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节约型社会视角的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

来源 :中国民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t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资源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也是提升社会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并且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让节约资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绿色循环经济税收体系中存在不利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循环经济税收体系的鉴言,旨在助推循环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本文对资源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途径,希望有助于完善财政税收政策。
  关键词:资源节约型社会;绿色;财政税收;政策
  最近几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在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的支持下,我国建设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其主要原则是:减少资源利用量及废物排放量(Reduce),大力实施物料的循环利用(Recycle),以及努力回收利用废弃物(Reuse),这就是著名的3R法则。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本质上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一种生态经济。
  一、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的内涵与作用
  绿色循环经济税收也称环境税收,是以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进绿色生产和消费为目的,建立开征以保护环境的生态税收的“绿色”税制,从而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全世界的能源数量、资源数量都在持续减少,我国作为世界发展中大国,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而实施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就可以保护环境,有效节约资源,有利于我国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为了保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满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从上世纪的70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西方发达国家中的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已经相对完善,这就表示其绿色环保意识得到了强化。我国实施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的时间还不够长,有很多环节都需要完善,但是对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产生的促进作用却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之下,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的行为,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甚至会为了眼前的短期效益从而破坏生态,浪费大量的资源,在通过社会资源来获取自己想要利益的时候,但是却无法让综合效益实现最大化的发展,常常会出现损害利益的情况,最终这样就会影响实现整个社会的效益功能。通过财政税收政策的科学制定,就可以让财政与税收发挥出对于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在这样的模式下,个体的利益与社会利益实现了相互的统一,在满足节能产品与技术研发的同事,还可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资源的节约,能够满足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实现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同时,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
  二、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需要进一步提高节约资源意识
  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还处于初期实施阶段,个别地方政府、企业都没有认识到其意义,使得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意识相对欠缺,出现只顾眼前利益、忽视环境保护的问题,无法有效制止资源浪费行为和环境污染行为。再加上个别政府部门出现资源节约意识薄弱、经营管理意识落后等问题,导致大部分污染严重的企业没有得到针对性的审核,浪费国家的资源。另外,由于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也可能会出现废物处理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二)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激励相对有限
  在當前的资源节约型社会背景之下,虽然社会本身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并且也制定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但是依旧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如在社会之中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行为的处罚力度相对不足,难以发挥其威慑作用。另外,针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行为也没有给予实质性的鼓励,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人们对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的积极性。并且国内的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依赖于行政手段,还无法长时间的实施,对绿色循环经济税收的激励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缺乏健全的税收政策
  由于地方政府在制定与实施政策方面急于求成,为加速转变政策在贫困地区的落实情况,经常出现忽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导致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影响了環境,出现不必要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同时,在财政税收政策方面,因为没有制定税收政策以及财政政策,无法与资源的节约利用相互结合起来,这会引发政策体系滞后的情况,在社会范围内无法形成良好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也无法有效约束资源浪费行为,最终影响经济产业的优化和升级。另外,在社会范围之中还没有形成资源节约型的消费形式和生产形式,而是盲目地引入高能耗产业,这一种做法违背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节能降耗的理念,并且也脱离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求。在回收与利用废弃物方面也缺乏相关政策体系,严重影响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三、基于资源节约型社会推进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途经分析
  基于资源节约型社会来推进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发展,还需要得到绿色的优惠,获取政策的支持。并且还需要注重其政策的激励效果,再配合上对资源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认识,这样就能够了解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的推进途径,最终满足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求。
  (一)注重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的激励效果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也不断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绿色循环经济税收的优惠政策,但是因为政策优惠本身的范围相对有限,再加上宣传力度的不足,没有将这一部分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完全发挥出来。为了满足我国建设资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求,就需要在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清除绿色循环经济政策执行过程之中面临的阻碍;进一步扩大优惠政策的范围,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优惠政策,这样也可以促进社会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的增强;全面宣传财政支持政策和优惠政策,促进人们全面了解支持政策和优惠政策,这样也能够提升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本身的激励效果。   (二)应用科学绿色的优惠、支持政策
  目前,在财政税收政策体系之中拥有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政策,但是因为其本身的适用范围相对狭窄,再加上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其形式相对单一,无法充分发挥其本身拥有的作用。因此,应基于市场发展的基本原则分析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完善的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并且注意提升执行税收政策的灵活性,这样就可以减少执行税收政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碍。另外,在政策的适用性方面还需要做好适当的拓展,能够针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资源回收利用等行为给予财政方面的补贴,做好税收方面的优化,并且及时调整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政策,这样就可以形成多种形式的税收优化政策,从而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消费者作为产品的使用者,其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产品的生产。因此,利用提高税率的方法就可以进一步提升依从性产品的价格,让消费者逐渐减少对于高污染产品、高能耗产品的实际消费,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实现节能环保发展。
  (三)进一步认识资源资源节约型社会
  政府部门一直都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主导者,对于实施与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各级政府部门都需要统一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认识,进而提升对节约资源的重视度。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还需要实现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与相关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提升资源的实际管理能力,这样也有利于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同时,做好法律法规的调整和完善,在环境友好、资源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促使每一位公众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这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过度的资源消耗使我们所生存的生态环境早已不堪重负,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依靠企业、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建立完善的有关绿色循环经济税收的规章制度,配以社会的其他合理绿色环保理念,不断调整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循环发展。总而言之,随着经济体制的持续深化改革,构建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在当前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下,我国就需要注重绿色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的完善,能够与实际发展相互结合起来,做好环境发展、经济发展的综合分析,最终实施优惠政策,提升全社会的环保节能意识,促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龚苗苗.我国绿色包装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8,124(04):13-16.
  [2]李龍.基于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J].纳税,2018,203(23):25+28.
  [3]梁晟.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绿色保险创新发展研究——基于PEST模型[J].经济研究导刊,2018,371(21):95-96.
  [4]张晓阳,陈楠.基于绿色经济视角的水泥企业成本管理探讨[J].经贸实践,2018,230(12):210.
  [5]赵霞.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创新与转变——基于绿色流通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8,754(15):17-19.
  [6]王凤荣,王康仕.绿色金融的内涵演进、发展模式与推进路径——基于绿色转型视角[J].理论学刊,2018,277(03):61-68.
  [7]周秀荣.交通运输节约性技术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No.647(21):108.
  [8]张明辉.三废治理及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97(04):61.
其他文献
10年前,在昆明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笔者发表一文.在今天新昆明建设的历史车轮带动下,呈贡确实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呈贡已从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的农业县向新型的现代化城
摘 要:新常态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较多的问题,表现在预算管理不合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能力不足以及高校未建立防范风险的意识等,为了提高高校财务管理能力,改善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并从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提升院校财务内部控制以及建立健全的院校资产管理制度三个方面进行,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认真落实,提高高校财务管理能力。  关键词:新常态;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云南楚雄矿冶股份有限公司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融入到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对档案学的研究也在逐步的深入。高校会计档案管理也成为了重点的研究对象。本文对高校会计档案管理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介绍,结合调查问卷得出的结果总结出了高校会计档案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有效的解决当前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会计档案管理献出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校会计档案;管理问题;现状  当代新时期,
摘 要:在现代财务管理中,财务报表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将企业一段期间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以及分配活动进行分析,通过财务数据和重要财务指标的形式来反映,财务人员采用一系列专业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将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以帮助报表使用者做出重大决策和判断。财务分析主要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从而对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和评
《刑事法评论》(Criminal Law Review)是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主办、由陈兴良教授主持的大型刑事法学类连续出版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每年推出两卷。研究内容包括:刑法
期刊
摘 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就要注重创新发展,提升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就需要有专业化的教师作为支撑,这就要建立完善以及适用的教师培养机制。基于此,本文先就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特征以及专业教学的现状加以阐述,然后就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培养机制的建立策略详细探究,希冀能从理论层面的深化探究,有助于实际教师培养机制的完善建立。  关
期刊
2012年7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制定了《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12月12日国务院会议又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我国循环经济从2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城市的园林绿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园林绿化中的影响不可轻视。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特色,提出了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造景应用    近年来城市环境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各地园林绿化的建设也逐步加快步伐,许多好的园林景观已经能够较好地协调人与自