和鹤身上。
  西贝: “哎呀!乌龟身上的吸管老是掉。”
  彤彤: “我的白鹤头上的吸管也是,好像胶用的太少了。”
  西贝: “怎么办?”几个孩子赶紧围过来观察乌龟和白鹤身上的吸管。
  西贝:“吸管太细了,粘不住。”
  湘湘: “要不然,我们多拿几个吸管缠在一块就变粗啦!”
  彤彤: “不行,那样会有吸管的影子。”
  孩子们陷入了沉思,一时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突然,嘉嘉想出了一个妙计:“上次我们吹泡泡的时候,把吸管的一头剪成了花瓣的形状,要不然我们再试试。”说完,她就拿起了剪刀剪了起来。一会儿,嘉嘉把剪好的吸管递给西贝说: “你试试看会不会掉了。”西贝将剪好的吸管快速的粘在乌龟后面,大声说道: “粘好了。”大家很快再到皮影戏台后面尝试。
  嘉嘉:“没有手影啦!”
  【行为分析】
  在刚才的游戏中,豆豆的提议让其他孩子展开了改进皮影的探索。从寻找棍子、吸管到尝试粘贴,再到如何粘贴稳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每个人既能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又能尊重彼此的意见,并愿意相互配合,这说明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经验提升】
  进一步了解传统皮影戏的表演特点,掌握清晰表演皮影戏的技能。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策略】
  1、丰富幼儿关于皮影戏表演的经验,支持幼儿继续参与表演的愿望。持续的皮影表演游戏说明幼儿对此非常感兴趣,但皮影戏离幼儿生活比较远,幼儿的已知经验较少。因此,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看皮影表演的视频,帮助幼儿丰富皮影戏表演的经验,为后续的游戏表演奠定了基础。
  2、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满足幼儿探索的兴趣。在探索过程中,幼儿对出现手影产生了困惑,而教师通过在美工区提供木棍、吸管.毛根等材料引发幼儿不断尝试改进皮影的表演效果,推进了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
  (三)我不想拿着手电筒啦   操纵杆的问题解决了,下午孩子们又来到戏台玩,玩了一会儿,新的问题出现了。
  豆豆: “手电筒总是要手拿着,我不想拿了,有什么不用手拿着又能发光的东西呢?”
  湘湘:“我想起来了,我家有蜡烛。”
  豆豆: “不行,蜡烛会把布烧掉的。”
  西贝: “我们可以用手机啊,手机后面也有手电筒。”
  东东: “手机不也一样要用手拿着嘛!”
  嘉嘉: “我想起来了,我家有台灯,台灯只要放在柜子上一照就可以了。”
  孩子们把想法告诉我后,我有点担忧,因为要用电,怕不安全,但我还是支持了的他们的想法,提供了接线板,并叮嘱他们安全用电。
  【行为分析】
  从刚才的游戏中能看出孩子们越来越善于发现和思考问题了。他们发现问题后会相互讨论,而他们的讨论也反应出大班幼儿具有丰富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如知道蜡烛、手机、台灯能够发光,并且根据不同问题的特征推理出较为合理的方案。最终,他们通过讨论、协商共同解决问题。
  【经验提升】
  进一步寻找合适的光源。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策略】
  关注幼儿在皮影游戏中的需要,确保幼儿游戏中的安全。当幼儿提出用台灯代替手电筒时,教师支持了他们的想法,为他们提供接线板,解决了台灯接电问题,为幼儿接下来的游戏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另外,为了幼儿安全用电,教师及时清理了游戏场地,确保幼儿的游戏安全。
  (四)身体怎么不能动呢
  过了一个星期,孩子们带来了台灯,解放了自己的双手,开心的欣赏着皮影戏《龟与鹤》,表演的小朋友也声情并茂的边讲故事边操纵龟与鹤。
  嘉嘉: “可是我怎么觉得,这个表演跟我们电视上看的不一样呢?”说完大家围着幕布上龟和鹤开始讨论。
  东东指着鹤的嘴说: “白鹤的嘴不能动。”
  豆豆: “白鹤的翅膀也不能飞。”
  彤彤指着白鹤的脖子和脚说: “它的脖子也不能歪啊,还有白鹤的脚也不能动。”
  东东: “乌龟的脚也不能缩到壳里。”
  豆豆: “尾巴也是不能缩到壳里。”
  动物身体不能动的问题引发了孩子的思考,孩子们盯着皮影左看右看,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孩子在生活中很少接触皮影戏,对皮影戏的制作也不太了解。面对孩子们的困惑,为了帮助孩子们进一步积累皮影戏的制作经验,我利用离园前的时间组织孩子们一起观看了皮影制作的视频。
  第二天一早,彤彤就兴高采烈地跟大家分享了她从网上了解到的皮影戏制作的相关经验。真没想到遇到问题时,孩子还能主动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随着彤彤的介绍,更多的孩子加入到皮影的制作中,他们将龟与鹤的四肢分开,再尝试用各种材料将身体连起来。
  两天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尝试改造原有的皮影,怎样将剪开的部位连起来呢9这又引发了孩子们的探索:有的孩子用夹子夹,发现夹住的部位还是不能动;有的孩子尝试用十字形固定,还是失败了。可是,孩子们依然没有放弃。他们又尝试用牙签或钉子把剪开的部位打洞,再用毛根把洞穿在一起,试了一下,乌龟和白鹤都能动了。
  【行为分析】
  在面对皮影不能动的问题上,孩子们感到很为难。而教师的适时介入丰富了幼儿对皮影戏制作的经验,并将其迁移到游戏中。从胶带、夹子、木棒,再到牙签、毛根,他们不断地尝试,从失败到成功,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
  【经验提升】
  1、提高自助查阅资料的能力。
  2、了解皮影戏的制作过程,学会活动部位重叠的制作技能。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策略】
  1、组织幼儿梳理皮影游戏中遇到的困难,观看视频提升经验。教师观察到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考虑到皮影戏的制作远离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于是,决定通过观看视频帮助幼儿积累皮影制作的相关经验,有效推动了幼儿探索皮影戏的进程。
  2、放手,留给幼儿自己尝试与探索的空间以及获得成功的机会。游戏中,当幼儿多次尝试未成功时,教师在一旁关注着,却没有给予任何的提示与指导,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幼儿一次次地去尝试、探索,这对于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操作,即使成功了,他们的快乐也会打折,成长也会打折。
  (五)谁来跟我一起演
  孩子们拿着改进后的皮影,高兴地跑到幕布后面去试。
  西贝: “我一个人没办法演这个乌龟啊!乌龟身上有5根吸管要控制,我只有两只手。”
  彤彤: “我的白鹤也是耶!怎么办?谁来跟我一起表演白鹤?”
  旁边的小朋友听见两人的话,兴冲冲地过来说: “我想演,我来帮你。”几个小朋友一起到幕布后开始演。
  西贝大叫了一声: “你为什么把乌龟的腿往那边拉,我这边吸管都掉了。”
  彤彤大叫道: “好乱哦,每个地方都在动!”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停。
  于是,我走过去问他们发生什么事了,大家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面对孩子们遇到的困难,我抛出问题“一个人演不了该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孩子们沉默了。旁边的西贝说: “身体又不是一起动的,我们可以先分好说控制乌龟的腿、头和身体,还有白鹤的身体,故事讲到你负责的部位动了,你才能动。”西贝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他们很快重新调整自己的状态,接着游戏。
  【行为分析】
  在游戏表演中,幼儿经历了从一人操纵到多人合作操縱皮影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了大班幼儿具有较高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意识较强。当他们遇到不能独自操纵皮影时,没有急于向老师求助,而是选择与同伴一起商量,共同合作。在合作出现问题时,幼儿不放弃、不退缩,尝试着合作的技巧。而西贝观察敏捷,并准确地分析出合作操纵皮影的方法。其他孩子也欣然接受了她的建议,并进行尝试。   【经验提升】
  提高游戏时合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策略】
  适时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当教师发现幼儿合作出现问题时,通过适时的提问,引发幼儿观察、思考,而不是把答案告诉幼儿,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六)看皮影表演啦
  又过了一个星期,孩子们开心地邀请老师和同伴观看他们的皮影戏。
  表演结束,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交流了观看后的想法和表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了新的游戏需求。
  问题1:没有音乐——可借助老师的手机放音乐。
  问题2:没有背景——区域活动在美工区制作背景。
  大家积极的讨论解决的方法,共同提升。
  皮影游戏还在继续……
  皮影戏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孩子,他们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喜欢的故事中的角色,做成皮影来演绎。并且,不断地创编出新故事,不断地为传统皮影注入自己新的想法……
  三、活动的特点及其对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
  在《龟与鹤》皮影游戏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兴趣。幼儿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认真倾听同伴的不同意见,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在与同伴分工、合作进行制作、表演等活动中,社会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充分体验到皮影游戏的快乐。通过观看视频、自主查阅资料、交流与讨论、共同制作、合作表演等多种活动方式,获得了关于民间皮影戏较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皮影戏是我国民间优秀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它集说、唱、演为一体,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幼儿在自主探索皮影戏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皮影戏的原理,感受影子成像等科学现象,同时在操作演绎皮影戏的过程中,感悟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四、教师支持行为
  1、观察幼儿皮影游戏的进展,将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孩子。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从游戏中可以看出,其实幕布上影像模糊和透人影是推动这个游戏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看见孩子在不断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时,教师没有直接介入,而是耐心地等待,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孩子,相信孩子在协商和尝试中会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2、了解幼儿在皮影游戏中的需要,适时增添新材料。自主游戏中,教师给予幼儿提供的环境和材料,可能会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究和游戏活动。材料是幼儿游戏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如我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连接材料,如毛根、双面胶、透明胶、夹子等。多样性的材料充分发挥出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使幼儿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当面对幼儿用台灯时,我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并主动给他们提供电源,提出注意用电安全的要求。
  3、组织幼儿梳理皮影游戏中遇到的困难。观看视频提升经验。我观察到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考虑到皮影戏的制作远离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于是,决定通过观看视频帮助幼儿积累皮影制作的相关经验,并组织幼儿观看视频讨论、交流“为什么电视里皮影戏的角色身体都能动呢?”(皮影的身体各部分是分开的,再借助合适的材料连到一起)有效的推动了幼儿探索皮影戏的进程。
  五、进一步的支持策略
  1、继续丰富幼儿制作皮影的经验,满足幼儿表演及合作创作的乐趣。教师可在平时跟幼儿一起观看一些优秀的皮影戏表演的视频,和幼儿分享一些好看的皮影的制作方法,鼓励幼儿先模仿和创新。
  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灵活调整皮影戏小劇场的活动空间即材料,促进幼儿游戏的持续开展。既然皮影戏表演是幼儿喜欢的游戏,教师可把小剧场的空间再扩大,投放上音响、丰富的材料(牛皮纸、彩纸、塑封膜、毛线等材料),供幼儿探索制作皮影表演,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其他文献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着良好的文明修养。一个成功的人,需要具备的不仅是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文明素养和礼仪素养。而好的文明素养和礼仪素养必须从小培养,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只有在幼儿阶段就对孩子开始礼仪教育和培养,才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长大了成为一个小淑女、小绅士。然而在现在的教育过程中,不文明的行为随处可见,下面请随着笔者的镜头来看看:  镜头一  幼儿离园的时间到
期刊
【摘要】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幼儿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幼儿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幼儿乐学的情感。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要从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出发,在情境中激发幼儿“说”的欲望,丰富幼儿“说”的内容,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班幼儿、情境
期刊
每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开始,就开始在追求着快乐。如小婴儿饿了会哭,吃饱了就开心了、舒服了、快乐了。3-6岁的儿童喜欢玩,让他们痛痛快快地玩了,就快乐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年龄段都在追求着快乐,但是所有的快乐是要以“健康的身体”为前提的,失去健康的身体,所有的快乐都是空谈,因此从幼儿期开始,就需要让幼儿养成锻炼的习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健康快乐地成长。  要使得幼儿有一个强健的体魄,科学的锻炼
期刊
我们深知,幼儿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相互支撑。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式教育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也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建园以来,我园一直将家长学校的创办、优化放在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创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高度,将此纳入幼儿园重要工作来抓,通过规范的管理、完善的组织以及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我园家长学校已经步入良性循环
期刊
参与市级课题《促进幼儿个别化阅读的实践研究》已经近四年,实践告诉我们,科学合理地开展个别化阅读活动,对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无字绘本《风中的树叶》的阅读活动为例,伴随“秋叶会遇见谁?风中的树叶会有什么样的旅程?”展开一段孩子们美妙动听的绘本之旅。  一、分层投放  1、依托绘本想一想(第一层次投放)  无字绘本因为没有文字的限制因此给孩子们留下更广阔的想象
期刊
《指南》中指出: “每天给幼儿看书的时间,养成‘阅读图书’的习惯,并注意让幼儿口述自己听到或看到的‘故事’,让幼儿扮演‘讲故事人’的角色来编和讲自己的故事,对幼儿而言是最重要的早期书面语言学习经验。”  幼儿进入中班下学期已经具有较好的阅读习惯,他们在一日活动中的晨间入园、区域活动、餐前餐后、午睡起床等零散时间里会主动去阅读区拿取图书进行阅读,遇到看不懂的问题会及时和小伙伴讨论、询问老师。如何在此
期刊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在幼儿园执教多年,刚入职不久,我曾多次想过要改行,不再做幼儿园老师的工作,不愿意当个身兼多种角色的孩子王。尽管有过转行的想法,但是始终没有下定决心离开幼教行业,依然坚持在幼儿园工作,至今已有1 0多年的时间。但我坚持了1 0多年后,我发现在疲惫忙碌的工作之余,收获了更多的是开心,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孩子们带给我的是一个一个小幸福,我倾心于孩子们的纯净,我想我是幸福的。如今幼儿园
期刊
【摘要】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幼儿从一出生就生活在语言环境中,虽然他不会表达,但是却会听,依靠听“话”来认识世界,接受成人的经验。语言教育居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位置,而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有丰富的生活环境,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幼儿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关键词】幼儿、日常生活、语言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
期刊
伴随着角色性主题游戏课程的开展,我从懵懂到可以初步了解主题游戏开展的脉络,渐渐地我对角色性主题游戏的开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段时间我班开展的是关于“嘟嘟嘟,车来了”的主题活动,小班的孩子对汽车很感兴趣。汽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孩子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认识并了解常见的汽车,同时孩子们也愿意探讨关于汽车的问题,当然孩子们也有相当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本次的角色性主题活动过程中我和班级的孩子们是一起通过调
期刊
一、活动背景  区域活动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的特点,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此次区域游戏笔者将重点放在户外的沙池中,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沙池中展开了多彩的活动。  班级前期自然角布置的经验储备,让幼儿将种植游戏迁移到沙池中,幼儿分工合作,利用滚动的瓶子学农民伯伯耕地,知道种植前要除草、松土、播撒种子、移栽菜苗等环节,游戏中渗透了对自然常识的认识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