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70年代始,我国大量吸收FDI。本文着眼于我国FDI现状,通过对FDI企业在我国挤压国有企业、项目技术含量不高以及采用避税手段逃脱纳税等负面效应的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关键字:FDI; 负效应; 措施
FDI(外国直接投资),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它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一定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它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投资国以及东道国以及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并呈现逐年迅速增长的趋势。FDI的进入在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缺口,加速企业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以及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FDI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巨大的贡献背后,它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不论在微观经济层面还是宏观经济领域都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一、中国FDI的现状分析
1.FDI规模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FDI规模迅速扩大(参见下图)。1988-2007年的20年间实际利用FDI增长25.88倍。分析下图可得知,1988-1991年,FDI增长速度较慢; 1992-1994年, FDI高速增长,1992年FDI首次突破100亿元;1994-1998年,FDI增长速度显著放缓,并在1999年首次出现负增长;2000年我国初步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利用FDI出现明显回升迹象,2004年首次超过600亿美元。2005年又首次超过700亿元。2007年中国实际FDI (含银行、证券业在內),达826.58亿美元,首次超过800亿元,再创新高。
2.FDI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市场占有率(Market share),又称“市场份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公司的(特定某类或某种)产品在某一(特定)市场区域(或范围)上的销售量与同期同类产品在同一市场上的总销售量之比例,它是分析企业竞争状况的重要指标。FDI在东道国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意味着压缩了该国企业的生存空间,扼制了本国企业的成长。相比国际FDI市场占有率警戒线标准(通常为20%,一般行业为30%,少数竞争性行业为50%),我国FDI的市场占有率处于偏高水平,甚至部分FDI企业已经处于垄断地位。
据有关数据统计分析,2004年FDI企业在我国制造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20%的省、直辖市一共有9个,其中上海的FDI制造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50%。在通信计算机电子设备、家具、废旧资源回收加工这三个大产业中,FDI企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已高达50%。FDI企业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有率的节节攀升,给我国国内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独立自主。
二、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效应分析
1.FDI抢占国内市场,制约国内企业发展
FDI依靠其本身雄厚的财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纷纷并购我国国有企业,利用我国国有企业原有销售渠道打开并占领中国市场,迅速抢占了相应领域的市场份额,逼走国产产品,极大的冲击了我国国内企业,尤其对处于上升期的中小型企业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国内企业的不景气,甚至破产必然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同时也极大削弱了我国国内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使得我国经济处于被动发展状态。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都通过调研报告的方式承认,FDI企业在中国的垄断状况已非常严重,其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构筑起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
另一方面,FDI的偏高的市场占有率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我国产业的发展。以我国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为例,美国《财富》杂志2004年7月公布的最新一届全球500强名单中,上汽集团首次名列其中,上汽集团的主要企业是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生产的主要是外国品牌,上汽自己既无品牌也无技术,只是作为一个加工型企业靠数量进入全球500强;又如Microsoft、Intel、Nokia、Motorola等跨国巨头通过扩大在中国的投资以及兴建研发中心,挖掘大批国内优秀人才,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它们在中国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2.市场换技术的重重缺陷
市场换技术是引进FDI的主要思路之一,其目的是开放市场,通过招商引资来引进大批技术,从而达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然而该思路却忽视了FDI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其“独占性生产要素”在我国庞大的市场上获得最大利益。因此,FDI企业通常不会自觉将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透露给中方,他们利用先进技术独占市场,挤压国内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于是导致我国国内企业要想继续拥有市场份额,就必须购买他们的技术,从而致使我国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始终难以有所突破。
另一方面,我国的FDI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其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都不强,而且从事的项目中属于技术含量高的国际先进技术的大项目也不多,对我国技术进步影响不大。而一些大型FDI企业也仅仅提供适用技术转让,而非核心开发技术。
例如上海大众1985年一开始生产桑塔纳轿车,德国大众就把这个车型淘汰了,20年来他们已换型四五次,可是上海大众至今还在生产这种主机未变的落后车型。换来的虽比我国原有的技术先进得多,但实际上是在世界上已进入成熟期、衰退期的,甚至是马上就要淘汰的技术,真正先进的技术上海大众并没有换来。
三、减少FDI对我国经济负效应的措施
1.规范跨国并购和FDI投资导向,消除FDI行业垄断
由于FDI企业大量吞并我国国有企业,造成国有资产“贱卖”,民族工业被挤压,最终导致我国经济失去活力。于是,我国必须规范FDI企业对我国国内企业的并购行为,不仅要建立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并购秩序,还必须制定严格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制度,保证在并购过程中的国有资产完整性。同时还必须完善FDI对国有企业的并购行为的法律建设,尽快建立有法可依的并购市场模式,保护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应该在2002年和2004年分别修订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严格的限制FDI进入有关我国国民经济命脉,关系国计民生重要领域的规章制度,保护我国有关国家经济安全的产业以及拥有资源优势的产业,保证我国经济的独立自主性。
2.新思路换技术,充分利用FDI先进技术
以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看,我国国有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方法也较落后,面对财大气粗、技术先进的FDI企业没有足够的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FDI企业处于一种没有竞争对手的安逸环境中,他们即使采用一般技术便可以获得可观利润,于是他们便失去了对我国输入先进技术的动力,同时我国市场也失去了引进FDI企业先进技术的机会。因此,我国必须创造一个充满竞争、拥有先进技术的市场环境,为我国国有企业营造一个学习吸收先进技术的良好环境。如在同一产业领域引进多家FDI企业,促使他们在相互竞争中纷纷采用各自先进技术;利用一些优惠措施鼓励那些我国急需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FDI企业的研发部门,以此促进现有FDI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高在华企业的技术水平。
3.提高反避税能力,击碎FDI企业避税怪圈
首先,FDI企业之所以能够大肆脱逃纳税,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现行法律的不完善。因此,为了避免FDI企业再度钻法律的漏洞,我国应该汲取国际反避税经验,尽快制定一部更加完善的反避税法律法规以及实施细则,从源头上断送FDI企业“合理”避税的生存。
其次,由于FDI企业避税手段趋于复杂、隐蔽,因此我国必须注重培养、重用精通会计、审计、企业经营、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并具备较高的侦查能力的人员;大幅提高税务人员的待遇水平,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实行重赏制度,鼓励、重赏知情的专业人士的揭发举报。
最后,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某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FDI,赚取更多政绩,牺牲国家税收收入,庇护FDI企业的避税行为。这就需要我国及时完善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将税收征管力度可纳入政绩考核范围;同时也可效仿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建立一支精干的税务警察队伍或者反避税部以打击避税行为,维护税收主权。
结束语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中,FDI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FDI也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经济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随着我国市场管理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FDI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将越来越小,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将进一步增加。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05级
参考文献:
[1]李未无.理性看待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J].海南金融,2005,(7):45-47.
[2]国税总局掀反避税风暴.遏止每年300亿税款损失[J].北京青年报,2005,(6):63-65.
[3]中外反避税方法各不同[J].人民网-市场报,2005,(5):4-6.
[4]崔健.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和效应的制度因素[J].国际经济合作,2007,(7):89-91.
关键字:FDI; 负效应; 措施
FDI(外国直接投资),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它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一定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它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投资国以及东道国以及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并呈现逐年迅速增长的趋势。FDI的进入在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缺口,加速企业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以及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FDI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巨大的贡献背后,它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不论在微观经济层面还是宏观经济领域都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一、中国FDI的现状分析
1.FDI规模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FDI规模迅速扩大(参见下图)。1988-2007年的20年间实际利用FDI增长25.88倍。分析下图可得知,1988-1991年,FDI增长速度较慢; 1992-1994年, FDI高速增长,1992年FDI首次突破100亿元;1994-1998年,FDI增长速度显著放缓,并在1999年首次出现负增长;2000年我国初步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利用FDI出现明显回升迹象,2004年首次超过600亿美元。2005年又首次超过700亿元。2007年中国实际FDI (含银行、证券业在內),达826.58亿美元,首次超过800亿元,再创新高。
2.FDI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市场占有率(Market share),又称“市场份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公司的(特定某类或某种)产品在某一(特定)市场区域(或范围)上的销售量与同期同类产品在同一市场上的总销售量之比例,它是分析企业竞争状况的重要指标。FDI在东道国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意味着压缩了该国企业的生存空间,扼制了本国企业的成长。相比国际FDI市场占有率警戒线标准(通常为20%,一般行业为30%,少数竞争性行业为50%),我国FDI的市场占有率处于偏高水平,甚至部分FDI企业已经处于垄断地位。
据有关数据统计分析,2004年FDI企业在我国制造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20%的省、直辖市一共有9个,其中上海的FDI制造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50%。在通信计算机电子设备、家具、废旧资源回收加工这三个大产业中,FDI企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已高达50%。FDI企业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有率的节节攀升,给我国国内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独立自主。
二、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效应分析
1.FDI抢占国内市场,制约国内企业发展
FDI依靠其本身雄厚的财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纷纷并购我国国有企业,利用我国国有企业原有销售渠道打开并占领中国市场,迅速抢占了相应领域的市场份额,逼走国产产品,极大的冲击了我国国内企业,尤其对处于上升期的中小型企业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国内企业的不景气,甚至破产必然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同时也极大削弱了我国国内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使得我国经济处于被动发展状态。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都通过调研报告的方式承认,FDI企业在中国的垄断状况已非常严重,其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构筑起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
另一方面,FDI的偏高的市场占有率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我国产业的发展。以我国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为例,美国《财富》杂志2004年7月公布的最新一届全球500强名单中,上汽集团首次名列其中,上汽集团的主要企业是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生产的主要是外国品牌,上汽自己既无品牌也无技术,只是作为一个加工型企业靠数量进入全球500强;又如Microsoft、Intel、Nokia、Motorola等跨国巨头通过扩大在中国的投资以及兴建研发中心,挖掘大批国内优秀人才,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它们在中国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2.市场换技术的重重缺陷
市场换技术是引进FDI的主要思路之一,其目的是开放市场,通过招商引资来引进大批技术,从而达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然而该思路却忽视了FDI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其“独占性生产要素”在我国庞大的市场上获得最大利益。因此,FDI企业通常不会自觉将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透露给中方,他们利用先进技术独占市场,挤压国内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于是导致我国国内企业要想继续拥有市场份额,就必须购买他们的技术,从而致使我国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始终难以有所突破。
另一方面,我国的FDI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其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都不强,而且从事的项目中属于技术含量高的国际先进技术的大项目也不多,对我国技术进步影响不大。而一些大型FDI企业也仅仅提供适用技术转让,而非核心开发技术。
例如上海大众1985年一开始生产桑塔纳轿车,德国大众就把这个车型淘汰了,20年来他们已换型四五次,可是上海大众至今还在生产这种主机未变的落后车型。换来的虽比我国原有的技术先进得多,但实际上是在世界上已进入成熟期、衰退期的,甚至是马上就要淘汰的技术,真正先进的技术上海大众并没有换来。
三、减少FDI对我国经济负效应的措施
1.规范跨国并购和FDI投资导向,消除FDI行业垄断
由于FDI企业大量吞并我国国有企业,造成国有资产“贱卖”,民族工业被挤压,最终导致我国经济失去活力。于是,我国必须规范FDI企业对我国国内企业的并购行为,不仅要建立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并购秩序,还必须制定严格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制度,保证在并购过程中的国有资产完整性。同时还必须完善FDI对国有企业的并购行为的法律建设,尽快建立有法可依的并购市场模式,保护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应该在2002年和2004年分别修订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严格的限制FDI进入有关我国国民经济命脉,关系国计民生重要领域的规章制度,保护我国有关国家经济安全的产业以及拥有资源优势的产业,保证我国经济的独立自主性。
2.新思路换技术,充分利用FDI先进技术
以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看,我国国有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方法也较落后,面对财大气粗、技术先进的FDI企业没有足够的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FDI企业处于一种没有竞争对手的安逸环境中,他们即使采用一般技术便可以获得可观利润,于是他们便失去了对我国输入先进技术的动力,同时我国市场也失去了引进FDI企业先进技术的机会。因此,我国必须创造一个充满竞争、拥有先进技术的市场环境,为我国国有企业营造一个学习吸收先进技术的良好环境。如在同一产业领域引进多家FDI企业,促使他们在相互竞争中纷纷采用各自先进技术;利用一些优惠措施鼓励那些我国急需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FDI企业的研发部门,以此促进现有FDI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高在华企业的技术水平。
3.提高反避税能力,击碎FDI企业避税怪圈
首先,FDI企业之所以能够大肆脱逃纳税,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现行法律的不完善。因此,为了避免FDI企业再度钻法律的漏洞,我国应该汲取国际反避税经验,尽快制定一部更加完善的反避税法律法规以及实施细则,从源头上断送FDI企业“合理”避税的生存。
其次,由于FDI企业避税手段趋于复杂、隐蔽,因此我国必须注重培养、重用精通会计、审计、企业经营、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并具备较高的侦查能力的人员;大幅提高税务人员的待遇水平,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实行重赏制度,鼓励、重赏知情的专业人士的揭发举报。
最后,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某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FDI,赚取更多政绩,牺牲国家税收收入,庇护FDI企业的避税行为。这就需要我国及时完善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将税收征管力度可纳入政绩考核范围;同时也可效仿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建立一支精干的税务警察队伍或者反避税部以打击避税行为,维护税收主权。
结束语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中,FDI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FDI也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经济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随着我国市场管理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FDI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将越来越小,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将进一步增加。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05级
参考文献:
[1]李未无.理性看待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J].海南金融,2005,(7):45-47.
[2]国税总局掀反避税风暴.遏止每年300亿税款损失[J].北京青年报,2005,(6):63-65.
[3]中外反避税方法各不同[J].人民网-市场报,2005,(5):4-6.
[4]崔健.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和效应的制度因素[J].国际经济合作,2007,(7):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