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对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
在新课标颁布之前,我国的教育办学模式是“前苏联式”、“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凡是教师提出的要求,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执行。此种模式严重地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新课程改革后,教育方式逐步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学生禁锢的思维慢慢活跃起来,敢于向课堂挑战。从重知识传授到重人格培养,从重旧观念到重行为,从说得多到做得实,大大增强了教师的参改意识。就体育与健康而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因此,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坚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新课标的设计思路清晰且可操作性强,新课标的设计思路是: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以及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教师根据这五个思路去遴选学练内容、精心设计教案,授课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运动中的感觉,体验到成功后的快乐。此设计思路讲究了现实性、充满了人文性、调动了积极性。
二、新课程改革对中学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一) 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教师的信念、言行及工作热情等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1. 树立终身从教的信念
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应该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深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2. 规范言行,为人师表
教师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要以“行”为学生之表,言传身教,展示风范。课堂上,要严把言语质量关;在教育学生时,要善于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努力获取最佳教育效果;在社会交往中,言行温文尔雅,举止落落大方。
3. 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应以真情真心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进步、成长。与学生平等相处,当好“平等中的首席”;根据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积极性,渗透进取意识。
(二) 应具备多元的知识结构
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使自己具备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知识结构。
1.具有精专的本学科知识
体育教师必须精通所教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达到准确掌握、深刻理解、牢固记忆、熟练运用的水平,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解剖生理等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运动生理、运动学知识、急救和应急处理、评价技术、生理学科基本实验技术”。
2. 具有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
体育教师应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弄通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论、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卫生保健学等科学知识,深入研究和掌握教育规律,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有效教学。
(三)应具备全面的能力素质
1. 具有优良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进行锻炼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结构上的相对稳定性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体格、体能、机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几个方面。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全面发展的体能,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耐力素质良好,走、跑、跳、投、攀、登、爬越、负重等基本能力和运动能力强。
2.具有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提出的重要概念,就体育课程来说,课程资源是指基于学校实际的、有利于体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体育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整合教材内容,充分开发现有体育器材设施的功能,给学生创造出“低成本高效益”的学习条件。
(四) 应具备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 具有健康的人格
提倡人格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潮的突出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健康的人格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优秀体育教师的健康人格特征表现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情开朗、坚定果敢、勇于開拓、多才多艺、沉着自制、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勤奋好学、知识广博、团结合作等。因此体育教师的健康人格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它会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兴趣、能力、性格等产生直接的影响。
2.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由于工作的需要、职业的特点,体育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靠的是学会自控、能够抗挫、遇事冷静、机智应变以及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体育教师不能带着情绪走进课堂,不能板着面孔训斥学生,遇到偶发事件,要处若不惊、科学处理,在交往中,要“礼”字当先,愉快地与他人合作,自觉接受学校分工,乐意完成分外任务。
三、结论与建议
1.把体育教师个人成长与学校的发展联系起来,让体育教师与学校共同成长。
2.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为体育教师搭建学习平台,促进体育教师的发展。
3.给体育教师一个看得见的希望(目标),体育教师的前途完全取决于他个人的表现。
4.给体育教师一个明确的期望,自他跨入学校大门后就知道往哪个方向走。
5.根据工作成绩发放相应的报酬,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6.注重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注重内在激励,培养主人翁意识,为体育教师创造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
在新课标颁布之前,我国的教育办学模式是“前苏联式”、“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凡是教师提出的要求,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执行。此种模式严重地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新课程改革后,教育方式逐步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学生禁锢的思维慢慢活跃起来,敢于向课堂挑战。从重知识传授到重人格培养,从重旧观念到重行为,从说得多到做得实,大大增强了教师的参改意识。就体育与健康而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因此,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坚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新课标的设计思路清晰且可操作性强,新课标的设计思路是: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以及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教师根据这五个思路去遴选学练内容、精心设计教案,授课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运动中的感觉,体验到成功后的快乐。此设计思路讲究了现实性、充满了人文性、调动了积极性。
二、新课程改革对中学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一) 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教师的信念、言行及工作热情等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1. 树立终身从教的信念
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应该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深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2. 规范言行,为人师表
教师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要以“行”为学生之表,言传身教,展示风范。课堂上,要严把言语质量关;在教育学生时,要善于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努力获取最佳教育效果;在社会交往中,言行温文尔雅,举止落落大方。
3. 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应以真情真心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进步、成长。与学生平等相处,当好“平等中的首席”;根据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积极性,渗透进取意识。
(二) 应具备多元的知识结构
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使自己具备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知识结构。
1.具有精专的本学科知识
体育教师必须精通所教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达到准确掌握、深刻理解、牢固记忆、熟练运用的水平,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解剖生理等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运动生理、运动学知识、急救和应急处理、评价技术、生理学科基本实验技术”。
2. 具有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
体育教师应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弄通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论、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卫生保健学等科学知识,深入研究和掌握教育规律,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有效教学。
(三)应具备全面的能力素质
1. 具有优良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进行锻炼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结构上的相对稳定性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体格、体能、机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几个方面。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全面发展的体能,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耐力素质良好,走、跑、跳、投、攀、登、爬越、负重等基本能力和运动能力强。
2.具有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提出的重要概念,就体育课程来说,课程资源是指基于学校实际的、有利于体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体育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整合教材内容,充分开发现有体育器材设施的功能,给学生创造出“低成本高效益”的学习条件。
(四) 应具备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 具有健康的人格
提倡人格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潮的突出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健康的人格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优秀体育教师的健康人格特征表现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情开朗、坚定果敢、勇于開拓、多才多艺、沉着自制、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勤奋好学、知识广博、团结合作等。因此体育教师的健康人格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它会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兴趣、能力、性格等产生直接的影响。
2.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由于工作的需要、职业的特点,体育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靠的是学会自控、能够抗挫、遇事冷静、机智应变以及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体育教师不能带着情绪走进课堂,不能板着面孔训斥学生,遇到偶发事件,要处若不惊、科学处理,在交往中,要“礼”字当先,愉快地与他人合作,自觉接受学校分工,乐意完成分外任务。
三、结论与建议
1.把体育教师个人成长与学校的发展联系起来,让体育教师与学校共同成长。
2.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为体育教师搭建学习平台,促进体育教师的发展。
3.给体育教师一个看得见的希望(目标),体育教师的前途完全取决于他个人的表现。
4.给体育教师一个明确的期望,自他跨入学校大门后就知道往哪个方向走。
5.根据工作成绩发放相应的报酬,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6.注重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注重内在激励,培养主人翁意识,为体育教师创造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